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百科网 >>所属分类 >> 新闻采编   

窝棚

标签: 窝棚 新闻采编历史瞬间 金石 金镜头

顶[0] 发表评论(1) 编辑词条
来自徐州的徐学志说他永远不会忘记2006年4月28日的那个晚上,不听朋友的劝告放下老家收入不错的煤炭生意带着女儿来淘金。两年来不但没赚到反而连老家带来的钱都赔进去了,否则早已住新房了.(<<窝棚>>组照 金石 摄)来自徐州的徐学志说他永远不会忘记2006年4月28日的那个晚上,不听朋友的劝告放下老家收入不错的煤炭生意带着女儿来淘金。两年来不但没赚到反而连老家带来的钱都赔进去了,否则早已住新房了.(<<窝棚>>组照 金石 摄)


 

 

 

 

 

 

 

 

 

 

在义乌的下王旧村、山口、宗塘等地处处可见一排排低矮简陋的民工棚.在义乌的下王旧村、山口、宗塘等地处处可见一排排低矮简陋的民工棚.


 

 

 

 

 

 

 

 

白天窝棚拆除后,当晚民工的栖息之所.白天窝棚拆除后,当晚民工的栖息之所.


 

 

 

 

 

 



住窝棚最担心的是刮风下雨,起风时,窝棚被吹得摇摇晃晃.下雨时,外边下大雨,里边下小雨.住窝棚最担心的是刮风下雨,起风时,窝棚被吹得摇摇晃晃.下雨时,外边下大雨,里边下小雨.

 

 

 

 

 

 

 

 

 

2008年2月2号暴雪从早上约7点一直下到下午16点左右.生活在窝棚的民工,基本上二三个小时要清扫窝棚上的积雪,否则会被压塌.2008年2月2号暴雪从早上约7点一直下到下午16点左右.生活在窝棚的民工,基本上二三个小时要清扫窝棚上的积雪,否则会被压塌.




 

金石向记者描述他拍摄前年2月2日那场暴雪时的情景.金石向记者描述他拍摄前年2月2日那场暴雪时的情景.


 

 

 

 

 

 

 

 

 

 

 

 

组照《窝棚》,于2010年获第18届中国“金镜头”年度杰出图片专题奖 .其作者是一名在义乌做了7年生意的新义乌人金石.照片反映的是义乌棚户内工人的生活.《窝棚》共有23幅照片,内容既有反映家庭的、也有反映单身汉的生活,时间则跨了三个春秋,面对获奖,金石心态平和地说:“我只是想记录一点东西,让别人了解、走进他们的生活。” 第18届“金镜头”比赛组委会秘书长、中国新闻摄影学会副主席、人民摄影报社长兼总编辑霍玮接受了记者采访。作为评委,他对《窝棚》组照印象深刻,“作者以娴熟的技术、独特的视角,以小见大,反映了当今中国城市边缘人群的一个居住、生活问题,整组照片一眼就能引起读者强烈关注和同情,并由此引申出更深邃的思考。”

金石是温州永嘉人,初中毕业顶职当了机关食堂一名帮工,那时迷上过一阵摄影,玩了五六年,因为感觉很花钱而放弃。从1994年之后的10年里,他再没沾过相机,而是专心在老家做手表配件生意。 2003年,他把生意搬到了义乌。次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他才又买了一台相机。对很多人来说,他算是半路出家,但他有个特点,喜欢把一个主题拍透。先是拍三轮车夫,花了三年时间,从2004年拍到了2007年。2007年,他开始拍住在窝棚内的人的生存状态,一拍又是三年,参赛的23幅照片是他从上万幅照片中选出的,内容既有晴天也有雨天,既有夏天也有冬天,既有一家人也有单身汉。最终一鸣惊人,获得大奖。“我每次进入窝棚,就是跟他们聊家庭、聊生活、聊未来。刚开始他们排斥、拒绝拍照,但一旦他们接纳你,你会发现,其实他们很善良、也很让人感动。”   在获奖的组照中,有一幅图片是大雪的场景,照片的前景是一个模特,背景是一座被雪覆盖的窝棚,一名女子正在除雪。他写道:“2008年2月2日暴雪从早上约7时一直到下午4时左右,生活在窝棚的民工,基本上每隔二三个小时要清扫窝棚上的积雪,否则会被压塌。” 他介绍,2月1日,农历腊月廿五,他开车回老家过年,在半路上收到一则消息说义乌大雪,于是他停下车子,又从老家坐车赶了回来。然后2月2日从早上7时一直拍到了下午5时,身上都湿了,他就走进“窝棚”,与里边的居住者聊天、烤火,就这样双方越来越亲切。 每次聊天,他都会记录下对方的故事、家庭、姓名等详细信息。几年来,他不光拍了很多照片,一个小本子也已记录了满满几十个家庭的故事。 在获奖照片中,有一幅表现一名男子在窝棚内煮馒头的内容,图片说明是这样写的:今年61岁的李正年来自安徽淮北,他所吃的油盐酱醋和菜基本上来自菜市场和废品堆里的丢弃物。 虽然照片中的男子只露出一双手,并没有露脸,但金石对李正年的印象深刻,两人曾聊过很多次。  “到今年,李正年应该是63岁了,那时,他靠拾荒每月能有六七百元的收入,但每月他都拿出五六百元寄回老家。他说,女儿赚来的钱要买房子,他赚来的钱就供外孙上学、生活。”金石说,李正年对自己非常节俭,有时甚至一天只吃一顿饭。 有几次,金石准备离去时,李正年还拿出几块捡来的腊肉硬塞进他的包里。“这是他认为招待朋友的最好礼物了。”金石说。 金石还用镜头记录过另一对住在窝棚内的夫妇,他们大儿子35岁,上班;二儿子大学毕业,在部队工作;小儿子2006年考上大学,他们借了2万元给小儿子交学费便来到义乌。小儿子暑假住了一段时间窝棚后,表示要辍学打工,养活妈妈。而他妈妈讲了一句话让金石记忆犹新:“你去上学,我们干活,等你毕业后再养活我们。” 在和窝棚内的居住者交心中,金石了解到,他们也能理解,拆迁是城市建设的需要,政府提前贴了公告,但他们一无学历二无技术,窝棚拆了之后,他们还是不知道何去何从。“没有窝棚的民工如今安身何处?树丛还是雨棚?” 类似的故事还有很多,都留在了影像中,也留在了金石的脑海中。
  拍摄了三年,金石感到,住在窝棚内的人大多是出于无奈,并且随着城市文明建设步伐加快,窝棚已成为城市建设的不谐之音。一些窝棚已被拆除,一些窝棚正面临拆除,而住在窝棚内的人,也是走了一拨,又来一拨。 他拍的一幅照片就是反映一名妇女在窝棚被拆掉后,很多垃圾焚烧掉了,但她的床还在,她抱着两名小孩,静静地看着远方。当晚,她与两名孩子就睡在那张床上。 “23幅照片,无论你看到的是同情、温馨还是关注,或许都不足以表达全部。”金石说,作为一名在义乌做了7年生意的新义乌人,他只是在生意之余挤出时间去拍摄。他的设备也很简单,一台佳能相机、两台放在家里的电脑。
  在拍《三轮车夫》和《窝棚》这两个主题的6年时间内,他也得到过诸多同行的帮助和启发,在拍纪实照片之初,他得到过永康摄影师卢广的帮助;2008年,他带着《窝棚》的部分组照到山西平遥展览,又得到过摄影评论家鲍昆对照片逐一点评,对于鲍昆所说的“广角镜头不要乱用、注意细节;注意镜头伸缩;画面不要扭曲、用平常角度去反映他们真实的生活”的三句话点评,金石一直牢记在心,并不断改进拍摄方法。看了2009年12月30日新报9版《住在棚户区的兄弟姐妹》的图片专版,他也得到诸多启发,并于次日(作品拍摄截止日)赶拍了23幅获奖作品中的3幅。
  作为一种记录,金石说,他只是用摄影沉默地分享了窝棚内居住者,在某一晚、某一时刻的某一种生活的某一部分,把这些几乎被人忽视的现象,呈现在人们面前。

附件列表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下一篇面对生命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收藏到:  

词条信息

12播音学习 39
12播音学习 39
书童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