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百科网 >>所属分类 >> W传播博物馆   

革命红灯照舞台

标签: 革命红灯照舞台 文革期间的表演艺术 文革期间演出的特点

顶[0]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革命红灯照舞台是根据《红灯记》创造出来的

《红灯记》是一部歌颂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国人民与敌人不屈不挠地抗战的现代京剧。钢琴伴唱《红灯记》把京剧这一我国传统艺术和钢琴这一外国传统艺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既保留了京剧的唱腔和打击乐队的基本特点,又充分发挥了钢琴宽广、气势雄伟、富于表现力的特长。是中西艺术结合的一个尝试,京剧唱腔被誉为“国粹”。以打击乐为基本特点,揉进了西方的乐器之王钢琴,增强了表现力,气势雄伟,使人耳目一新,曾受到京剧爱好者和钢琴爱好者的不同程度的赞誉。

中文名: 红灯记
出品时间: 1970得
出品公司: 八一电影制片厂
制片地区: 中国大陆
导演: 成荫
制片人: 王晓棠
主演: 浩亮,高玉倩,刘长瑜
类型: 京剧,样板戏,抗战
上映时间: 1970年

出特点及其概况



文革期间,江青掌控了文艺黑线。等于是当时全国的文艺大方向掌控在江青手中。

革命红灯照舞台纪念章革命红灯照舞台纪念章


当时林彪、江青集团总是断章取义,污蔑许多历史上著名的作品为“反动作品”。尤其是有时将毛主席的一句话当成是含影射沙,来攻击他们要打到的对象,一次打到他们的不可告人的秘密。因此,在当时许多优秀的作品被扼杀,并不能做到所谓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因为谁背离了他们的方向,谁就被当成是反革命。
不过江青在当时文艺界也算是有一点点功劳的。她主持(好像是她主持的,尽管怀疑她是抢夺别人的创意)“文艺革命”,将原来的包括京剧等一些戏曲改编成现在我们经常在电影频道看到的革命歌剧。
总结下,概况是江青势力垄断文艺界;特点就是两个字——变化

具体的文革时期的文艺表演样子

1964年至1976年是我国文艺界的一个特殊时期,受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
命的冲击,我国的音乐创作陷入了一个极度失衡的发展时期。百花齐放,百家争
鸣的局面不复存在,文艺作品往往带有深刻的阶级、时代、政治铬印。这些铬印
有些可以归于“文艺无产阶级化”的伟大成就的一部分,也有阻碍艺术依其本身
发展规律发展的不良因素。

这段时期文艺作品的最高成就当属用新的创作方式创作的“样板戏”无疑,至今
仍是新中国文艺的顶峰。文革期间曾涌现出大量的歌曲,长期以来,由于路线斗
争的需要,遭到蛮横对待,不能得到公正的评价。有些优秀作品遭到长期禁演以
后,逐渐失去其艺术作品的影响力,可作一叹。

全面研究、评价文革时期歌曲的发展、成就、艺术价值,相信正在成为许多界内
人士的使命,俺这里只略略将思绪倒回,以缅怀前人成就,寄托缱绻情怀。

那是一个激动人心的时代。曾一度,勤劳勇敢、无私贡献着血泪汗的劳动人民几
乎觉得从此就能够完全把握住了自身的命运,而最后却令人痛心地归于南柯一梦
。伟大的使命带来的却是深重的灾难,兴衰成亡如儿戏,真令到从此英雄不愿生
。令人扼腕叹惜。而文革时期的歌曲,实际就是这段让人振奋又让人哀伤的往事
之再现,啊,那里面凝聚有人民的思绪,人民的感情,人民的喜怒哀乐,人民的
一切一切呀。

一、政治性歌曲

这类歌曲数目巨大,作者广泛,其质量良莠不齐。有所谓“语录”歌,“战斗歌
”等群众性歌曲,大多应时之作,缺乏艺术性,没有留下影响。后来在路线斗争
中,就别有用心地以这类非代表作品诬蔑文革歌曲,长期蒙弊了不明真相的群众
,至今仍未得以肃清。这类歌曲也有高质量的作品,完全可以跻身建国以来最优
秀作品行列,譬如战友歌舞团创作的著名组歌《祝毛主席万寿无疆》(由一帮作曲
家大腕执笔),其中的《毛主席啊,我们永远忠于您》相信今天40岁以上的人都听
过,演唱者张振富、耿莲凤就是首唱此曲而一举成名的,真是不可多得的好歌:
“毛主席,天上的群星永远朝北斗...”。

有一首俺心中长期驻留的歌曲,记不全了,记不得歌名了:“远飞的大雁,请你
快快飞呀飞呀,飞到北京...。”此曲使用七声音阶,旋律婉转、悠长,有强烈的
抒情性,甚至还有点淡淡的忧愁,在那战斗的岁月里,给人无限的暇想。从文革
期间真到现在,每次想起这首歌,俺的脑海里便始终出现着同一幅图景:暮色蒙
蒙,那个不大的广场中心,一个身着白色连衣裙的女孩孤独地旋转着旋转着....,
小小少年(当然是俺了)托着腮在远处出神地看着,暇想着,仿佛世间的烦恼已不
再存在...。这是俺少时的梦境么?

还有许多耳熟能详的歌曲如《毛主席的光辉照耀在炉台上》等都是精品,绝不是
如过去所污蔑的那样,文革歌曲“没有旋律...”,这种以偏概全,以点代面的结
论,是为其罪恶丑陋的政治目的服务的。

二、以少数民族为主的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歌曲。

少数民族的歌调解放以来一直受到人民的青睐,《敖包相会》《花儿为什么这样
红》《马儿啊,你慢些走》等连今天的小年青都会。而文革期间,采用少数民族
的音调创作了大量的歌曲,这些歌曲艺术质量上乘,为我国的歌曲发展作出了突
出的贡献,也深刻地影响了后世的歌曲创作。

维、藏、蒙、朝是保留了民族能歌善舞特点鲜明的主要少数民族,以他们的民族
音调创作的歌曲能取得较高成就并得以留传也具有某种必然性。记得文革时许都
会几名“金珠玛米”之类的少数民族语言,主要来源天这些歌曲,俺只谈几首人
们熟悉的。

(1)《万岁,毛主席》:“金色的太阳升起在东方,光芒万丈...”,这只歌九十
年代曾风靡神洲大地,显示出“呼唤毛泽东”思潮具有深厚的人民背景。但当时
的音像制品用的是迪士科节奏,演唱者水准极低,比较文革时的原唱真有天壤之

剧照剧照

别。现“音乐艺术欣赏”课堂上常用二者比较来说明,不同艺术风格能表达出迥
异的艺术内含。该曲采用维吾儿曲调,表演时往往伴以新缰舞蹈,渲染着浓烈的
新疆风味,无论当时还是现在以后,都属优秀作品之列。

(2)《毛主席的话儿记在心坎里》也是一首流传甚广的歌曲,俺本人曾指挥过(业
余的,水平极差,但也有十多年“执棒史”,嘿嘿)一组革命歌曲,就选中了这首
,初由一年青男歌手领唱,请教专业,认为不够味,后改由老同志女声。此歌由
维族特有的切分节奏贯彻全曲,抒发了边防哨所军人热爱领袖的强烈感情及战士
特有的宽广浪漫的情怀,作曲者傅庚辰。

(3)《祝福毛主席万寿无疆》:“雄伟的喜玛拉雅山哎,奔腾的雅鲁藏布江哎...”
啊,三十多岁以上的网友都耳熟能详了吧,甚至连张振富、耿莲凤的演唱风格都
已深深植入人民的记忆中。不用俺再吹捧了,这首用藏族民间音乐写成的歌曲,
必属新中国歌曲精品无疑。耿莲凤至今登台,还是那么年轻,还常与张振富演这
首,时光能冲走些记忆,却更能留住些美好。

(4)《大海航行靠舵手》,大大有名的一支歌,旋律采用民族旋法,曲调优美抒情
,是优秀的以五声调式写作的歌曲,郁文词,王双印曲。文革期间成为仅次于《
东方红》的歌唱人民领袖的代表性作品,由于政治因素,此歌长期遭到禁演,逐
渐失去其原有的影响力。但无论如何,这是一首公认的高质量声乐作品。

此外如金凤浩的鲜族音调歌曲,另如《阿佤人民唱新歌》《草原上的红卫兵见到
了毛主席》...等等太多的好歌,就不再多聊。总之,这类以少数民族风歌曲影响
深远,是文革歌曲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俺喜欢,很喜欢。

三、优秀的独唱艺术歌曲

相对来说,这类曲高和寡的歌曲种类量少得多,但其中精品乃至极品也有不少,
举几例说明:

(1)《回延安》:“离别三十年,今日回延安...”,这首男中音歌曲曾深深印在
俺的记忆里,光在小黑白电视里就看过好几回。俺兄放假回来,便非令其为俺引
吭高歌此曲一番不可。此歌气息宽广,尽情抒发澎湃的心潮及幸福的回忆。虽采
用西洋调式,美声唱法,但有浓郁的民歌风味。歌声每每绕梁三日而不绝于耳,
是俺少年快事之一。

(2)《北京颂歌》:“..啊北京啊北京,祖国的心脏,人民的保证...”音域宽广
,情感真挚,历久而不失其魅力,这是艺术歌曲普遍的特点。记得前些年有个风
靡的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其中有王启明和几个同乡聚在一处同唱此曲的一
场戏,颇为感人。哎,在异国他乡举目无亲,又受歧视,突然唱起这支久违的老
歌,那该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呢?

(3)《我爱五指山,我爱万泉河》是一首颂扬琼崖红军的著名革命歌曲,歌唱家李
双江不久前还录制了MTV。相信今天的听众也都熟悉,其歌曲艺术质量如何,这该
是有目共睹了吧。

(4)《我为祖国守大桥》田歌曲,篇幅较长,虽是大调歌曲,常转至关系小调,既
抒发了英雄情怀又讴歌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全曲昂扬着乐观坚定豪迈的情绪。

四、电影歌曲、儿童歌曲

文革时期是我国电影事业的低谷区,中有几年竟未出一部故事片。文革晚期,有
了几部故事片,其插曲均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准。

(1)《红星照我去战斗》,故事片《闪闪的红星》插曲,江南民歌风味,前部分旋
律抒情,气息宽广:“小小竹排江中流,巍巍青山两岸走,...”,后部分情绪激
越,音乐转而充满刚毅坚强:“砸碎万恶的旧世界...”。此曲流传甚广,曾经家
喻户晓。

(2)《满怀深情望北京》,《创业》插曲,精品。用小调式写就,前后两部分情绪
对比强烈,前者情深意长,委婉缠绵,其曲调款款,煞是动人。后段虽也是小调
但节奏转为铿锵有力,故音乐形象气壮山河,激情四溢,把个石油工人顶天立地
的英雄豪情渲染得淋漓尽至。真是好歌呀,俺打少年时就深爱之。作曲秦咏城俺



也喜欢,另作有《我为祖国献石油》(文革前)《我和我的祖国》(文革后。俺也指
挥过这首合唱,还给强坛中国男孩网友抄过歌词),还有一首为花腔女高音写作的

红灯记年画红灯记年画


大型声乐协奏曲《海燕》(创自高尔基散文),皆为传世佳作。

(3)《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长鞭哎,那个一呀甩哎,啪啪地响哎...,
”,《青松岭》插曲,歌曲乐观活泼热闹,传唱甚广。个人不是特喜,但不否认
是个好作品。(4)《春苗出土迎朝阳》,故事片《春苗》插曲:“翠竹青青哟,披
彩霞,春苗出土哟,迎朝阳。...”。此歌曲调清新,旋律如碧波起伏,节奏抒缓
,讴歌大自然及社会主义新生事物,也是歌中精品。此片现仍被诬为“极左”,
列为禁演,此插曲也渐渐不见传唱。唉,为有牺牲多壮志,艺术作品也不能度外
呀。嘿嘿,那些失去良知的听着: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作恶多端必自毙。。

(5)《我爱北京天安门》《火车向着韶山跑》《红星歌》(也是《闪闪的红星》插
曲)等。这些活泼上口的儿童歌曲至今仍广为传唱,也是少儿合唱团的保留曲目。

五、样板戏《白毛女》合唱《长征组歌》

芭蕾《白毛女》的音乐脱胎自同名歌剧,此歌剧乃中国歌剧的代表性杰作,连一
贯不忘丑化攻击大陆的台湾地区在提及时,虽照例先骂一通这是老共的宣传品,
接下来也不得不叹服其不朽的艺术价值。芭蕾《白毛女》保留了许多原歌剧音乐
作伴奏音乐。剧中白毛女由朱逢博伴唱,大获成功并一举走红。其中“乡亲们哪
乡亲们”一曲,和着舞台上的喜儿用双膝碎步扑向死去的杨白劳的一段,让人撕
心裂肺,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若是在剧场里演出,一定会让许多观众失声哭
泣。

遗憾的是杨白劳的唱段被大大缩减了,毕竟是芭蕾哟。俺喜欢他的那段咏叹调:
“十里风雪一片白,躲债七天回家来....”

歌唱家朱逢博,原是同济大学学生,偶然的机会进入了歌唱界,其唱法自然,长
于抒情。后又以演唱《美丽的心灵》《金棱和银棱》《那就是我》等再次走红,
其夫施鸿鄂,擅长那坡里歌曲。俺听过他俩同台演出。那坡里歌曲热情奔放,是
世界声乐艺术中的愧宝。俺听过许多著名的男高音唱那坡里歌曲的录音或转播,
还听过意大利专家用地道的拿坡里唱法(不同于美声)演唱的那坡里歌曲,可施的
那次演出俺印象却很深很深,连他在台上的一些讲话俺都还记得,算算快二十年
了。唉,往事如烟,不忍回首。

《长征组歌》俺本来有个帖子专论,不慎被格式化了,不提了吧。此作品作 于文
革前夕,成功演出于文革,唉,伤心,写了半天没有了。

六、知青歌曲

知识青年在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期间,开始对文化大革命进行了广泛的
反思,轰轰烈烈的文化大革命悲剧性的一面正逐渐显露。在极度惶惑苦闷中,诞
生了大量的知青歌曲。这些歌曲作曲技巧简单,但感情真挚,为广大知青所喜爱
,当时与苏联歌曲《灯光》《小路》《莫斯科郊外的晚上》等一齐传唱。

对这些知青歌曲,俺印象最深的是当时全国各地知青都在传唱的《南京知青之歌
》(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知青之歌,俺地的我反倒忘了)。此歌用五声羽调式谱成
,具有显著的小调色彩,情感郁闷,仿佛灵魂在悲鸣。歌中,歌者对自身命运的
慨叹,对父母、情人及故乡的思念,凄凄道来,反复咏唱,反复渲染,令听者禁
不住潸然泪下。听呀,歌中唱道:“蓝蓝的天上,白云在飞翔。美丽的杨子江畔
,是我可爱的南京古城---我的故乡。告别了故乡,告别了爹娘,美好学生时代从
此一去不复返。啊,心爱的姑娘,别为我悲伤;衰老的爹娘,别为我难过.....”


七、《我们走在大路上》《太阳最红,毛主席最亲》

这两首歌都不是文革歌曲,但许多人都常误以为是,故也略为一聊。

《我们走在大路上》作于1963年,是一首蓬勃向上的革命歌曲(俺指挥过好几回),
在我国声乐界享有盛誉已久。作曲李劫夫,另有《歌唱二小放牛娃》至今传唱。
劫夫文革时凭其对伟大领袖的热爱,谱写了大量“赞歌”,曾被污为极左音乐家
。他还谱写了全部的毛主席诗词歌曲,得到圈内的高度评价,惜被政治所累,影
响不大。

附件列表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自立快报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收藏到:  

词条信息

吴英明8111
吴英明8111
书童
最近编辑者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