传播学百科网 >>所属分类 >> 新媒介   

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

标签: 马克·扎克伯格 facebook创始人

顶[0]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显示全部]

全球最年轻创业富豪编辑本段回目录

马克·埃利奥特·扎克伯格(Mark Elliot Zuckerberg, 1984年5月14日-)出身于纽约州的犹太人,是美国企业家,网站Facebook创始人之一。哈佛大学计算机专业辍学生。据《福布斯》杂志保守估计,马克·扎克伯格拥有15亿美元身家,是08年全球最年轻的单身巨富,也是历来全球最年轻的自行创业亿万富豪。

 

 

电脑神童 高中即获百万年薪编辑本段回目录

1984年5月14日,马克·扎克伯格出生在纽约一个典型的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位牙医,母亲则是精神病学家。10 岁时他得到了第一台电脑,从此把大把时间都花在了电脑上,成为电脑神童。在就读于菲利普艾斯特高中时,他与好友达杰罗为当时最普及的MP3播放器Winamp编写了一个智能插件,它能根据用户的播放习惯不断进行自我调整,自动分析并创造出一个能迎合用户口味的音乐播放列表。他们将这个插件作为免费软件上传至互联网,很

 

快,包括美国在线(AOL)和微软在内的各大公司纷纷打来电话,希望招募这两个年轻人并收购该作品,扎克伯格拒绝了年薪95 万美元的工作机会,而选择去哈佛大学上计算机科学专业,而达杰罗则进入了加州理工。

大学失恋建网疗伤痛 黑客攻入校园网 编辑本段回目录

在新生第一年即将结束的时候,马克发现哈佛大学没有制作学生年鉴的惯例,于是自告奋勇向学校理事会提议制作一个在线版本,“但是学校总是用资料难以收集等等借口来推托,”在正式跨入二年级的前一天,他侵入了哈佛的学生信息登记系统,获得了所有在校本科生的资料,并迅速架设了名为Facemash的网站。这个网站随机展示两个学生的照片,让来访者判定哪一个更“漂亮”。在短短四个小时内,访问量达到450人次,22000张照片被点击。校方发现该网站后当即掐断了马克宿舍的网络连接。在遭受了校方和哈佛校报的轮番训斥后,马克向全校学生进行了公开道歉。但他并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我始终认为,信息就应该得以利用。”马克回忆当年的情景时说,“我只是想向他们展示这件事情的可行性。”.

2004年2月4日,只有19岁扎克伯格,在哈佛大学附近的酒吧中被女友艾丽卡(Erica)甩掉。艾丽卡给扎克伯格致命一击的话,“你一辈子都需要知道,女孩不会喜欢你,因为你是一个狂热的技术爱好者”。

扎克伯格随后在宿舍中编写程序,将哈佛大学每年的学生照片和简历放置在一个网站上。在这个网站上,他和他的朋友将哈佛的女生比作各种动物。这就是Facebook的雏形,网站最初名称为thefacebook.com。2005年8月23日,Facebook从AboutFace公司手中以20万美元购得facebook.com域名,自此从名字中把The去掉了。

Facebook的名字是来自传统的纸质“花名册”,通常美国的大学和预科学校把这种印有学校社区所有成员的“花名册”发放给新入学或入职的学生和教职员,协助大家认识学校内其他成员。

当时它还只是一个仅面向哈佛在校生的小型网络,需要有哈佛大学的电子邮箱才可以注册。随后在同学达斯汀·莫斯可维茨的协助下,将Facebook推广至斯坦福、康纳尔、耶鲁和哥伦比亚等大学。最终,在全球范围内有一个大学后缀电子邮箱的人(如.edu, .ac.uk等)都可以注册。之后,在Facebook中也可以创建起高中和公司的社会化网络。而从2006年9月11日起,任何用户输入有效电邮地址都可申请。用户可以选择加入一个或以上网络,例如中学的、公司的、或地区。

后马克·扎克伯格获得网络支付系统贝宝(PayPal)的创始人之一彼得·泰尔(PeterThiel)50万美元的资金。坚定了其发展社交网络的信心。

爱情:哈佛校园里的彩虹橡皮糖编辑本段回目录

普丽希拉·陈(PriscillaChan),哈佛大学生物系07届毕业生。据哈佛校报的采访报道,马克与普丽希拉的爱情故事缘起于2005年的秋天,简单平实,却令闻者莞尔——当时马克回哈佛向校方正式告知他的退学意图,同时打算招募一些校友去Facebook工作。马克向正巧路过的普丽希拉也提出了邀请,普丽希拉当即点头同意,并将手里的彩虹橡皮糖分了几支给马克,二人一边吃糖果一边在校园中散步,一段持续至今的恋情就此开始了。

比尔盖茨2.0编辑本段回目录

“有一次,比尔·盖茨来哈佛作演讲。他鼓励学生走出课堂,有梦想就要及时去实现。”哈佛的制度允许学生长期停学,比尔·盖茨正是最著名的辍学生之一。“他 开玩笑说,万一哪天微软倒闭了,那时再重回哈佛也不迟。”马克和他的朋友们明智地追随了盖茨的脚步。

马克和比尔盖茨有很多相似之处,他们都在19 岁就开始创业,成立自己的公司,同样是出身中产家庭且教育良好,同样是哈佛大学的辍学生,同样年纪轻轻就赢得世人尊敬。

Facebook价值魔方狂,李嘉诚6000万美元入股编辑本段回目录

雅虎曾正式开出了10亿美元的并购天价,被当时年仅22岁的马克一口回绝,“我们既不打算卖掉公司,近期内也不打算IPO(初次公开募股)。”

马克始终坚持公司的目标是寻求长期发展,不必分心兼顾别的事情。

2007年10 月,微软以二千四百万美元的价格购得了Facebook 1.6%的股份,Facebook的整体估值大约150亿美元。

2007年11月,亿万富翁李嘉诚亦通过投资公司投资facebook6000万美元。

2009年4月,Facebook的全球注册用户数达到了2亿。

2010年2月4日成立六周年时facebook宣布用户即将突破4亿。

facebook创意争议 6500万美元了事编辑本段回目录

在马克·扎克伯格顺风顺水的六年历程中,有一个阴影却始终挥之不去:版权侵犯诉讼。当年哈佛的三个同学控告马克剽窃了他们开设社交网络的创意,据此要求接手Facebook所有的资产和经营权。原告三人指出,当时他们正策划建立一个名为 HarvardConnection(后改名为ConnectU)的校内社交网络,聘用了马克·扎克伯格来编写代码。马克接受这份工作后却迟迟没有开工,结果却抢先推出了theFacebook.com。三名原告在2004年Facebook上线后数周便提出了诉讼,经过旷日持久的几场听证会后,最终在2008年与Facebook庭外和解,接受了Facebook价值六千五百万美元的赔偿金(其中二千万美元为现金,以及一百二十五万份的普通股股份)。

《Facebook效应》与《Facebook关于金钱天才和背叛》编辑本段回目录


大卫·柯克帕特里克(David Kirkpatrick)在新书《Facebook效应:接连世界公司的内幕》

 

 

 

 

 

 

 

 

《Facebook效应》一书周二开始发售,该书对Facebook网站及创建者进行了详细描述。通过一个简单的故事凸显 Facebook的强大影响力

ET 科技资讯网6月3日国际报道 众所周知,Facebook CEO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希望能有一本书讲述Facebook故事。《Facebook效应:连接世界公司的内幕故事》(The Facebook Effect: the Inside Story of the Company That Is Connecting the World)终于出炉。

《Facebook效应》一书周二开始发售,该书对Facebook网站及创建者进行了详细描述。通过一个简单的故事凸显Facebook的强大影 响力:哥伦比亚积极份子组织借助Facebook反对准军事游击队,最后以数十万计的人数参加抗议达到顶峰。然后该书进入Facebook由平凡到壮大的 过程。最后,该书将Facebook定位为Web巨头Google的最强大竞争对手。

该书为精装版本,有300多页。封面是一张脸的轮廓,由类似镜子的反光纸制成。拿起这本书,你就可以看见自己的脸,与Facebook网站上使用的 柔和蓝色背景形成鲜明对比。透过该书封面,对Facebook将有个大致判断:这就是Facebook,Facebook希望我们看到其两面性——这家最 成功、增长最快的公司有着美丽的一面,也有着丑陋的一面。

该数作者大卫·柯克帕特里克(David Kirkpatrick)是《财富》杂志的长期技术编辑,对Facebook进行了严谨、详尽的报道。读者通过该书能够获悉Facebook最大股东的股 份比例,过去数年中曾希望通过投资或潜在收购追逐过Facebook的主流公司和媒体,Facebook早期搜索框下方随机包含《婚礼傲 客》(Wedding Crashers)中对白“我甚至不知道什么是胆怯”的背后故事。

柯克帕特里克在写书过程中,曾采访过Facebook内幕人士,从马克·扎克伯格本人到谢丽尔·桑德博格(Sheryl Sandberg)和克里斯·凯莉(Chris Kelly)等高管,从联合创始人达斯汀·莫斯科维斯基(Dustin Moskowitz)和克里斯·休斯(Chris Hughes)到投资者彼得·希尔(Peter Thiel)和吉姆·布雷耶(Jim Breyer),都是柯克帕特里克的采访对象。该书是对Facebook进行了纵深报道,并就各种问题向Facebook进行了求证。

《Facebook效应》可被视为对去年出版的《意外亿万富翁》(The Accidental Billionaires)一书的反击。《意外亿万富翁》作者本·莫茨里奇(Ben Mezrich)并未获得Facebook支持,莫茨里奇笔下的“亿万富翁”主要来自联合创始人爱德华多·萨维恩(Eduardo Saverin)的观点,萨维恩是竞争网站ConnectU的联合创始人,该网站联合创始人与扎克伯格及Facebook之间有冗长的官司诉讼。

Facebook前高管肖恩·帕克(Sean Parker)在会议室摩擦及涉嫌毒品被捕之后辞职(萨维恩是莫茨里奇明确证实的唯一消息人士)。在《亿万富翁》一书中,扎克伯格被描述为在计算和伦理上 有残缺的人,对威胁其权力的人毫不留情。事实上,是莫茨里奇为《社交网络》这部电影奠定了基础,而非柯克帕特里克。预计该电影今年10月份上演,由达芬奇 电影领衔主演杰西·艾森博格(Jesse Eisenberg)和贾斯汀·丁伯莱克(Justin Timberlake)分别饰演扎克伯格和帕克。

针对Facebook的大量批评及其竞争对手在《Facebook效应》一书写作时期都三缄其口。ConnectU三位创始人中的两位——卡梅隆 (Cameron)和泰勒·温克莱沃斯(Tyler Winklevoss)表示从未接受过采访或发表过评论,曾与扎克伯格同期创建社交网络的哈佛大学计算机科学系学生阿伦·格林斯潘(Aaron Greenspan)后来表示自己的创意晚于扎克伯格。

莫茨里奇和柯克帕特里克对Facebook早期丑闻的描述截然不同:莫茨里奇称Facebook公然践踏信用,柯克帕特里克则认为Facebook 很质朴。在《Facebook效应》一书中,联合创始人萨维恩要求在不作出全职承诺的情况下出任Facebook CEO,同学们对他的商业技能并不认可。

柯克帕特里克称扎克伯格对ConnectU事件的处理方式很粗暴,他应该提前对可能发生的事情对ConnectU创始人提出警告。他暗指 ConnectU与扎克伯格最初创建Facebook的理念背道而驰。莫茨里奇在《意外亿万富翁》一书中暗指肖恩·帕克(Sean Parker)被以不正当手段挤出Facebook。《Facebook效应》一书中称肖恩·帕克在公司早期成功中曾发挥过关键作用,直到现在,扎克伯格 还定期向帕克咨询业务事宜。

《Facebook效应》一书中没有来自Twitter创始人的评论。Facebook曾希望以价值5亿美元的股票方式收购Twitter,但遭到 拒绝。该事件对Facebook在2008年底和2009年初的产品开发决策有部分影响。Twitter联合创始人比兹·斯通(Biz Stone)在致CNET的一封电子邮件中表示:“我们不知道大卫是否有什么问题需要咨询我们,也不清楚他是否有兴趣通过Twitter向别人讨论相关问 题。我个人尚未与他交流过。”

纵观Facebook历史,Twitter和ConnectU都断言是Facebook的竞争对手,但与Facebook对国际事件、全球通信和公 众与数字世界交互的影响程度相比,它们只是沧海之一粟。但聆听对Facebook的批评声更有益,因为该书叙述的只是Facebook的早期发展阶段。

该书并未抹杀扎克伯格的反叛性,他仍然是海盗船的船长:入侵哈佛大学服务器发布备受争议的“Facemash”;商业名片上写着“我是CEO,很下 贱”等另类语言;员工在联谊会上喝得酩酊大醉;蔑视投资方Sequoia Capital,穿着睡衣同对方会面。

这就是扎克伯格,一个偶然成为社交网络王子的扎克伯格,既自负又天真,既多愁善感又英气逼人,但其本质是一位最慈善的梦想家。

《Facebook效应》一书不仅洞悉了Facebook本身,还见证了Facebook在成长过程中经历的阵痛。

 

 

 

 

 

 

Facebook:关于性、金钱、天才和背叛讲述生命中那些温暖、神秘的联结与网络时代那些冰冷、严谨的技术相互作用,成就了Facebook——一个成立仅6年却网聚了4亿用户的社交网站。
《Facebook:关于性、金钱、天才和背叛》便是Facebook的创始神话,是一个关于性、金钱、天才和背叛的故事,一个基于大量采访、几百个资料提供者、上万页文件资料、甚至还包括几项诉讼程序的颇具戏剧性的故事,一个关于创新、成长、引爆流行和赢得人气竞赛的故事。


参考资料

 

 

参考资料编辑本段回目录

附件列表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海上传奇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收藏到:  

词条信息

idzhang
idzhang
超级管理员
最近编辑者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