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百科网 >>所属分类 >> 经典案例   

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

标签: 传播学 经典著作 儒教

顶[0]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显示全部]

基本信息编辑本段回目录

书       名: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

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

作    者:【美】列文森
译       者:郑大华,任菁 
出  版 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09-5-1
版    次:1
页    数:373页
字    数:约320000字  
I  S  B N:9787563383702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定      价:38.00元

作者简介 编辑本段回目录

     约瑟夫·列文森(Joseph R.Levenson,1920—1969)

约瑟夫·列文森(Joseph R.Levenson约瑟夫·列文森(Joseph R.Levenson)


        青年时期就读于哈佛大学,二战时应征人伍,战后回到哈佛大学攻读博士学位。1951年,经费正清推荐,赴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任教。1969年不幸溺水身亡。列文森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中国学研究领域的代表人物,美国中国近代思想史研究领域的开拓者。他视野广阔、才华横溢,被同仁誉为“莫扎特式的历史学家”。以他名字命名的“列文森中国研究最佳著作奖”,是美国中国学领域最重要的奖项之一。代表作为《梁启超与中国近代思想》(1953)、《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1965)、《革命与世界主义》(1971)。

内容简介  编辑本段回目录

        全书分三卷,中心问题是回答:中国十七、十八世纪就涌现出了一批唯物主义思想家,这是否意味着如果没有以工业化为背景的西文化的入侵,中国也能实现以科学理性为内在精神的现代化?作者通过对儒教与中国文化精神,例如对绘画的分析,得出了否定的答案,并以著名的博物馆的比喻,说明儒学传统的死亡。作者视野宽阔、慧思独运,被称为“莫扎特式”的历史学家。该书是美国中国学研究的力著。作者从哲学思想、官僚制度、政治文化、社会心理和理想人格等层面,详细分析了明清以来中国各派知识分子对儒家思想的态度,生动描述了儒家文化在中国走向现代化过程中的曲折命运。

本书目录 编辑本段回目录

 代译序 列文森与《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  
    第一卷 思想继承性问题  
                第一部分 中国近代早期思想文化的状况 
                                第一章 清初经验论的破产  
                                第二章 明和清初社会中的文人理想:来自绘画的证据
                第二部分 近代突变中的中国文化:思想选择的张力  
                               第三章 选择中的折衷主义  
                               第四章 体与用  
                               第五章 “今文经”学派与传统教义
                               第六章 反动与革命:近代古文经学  
                               第七章 民族主义在传统自我否认中的作用  
                               第八章 普遍效用的强调:对传统的维护
                               第九章 普遍效用的强调:对传统的攻击  
                               第十章 共产主义
                               第十一章 西方列强与中国革命:文化变革中的政治变革   
                 结语 新词汇还是新语言  
    第二卷 君主制衰亡问题  
                第一部分 残余的启示:儒教与君主制的终结  
                                第一章 君主制神话的破灭  
                第二部分 张力与活力  
                               第二章 儒教与君主制的基本对立  
                               第三章 儒家官僚人格的演变  
                               第四章 儒教内部的基本矛盾  
                               第五章 儒教与君主制:对暴政的制约  
                第三部分 张力链条的断裂  
                               第六章 儒教作用:官僚对社会革命无动于衷  
                               第七章 对官僚的思想抨击
                               第八章 太平天国对儒家天命观的批判  
                第四部分 残余的启示:儒教与君主制的终结Ⅱ  
                               第九章 时代错误的铸成  
                结语 日本和中国君主制的神秘性  
    第三卷 历史意义问题  
                第一部分 退出历史  
                               第一章 廖平小传:儒教与历史的分离  
                               第二章 围绕井田制的争论  
                第二部分 走入历史  
                               第三章 中国共产主义者与历史研究  
                               第四章 孔子在共产主义中国的地位  
                第三部分 历史的意义   
                               第五章 理论与历史  
                结束语  
                注释  
                译后记   
                再版后记[1]

编辑推荐编辑本段回目录

       本书是由称之为“莫扎特式的历史学家”列文森编写的,阅读和理解列文森的著作不是一件轻松愉快的事情。他那种独特的表达方式常常会令人感到扑朔迷离,而他那难以遏止的才气又使得他的作品似乎带有太多的浪漫情调和文人气息。   本书全面系统地主要介绍了儒教中国和现代命运,探讨了思想继承性问题、君主制衰亡问题、历史意义问题。为读者介绍了中国近代早期思想文化的状况、近代突变中的中国文化、儒教与君主制的终结、儒教对中国历史的意义等等。   列文森(1920—1969)作为美国20世纪50、60年代“中国研究”领域的重要代表,以一部《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奠定了其令人瞩目的学术地位。在这部著作中,他着重从思想、政治、历史三个不同的视角层面,剖析了主要由儒学所培养的文化精神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以及儒教在现代社会的命运,尤其着力于揭示儒家文化的内在特质及由其所决定的儒教在现代社会成为一种历史存在的必然性,许多深刻见解至今发人深省。

有关评论编辑本段回目录

中国的传统及其再生      ——维舟
       在世界各国步入现代的进程中,中国的儒家文明是各主要文明中唯一一个遭到灭绝命运的。与伊斯兰教、基督教等不同,当代新儒家在具体生活中已仅仅只以学术思想的形式存在,与社会上大多数的生活不甚相干。这一事实的背后是中国人自近代以来极为深刻严重的思想危机:由于儒家思想一贯重视以普遍王权来整合维持政治秩序和文化秩序,因此当中国传统的政治体制崩坏之后,文化秩序也随之瓦解。
  两百年前绝不会有中国人预想到这一结果,那时人们还沉醉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之中,似乎这一天下秩序将永恒地存在下去。当后人回顾这一历史阶段时,却不禁要将之视为一个悲剧。自黑格尔提出中国是“没有历史”、处于长期停滞的帝国之后,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对这一理论的合唱中来。韦伯在比较研究诸文明之后,认为儒家和道家思想均不利于从内部自发演化出资本主义精神,这种精神唯有从基督教新教的伦理中才能诞生。这一有争议的理论随即深刻影响了许多学者——其中也包括写这本《儒教中国及其现代命运》的列文森。
  在近代深重的政治、文化双重危机下,越来越多的中国知识分子也认识到:现代化是一个必然且不可逆的历史进程。但关于传统怎样向现代转化,却是一个有着极大争论的庞大议题。随之而来的是“精英的分裂”——一些人主张中国传统与现代民主存在内在冲突,所以要全盘西化;另一些人则不承认西方的入侵为中国带来了资本主义,认为中国原本也能内在产生现代化,却被西方的入侵扼杀和摧折了,这就是所谓“明清资本主义萌芽说”。这两派的观点都有偏颇,但主要的核心则是一样的:即中国能否自发实现现代化?列文森的答案是否定的,而且答得相当决绝。
  的确古代中国创造了相当辉煌的文明,例如国人最喜欢讲的四大发明。但这些发明得到发扬光大却是在欧洲:火药在中国只拿来制造烟火,对历史进程没有直接的推动力。因此所有发明创造最重要的不是谁发明,而是发明及应用的社会条件和思想环境。列文森从思想史的角度论述是很有见地的,因为在他看来,中国传统社会的思想脉络决定了其自身的历史走向。
  在他的术语中,“历史”是一个特定概念,相当于“发展”,涉及到传统向现代的转变。无疑,这是一种线性进化论的历史观。由此他区分了两种变化:传统社会内部的变化,及传统到现代之间的变化,而只有第二种才有历史意义,因为在他看来第一种实际上是停滞而无发展的“高水平均衡”状态。这方面他列举了一系列例证,如中国传统上科学不具有社会声望,官僚没有专业化等等,以此证明中国自身很难孕育出科学精神等现代价值。
  中西文明有着极大的内在异质性,因此当这种转化在巨大的压力下骤然降临时,中国的知识分子面临着精神上的严重困境和内在冲突。他们最初提出的主张是“中体西用”,试图在中国文化主体性的前提下利用西方思想。列文森虽然对此抱有同情,但他也以一种无情的冷静洞察指出:“西学越是作为生活和权力的实际工具被接受,儒学便越是失去其‘体’的地位。”越到后来,这一点越发明显:原本是为了强固民族文化生命而吸收西学,到后来却变成为了吸收西学和实现现代化,必须扬弃传统。
  这种异化带来中国20世纪思想界的极大混乱和一系列矛盾行为。许多人一面激烈反传统,一面又抱有强烈的民族主义自尊心,以至于形成一种列文森所说的“躁动不安的”民族主义。在这一进程中,中国传统实际上被客体化对待了,成了博物馆里的陈列,这些价值虽然仍有人声称珍视之,却并非深感其价值和理念仍有效用,只是因为它们能加强民族尊严。换言之,他们仅仅是在利用,而不是实践着中国传统文化。
  的确,在中国当代思想中儒家思想已经只是“游魂”(余英时语),现实中无可附丽。列文森在四五十年前写作本书时虽然无从预见这些年中国传统文化和国学的大量回潮,但他尖刻直率的洞察倒也恰能刺穿这一现象的肤浅:“这些碎片所以能保存下来,是因为他们能够满足现代人的爱好,而不是由于他们包含有某种无与伦比的传统的精粹。”但文艺复兴初期,欧洲人不是也已经差不多将古希腊文明遗忘殆尽了吗?通过重新阐释与理解,现代希腊人乃至整个西方,不是又重新延续这一源头活水了吗?列文森也指中国儒家学者对上古井田制的解读(有些人从“井田制”中引申出“社会主义”)是错误的,然而在中外历史上,往往正是这种“创造性误读”开创了新的机会点。
  中国的复兴还刚刚开始,我们也许不必那么早下断言。说真的,在一两百年前,有几个人会想到日本竟能成为唯一一个实现现代化的非西方国家?日本与中国有着相似的文化背景,其儒家思想、神道、佛教背景,与资本主义似乎都是背道而驰的。它的成功着实让许多西方理论家迷惑不解。但不管怎样,日本已证明:它的现代化即使不能直接说是由传统东方思想促成,至少不能不说这些思想对现代化的实现并无妨碍。又有谁规定现代化只能有一条道路呢?在这一点上,我们应保持更为开放的心态。而历史也确实正在以中国的复兴来为世界提供又一个新的现代化发展模式,这是我们当代人比列文森幸运的地方。

购买链接编辑本段回目录

参考资料 编辑本段回目录

附件列表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侯登科:麦客 下一篇置信水平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收藏到:  

词条信息

08572224刘芬
08572224刘芬
秀才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苗苗2225
苗苗2225
书童
最近编辑者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