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百科网 >>所属分类 >> 传媒院校   

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

标签: 简介 国际交流   专业设置

顶[0]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

 简介
  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是一所“国际化”、“重实践”特色鲜明的新型新闻传播学院,也是汕头大学重点发展的学院之一。学院秉承“国际本土化,本土国际化”的办学宗旨,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应用型新闻专业人才为目标,汇聚国内外著名传媒专家、学者、教授加盟,创立了独特的模块化的新闻传播课程体系,构建了布局合理的新闻传播学科体系,设有新闻学硕士点,是国内重要的应用性新闻人才培养基地。
  学院采用大类招生,宽口径培养、个性化发展、自主选择。学生进校不分专业,在二年级下学期,学生取得基础课程的所有学分后,再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发展目标自主选择主修专业方向。目前学院重点发展的专业方向包括广播电视新闻、广电传媒管理、新闻学、国际新闻(全英)、网络传播与制作、传媒管理、出版策划与经营等七个专业方向。
  学院教师队伍拥有长期海内外新闻媒体实践经验、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他们的国际视野、媒体工作经验与外语水平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目前学院有媒体工作经验的教师比例高达60%,位于国内新闻院校前列。为应用型人才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学院与国内主流新闻媒体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优秀学生将被推荐到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教育电视台、新华社、中新社、人民网、深圳报业集团、上海东方台、南方电视台、南方日报、广州日报、羊城晚报等媒体实习。另外学院每年还选派20-30名学生到香港大学新闻与传媒研究中心、香港《文汇报》、《大公报》、《星岛日报》、《盛世》杂志等媒体和研究机构实习。对高考700分以上的本院新生,如进校后各科学习成绩优秀,并且通过 TOFEL 等外语考试,则可申请学院的香港或美国大学交流项目。
  为扩展学生视野,学院构建了与国内外著名新闻院校和媒体广泛交流的平台,学术交流十分活跃。由学院主办的“调查报道国际电视节”、“普利策新闻奖研讨会”、“国际新闻教育研讨会”、“南亚海啸研讨会”、“凤凰卫视-从华人视角看国际风云”等大型学术活动在国内新闻教育和传媒业界引发巨大反响,为学生创造了一次次与著名新闻记者、主持人和专家零距离交流的机会。
  毕业生调查表明,该院毕业生视野开阔、富有创新精神、媒体高科技传播手段应用熟练、采、写、编、评和外语能力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深受用人单位欢迎。许多优秀毕业生进入京、沪、粤、港等地具有高度竞争力的媒体就业,毕业生就业率一直保持在100%。在2006第三届中国报业竞争力年会上,学院作为“创新型报业人才培养联盟”的发起单位,被新闻出版总署列入与北大、清华、人大并列的四家“著名高等院校新闻与传播学院”。
[编辑本段]学院办学理念
  根据现代社会和传媒发展对新闻人才需求的变化,培养宽口径、厚基础的创新型、应用型新闻人才。
[编辑本段]办学特色
  国际化:国际化师资团队、国际化交流平台、全英与双语教学、参照国际标准的小班教学
  重实践:“五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强大的实习基地网络、全国首家融合媒体实验室
  大类招生,学生自主选择专业与发展方向
  

汕头大学
学院采用大类招生,宽口径培养、个性化发展、自主选择。学生进校不分专业,在二年级下学期,学生取得基础课程所有学分后,再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发展目标自主选择主修专业方向。
[编辑本段]专业方向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广播电视新闻方向、广播电视传媒管理方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理论素养和英语、传播实务能力,在人文、社会科学、艺术和自然科学方面具有一定基础、掌握现代传播知识与技能的电视新闻记者、编辑;能够从事媒介经营、广播影视节目主持;电视节目策划制作、网络传播和管理、广告策划、制作以及宣传、公关文秘工作;或在高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新闻教学和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
  特色:毕业生能熟练掌握广播电视新闻学基本理论与技能,具有较强的广播电视新闻采写、编辑与制作能力;广播电视节目市场分析、策划、市场运作能力;英语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和初步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了解我国广播电视政策、方针、法规。品德高尚,具有国际视野,电视传播手段应用熟练,英语采写编播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是本专业毕业生的特色。
  其中:
  广播电视新闻方向:毕业生应具有较强的广播电视新闻采写、编评、制作及广播电视节目市场分析、策划、制作、市场运作和管理能力,胜任广播电视媒体及影视、广告、宣传部门之工作。
  广电传媒管理方向:广电新闻与商学的交叉,毕业生具备扎实的广播电视新闻学理论与技能,系统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公共关系学、传媒市场营销原理与方法;是广播电视媒体管理的专门人才。
  新闻学专业(新闻学方向、国际新闻方向、网络传播与制作方向)
  培养目标:培养具有较高理论素养和英语、传播实务能力,在人文、社会科学、国际关系和自然科学方面具有一定基础,掌握现代传播知识与技能的中英文新闻记者、编辑;从事媒介经营、网络传播、广告策划、制作;宣传、公关文秘;在高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新闻教学和研究的国际型高级专门人才。
  特色:毕业生能熟练掌握新闻学的基本理论与技能,具有较强的中英文新闻采写、编辑能力;媒介市场分析、策划、市场运作能力;英语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和初步从事国际新闻研究的能力。了解我国新闻政策、方针、法规;品德高尚,具有国际视野,国际新闻实务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是本专业毕业生的特色。
  其中:
  新闻学方向:具有较强的中文新闻采写、编、评能力;媒介市场分析、策划、市场运作能力;英语口头和文字表达能力和初步从事新闻研究的能力,胜任中文平面媒体工作。
  国际新闻(全英)方向:熟练掌握英语的采、写、编、评等基本新闻技能,学生具有敏锐的新闻意识、较强的英语新闻能力,宽广的国际视野,能胜任国际英语媒体工作。
  网络传播与制作方向:以网络传播为学习重点,全面掌握网络传播的内容策划、网页设计、网络编辑等技能。毕业生具有较强的网站策划、编辑、制作能力,网络新闻业务和网络运营能力,胜任网络媒体工作。
  传媒管理方向:新闻学与商学的交叉。学生在扎实的新闻学基础上,系统学习掌握管理学、经济学、公共关系学、传媒市场营销原理与方法;具备扎实的传媒经营与管理理论,能够满足现代平面媒体对管理人才的需求。
  编辑出版学专业(出版策划与经营方向)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有较高理论素养和编辑实务能力,在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方面具有一定基础、掌握现代传播知识与技能,能够从事出版策划与创意、图书市场营销、出版社经营管理;在新闻宣传和文化教育部门从事编辑、出版、发行的业务与管理;在高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新闻出版教学和研究的高级专门人才。
  特色:本专业毕业生掌握编辑与出版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掌握市场分析、选题策划、文字加工、市场营销的理论与方法;具有较强的英语口头表达、文字表达能力和初步从事科学研究的能力;了解我国有关编辑与出版市场营销的方针、政策、法规;品德高尚、具有国际视野,编辑出版实务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将是本专业毕业生的特色。
[编辑本段]国际交流
  2006年3月,学院在京欢迎美国报业编辑协会代表团(ASNE)访华。
  2005年6月,普利策奖主席西格.基斯勒应学院邀请访问中国。
  2007年11月16日,美国环境保卫组织全球及区域性气候空气项目主任Peter Goldmark莅临我院,并与学生关于中国的环保发展道路展开热烈讨论。
  2007年11月27日-12月1日,学院与美国使馆文化交流处、美国电影协会(AFI)联合举行的新精神电影节举行。
  2007年12月1日,由新闻学院主办的“2007国际战地记者研讨会”在汕大科报厅举行了开幕式。3次获得美国电视最高荣誉奖艾美奖的David Marash等九位国际知名战地记者以亲身经历轮流发表了演讲。
[编辑本段]教学设施
  本院拥有国内一流、齐全的教学设施,包括数字化电视演播厅、电视节目制作实验室、新闻摄影实验室、网络传播实验室、多媒体实验室、广播实验室、电脑报刊编辑实验室、编辑出版实验室、学生电视台、学生报纸、学生广播等专用教学实验设施,保证了同学们的课堂学习和课余实践。
  学院图书资料中心拥有2002年以来最新版的专业图书上万册,中英文报纸期刊上百种,各类电视、电影、记录片2000多部。资料中心每天开放时间长达十小时,最大限度满足学生们的阅读需求。另外,汕头大学图书馆拥有与本科生相关专业图书 40 余万册,外文期刊 4 万册。
  为了保证学生在走出校园之前就能得到很好的专业能力训练,学院设立了长江传媒在线,网络编辑部,电子期刊等学生媒体,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锻炼和实践的机会。
[编辑本段]北京中心
  汕头大学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北京中心建于2002年8月,是其在北京的窗口和教学基地,旨在更有效地利用北京在师资、技术设备、信息化、现代化及国际化等方面的资源优势,提供一个高水平的发展平台,并广泛开展与国内、国际新闻业界和新闻教育界的交流与合作。
  北京教学中心将建立传媒信息资料库,安排本科高年级学生和研究生专业课教学和实习,作为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汕大校本部教学、科研的必要补充和延伸。同时,也为北京乃至全国的新闻业界和教育界提供咨询和服务。配合汕大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开展“传媒产业研究”和“案例研究”;筹办国际性的高水平学术会议、高峰论坛和专题研讨,开展横向科研项目的合作与研究。
  利用已有的国际级师资队伍,研发推广系列高级新闻培训课程,包括:电视纪录片制作人高级培训、媒体管理、公共卫生新闻、企业策略传播等。逐步树立“长江新闻与传播学院”高级职业培训的品牌,为国内新闻业界和教育界提供一流的培训服务。
  学院新闻:
   11月27日-12月1日,由长江新闻学院院与美国使馆文化交流处、美国电影协会(AFI)联合举行的新精神电影节将举行
   周翔教授带领队伍正式开始实施数字鸿沟项目
   “追随梦想、品味激情”——《人民日报》记者赵亚辉报告会举行
汕头大学

   “重走中国西北角”汕大召开新闻发布会
   郭泽生:从新闻媒体到三尺讲台
   沃尔夫岗•东斯巴赫教授在我院讲“传播”
   我院新增设托福准备班
   苏亚县:简约的风采
   国庆趣味运动会 教工热情参与
   《焦点访谈》曲长缨莅临我院开讲
   佛山传媒集团总编畅谈“好新闻”
   新教师巡礼之一 杨泓:“77级现象”代言人
   美国传媒法律师Robert Balin讲座
   林璎----Maya Lin《艺术与建筑》讲座 科报厅再次满堂
   三方连线——新闻学院与密苏里大学、莫斯科国立大学共商发展大计
   尼娜•赫鲁晓娃谈纳博科夫
   我院成立全国首家融合媒体实验室
   Peter Arnett:报道胜过一切
   新闻学子再度获选“ 美国Whitman College交换生
陈婉莹-教授 院长 

  一位驰骋于中英文媒体、香港、台湾及美国新闻界的资深新闻工作者及教育家,曾在美国从事新闻工作23年。曾任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研究院客座教授,纽约市自由论坛传媒研究中心学者。2000年2月,陈教授受聘为香港大学新闻学教授,创办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及硕士课程,首创港大新闻学课程,5年间毕业生遍布中外媒体。2003年2月出任汕头大学长江新闻学院创院院长,兼任港大教授。2004年获邀出任美国国际电视权威大奖PEABODY评委。研究领域:国际新闻及跨媒体传播。

  范东升-教授 常务副院长 

  范东升教授历任中国新闻社编委(副司级)、编辑部主任、美国纽约《侨报》社长兼编委会主任、《华声月报》杂志社社长兼总编辑,是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调研员,中国博客网高级顾问及专栏作者,具有 20余年的学术研究及从业经验,具备新闻报道及传媒管理相结合的工作经验,对传统媒体及新传媒都有心得,还兼有跨越中、美两国的新闻业务经验,在学术界和业界享有很高的声望。他是名记者范长江先生的儿子。研究领域:跨文化传播、新媒体研究。

  Peter M Herford-教授 高层媒介管理培训课程主任

  曾任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新闻副总裁,世界著名新闻杂志“60分钟”前制片人。在越南战争时,任CBS越南站站长,后担任欧洲站的站长。曾任分管美国十一州的芝加哥站站长,有长达三十年的电视新闻制作与管理经验,曾见证以色列六日战争、希腊政变、1968年法国革命等重大事件。

  周翔-教授

  美国田纳西大学传播与信息学院新闻与电子媒体系新闻学硕士、传播学哲学博士(主攻新媒体,副攻统计),承担参与过多项由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国基金赞助的有关信息传播技术使用的研究项目。主要研究兴趣包括媒介内容建构、新媒体、传播学研究方法论、国际新闻与国际传播等。 

  Perer Arnett-访问教授

  世界著名的战地记者,普利策奖得主。50多年的记者生涯,全身投入到战争和国际冲突的报道之中,长期跟踪越南战争、海湾战争以及阿富汗战争。曾独家采访过萨达姆侯赛因和本拉登。

  王军-副教授 行政总监

  长期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先后承担多项教学科研课题,多部电视作品和研究项目获省级以上奖励。研究领域:电视新闻、影视艺术、媒介管理。

  陈岳芬-副教授 

  长期从事教学工作,发表论文多篇。研究领域:中国文学、文化传播。

  梁世杰-副教授

  拥有19年跨媒体、跨类型实战经验,曾任监制、导演、摄影指导、新闻摄影师等工作,具备丰富的实务运作及管理经验。2000年在纽约CITIVISIONS获得最佳摄影师大奖。

  常为民-副教授

  曾任《中国日报》总编辑助理,美国自由论坛亚洲记者项目1997-98访问学者,美国路易斯安纳州立大学Reilly Center for Media & Public Affairs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员;中国传媒大学国际传播学院硕士生导师、兼职教授;在《中国日报》工作17年,历任记者、编辑、经济部副主任、香港版总编辑助理,多次随中央领导人专机出国访问。

  林爱珺-副教授

  长期从事新闻法研究,发表研究论文20多篇。复旦大学新闻学在职博士生。研究领域:新闻法。

  郑嘉敏-副教授 

  30年以上的新闻从业经验。历任香港星岛日报记者、编辑、欧洲办事处编辑顾问,伦敦凤凰卫视欧洲台 (PCNE):节目部高级经理,香港亚洲电视:新闻部信息节目主编等职。

  杨泓-副教授

  前《人民日报》深圳记者站主编。从事新闻工作20余年。历任《长江日报》财贸记者、驻北京首席记者、对外报道部副主任、评论理论部主任、总编办主任等职。1997年被评聘为高级记者。1994年起享受武汉市政府专项津贴。先后曾三次获中国新闻奖。

  王亭立-讲师

  美籍华人。2000年至2006年任美国《纽约时报》摄影记者。曾多次获纽约报业摄影记者协会颁发的一等奖项、美国全国新闻摄影记者协会摄影家称号。 

  Wyatt Olson-讲师

  历任美国佛罗里达州劳德代尔堡市《新时报》记者、新泽西州《Asbury Park 新闻》报记者、缅因州班戈市《班戈日报》记者、明尼苏达州《Shakopee Valley报》记者。

  Diane Mooney-讲师

  曾供职于世界知名的美食媒体《Zagat导报》。曾在佛罗里达州迈阿密佛罗里达国际大学担任客座讲师。曾获2004美国诗人克里斯托夫学院奖。

  John H.Noonan-讲师

  曾做过自由撰稿人和摄影记者。持有英语第二语言教育(TESOL)证书。

  叶绍麒-讲师

  资深影像工作者。曾任职ATV亚洲电视新闻部、CTN传讯电视新闻部、NBC美国国家广播电视纪录片组、英文虎报、壹周刊等重要传媒。长期从事电视新闻、电视纪录片、报导摄影、商业广告摄影、电视广告及电影等制作并获多个国际奖项。

  李立-讲师

  

汕头大学
四川大学新闻学在职博士生,研究方向是电视文化、大众传播。参与多本专业书籍的写作并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多篇。
 地区:大陆

  地址:广东省汕头市大学路243号

  邮编:515063


  电话:(0754)2902424

  网址:http://media.stu.edu.cn/

  简介:

  汕头大学长江新闻学院引进国际先进的新闻传播教育理念与视野,在师资队伍、学生培养方式、办学条件、对外交流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在李嘉诚基金会的鼎力支持下,本院立志成为亚洲一流的新闻与传播学科,为国家培养高级新闻传播专业人才。

  学院已形成一批拥有长期海内外新闻媒体实践经验、注重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师队伍,他们的国内外媒体工作经验与外语水平在国内属领先地位。现有教师20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5人,其中有博士学位教授3人。同时聘请美国、香港与国内知名学者任客座教授。本学院教师队伍仍在快速壮大过程中,预计到2003年底,教授、访问教授数量将增加到10人。

  学院目前有三个研究方向:国际新闻与传播、网络与影视传播、媒介经营与管理。教师参与多种课题研究,年内将推出“长江新闻学者丛书”。

  学生培养方式:强化人文素质与传播实务能力与技能训练,注重国际传播能力培养。在全国新闻院校中,率先从本科生起推行双语系列专业课程,包括中英文平面与电子媒体新闻采访与编辑、传播学(全英语授课)、统计学(全英语授课)、英语口语传播、世界新闻案例分析、中外新闻伦理学和中外媒介经营管理等课程。

  本院与海外名校联合办学,吸收最先进的新闻与传播的技术和技巧。2003年,将选拔高年级学生到香港大学和美国新闻名校留学。2003年,还将实施“专家讲学计划”和“长江国际新闻学者计划”,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为学生开设讲座,邀请资深新闻工作者到校研修,与师生进行学术交流。

  本院拥有国内一流的教学设施,包括电视演播厅、电视节目制作实验室、报纸编辑室、网络媒体实验室和电脑实验室。校内设有学生电视台、学生报纸等专用教学实践设施。

  学院在北京设有培训中心,为学生在北京的实习基地。高年级学生将有到北京中央新闻单位或香港新闻机构实习机会。

  学校图书馆与本学科相关图书文献资料42.4万册,外文期刊3.6万册。学院拥有自己的图书资料中心,现有图书上万册,报纸期刊上百种,其中英文期刊包括美国《时代》周刊、美国《国家地理杂志》、美国《国际先驱论坛报》、香港《南华早报》与新加坡《海峡时报》等。

  我们的毕业生将具备以下本领:

  系统掌握现代化的双语新闻与传播技能

  了解现代化媒体的管理和最新科技发展动态

  相当于英语专业的双语水平

  树立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具有国际视野

  专业设置:

  新闻学专业

  

汕头大学
本专业培养具有适应信息化时代需要的新闻学基本理论和宽广的文化科学知识,能在报社、通讯社、等新闻媒介及其他新闻宣传、信息传播部门从事编辑、采访、制作、节目主持、管理等实际工作,或在高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教学科研的新闻信息传播高级专门人才。中英语采编能力强,高新传播手段应用熟练,富有创新精神,将是本专业毕业生的特色。

  本专业拥有先进的网络与多媒体软件制作实验室,新闻及艺术摄影实验室,电脑报刊编辑实验室和全国一流的图书资料中心。三年级下学期还将安排学生到报社、网络传播公司等新闻信息传播机构进行综合实习。优秀学生还将被选派到香港大学或美国著名新闻院校交换学习。

  主要课程有:新闻理论、传播学、政策研究、新闻采访、中英文新闻写作基础、中英文高级新闻写作、中英文新闻编辑、大众传播研究方法与应用、报刊编辑设计、新闻评论、多媒体软件制作、网络传播、新闻摄影、中外新闻史和英语等。

  学制四年。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有适应信息化时代需要的广播电视新闻学基本理论和宽广的文化科学知识,能在广播电视及其他新闻宣传、信息传播部门从事编辑、采访、制作、节目主持、管理等实际工作,或在高校和科研机构从事教学科研的新闻信息传播高级专门人才。品德高尚,高新传播手段应用熟练,英语采写编播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将是本专业毕业生的特色。

  本专业拥有先进的全套数字化电视节目制作、演播实验室,多媒体软件制作实验室,新闻及艺术摄影实验室,电脑报刊编辑室等。三年级下学期还将安排学生到电视台、电台、报社、网络传播公司等新闻信息传播机构进行综合实习。优秀学生还将选派到香港大学或国外高校交换学习。

  主要课程有:新闻理论、传播学概论、新闻法制学、新闻采访写作、广播电视概论、电视新闻学、电视编辑学、电视广告与影视特技、电视专题与栏目创作、电视美术基础、多媒体软件制作、广播电视电脑技术基础、网络传播、公关与传播、新闻与艺术摄影、传播英语等。

  学制四年。

附件列表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美国合众社 下一篇美国锡拉丘兹大学S·I·NewHouse公共传播学院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收藏到:  

词条信息

08578203
08578203
书童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08578209
08578209
书童
最近编辑者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