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百科网 >>所属分类 >> 传播学理论   

书籍的历史与未来

标签: 书籍 历史 发展

顶[0]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书籍的起源编辑本段回目录

    

莎草纸画

      书籍的历史和文字、语言、文学、艺术、技术和科学的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它最早可追溯于石、木、陶器、青铜、棕榈树叶、骨、白桦树皮等物上的铭刻。将纸莎草用于写字,对书籍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约在公元前30世纪,埃及纸草书卷的出现, 是最早的埃及书籍雏形。尼罗河流域生长一种灯心草,茎高六尺,有人称之为埃及芦苇。古埃及人把这种草切去头与根部,将茎直剖成两片,剥取茎部的薄皮,一片一片直直地排成一层,至适当宽度,再将较短的小片横着铺上一层,浸入尼罗河水中。经过木棰捶打,晒干,磨光,形成纸张,称为“埃及纸”,或“纸草纸”,用桨糊粘接成几公尺至三、四十公尺的长卷(这是西洋书称“卷”的起源),再用斜切的芦秆作笔,蘸着墨汁,在这种纸卷的一面写字。公元前三千年前后,便有这种写卷出现,巴黎卢汶博物馆即收藏有公元前二十五世纪的埃及纸草一卷,这可说是近代书籍的远祖。这种写卷一般每卷长1 m,宽30 cm。卷面的文字,现在的埃及人大多已不认识,需要作注释、译解,跟我们的古籍整理相仿佛。

我国书籍的演变过程编辑本段回目录

竹简

帛书


      首先,我们看到的是我国古代书籍的第一次演变,由简策到帛书。
      简策是迄今我国发现的最早的正式的书籍。最早出现在商代,是用木头和竹子做的。在没有造纸术的商代,木头和竹子这类常见并容易得到的材料,就成了人们书写的主要工具。人们把竹子和木头削成狭长的小片,用毛笔在上面写字。用竹子削成的狭长小片叫“竹简”,用木头削成的叫“木简”,它们统称为“简”。简上通常只写一行字,如果写错了,就用小刀刮去重写,所以古代把删改文章叫“删削”,这个词一直沿用至今。现在的书籍开本有大有小,古代的简也有长有短,最长的三尺,最短的只有五寸。写一部书要用很多简,把这些简编连起来就成为“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已经普遍的用竹木简来做书籍。但当时还出现了在丝织品上书写形成的帛书。帛书轻便,便于携带,易于书写,但因其价格昂贵,所以并未被广泛采用。
接着,书籍开始了它的第二次演变,由简策、帛书到纸书。
   

西汉纸
  

      我国在甘肃天水放马滩出土的西汉时期的纸,虽然是纸,但却无法用于书写,到了公元150年,东汉的蔡伦总结了前人造纸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这使得纸成为了是和书写的材料,并且成为普遍的书写材料。到了晋朝,纸书完全取代了竹木简书和帛书。
     

 

 

    

 

龙鳞装

      卷轴装是六朝、隋唐书籍的主要形式。以一长条卷纸作底,将书叶鳞次相错地粘裱。首叶全幅裱于卷端,余二十三叶皆双面书写,以每叶右边无字空条处逐叶鳞次相错地粘裱在卷底上,错叠相积。阅读时,除首叶外,皆能逐叶翻转,两面阅读。收藏时,从首至尾卷起,外表完全是卷轴的装式。这可说是卷轴装的改良,俗称龙鳞装(打开时,状似龙鳞)、旋风装(收卷时书叶朝一个方向旋转,宛如旋风)
      

 

经折装

       此外还有经折装。印度佛经用贝多树叶作纸,上下用木板夹起来,打孔穿绳贯串称贝编(又称贝叶经)唐人受此启发,把卷子向左右反复折迭成长方形的折子,再在前后加上两张硬纸作封面,称“梵筴装”,即经折装,多用于佛经的装帧。经折装可说是对卷轴装的改造,再前进一步便是册叶装了。敦煌遗书中已发现初期的册叶书形式——蝴蝶装小册《敦煌录》,即把两面书写的书叶从中间对折,以折迹集中的右边为书脊,戳齐,然后逐叶彼此相粘连,一叶一叶重迭成册。
      

线装书

       

 

      线装书出现在包背装盛行的公元14世纪的明朝中叶,是我国装订技术史上第一次将零散页张集中起来,用订线方式穿联成册的装订方法。它的出现表明了我国的装订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毕升

       公元1041~1048年,平民出身的毕升用胶泥制字,一个字为一个印,用火烧硬,使之成为陶质。排版时先预备一块铁板,铁板上放松香、蜡、纸灰等的混合物,铁板四周围着一个铁框,在铁框内摆满要印的字印,摆满就是一版。然后用火烘烤,将混合物熔化,与活字块结为一体,趁热用平板在活字上压一下,使字面平整。便可进行印刷。毕升发明活字印刷,提高了印刷的效率。但是,他的发明并未受到当时统治者和社会的重视。但是他发明的活字印刷技术,却流传下去了。

 

 

 

      石印术,石版印刷术的简称,十八世纪末奥地利人施内费尔特(1771--1834)所发明。它利用油水相距原理,以天然多微孔的石印石作版材,用脂肪性的转写墨直接把图文描绘在石面上,或通过转写纸转印于石面,经过处理,即成印版。印刷时,先用水润湿版面,只有图文部分能附着油墨,即可刷印。清道光十二年(1332)以前,石印术巳传入我国。
      珂珞版的发明,出现了严格意义上的影印术。它用厚磨砂玻璃作版材,故又名“玻璃版”。制版时,以无网阴图底片覆在涂布感光胶膜的玻璃版上爆光,因版面各部分的胶膜感光后硬化程度不同,湿润后形成不规则的纤细皱纹,具有不同的吸墨能力,因而能表达原本的浓淡层次,使复制品的色调笔画与底本无殊,这一技术何时传入我国尚不能确指
       我国自五十年代后期起,有些图书馆开始设立复制部门,用照相的方法把图书资料拍成胶卷,既便于庋藏,又便于战备转移,亦可直接向读者提供服务。北京图书馆的善本书,全部拍摄为胶卷,读者借助阅读机,即可得见“庐山真面”。八十年代初,这种缩微复制技术被认定为对文献资料再生性保护的最佳措施。
接着,我们又逐步的认识接纳并普及了电子书,这使我们对于图书的阅读更加便捷。
       

发展趋势编辑本段回目录

      从书籍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可以看出,它在逐步得到轻便、耐久,易于记载、复制文字和图画的材料上, 通过不断完善的技术手段,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传递信息,具有宣告、阐述、贮存与传播思想文化的功能。书籍是人类进步和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进入20世纪,书籍已成为传播知识、科学技术和保存文化的主要工具。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地发展,传播知识信息手段,除了书籍、报刊外,其他工具也逐渐产生和发展起来。但书籍的作用,是其他传播工具或手段所不能代替的。在当代, 无论是中国,还是其他国家,书籍仍然是促进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必不可少的重要传播工具。

优势与不足编辑本段回目录


 

        大众传播媒介主要分为两大类:印刷类和电子类。这两类媒介都有各自的特点。印刷类大众传播媒介主要包括报纸和杂志。报纸的发行量较大,因而是受众面最大的印刷类大众传播媒介,是企业比较青睐的传播工具,因而报纸有许多优点。第一,信息较为详细。同电视比较而言,报纸所载信息比较深入细致、详细、全面,读者可以获得比较系统的信息。第二,信息具有可选择性。现代生活节奏块,时间紧,报纸虽刊载信息量较大,但读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和爱好,在众多信息中选择自己有兴趣的加以阅读,而不必象看电视和听广播那样,不管喜欢与否,都得照看(听)不误。第三,信息具有可保留性。遇到好的商品信息,读者可以长期保留下来,以备索用。广播、电视虽声声如二,画面生动,却转瞬即逝,难以在记忆中长期保留。第四,信息成本低廉。报纸价格相对较低,不必一次性投入大量资金,群众能够棘手。电子设备投入较高,且需要特别接收设备,而且电脑还需要一定的操作技术。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杨保军(中国人民大学) 下一篇哥伦比亚新闻评论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收藏到:  

词条信息

08578214
08578214
书童
最近编辑者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