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百科网 >>所属分类 >> 传播学者   

刘家林(暨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标签: 简介 作品

顶[0]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刘家林 < 中国新闻通史>笔记一(自己整理,暨南大学新闻传播学)0

概论 Un+o42_ 
起源: 源于“ 商周之际”、”尧舜时代” 、”春秋”; 0B35  
  源于汉代; GsEkTkhpA 
源于唐代(最可信) -----“报状”、; rPm{{C^ 
7 $d^SwQ| 
第一章    唐代的官报 jAsy J] 
一、    “开元杂报”(最古老的原始报纸,无实物) {-`/<UB 
唐末 孙樵《孙可之文集》 最早的记载史料        “邸报” N#W< z +% 
“唐人雕本”不大可信  “手写传抄”较可信 -7Q>eL  
二、“报状”与“状报” x'Bih8} 
都是唐代朝廷传播政令及政事动态的最早的原始形态的报纸 -#kvmhW} 
“报状”“报”即朝廷发布、传报政事的“官文书”,具有唐王朝中央政府公报的性质 VT)VL;G 
形成第一级“报状”,第二级的“进奏院状报” kD/PNE 
三、    “邸”与“邸报” k>wMH"Yw 
唐代的邸叫“进奏院”,与藩镇制度分不开,是藩镇与朝廷间的联络机构,一直到宋末; g k.Dws 
主持官员都是节度使派往的大将或亲信,叫“进奏官”、“邸官”; zY@lz` 
“邸报”一词在唐代及五代尚未出现,最早见于北宋人的诗文集中。 +e?.3 
四、    现存最古老的报纸------“敦煌进奏院状” &H+O  
简称“敦煌邸报”,公元887年,归义军节度使派驻朝廷的进奏官张夷从唐僖宗的“行在”凤翔发往沙州的一份“状报” dbpv_%; 
OSLhR^t 
第二章    宋代的官报和小报 )91S_E 
                  一、宋代的官报 9In D),Mj 
朝廷准备向全国发布的消息和文件,都由“门下省“编定; .ZEv \@^( 
“ 给事中“负责审核,称为“判报”,后交“都进奏院”发出; 3XbDm^ 
每日、5日、10日或一月发报一次,手抄为主,镂版为辅 ; |O+R* !hY 
这种由中央政府统一编辑和直接发行的官报制度是宋代官报的最大特点 )K|m[= 
宋代“邸报”官员阅读,普及民间,流布开来,当时政府官员、士大夫阶层读报已成习惯;政府对其  控制很严,对邸报登载的内容有很多规定和限制;对他的传发也制定了严格的审查和发布制度 UUX~p[D+ 
          二、宋代的 ”小报“ Z.R'&Lr. 
1、“小报“滥觞于北宋中期,并无”小报“之名,冒名”朝报“发卖; Pti9W!yj9 
2、有手抄的“别录单状“,也有印刷出版的”印卖都市“ P0EJ5{ua_ 
3、有影响大,传播面较广的“摇动众情,传惑天下“ \-W%Uh 
4、一产生就受到朝廷的严厉禁止,到后来愈禁愈盛,至北宋末年仍盛行不衰 @>T (iUD) 
小报的特征:“小纸书之,飞报远近“ 3,vmXV%j~ 
(宋代的邮驿制度也很完善 ) N]Hm5rGI( 
明清两朝时有出现,称为“小本“”小钞“或”报条“ ~\Xt7OCW 
第三章 明、清两朝的官报和报房《京报》 m~.:U6 l 
  从唐代开始的邸报制度至元代中断 IQxE ]G@ 
一、    明清两朝的官报 v<ap]L*6! 
官报称为“邸报“,还有”邸钞“、”阁钞“、 “京报”等别称。 OT=ch?QA 
“都进奏院”取消,朝廷改设“通政司”及“提塘”制度。 $} N4v{P 
明代的官报以手抄为主,崇祯十一年,普遍采用活木字版印刷,使大量复制、大量发行成为可能。 }fM7tW7 q 
清朝基本沿袭明朝的发报制度,先由内阁发布消息,再由各省总督、巡抚派驻京城的“提塘官”转抄、传送与各省,也称“塘报”。由内阁发的称“宫门钞”,由各省督抚衙门抄发的称“辕门抄”。 u<A>Vlb| 
清末,出现了活字印刷的新式官报。戊戌变法时期,成立“官书局”,出版《官书局报》和《官书局译报》;黄遵宪、梁启超、汪康年等维新人士主办的上海《时务报》。正式出版新式官报,当推《北洋官报》为最早,发行很广,影响很大。 PVO+9 lpj 
gl`&bPGd; 
二、    明清两朝的报房 《京报》 1'.>|Q`y 
当时政府允许公开出版的民间报纸, “《京报》本身是“邸报’ 翻版,只不过后者为朝廷所主持,前者为民间经营”。 :/U&hy8X 
有了比较固定的报头,成为一种类型报纸的专名。 $b5z 4y[ 
已脱离了朝廷邸报传报范围和传报组织系统,性质类似于南宋的“小报”; *ZV hr 
民办的《京报》报房始于16世纪的明代中叶。明思宗时,北京的何光烨以“送邸报为业”,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有姓名可考的职业报人。 BX/x:7 
现知清代最早最有名的民间报房----乾隆年间北京的 “公慎堂”,“聚兴”报房历史最悠久。铁老鹳苗胡同一带成为清末民间报房及报纸出版发行的中心 。 RC gPI' 
先有手抄的“白本报房”,后又印刷的“黄本报房”(有封面、有报头)。 3np9 q;$c 
一般为日刊,相当于今日的晚报。内容为宫门钞、 上谕、章奏三大部分。 ;<:Cg$ 
京外发行和外省发行,由专门的送报人送至各地。还可由信局递送(“良乡报”)。 N,>':@\ 
2@ ~*LNeH 
KWQLAN@ 
第二编  中国近代的新闻事业 wv iO`"L 
x >YcZx C 
第一章    早期外国人在中国的办报活动 6nAtH7hx\ 
hkf<uZa9 
第一节 外国传教士及教会在华办报活动 l<A$hp38TJ 
一、马礼逊等与《察世俗每月统计传》中国近代第一种中文杂志 ODs.b$41( 
马礼逊、米怜与《察世俗》  马礼逊成为第一个来华的基督教新教传教士 ?6xGpCH{9 
梁发与《察世俗》  书籍的雕刻多出自梁发之手,是我国近代“正式服务报界之第一人”,近代中国人中第一个新教传教士 M\96E?^#i 
二、    外国传教士创办的首批近代中文报刊 Js@<5JI4
《特选撮要每月统计传》、 Z4meFy?8 
《天下新闻》 (最先采用活版中文签字排印,一旦张报纸印刷,实属创举)、 +mQuy@pU 
《东西洋考每月统记传》(中国本土出版的第一份近代化中文月刊,最早转录《京报》,最早刊载商业信息的近代报刊)、 wBN~*ca 
《依湿杂说》(澳门出版的第一份英文刊物,中文刊物)、        《各国消息》、 zfW ]Kn 
《遐迩贯珍》(鸦片战争后香港出版的第一份中文报刊,也是我国境内最早用签字排印的中文杂志;由“教”而“政”的宣传策略) iz@x=1\},v 
《六合丛谈》上海地区最早的中文刊物 4HsD;Dw.?P 
《中外新闻七日录》“我国近代最早单张发行的中文周报” JD~ SPE8x 
《中国教会新报》是近代中国影响最大的教会刊物 AIsgN{I& 
《中西闻见录》北京地区及华北地区最早的中文报刊 +&]m{|qhS7 
《小孩月报》福州  “ 中国最早的画报“ KM;4O9wVI 
《益闻录》上海  教会报刊存在时间最长的刊物 % 4JeNp 
三、    林乐知 与《万国公报》 gvQg=Y#d 
1、    从《教会新报》到《万国公报》, eCq|4IGq 
上海,历时39年, 直至林乐知病逝。 uh^W.Tv_ 
宗旨是“传播福音、联络信徒“,基本上只限于上海的中外教徒阅读,由”教“而”政“,发行由“广学会”改为“美华书馆”。复刊后隶属”广学会“,1906年创下了早期教会报刊发行单位最高纪录。 Cb$`;J7 | 
2、《万国公报》内容及影响----近代中国一大型综合性政论杂志 ?:'q`3p 
1 不遗余力的推广、普及 “西学“、”新学“ (在我国早期马克思主义及社会主义学说的传播中,起了一定作用;”马克思“译名最早出自蔡尔康) c5%6a,a 
2 及时反映中外时局变化,注重介绍世界大势(对中日甲午战争进行报道和评析)该报被视为新知识的重大来源 Aj$}WLW% 
3 倡导新政,鼓吹变法 hP`r.F-v= 
3、林乐知,美国基督教传教士,主编《万国公报》30余年,一生在中国传教、兴学、译书、办报,颇有成绩,对传播西学、沟通中西文化的交流、促进近代中国的政治改革有一定贡献。 b4 8DS \ 
中国主编:沈毓桂,蔡尔康“林君之口,蔡君之手“ w9u[X'26 
M  oc)f 
总体评价:传教士的在华办报活动,是帝国主义在19世纪下半叶及20世纪初,对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实行“攻心“政策的一部分。早期传教士办报传播新学是手段,目的是传教;后期教会报刊内容多由”教“而”“政”,传教士借报刊直接参与、影响中国政治,目的是为了以外国资本主义的蓝本,加速中国的殖民化。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攻心”,但客观上,又起了开化中国人的头脑的作用,对中国近代文明的进程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 gOEE&kA 
rtrsbMO-Q 
第二节 早期外国商人、商行及政客的在华办报活动 Y7W@)E) 
一、《上海新报》----上海地区出现的第一张近代中文报纸 H):_}mah 
1981年11月创刊,英商字林洋行主办,用白报纸两面印刷,首开我国报纸两面印刷的先河。 W2Ad2:8,= 
商办报纸,主编都是英美传教士,以报道经济、商业信息为主, 同时刊登广告、报道一般新闻。 fmIoa )D 
1 战讯的报道与版式的革新 jxkC>{b 
刊登太平天国与清军及外国侵略者作战的消息,畅销一时 EKUY-\TJ 
篇幅增多,图版印刷,图旁有文字说明,每条新闻上均加简明标题 RP hF:? 
2 与《申报》的竞争-----是我国近代新闻史上最早的一次竞争 lqEU)z&8J 
《申报》的措施:压低报价;刊登文艺性材料 c m0=k3 
《上海新报》:一方面改革版面,增加内容,免费刊登文人的作品,还美化版面;另一方面,也减低报价,蚀本做生意 NaXNwA= 
后字林洋行因为经营英文《字林西报》,事务繁忙,无意再参与竞争,1872年12月31日自动停刊,历时11年 1>llui- 
二、    美查与《申报》----旧中国历史最长、影响最大的一份报纸,历时77年 zb}HC v\ 
1872年4月创刊,英国商人美查,原名《申江新报》。 S9&po~e 
主编与刊期¬——赵逸如“买办”(经理)蒋芷湘“主笔”(主编),然后是钱昕伯。每天出一期,逢周日休息 YO?](/e3. 
版式、纸张与印刷——早期分8章,用土产竹连纸单面印刷,纸薄而软,受湿易破;中法战争爆发,因报道详细,销量大增,该用有光纸,篇幅扩充为正、副两张,采用分栏,用改良圈点法断句;1909年1月25日起,改为双面印刷,用白报纸,版式上基本成了现代报纸的形式。 A@1ak] X> 
版面编排及内容——三大版“本馆告白”“论说”;新闻;广告等 !Z/=H*q 
早期《申报》的论说和新闻——最重视“论说“,首开我国报纸争论的先河;在中国最早“鼓吹现代化”  新闻分两大类;社会新闻和政治新闻 ^KP+z9%S 
(对浙江余杭县的“杨乃武冤狱”进行了三年的报道,是我国报纸上最早采用连续性报道方法、报道重大社会新闻的尝试) $TXt];Y6sh 
(日本兴兵侵略台湾,进攻“番社”—我国报纸最早的战地采访活动,写成《台湾军务实录》) o}.^jMWU! 
( 利用上海—天津间的有线电报线路,传递新闻,是中国报纸上有新闻记者拍发的第一条新闻专电) _Yi?Fu(BV 
副业的经营---纯以营利为目的 okC_eUU 
编印综合性的月刊;办白话新闻报;编印画报;翻印旧书和刊印新著(《古今图书集成》“美查版”) .;~#F%/ 
美查有限公司与《申报》(1889-1907)----戊戌变法、八国联军进北京、“苏报案”等等,《申报》立场保守,读者多为官绅,故意迎合,极力奉迎顽固派的旨意。“虽议论切实,然素以守旧,为人所恶,故其言亦不足重” &)'ATC(} 
报坛逢劲敌---《新闻报》《中外日报》 v7z:Y] 
锐意革新——1905年元月,金剑华总主笔,张默专司社论(共12条改革方案和措施,从版面形式到报纸内容,扩大新闻网、增辟新闻来源等方面,政治态度也有了改变。 n8<W+v= 
席子佩办《申报》——1907年春,华人经理席子佩买下所有产业,结束了37年由外商主办的历史。一直挂洋商的招牌,聘毕礼纳为经理。到1912年,史量才接办。改进:均用改良圈点法断句,双面印刷,白报纸代替有光纸,版式成了现代报纸的形式。《申报》副刊《自由谈》创刊,以后成了我国现代报纸中影响极大、时间最久的副刊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北京工商大学传播与艺术学院 下一篇沈力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收藏到:  

词条信息

08578238
08578238
书童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