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百科网 >>所属分类 >> 品牌理论   

品牌权益模型

标签: 品牌权益模型 四个步骤:品牌标志、品牌内涵、品牌反应、品牌翻译

顶[1] 发表评论(2) 编辑词条

  品牌权益模型

    基于顾客的品牌权益模型理论由美国学者凯文·莱恩·凯勒(kevin lane Keller,1993)提出,凯勒认为,品牌的价值基于顾客的认知,以及基于认知而产生的对企业的品牌营销所做出的相对于无品牌产品而言的差异性反应,如果这个差异反应是正面和积极的,则这个品牌就有正面价值,反之,如果顾客做出的是消极的反应,则这个品牌就有负的品牌价值

  品牌创建就是要创建基于顾客的品牌的正面价值。凯勒指出,这里的顾客,不仅包括个人消费者,而且也包括机构购买者。因此,这个概念不仅适用于最终消费品的品牌创建,也适用于产业用品的品牌创建。


      目录

Kevin Lane KellerKevin Lane Keller

  •      品牌权益模型概述       
  •      品牌权益模型的分析
  •      品牌权益模型的评价
  •      参考资料





一、品牌权益模型的概述
   
        美国学者凯文·莱恩·凯勒(Kevin Lane Keller)于1993年提出CBBE模型(Customer-Based Brand Equity),即基于消费者的品牌价值模型,为自主品牌建设提供了关键途径。在这个模型中.各个要素的设计力求全面,相互关联和具有可行性,但是,CBBE模型隐含了一个前提,即品牌力存在于消费者对于品牌的知识、感觉和体验,也就是说晶牌力是一个品牌随着时间的推移存在于消费者 目中的所有体验的总和。因此企业进行各项工作的目的就是设法保证消费者对于品牌具有与其产品和服务特质相适应的体验、对于企业营销行为持正面和积极的态度以及对于品牌形象具有正面的评价。
      品牌权益来源
于顾客所具有的品牌知识, 这种品牌知识包括品牌认知和品牌联想两个部分。品牌认知与顾客记忆中的品牌节点强度有关, 反映了顾客在不同情况下识别品牌的能力。品牌联想是记忆中与品牌节点相关联的其他信息节点, 包括顾客心目中的品牌含义。当顾客对品牌有高度的认识和熟悉度, 并在记忆里形成了强有力的偏好和独特的品牌联想时,企业的品牌权益也即将产生。keller的 CBBE模型强调的是顾客的知觉面,认为品牌权益来源于顾客对品牌具有的知识,品牌知识取决于品牌认知和品牌形象所构成联想网络记忆模式。品牌联想是顾客与品牌的长期接触形成的, 反映了顾客对品牌的认知、 态度和情感。 
      Aaket(1991)提出, 品牌权益包含品牌认知、 品牌忠诚、 感知质量、 品牌联想和品牌所有权资产 ( 如专利、 商标等)五个方面,并以此构建品牌权益模型。Aaket强调, 这五个方面都以非常不同 形式创造价值, 对于有效地管理品牌权益和制定品牌决策非常重要。Aaker同时还从顾客的知觉面和顾客的行为面研究品牌权益,顾客知觉包括品牌认知、 品牌联想和感知质量, 顾客行为表现为品牌忠诚, 而品牌认知、 品牌联想和感知质量有助于品牌忠诚的建立。

   凯文·莱恩·凯勒研究成就

凯勒教授研究的总体领域在消费者营销上,他的主要研究方向是如何利用与消费者行为有关的理论和概念改进广告与各种品牌战略。他的研究得到了众多组织的表彰与奖励。。他在研究品牌、品牌建设和战略品牌资产的领域是主要的国际领导者之一。他的著作《战略品牌管理》被誉为“品牌圣经”。他的广告与品牌研究成果已经发表在《营销》、《营销研究》和《消费者研究》等杂志上。现在他正在进行一系列的关于品牌资产战略构筑、评估和管理的研究。

  在杜克大学,他讲授MBA选修的广告与沟通管理,以及品牌管理的课程,他也为高级经理们就上述主题在各种专题讨论会上开设营销讲座。

  他已经在世界多数成功品牌中担任品牌营销顾问,包括埃森哲咨询公司美国运通迪士尼福特英特尔宝洁等。他也是营销科学所的学术信托人。他访问过许多国家进行演讲和培训,深受欢迎,并组织过许多有影响力的营销论坛。

  凯勒教授还活跃在产业界,他帮助企业的营销经理们完成各个公司的某些项目,包括澳大利亚的CSR公司、Jose Cuervo公司、迪斯尼公司英特尔公司柯达公司利维·斯特劳斯公司尼尔森调研公司壳牌石油公司Silicon图像公司星巴克公司


二、品牌权益模型的分析

     该模型的创建旨在回答如下两个问题:一是哪些要素构成一个强势品牌;二是企业如何构建一个强势品牌。

         1.根据CBBE模型,构建一个强势品牌需要进行四个步骤的工作:

      Who are you?(Brand Identity品牌识别)         建立正确的品牌标识

     What are you?(Brand Meaning品牌内涵)      创造合适的品牌内涵

     What do I think or feel about you?(Brand Responses品牌反应)    引导正确的品牌反应

     What kind of association and how much of connection would I like to have with you?(Brand Relationships品牌关系)    

                                       缔造适当的消费 者一品牌关系。

     这四个层面具有逻辑和时间上的先后关系:先建立品牌识别,然后创建品牌内涵,接着引导正确的品牌反应,最后缔造品牌与消费者关系。同时,上述四个层面又依赖于 构建品牌的六个维度:品牌特征(Brand Salience);品牌表现(Brand Performance);品牌形象(Brand Imagery);消费者评判(ConsumerJudgment);消费者情感(Consumer Feeling)和消费者共鸣(Consumer Resonance)。其中,品牌特征对应品牌识别;品牌表现与品牌形象对应品牌内涵;消费者评判和消费者情感对应品牌反应;消费者共鸣对应品牌关系。

         2.同时,上述四个步骤又依赖于构建品牌的六个维度:

          显著性;绩效;形象;评判;感觉;共鸣。

     其中,显著性对应品牌标识,绩效和形象对应品牌内涵。评判和感觉对应品牌反应,共鸣对应品牌关系,上述结构可以用下图表示:

CBBE模型金字塔CBBE模型金字塔



  

CBBE模型的构成要素

在CBBE模型中,构建强势品牌的四个工作步骤又细分成一系列的相关要素:

1.建立正确的品牌标识需要创建基于消费者的品牌显著性

品牌显著性又与如下问题紧密关联,比如该品牌在各种场合下能够被消费者提及的频率和难易程度,该品牌在多大程度上能够被消费者轻易认出,哪些关联因素是必要的,该品牌的知晓度有多少说服力等等。

  区分品牌显著性的关键维度是品牌深度品牌宽度,品牌深度指的是品牌被消费者认出的容易程度;品牌宽度则指当消费者想起该品牌时的购买范围和消费状况 一个高度显著的品牌能够使消费者充分购买并在可选择范围内总是想起该品牌。

2.在创造合适的品牌内涵方面,关键是创建较高的品牌绩效和良好的品牌形象

  并建立基于消费者的品牌特征。品牌内涵的辨识,从功能性的角度,主要指与绩效相关的消费密联想从抽象的角度.指的是与品牌形象相关的消赞者联想。这些 联想可以直接通过消费者自己的体验而形成 并通过广告信息或者口碑传播获得的信息相联系。

品牌绩效是产品或服务用以满足消费者功能性需求的外在表现。包括品牌内在的产品或者服务特征,以及与产品和服务相关的各项要素,具体而言,品牌绩效的维度包插产品的基础特征和附加特征产品可靠性、耐用性和可维修性;服务的效率、效果和服务人员的态度:产品风格与造型:价格。

  品牌内涵的另一个维度是形象,品牌形象与产品或服务的外在资产相联系,包括该品牌满足消费者在心理上的或者社会需求等抽象需求。CBBE模型中所指的品牌形象又由四个要素构成消费者特征购买渠道与使用条件;个性与价值;品牌历史、传统和发展历程。

3.关于如何引导正确的品牌反应,需要在两个方面进行努力

  品牌评判,指的是企业应集中关注消费者关于品牌的看法消费者对于品牌的评判主要包括质量、可信度、购买考虑、优越性四个方面。品牌感觉.指消费者对于品牌的感性行为.主要包括热情、娱乐、激动、安全、社会认可,自尊等要素。

4.在缔造适当的消费者一品牌关系方面,关键在于创建消费者关于品牌的共鸣

  而品牌共鸣又可分解为四个维度行为忠诚度,指的是重复购买的频率与数量:态度属性。指消费者认为该品牌非常特殊、具有唯一性,热衷于喜爱该品牌而不会转换成其他同类品牌的产品。归属感,指消费者之间通过该品牌而产生联系、形成一定的亚文化群体;主动介入,指的是消费者除了购买该品牌以外,还积极主动地关心与该品牌相关的信息,访问品牌网站并积极参与相关活动。


品牌权益的理论逻辑品牌权益的理论逻辑


 

 

 

 

 

 



1.构建清晰的自主品牌标识,提高品牌显著性

  在这个步骤中,自主品牌企业可以根据其民族特性进行有效宣传,提高其品牌知晓度;设计体现自身特征、有别干外国品牌的标识体系,并将之贯穿于企业的一切营销活动中。

2.创造独特的自主品牌内涵

  开发强势的受消费者喜爱的品牌:自主品牌企业可以充分挖掘其产品特征,并将之联系于自主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等一切让消费者引以为豪的品牌内涵;同时,将自主品牌展示于消费者时,激发潜在消费者购买和喜爱自主品牌产品。

3.引导正面的自主品牌反应,促进消费者正面评判和品牌感知

  在这个过程中,自主品牌应针对品质、可信度等关键评判要素和热情、社会认同、自尊等关键的感觉要素,让消费者对于自主品牌以发展的眼光进行评价,全面展示自主品牌在与外国品牌竞争中不断提升壮大的事实,并辅以国际化经营等重大事件进行宣传。营造正面评价的氛围。促进消费者对于自主品牌的正面感知。

4.建立消费者一自主品牌共鸣关系

  培育较高的品牌忠诚度。自主品牌在其构成要素中有一个独特的优势,即自主品牌能够较好地激发消费者的民族情感,因此企业在建立基于消费者的自主品牌关系时,应着重于将自主品牌的发展壮大与民族进步、自强联系起来,加强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培育自主品牌忠诚度。

  通过上述工作,自主品牌企业将最终赢得消费者共鸣,培养壮大自主品牌的消费群体,提高顾客忠诚度,提升自身的品牌形象,构建成强势品牌,上述步骤可以用下图表示:



CBBE模型在自主品牌建设中的应用流程CBBE模型在自主品牌建设中的应用流程



三、品牌权益模型的评价

       (一)CBBE模型是结合了近几年来品牌关系研究的新成果而提出的,从其自身结构和建立思路可以看出,它包含了一些其它优秀品牌模型的关键元素和重要思想。科勒自 己也认为,目前其它基于消费者的品牌资产模型大多是其CBBE模型的一个子集。

  (二)CBBE模型不再仅仅将构成元素进行简单地罗列,而是重点阐述了其间的相互关系,为整个模型建立了完整的逻辑结构,使其整体具有严密性和逻辑性。

  (三)模型不只是客观地阐述了品牌资产的结构与组成元素,还为建立品牌、打造品牌资产提供了原则性的指导,并比较详细具体地进行了相应的流程关系设计,使模型具有了实际的操作意义。

  (四)品牌资产模型中,CBBE的结构较为庞大和复杂,涉及的变量比较多。在其六个维度之下,又分别具体创建了多个子要素,使得模型呈现金字塔型,颇具立体感。

  (五)由于模型包容范围广、内容多,因此使用起来相对不够灵活,操作较为复杂。同时,模型更为宏观,适应面广,但专门性、行业性较弱。

总之,在寻求打造强势自主品牌时,CBBE模型是品牌建设的关键工具。我国自主品牌可以根据与外国品牌对比之下的自身优势和劣势、结合当前国际国内的竞争趋势和变化.在构成CBBE模型的各个要素上进行扎扎实实的工作.自主品牌将会较快地缩小与外国品牌的差距.成为强势品牌


如何利用品牌权益模型

  eg:我国轿车市场品牌竞争格局 

   在中国轿车市场,自主品牌相对于外国品牌的竞争劣势在于品牌形象较差。为了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自主品牌企业与外国品牌企业在经营策略上均进行了较大的改变,从而使两者之间的竞争格局正在发生巨大变化。 

   很长时间以来,自主品牌由于较低的品牌形象,在同等装备和质量的情况下,其产品价格要比同类型的外国品牌产品低将近20%,而且其产品结构集中在低端产品市场。为了应对竞争,自主品牌企业在产品结构、研究开发、国际经营等方面进行了策略调整。 

   从产品结构上看,自主品牌正在向中级轿车市场挺进。按照比较优势和品牌形象这两个维度,最佳平衡点是开发投产性价比优良的中级轿车;在研究开发方面,由于国际上跨国汽车公司的研发工作基于专业化分工和提高投入产出比的考虑,已经将研发工作空心化,因此自主品牌企业也积极地进行国际合作,寻求专业的高水平的开发工作的支持,从而加快研究开发进程并提高产品技术水准;在国际经营方面,近年来自主品牌企业频频将产品出口甚至到国外投资建厂,这些手段都将有效地提高其品牌形象。 

自2004年开始,外国品牌的成本劣势已经在日益激烈的价格竞争中显现出来。面对中国轿车自主品牌的发展态势和自身所面临的成本劣势,外国品牌企业正在积极变化经营策略,在市场导向、运营、成本控制等方面作了重大变革。 

   在市场导向方面,外国品牌企业加强了中国消费者购买决策和心理影响因素的研究,从以前单纯的新产品、新技术引进转变为新品牌与本土消费者特征密切匹配的方式,加强了市场导向性;在运营方面,外国品牌企业的母公司已经将区域运营中心搬到中国重点城市,并将高层管理人员本土化,以更加贴近中国消费者;在成本控制方面,近来跨国公司频频在内地投资建厂、深度国产化、降低企业人员费用等举措就是这方面的明证。 

     外国品牌企业的这些变化对于自主品牌企业的发展构成了潜在的威胁,也进一步敦促自主品牌企业应尽快找到建设强势品牌形象的关键途径。 

     应用CBBE模型建设强势自主品牌,基于自主品牌与外国品牌竞争格局的变化,结合中国轿车自主品牌的历史和现状,可以根据CBBE模型的各个构成要素来打造强势自主品牌。 
      构建清晰的自主品牌标识,提高品牌显著性。在这个步骤中,自主品牌企业可以根据其民族特性进行有效宣传,提高其品牌知晓度;设计体现自身特征、有别于外国品牌的标识体系,并将之贯穿于企业的一切营销活动中。 

     创造独特的自主品牌内涵,开发强势的受消费者喜爱的品牌。自主品牌企业可以充分挖掘其产品特征,并将之联系于自主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等一切让消费者引以为豪的品牌内涵;同时,将自主品牌展示于消费者时,让消费者联想到购买自主品牌产品的人群都是热爱民族汽车工业具有拳拳爱国心的群体,从而激发潜在消费者购买和喜爱自主品牌产品。 
   引导正面的自主品牌反应,促进消费者正面评判和品牌感知。在这个过程中,自主品牌应针对品质、可信度等关键评判要素和热情、社会认同、自尊等关键的感觉要素,让消费者对于自主品牌以发展的眼光进行评价,全面展示自主品牌在与外国品牌竞争中不断提升壮大的事实,并辅以国际化经营等重大事件进行宣传,营造正面评价的氛围,促进消费者对于自主品牌的正面感知。 
   建立消费者-自主品牌共鸣关系,培育较高的品牌忠诚度。自主品牌在其构成要素中有一个独特的优势,即自主品牌能够较好地激发消费者的民族情感,因此企业在建立基于消费者的自主品牌关系时,应着重于将自主品牌的发展壮大与民族进步、自强联系起来,让消费者购买自主品牌的产品很自然地联想到支持民族汽车工业,并促成消费者形成自主品牌社区,加强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沟通,培育自主品牌忠诚度。 
     通过上述工作,自主品牌企业将最终赢得消费者共鸣,培养壮大自主品牌的消费群体,提高顾客忠诚度,提升自身的品牌形象,构建成强势品牌。 


参考文献

   [1]Jean-Noel Kapfer, StrategicBrand Management:New Approaches to Creating and Evaluating Brand Equity[M], London,1992 

   [2]Barwise, P.. Brand Equity: Snark or Booju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arketing[J],1993  

   [3]Park,C.S.&Srinivasan,V.. A Survay-based Method for Measuring and Understanding Brand Equity with Extendibility[J], Journal of MarketingResearch,1994

   [4]Farquhar,P.H..Managing Brand Equity[J].Marketing Research,1989

   [5] Aaker,David A. Managing Brand Equity. Capitalizing on the Value of a Brand Name[M].New York: Freee Press,1991

  [6] Keller,Kevin Lane. Conceptulizing, Measuring, and Managing Customer-Based Brand Equity [J], Journal of Marketing, 1993

  [7]Shocker,D.A.,Rajendra K.S. and Robert W.R..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acing Brand Managenent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J]. Journal of Mark eting Research,1994

  [8]Richard G. Netemeyer, Krishnan Baliji, & Pulling Chreis. Developing and validating measures of facets of facets of customer-based brand equity[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04

  [9]符国群,关于商标资产研究的思考[J],武汉大学学报,1999

  [10]范秀成,品牌权益及测评体系分析[J],南开管理评论,2000

 [11]于春玲,赵平,品牌资产及其测量中的概念解析[J],南开管理评论,2003

 [12]卢泰宏,黄胜兵,罗纪宁,论品牌资产的定义[J],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

 [13]Hong Chen, Image VS. Innovation-Quest for effective Branding Strategies[C], 2006年中国行业品牌传播国际论坛 

 [14]Jan.Slater, What’s in a name-Brand Building Strategies[C], 2006年中国行业品牌传播国际论坛

 [15]Aaker,David A. Building strong brands[M]. New York: Free Press,1996 

  [16] 李业,王九星,基于消费者角度的品牌资产评估:研究现状与思考[J],商场现代化,2006

  [17]何孝德,如何运用品牌权益模型创建自主品牌[J],商业时代,2006

  [18] Biel,Alexander L..How Brand Image Drives Brand Equity[J],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1993

  [19]Richard G. Netemeyer, Krishnan Baliji, & Pulling Chreis. Developing and validating measures of facets of facets of customer-based brand equity[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04

  [20]Jinchao Yang, Brand Knowledge and Its Impact on Brand Preferences and Brand Loyalty---A Proposed Model on Brand Equity [C] ,2006年中国行业品牌传播国际论坛 

  [21] H.S.Krishnan, Characteristics of memory associations: A consumer-based brand equity perspective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arketing,1996

  [22]于春玲,王海忠,赵平,品牌权益理论及其实证研究述评[J],财经问题研究,2005

  [23]何家讯,品牌资产测量的社会心理学视角研究评价[J],外国经济与管理,2006

  [24]宁昌会,基于消费者效用的品牌权益模型及应用[J],中国工业经济,2005

  [25]乔均等,2004年度品牌强度测试系列报告[J],中国广告,2005

  [26]乔均等,2005年度品牌强度测试系列报告[J],中国广告,2006

[1]

 Jean-Noel Kapfer, StrategicBrand Management:New Approaches to Creating and Evaluating 

Brand Equity[M], London,1992 

[2]

 Barwise, P.. Brand Equity: Snark or Booju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arketing[J],1993,(10):93-104 

[3]

 Park,C.S.&Srinivasan,V.. A Survay-based Method for Measuring and Understanding Brand 

Equity with Extendibility[J], Journal of MarketingResearch,1994,5(3):271-288 

[4]

 Farquhar

P.H..Managing Brand Equity[J].Marketing Research,1989,(30):24-33 

[5]

 Aaker,David A. Managing Brand Equity. Capitalizing on the Value of a Brand Name[M].New 

York: Freee Press,1991 

[6]

 Keller,Kevin Lane. Conceptulizing, Measuring, and Managing Customer-Based Brand Equity 

[J], Journal of Marketing, 1993,57(January):1-29 

[7]

 Shocker,D.A.,Rajendra K.S. and Robert W.R..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acing Brand 

Managenent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J].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1994,(31):149-158. 

[8]

 Richard G. Netemeyer,

 

Krishnan Baliji, & Pulling Chreis. Developing and validating 

measures of facets of facets of customer-based brand equity[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04,(57):209-224

 

[9]

 

符国群,关于商标资产研究的思考

[J]

,武汉大学学报,

1999

1

 

[10]

 

范秀成,品牌权益及测评体系分析

[J]

,南开管理评论,

2000

1

 

[11]

 

于春玲,赵平,品牌资产及其测量中的概念解析

[J]

,南开管理评论,

2003

1

 

[12]

 

卢泰宏,黄胜兵,罗纪宁,论品牌资产的定义

[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4

 

[13]

 Hong Chen, Image VS. Innovation-Quest for effective Branding Strategies[C], 2006

年中国行

业品牌传播国际论坛

 

[14]

 

Jan.Slater, What’s in a name

-Brand Building Strategies[C], 2006

年中国行业品牌传播国际论

 

[15]

 Aaker,David A. Building strong brands[M]. New York: Free Press,1996 

[16]

 

李业,

王九星,

基于消费者角度的品牌资产评估:

研究现状与思考

[J]

商场现代化,

2006

6

 

[17]

 

何孝德,如何运用品牌权益模型创建自主品牌

[J]

,商业时代,

2006

3

 

[18]

 Biel,Alexander L..How Brand Image Drives Brand Equity[J],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1993(6),RC6-RC12 

[19]

 Richard G. Netemeyer,

 

Krishnan Baliji, & Pulling Chreis. Developing and validating 

measures of facets of facets of customer-based brand equity[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04,(57):209-224 

[20]

 Jinchao Yang, Brand Knowledge and Its Impact on Brand Preferences and Brand Loyalty---A 

Proposed Model on Brand Equity [C] ,2006

年中国行业品牌传播国际论坛

 

[21]

 H.S.Krishnan, Characteristics of memory associations: A consumer-based brand equity 

perspective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arketing,1996(13),389-405 

[22]

 

于春玲,王海忠,赵平,品牌权益理论及其实证研究述评

[J]

,财经问题研究,

2005

7

 

[23]

 

何家讯,品牌资产测量的社会心理学视角研究评价

[J]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6

4

 

[24]

 

宁昌会,基于消费者效用的品牌权益模型及应用

[J]

,中国工业经济,

2005

10

 

[25]

 

乔均等,

2004

年度品牌强度测试系列报告

[J]

,中国广告,

2005

9-12

 

[26]

 

乔均等,

2005

年度品牌强度测试系列报告

[J]

,中国广告,

2006

7

[1]

 Jean-Noel Kapfer, StrategicBrand Management:New Approaches to Creating and Evaluating 

Brand Equity[M], London,1992 

[2]

 Barwise, P.. Brand Equity: Snark or Booju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arketing[J],1993,(10):93-104 

[3]

 Park,C.S.&Srinivasan,V.. A Survay-based Method for Measuring and Understanding Brand 

Equity with Extendibility[J], Journal of MarketingResearch,1994,5(3):271-288 

[4]

 Farquhar

P.H..Managing Brand Equity[J].Marketing Research,1989,(30):24-33 

[5]

 Aaker,David A. Managing Brand Equity. Capitalizing on the Value of a Brand Name[M].New 

York: Freee Press,1991 

[6]

 Keller,Kevin Lane. Conceptulizing, Measuring, and Managing Customer-Based Brand Equity 

[J], Journal of Marketing, 1993,57(January):1-29 

[7]

 Shocker,D.A.,Rajendra K.S. and Robert W.R..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acing Brand 

Managenent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J].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1994,(31):149-158. 

[8]

 Richard G. Netemeyer,

 

Krishnan Baliji, & Pulling Chreis. Developing and validating 

measures of facets of facets of customer-based brand equity[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04,(57):209-224

 

[9]

 

符国群,关于商标资产研究的思考

[J]

,武汉大学学报,

1999

1

 

[10]

 

范秀成,品牌权益及测评体系分析

[J]

,南开管理评论,

2000

1

 

[11]

 

于春玲,赵平,品牌资产及其测量中的概念解析

[J]

,南开管理评论,

2003

1

 

[12]

 

卢泰宏,黄胜兵,罗纪宁,论品牌资产的定义

[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4

 

[13]

 Hong Chen, Image VS. Innovation-Quest for effective Branding Strategies[C], 2006

年中国行

业品牌传播国际论坛

 

[14]

 

Jan.Slater, What’s in a name

-Brand Building Strategies[C], 2006

年中国行业品牌传播国际论

 

[15]

 Aaker,David A. Building strong brands[M]. New York: Free Press,1996 

[16]

 

李业,

王九星,

基于消费者角度的品牌资产评估:

研究现状与思考

[J]

商场现代化,

2006

6

 

[17]

 

何孝德,如何运用品牌权益模型创建自主品牌

[J]

,商业时代,

2006

3

 

[18]

 Biel,Alexander L..How Brand Image Drives Brand Equity[J],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1993(6),RC6-RC12 

[19]

 Richard G. Netemeyer,

 

Krishnan Baliji, & Pulling Chreis. Developing and validating 

measures of facets of facets of customer-based brand equity[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04,(57):209-224 

[20]

 Jinchao Yang, Brand Knowledge and Its Impact on Brand Preferences and Brand Loyalty---A 

Proposed Model on Brand Equity [C] ,2006

年中国行业品牌传播国际论坛

 

[21]

 H.S.Krishnan, Characteristics of memory associations: A consumer-based brand equity 

perspective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arketing,1996(13),389-405 

[22]

 

于春玲,王海忠,赵平,品牌权益理论及其实证研究述评

[J]

,财经问题研究,

2005

7

 

[23]

 

何家讯,品牌资产测量的社会心理学视角研究评价

[J]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6

4

 

[24]

 

宁昌会,基于消费者效用的品牌权益模型及应用

[J]

,中国工业经济,

2005

10

 

[25]

 

乔均等,

2004

年度品牌强度测试系列报告

[J]

,中国广告,

2005

9-12

 

[26]

 

乔均等,

2005

年度品牌强度测试系列报告

[J]

,中国广告,

2006

7

[1]

 Jean-Noel Kapfer, StrategicBrand Management:New Approaches to Creating and Evaluating 

Brand Equity[M], London,1992 

[2]

 Barwise, P.. Brand Equity: Snark or Boojum.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arketing[J],1993,(10):93-104 

[3]

 Park,C.S.&Srinivasan,V.. A Survay-based Method for Measuring and Understanding Brand 

Equity with Extendibility[J], Journal of MarketingResearch,1994,5(3):271-288 

[4]

 Farquhar

P.H..Managing Brand Equity[J].Marketing Research,1989,(30):24-33 

[5]

 Aaker,David A. Managing Brand Equity. Capitalizing on the Value of a Brand Name[M].New 

York: Freee Press,1991 

[6]

 Keller,Kevin Lane. Conceptulizing, Measuring, and Managing Customer-Based Brand Equity 

[J], Journal of Marketing, 1993,57(January):1-29 

[7]

 Shocker,D.A.,Rajendra K.S. and Robert W.R..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Facing Brand 

Managenent An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J].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1994,(31):149-158. 

[8]

 Richard G. Netemeyer,

 

Krishnan Baliji, & Pulling Chreis. Developing and validating 

measures of facets of facets of customer-based brand equity[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04,(57):209-224

 

[9]

 

符国群,关于商标资产研究的思考

[J]

,武汉大学学报,

1999

1

 

[10]

 

范秀成,品牌权益及测评体系分析

[J]

,南开管理评论,

2000

1

 

[11]

 

于春玲,赵平,品牌资产及其测量中的概念解析

[J]

,南开管理评论,

2003

1

 

[12]

 

卢泰宏,黄胜兵,罗纪宁,论品牌资产的定义

[J]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0

4

 

[13]

 Hong Chen, Image VS. Innovation-Quest for effective Branding Strategies[C], 2006

年中国行

业品牌传播国际论坛

 

[14]

 

Jan.Slater, What’s in a name

-Brand Building Strategies[C], 2006

年中国行业品牌传播国际论

 

[15]

 Aaker,David A. Building strong brands[M]. New York: Free Press,1996 

[16]

 

李业,

王九星,

基于消费者角度的品牌资产评估:

研究现状与思考

[J]

商场现代化,

2006

6

 

[17]

 

何孝德,如何运用品牌权益模型创建自主品牌

[J]

,商业时代,

2006

3

 

[18]

 Biel,Alexander L..How Brand Image Drives Brand Equity[J], Journal of Advertising 

Research,1993(6),RC6-RC12 

[19]

 Richard G. Netemeyer,

 

Krishnan Baliji, & Pulling Chreis. Developing and validating 

measures of facets of facets of customer-based brand equity[J],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2004,(57):209-224 

[20]

 Jinchao Yang, Brand Knowledge and Its Impact on Brand Preferences and Brand Loyalty---A 

Proposed Model on Brand Equity [C] ,2006

年中国行业品牌传播国际论坛

 

[21]

 H.S.Krishnan, Characteristics of memory associations: A consumer-based brand equity 

perspective [J],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Research in Marketing,1996(13),389-405 

[22]

 

于春玲,王海忠,赵平,品牌权益理论及其实证研究述评

[J]

,财经问题研究,

2005

7

 

[23]

 

何家讯,品牌资产测量的社会心理学视角研究评价

[J]

,外国经济与管理,

2006

4

 

[24]

 

宁昌会,基于消费者效用的品牌权益模型及应用

[J]

,中国工业经济,

2005

10

 

[25]

 

乔均等,

2004

年度品牌强度测试系列报告

[J]

,中国广告,

2005

9-12

 

[26]

 

乔均等,

2005

年度品牌强度测试系列报告

[J]

,中国广告,

2006

7

附件列表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下一篇品牌个性论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1

收藏到:  

词条信息

杨擎宇0115
杨擎宇0115
总编辑助理
最近编辑者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