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百科网 >>所属分类 >> 经典影像   

《花朵》纪录片

标签: 纪录片 花朵 金华清

顶[0] 发表评论(1) 编辑词条

目录

《花朵》纪录片编辑本段回目录

 

导演金华青编辑本段回目录

 

  目前,《花朵》还入围了纽约国际儿童电影节、凤凰纪录片大奖,并夺得黑山国际电视节金橄榄奖。它此次夺得的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大奖,已是导演金华青获得的第22个国际奖项。

继夺下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大奖、黑山国际电视节金橄榄2项大奖后,我市新锐导演金华青执导的《花朵》又夺得了凤凰纪录片大奖最佳微纪录片奖。

  凤凰纪录片大奖是华语纪录片史上第一次较大规模的专业纪录片评选活动,其覆盖面广、高品质作品多,在纪录片赛事领域中具有很高水准。

  大赛首创最佳微纪录片奖,旨在奖励短小精悍、视角独特的作品。评委们认为,《花朵》以短小的篇幅展现出主人公特殊的成长历程,让每个看过影片的人都能深深感受到压在这些稚嫩肩膀上沉重的负担。经过层层筛选,《花朵》最终毫无悬念地从126部短片中脱颖而出,夺得最佳微纪录片奖。

  评委会主席、奥斯卡最佳纪录片获得者杨紫烨表示,愿意担任金华青下一部新片的监制,欲来年出征奥斯卡。

  评委《舌尖上的中国》总导演陈晓卿非常喜欢《花朵》,并准备安排该片在央视纪录频道和大家见面。


  “万语清影”影像中国纪录片巡礼活动11月25日在创智天地举行了金华青作品展映,放映了《花朵》、《呼啸的金属》两部作品。作为今年唯一一部入围联合国儿童基金[微博]会大奖的中国作品,《花朵》击败了一起入围的英国BBC、日本NHK、韩国KBS等全球各大电视台选送的324部作品,成为这一奖项的唯一获得者。

  《花朵》讲的是河北吴桥一群练杂技的孩子,对家长送孩子上杂技学校的复杂心理状态,10岁杂技儿童提前面临竞争与生存的心理状态都有细致生动的反映。《花朵》播出后却颇受质疑——纪录片该不该“摆拍”?片中孩子的心理是否过于成熟?浙江卫视[微博]的青年导演金华青和儿童心理学博士、教育专家丛倩祯围绕上述问题在映后和观众进行了交流。

  “摆拍”是为了呈现人物

  手捧22座国际奖杯的金华青并不是第一个拍杂技学校的中国纪录片导演,此前郭静[微博]和柯丁丁曾执导过《马戏学校》。和《马戏学校》冷静专注描述杂技儿童的艰辛生活不同,《花朵》更关注杂技儿童的家庭状态及整个社会的心态。

  “我不太想再去刻意描述杂技训练的残忍,这不是我要关注的。”金华青说,“我所有的片子其实不在于拍的是谁,我要关注的就是人类普遍意义的生存境遇,而我的工作就是怎么能把这个故事讲得更好。”

  为了更好地“讲”故事,金华青在纪录片中多次使用“摆拍”,让其屡遭质疑。首先,他会提前写剧本。其次,因为拍摄周期短,金华青会在关键节点突击拍摄。再者,他会在现场问被拍摄者一些预设性的问题,比如“父母对你们上杂技学校是怎么看的啊”等。这些做法令很多“真实电影”的追随者感到不解。虽然金华青一再强调,拍摄中并没有过多干涉事态发展,但和更多“守株待兔”的纪录片导演不同,他的纪录片中确有一些内容是精心设计的。金华青认为,“在摆拍之前,我都会和人物聊很久,后来只是根据人物身份做了‘情景再现’。我认为只要围绕影片主旨进行‘再现’,哪怕被人看出破绽,也没关系,因为它也是作为人物的一种呈现,让观众能够准确了解人物信息。”金华青还引用了一位国外纪录片导演的话——“我是很忙的,我过来是想把你曾经发生过的、现在发生的,以及将来可能发生的,在这一天中拍完。”

  作为导演,金华青希望能够“预测未来”。《花朵》中的两个小主角希望被较大城市的团体挑去当演员,这样能赚大钱,给父母盖楼。结果,一个孩子被选中,另一个孩子被淘汰。片子结尾时,后者孤零零地坐在角落,慢慢地脱下被汗水浸透的演出服,台上演出闹哄哄的声音……金华青说:“我希望结尾就是这样,两个人有不同的命运。”

  为什么《花朵》一定要这样拍?金华青说:“首先,电视台给了我钱,我必须要好好拍,而且拍了就一定要播出。这是任务。其次,我之前接触到的都是社会问题,大部分都是底层的人,很抗拒拍摄,有时候,你去了好几天,结果什么都没拍到。比如说《孤城》里的那些孤寡,还有我拍尘肺病人,拍着拍着人就走掉了,我在那个村子呆了半个月,人就陆续走掉了一大半。有一个人,今天见一面,机器还没运到,人就走了。所以,也许《花朵》是残忍的,但对我来说,《花朵》应该是不算猛烈的,还是好控制的。我知道什么时候去,能拍到什么。”

  竞争让孩子成熟

  《花朵》中三个练“钻筒”的儿童,因为蒋(主人公之一)的到来,不得不面临重新竞争,因此有了全片备受争议的“小孩谈判”片段。其中一个孩子对蒋说,“你不要练钻筒了,我们仨本来好好的一个节目,你来了,我们又得重新淘汰,你去练原来的草帽多好。”蒋回答:“我不愿意听他们(练草帽的人)说我!”于是第一个孩子催促旁边做说客的孩子,“你说话呀!……就说他,这有什么?!”于是第三个孩子近乎恳求地对蒋说,“你还是去练高椅吧。”

  对于这个片段,金华青承认有“摆拍”,谈判是他组织的,但说什么,并不是他安排的。他认为“摆拍”是非常正常的纪录片拍摄手段,在国外很常见,只是国内不太能够接受。

  对于“谈判”中孩子的表现是否真实,做了18年早期教育、幼教工作的丛倩祯有自己的理解,“这个片子我看了两遍,很有感触。其实在孩子的小世界中,我认为这样的交流是正常的情感流露。”

  丛倩祯认为,两个小主角10岁左右,此前受到大人的潜移默化,他们铭记在心。他们在杂技学校所承载的一切,只有竞争才可能实现整个家庭的理想。因此,他们的话不足为奇。但作为教育工作者,看到这一切,丛倩祯感到有些心酸。

  丛倩祯认为,这些孩子的心理承受力远超他们的年龄。“片中有个小女孩养了一只小乌龟。因为父母离异,她只靠奶奶供养,所以她比同龄人承载了更多的东西。看片时,我就在想,这个小乌龟要长得好好的,因为它承载了小女孩所有的希望和期待,如果小乌龟死掉了,小女孩又会遭到一次重创。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如果家长和社会给他们超出心理负荷的期待时,他们会争取,会努力,会为了一个节目拼命。”

  “金导的片子是在此停住的,留下的是一个没被选上的小朋友,但是他们(内心的压力)会在此停住吗?”丛倩祯说,“从老师的角度,我可能会关心他们未来的发展。”据丛倩祯介绍,其曾接触很多父母和孩子,孩子的很多问题都发生在16岁以前,所以片子中这些孩子无论成功失败,如果不知道他自己是谁,没有充足的安全感,他就会一味只知道寻找任何途径去获得成功。“如果这样,他还会有幸福感吗?”丛倩祯说,被淘汰的小朋友,打击是一时的打击,也是一生的打击,这些值得思考。思考的背后倒不是残忍或者美好,而是在不同的环境下,每个人应该如何正确面对自己。

附件列表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纪录片《先生》 下一篇《谈话头》纪录片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收藏到:  

词条信息

李哲43
李哲43
最近编辑者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