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百科网 >>所属分类 >> 传媒机构   

欧洲议会“无国界电视”

标签: 传媒机构

顶[0] 发表评论(1) 编辑词条

目录

[显示全部]

机构简介编辑本段回目录

 

1989年,欧洲议会通过“无国界电视”指令,确保播放欧洲影视作品的时间额度

the Television Without Frontiers Directive




无国界电视 无国界电视





机构历史编辑本段回目录

欧洲文化与美国文化虽然渊源颇深,但毕竟有相当程度的差异。德国前总理施密特认为,欧共体是全球一体化的试验和典范。然而,与其说欧共体是全球一体化的试验和典范,倒不如说它是抵御全球一体化的一支同盟军,是针对全球化的另一种防御措施。而维系这支同盟军的深层基础正是他们之间同根的文化,文化的同根性使他们的联盟有着牢固的心理基础。也可以说,欧洲兄弟同盟挽起手,共同抵御美国的经济扩张,维护他们的文化安全。

所以,美国对于欧盟成员国们就成为了一种既要借助又要排斥的文化势力:一方面他们与本来源自欧洲的美国文化组成“北约”组织,期望借助美国强大的经济力量,形成欧美文化帝国,再度称霸世界 ;另一方面,他们又把美国看作是同根文化传统的叛逆者:美国人把英语弄得走了形;美国的娱乐业在危害欧洲青年人的世界图景和生活观念 ;美国所传播的文化是一种“伪文化”;美国传媒业的扩张,不但危害欧洲的文化传统,而且在危害欧洲保护与传递其文化传统的意愿与能力。

在欧洲文化的维护方面,另一股冲击力量就是新技术带来的威胁。这股力量更让人为之担忧,因为它的威力和影响都是不确定的,现在还无法对其做出准确预测。一种乐观的看法认为,新技术将会跨越文化和国界的限制在奉行自由主义的欧洲遍地开花,给欧洲带来一股清新的民主和思想解放的气息。但这种看法或许在文明程度不那么高的欧洲地区还能奏效。对于发达的欧洲国家,它的影响恐怕就没有这么积极了。它的结局是老一套的美国肥皂剧还将上演,此外,有关性的内容在互动技术大大进步的今天可能会更加泛滥和升级。所以出于新技术发展的考虑,欧洲共同市场的官员们打算拓展贸易安全措施,将新技术纳入管理轨道。

如此一来,为维护本国的文化传统、文化利益和文化安全,许多欧洲国家借助“多极文化论”与美国的“单边文化战略”相抗衡。从20世纪初开始,许多国家对文化产品的贸易实行了限制。文化主权是支持贸易壁垒的核心观点,经济和政治问题也常常被提出来支持贸易限制


机构组织结构编辑本段回目录

 

“无国界电视”政策的内涵60条款电视信号被视为一种服务取消各国为跨国广播设置的障碍。

 

机构职能编辑本段回目录


协议的目的都是为了保证有一半的时间来播放欧洲生产的节目。欧盟官方声称类似电视无国界指示之类的配额和贸易限制规定的实施,目的不是把美国文化产品排斥在欧洲大门之外,而是出于贸易自由化的考虑,并非限制贸易;是要促进所有在欧洲销售的广播公司均衡发展,这种对国家和地区特性的合理保护不能与文化保护主义混为一谈。


1989年,欧盟通过了《无国界电视指导原则》,规定了电视节目必须遵守的最低标准以及节目播出配额等问题,在立法方面为欧盟各国广播电视法规的制定提供了依据。

 

机构影响编辑本段回目录

 

无国界电视政策具有促进欧洲电视媒体联手以对抗美日大集团渗透的经济目的以及提高欧洲各族人民关注自己共同生活命运的文化目的。这些目的是整合欧洲政治目的的基础或延伸。

 

附件列表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欧盟互联网治理契约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收藏到:  

词条信息

孙萌0158
孙萌0158
书童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孙倩0159
孙倩0159
书童
最近编辑者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