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百科网 >>所属分类 >> 北京奥运传播博物馆    杂志馆   

金融时报北京奥运会经典报道

标签: 金融时报 北京奥运会 系列报道

顶[0] 发表评论(1) 编辑词条
目录

[显示全部]

概述编辑本段回目录

刊载媒体

金融时报

奥运后“变脸”? 编辑本段回目录

2008年12月8日


奥运圣火的余热尚未散去,职场已经进入了寒冷的冬天。随着北京奥组委的悄然解散,大批曾为一届“无与伦比”的奥运会挥洒了青春和汗水的奥运工作人员们,在经历了混乱繁琐的赛后收尾工作和难尽人意的赛后安置双选招聘会之后,正面临着失业的困境。

一位奥运人去公司应聘,坐在出租车上整理自己的简历。出租车司机瞄了一眼惊讶地说,奥组委的人不都去中石化、中移动这样的大国企了吗,您怎么还在找工作呀?

也许是正面宣传的力量过于强大,外界普遍以为奥运人才早已被政府机构和大型国企尽数收入囊中,作为北京奥运会的宝贵遗产妥善使用了。社会上甚至产生了一种误解,现在还在自寻出路的奥运人,基本都是被中石化等好单位挑剩下的。

可事实又如何呢?据了解,奥组委赛时共有七千多名正式工作人员,除了“从原单位来,回原单位去”的调用人员外,需要重新就业的还有一千五百余人。这批奥运人才大多是通过社会公开招聘渠道录取的。他们中不乏海归、硕博等高学历,也不乏良好的工作履历,很多人当初辞去原单位待遇优厚的工作,只为圆自己心中的奥林匹克梦。



为了让这批人安心服务两个奥运,北京奥组委很早就启动了赛后安置工作,提前与几十家央企和国企签署了赛后人员安置协议。这消息被媒体炒得沸沸扬扬,也给不少奥运人吃了定心丸,以平均每天12-16个小时的强度,心无旁骛地投入赛事筹办工作中。但之后的赛后安置和双向选择工作,却有些出乎他们的意料。

一些跻身世界500强的国字头企业是当初媒体宣传的最大卖点,却在某种程度上“忽悠”了奥组委应聘者。据悉,某大型国有能源型垄断企业分公司向十一位奥运人抛出了橄榄枝,不料人员审批手续上报后,总公司领导却改变了主意,一句话就把要约变成了废纸。

类似的情况还发生在某国内著名体育用品经营公司。一位应聘公关职位的奥运人透露,在一面和二面结束半个月后,他被告知要等到11月底领导出差归来才能进行最后一轮面试。又是一番苦苦等待之后,该公司的最终答复如下:大家的英文能力都挺强的,各方面的能力都挺棒的,但考虑到没有在相关公司工作的经历,进来之后需要有很长一段适应期,我们就不如招聘应届毕业生合算了,所以我们决定暂时先不招聘了。

总之,也许是金融危机的缘故,也许是强扭的瓜不甜,很多与奥组委签署就业协议的企业纷纷上演“变脸”,或是提供虚假招聘信息,或是提供条件较差的低级岗位或偏远岗位,个别企业甚至在大张旗鼓面试之后就没有了下文。简言之,就是缺乏最基本的诚意。

而与此同时,外界却以为奥运人才不费吹灰之力就进入了别人梦寐以求的好单位。甚至有人愤愤地说,盖了奥运戳的就是好邮票吗?

诚然,奥运经历只能代表过去,不代表未来。为奥运会不眠不休的付出成为历史,走进职场的他们才发现一切都要从头开始。按照官方说法,北京奥运会培养了一批国际化的项目管理人才,拥有良好的沟通能力、执行能力和敬业精神。但当他们重回职场时,却因缺乏相关行业的直接从业经验,被很多企业拒之门外。特别是一些工作多年的老同志,尽管有丰富的项目管理经验和领导能力,求职时却面临高不成低不就的局面
此外,尽管大部分调用人员都顺利返回原单位报道,支奥经历成为他们履历表上光辉的一笔,但部分人员面临原有岗位被取代的“冷板凳”现象,不得不重新加入市场择业大军。

毋庸置疑的是,为做好赛后人员再就业工作,官方确实做了很多工作,不仅以公务员招考形式吸纳了上百名奥运人才,而且通过行政手段为奥运人才和企业之间牵线搭桥。据悉,此次国家开发银行就一举在奥组委招走近200人,他们将陆续被分配到全国各地分行锻炼,两三年后回到总行继续工作。中国银行、北京银行、华夏银行等银字号企业也纷纷向奥运人才伸出橄榄枝,从侧面反映了金融行业对奥运人才的需求和认可。

此外,广州亚组委、第九届全国大运会组委会、第六届东亚运动会组委会也纷纷飞到北京来“抢人”。只是不知在经历了奥运会的辉煌和赛后的失落之后,这批奥运人是否还愿意继续留在体育领域从事这类临时性工作?

据奥组委赛后人员安置办透露,经过各方努力,今年10月组织的北京奥组委赛后人员专场招聘会共提供了一千七百多个岗位,而需要再就业的奥运人才也接近这个数字。机会看似很多,但人岗匹配问题无法得到解决,有的岗位竞争白热化,有的岗位却招不到合适的人。再加上时下盛行的“潜规则”,此次招聘会结果必然是“不可说,不可说”。
当官方的安置工作接近尾声时,很多待业的奥运人也有抱怨,但怨的不是组织没帮他们找到工作,因为当初都是怀着“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的心态来的,组委会并未给过任何承诺。他们怨的是媒体对奥组委赛后安置工作宣传得太美好,但最终结果却并未皆大欢喜,反倒让外界带着有色眼镜来看待这群同样需要再就业的人。

当鸟巢被数十万枚凌空飘落的枫叶染红时,同一个世界,同一个梦想,奥运结束了,梦也该醒了。梦醒之后,奥运人才和其他人才还是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据悉,目前奥组委还有数百名工作人员没找到工作,他们和所有求职者面临同样的问题,比如性别歧视、年龄歧视、户口歧视、婚育歧视等。

职场虽然要“过冬”了,但每个寻找工作的人,都希望冬眠期早点结束,因为春天花会开。

奥运成功后的风险

 2008年11月13日

2008年的前9个月中,共产党执政的中国政府的优势和不足,得到了前所未有的体现。

一场灾难性的大地震,一场史无前例的暴风雪,世界屋脊上的骚乱,毒奶粉事件,以及举办全球最大的体育盛会,这一切既展现了中国共产党这个全球最大政治集团所掌控的非凡资源,又暴露出它在应对一些来自21世纪挑战时所面临的困难。

以今年的盛事北京奥运会为例,在主持建设一系列奥运会主要基础设施项目上,中国政府官员有最高领导人的全力支持,而且几乎不需考虑公众意见,他们毫无困难地按时完工,其中包括那些与众不同、迅速闻名中外的新体育场馆。随后举行的奥运会开幕式庆典,则是一场眩目的视觉盛宴,数千名表演近乎完美的武警官兵庆祝了中华文明的辉煌。

然而,奥运会也暴露出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威权特征。中国政府当时宣布,为奥运会期间可能出现的抗议示威活动划定一些特定游行区域。此后,警方却完全拒绝批准示威申请,并拘留了那些似乎不听话的申请人。精神病院开放病区的病人,突然发现他们被关起来了。北京周边地区迅速设立了大量路卡,在北京打工的民工们,则被迫返回他们遥远的家乡。



让中国政府感到非常满意的是,上述措施确实起到了一定作用。虽然一些游客对这一体育盛会缺少节日氛围感到失望,奥运会得以顺利举办,没有出现任何重大问题。中国运动员所获金牌总数打破历史纪录,进一步点燃了中国的民族情绪——中国共产党视此为其执政正统性的一个基础。奥运会结束之后,中国于9月份首次实现太空行走,更是极大地激发了爱国热情。

在奥运会之前,也就是在5月份四川西南部发生灾难性地震后,中国领导人就已经有机会展示共产党的组织能力和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地震后,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和总理温家宝迅速动员大量人力物力救灾,赢得了广泛赞誉。

对中国领导人来说,今年并非一切都如愿以偿。大雪灾造成前所未有的破坏,暴露出中国大部分基础交通设施的落后。温家宝总理甚至通过扩音器,向困在火车站的旅客道歉。

随后,3月份拉萨爆发骚乱,暴露出西藏反华情绪的强烈程度,并引发国际上的抗议,使北京奥运火炬的国际传递活动,成为一场具有负面效应的反面公关。

然而,长期来看,对共产党形象破坏最严重的也许是问题奶粉事件。在该事件中,数万名婴幼儿因饮用中国乳制品企业生产的配方奶粉,出现集体中毒。

处于丑闻中心的三鹿集团管理层、当地官员,甚至三鹿的新西兰投资者新西兰恒天然乳业合作集团(Fonterra Dairy Co-operative),在奥运会开幕前就知道有奶粉被工业原料三聚氰胺污染,并且已经发货。但直到9月份,这个问题才在新西兰政府的压力下公诸于众。

奶粉事件在某些方面反映出,中国在胡锦涛和温家宝执政的5年以来,并没有发生多少改变。2003年,政府试图掩盖SARS病毒蔓延的努力失败。此后,胡锦涛承诺将提高政府透明度,这为他赢得了赞誉。然而,胡锦涛事实上加强了对媒体的控制,而奶粉丑闻显示出,政府隐瞒负面新闻的意愿仍大过对公共健康的关心。
许多中国人对奶粉丑闻感到相当愤怒,这是可以理解的。在一群社会活动人士的电子邮件讨论中,一名活动人士写道,“他们可以用我们的储蓄去购买一些毫无价值的华尔街债券,他们可以侵吞我们的税收,我们只是保持缄默,但他们不能在食品上乱来,尤其是那些婴儿食品。”

对于一个日益感受到公众舆论压力的政府来说,这样的愤怒情绪显然不是好事。然而,几乎没有人怀疑共产党压制这些批评的能力,至少目前是这样。如今与1989年不同——当时,支持民主的抗议者聚集在天安门广场上,内部出现的分歧几乎使共产党陷入瘫痪。现在,高层领导人在公众面前展现的,是近乎完美的团结。在某种程度上,这反映了党内高层的牢固共识,即采用发达经济体模式,兼顾中国国情,坚持市场改革。尽管在党内仍有大量争议,但与上世纪80年代不同的是,党内并不存在意识形态上的冲突。

中国政府注重培训,建立“能者上”的升迁制度,这也意味着政府积极适应现代管理的需要——虽然充斥的腐败现象仍然不断引发公众的强烈不满。同时,中国共产党建立并维持着一个强大的媒体和互联网领域审查体系,确保公众听到党的声音。这个体系有效地消除了批评的声音,同时又允许民众相对自由地获取信息。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还提高了处理问题的技巧,以把毒奶粉事件等负面新闻造成的影响降至最低。标准的做法包括:把任何问题都归咎于低级官员,解雇或监禁直接责任人,并确保高级官员以解决问题的形象出现在媒体报道中。在毒奶粉事件中,上述方法都被采用,并加上温家宝总理再次向受害者动情的道歉。



上述手法似乎是有效的,但驻北京的政治分析师罗素·利·摩西(Russell Leigh Moses)表示,这些做法不会永远奏效。他说:“这种做法是‘围捕疑犯',寻找某种形式的政治借口,随后找出替罪羊。上述危机似乎没有让人们对体系运作方式,进行根本性的反思。”

在上世纪80年代,许多中国领导人把进行大范围的政治改革作为核心政策目标。但目前来看,胡锦涛和同僚似乎只满足于修补党内程序和规章,以提高治理水平。实际上,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已使他们的自豪感变质为近乎自大。

《人民日报》在9月发表的一篇评论中夸耀道,“整个奥运会期间,中国政府和人民展示了他们强大的组织能力和动员能力……充分体现了中国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摩西称:“短期的成功正使官员们认为他们能够摆脱(类似毒奶粉事件)影响。他们是自己成功的受害者。”

香港城市大学当代中国研究中心教授郑宇硕(Joseph Cheng)表示,共产党必须改变治理方式,以符合更为富有、信息更为充足的民众的期望。

郑宇硕表示,“人们的确开始询问敏感的问题,比如‘媒体为什么不能拥有更多的自由?为什么不能有更多的收支报告和预算平衡表?什么时候我们才会有真正的法治?'”。他警告称,如果没有进行实实在在的政治改革,以使上述问题成为现实,中国将逐步走向“危险之境”。

郑宇硕称,“当中国经济陷入持续低迷时,真正的考验就会来临,中国领导人明白这些情况,这就是他们努力保持至少8%经济增长速度的原因。”

译者/君悦

北京奥运会:史无前例的盛会编辑本段回目录

 2008年8月8日

2001年7月13日,世界目睹了罕见的自发一幕:中国国家主席在天安门广场上向纵情狂欢的群众挥手致意。江泽民是在庆贺北京获得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这一时刻,官方新华社称,标志着“中国在提高国际地位方面所矗立起的又一座里程碑,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程中又一大盛事”。

7年过去了,北京已准备就绪。许多观察家认为,北京将举办一届未来几十年都没有人能够超越的奥运会——无论是在仪式规模、各种建筑奇迹还是在成本上。

国际奥委会(IOC)主席雅克•罗格(Jacques Rogge)表示,每一届奥运会都有额外的意义:2000年悉尼奥运会向世界展示了澳大利亚对体育的欣赏;4年前的雅典奥运会让奥林匹克回到其发源地;而4年后的伦敦奥运会将把它带到现代体育诞生之地。

那么北京呢?“北京奥运会的额外意义在于,这将是最盛大的奥运会,”罗格表示。

在长达10年的筹备工作——大约3年用于申办,7年用于设计、建设和组织——圆满收官之际,每个主办城市都会极度兴奋和期待。没有一个城市比北京更热切,即便5月份发生在四川省的地震转移了人们的部分注意力。

1993年,北京抱着势在必得的决心申办2000年奥运会,结果输给悉尼,令民族自豪感受到打击。中国的统治精英将举办奥运会视作重回国际舞台的途径——自1989年发生**运动的天安门事件后,中国多年来一直遭到国际社会的孤立。

为防再次遭受申奥失败的耻辱,中国领导人决心等待更合适的时机。“他们害怕再次失败,”国际奥委会执行委员会成员丹尼斯•奥斯瓦德(Denis Oswald)回忆道。“他们不想丢面子。”

到2001年7月齐聚莫斯科的那一天,国际奥委会官员相信,北京的情形比起8年前已有明显改善。申办的技术方面更加成熟;虽然西方对中国人权和言论自由方面的批评仍然激烈,但国际奥委会成员说服自己,投北京一票将有利于促进中国的改变。最终,这个城市以明显多数票胜出。

“中国已更加开放,”奥斯瓦德表示。“会讲外语的人更多了,而经济改革使他们对举办奥运会有了更充分的准备。”

最重要的是,他补充道,让中国承办奥运会,将扩大奥林匹克运动的影响。“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国家,有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罗格表示。“中国成功参与了最近几届奥运会,因此我们认为应该给他们一个机会。我们还认为,这将促进他们与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建立更开放的关系。通过举办奥运会,世界将走向他们,他们也将有机会欢迎世界。”

中国政府投入了巨大的资源,建造举办奥运会所需的设施。这些设施的建设成本最终可能超过200亿美元。本届奥运会28个项目的302场比赛将在37个场馆举行,其中12个是新建的,核心场馆是建筑上引人惊叹的奥林匹克体育场——俗称“鸟巢”,有8万个座位。

北京地铁系统进行了大规模扩建。新国际机场快速落成,以确保奥运前投入使用。为了给奥运会让路,许多住宅、写字楼和工厂被拆除。

建设的速度和效率,使国际奥委会得以宣布:几乎所有场馆在奥运会举办前12个月都已完工。想到2004年雅典奥运场馆仓促交工的情景,这让人松了一口气。

然而事实上,从年初到8月8日奥运开幕,2008年的日子一点都不平静。首先是电影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辞去开闭幕式艺术顾问一职,原因是中国没有尽力平息达尔富尔危机。

由于中国对西藏骚乱的处理方式,奥运火炬接力在伦敦、巴黎和旧金山等地遭到抗议和干扰,促使组织者在此后的国际传递路线上部署了大量警卫。
随着世界上许多国家领导人公开谈论是否要出席开幕式,罗格承认出现了“危机”。直到四川地震在很大程度上驱散了西方在西藏问题上对中国的不满,事态才缓和下来。

媒体自由也是一个争论的焦点。因担忧奥运期间的互联网接入和电视转播问题,以及相关审查制度的威胁,国际奥委会官员多次前往北京,而奥运赞助商又提到了签证限制问题。

某中国共产党官员在一次奥运仪式上对流亡西藏精神领袖达赖喇嘛的公开指责,引起了罗格的不满,他指责中国不应借奥运会进行政治宣传。

但最令人担忧的问题,或许北京和国际奥委会都无法解决:空气质量威胁到运动员的健康,可能迫使组织者更改耐力项目的比赛计划。为减轻问题的严重程度,汽车被禁止进入市中心,工厂暂时关闭。政府在城市周边种植了上百万棵树木,以阻挡沙尘。

罗格表示,中国已竭尽所能减轻污染引起的担忧。“运动员的担忧是合理的,”他说。但空气质量检测每天都会进行,如果一些竞赛必须更改,就只好更改。“我们在雅典和亚特兰大都遇到了污染问题,一些竞赛因此更改,”他表示。“这不会是第一次。”

未来17天,北京将成为世界瞩目焦点。污染只是许多问题中的一个。在政府就“反华势力”造成的安全威胁发出警告之时,同样多的注意力也将放在中国刚性的官僚作风和控制措施,会否影响这场体育盛会给人们带来的乐趣。

罗格并不担心所有这些问题将造成什么结果。“我不担心,”他表示。“筹办奥运会从来都不轻松。1980年的莫斯科奥运会遇到同样的政治审查,引起同样的争议和争论,但那是一届非常成功的奥运会。

“一些记者将紧盯政治问题,但他们中的多数会将重点放在奥运会的魅力上——魅力将占上风。”

在这种精神下,当罗格8月24日在闭幕式上向全球广大电视观众致词时,中国领导人将会衷心希望这位国际奥委会主席给予北京奥运会“史上最棒奥运会”的赞誉。

但罗格可能会让他们失望。“我认为你无法比较不同国家举办的奥运会,”他表示。“经济和政治环境都不同。你怎么比较北京和雅典?那是不可能的。”

译者/岱嵩

原文作者:英国《金融时报》罗格•布里茨(Roger Blitz) 

斯皮尔伯格辞去北京奥运会艺术顾问编辑本段回目录

美国电影导演斯皮尔伯格辞去北京奥运会艺术顾问

2008年2月14日

美国电影导演史蒂文•斯皮尔伯格(Steven Spielberg)日前辞去北京奥运会艺术顾问一职,他抱怨中国没有尽力结束苏丹达尔富尔地区的暴力冲突。

中国方面一直在努力防止国际社会对其支持苏丹政府的批评殃及今年8月份的奥运会,免费担任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艺术顾问的斯皮尔伯格作出的这一决定,对中方而言是一个沉重打击。


活动人士试图利用奥运会推动中国改变在众多问题上的政策,包括达尔富尔问题、西藏问题和中国持续打压国内不同政见问题。中国已多次谴责了这种企图。


然而,包括南非大主教戴斯蒙德•图图(Desmond Tutu)在内的一些诺贝尔和平奖(Nobel Peace)获得者本周致函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呼吁他秉持奥运理念,推动苏丹政府结束在达尔富尔的暴行。

一些活动人士在中国驻伦敦大使馆和纽约的中国驻联合国使团门外进行集会,也传达了类似的信息。参加集会的活动人士包括影星米亚•法罗(Mia Farrow)和一些前奥运会运动员。

中国与苏丹关系密切,不仅大量购买苏丹的石油,还向苏丹出售军火。中国因此成为活动人士的主要攻击目标。活动人士正在呼吁各方付出更多努力,结束达尔富尔冲突。自2003年以来,达尔富尔的冲突已经导致20多万人死亡,200万人流离失所。

斯皮尔伯格在声明中表示,在达尔富尔“罄竹难书的反人类罪行”仍在持续的情况下,他的良心不允许他在奥运会开闭幕式上花费时间和精力。

中国驻华盛顿大使馆周二晚间发表的声明指出:“达尔富尔问题既不是中国内部事务,也不是中国引起的,一些组织和个人把两者混为一谈,完全是没有道理、不负责任和不公平的。”

中国政府达尔富尔问题特使去年曾表示,那些把达尔富尔局势与北京奥运会联系起来的人,要么是对现实无知,要么就是还沉浸在陈腐的冷战意识形态中。

中国政府坚称,它一直在采取一种低调、非对抗的方式,帮助解决达尔富尔问题,并称苏丹政府是合法政府,“应该得到尊重”。

中国方面还坚称,不应让政治介入奥运盛事。不过,批评人士反驳道,中国政府自身也把奥运会和它的政治任务联系在一起,借这个中国有史以来主办的规模最大的体育盛事来宣传爱国主义和“和谐”发展观。 

参考资料编辑本段回目录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东京世运会 下一篇西班牙2012申奥片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收藏到:  

词条信息

殷萱2211
殷萱2211
书童
最近编辑者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