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百科网 >>所属分类 >> 非语言传播   

加拿大世博会会徽

标签: 加拿大世博会会徽 非语言传播

顶[0] 发表评论(2) 编辑词条
目录

[显示全部]

世博会简介编辑本段回目录



 

加拿大蒙特利尔世博会加拿大蒙特利尔世博会

 1967年加拿大蒙特利尔世博会,是欣欣向荣的加拿大献给世界的礼物,也是世博会一百多年历史中空前成功的一届世博会。

名称:蒙特利尔世界博览会

参展国家数:62

参观人次:50,306,648人

1967年加拿大蒙特利尔世博会,是欣欣向荣的加拿大献给世界的礼物,也是世博会一百多年历史中空前成功的一届世博会。1967年,加拿大举国人口约2100万,而蒙特利尔世博会的参观人次超过了5000万。这种广泛的民众参与度,无论在当时还是现在,都是难以想象的。

世博会会场编辑本段回目录



加拿大蒙特利尔世博会加拿大蒙特利尔世博会
在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蒙特利尔城市人口已达到100万,成为加拿大的第一大城市,同时也成为加拿大的经济中心,当时的多伦多、温哥华还远不能与之相比。但是从世界的角度看这时的蒙特利尔充其量只是一个地区性的大城市(在北美),在全世界还没有什么影响,即使在欧洲,除了在它的老家英国和法国,可能还没有什么国家和人民真正了解它,更不要说是在世界其它地方了。使得蒙特利尔开始成为国际大都市的起点是1967年在这里举办的世界博览会。这届博览会的成功举办促进了蒙特利尔的对外开放,使得全世界都知道了加拿大的这座城市。接着十年后蒙特利尔又举办了第二十一届奥运会,奥运会的成功举办最后奠定了这座城市的国际地位,从此蒙特利尔就开始以加拿大第一座国际化大都市面对世界。
说起1967年的国际博览会,还有一段耐人寻味的故事。这届博览会的举办城市本来应该是苏联的莫斯科,这个决定大概与当时的苏共总书记赫鲁晓夫有关。这位直到今天仍然没有盖棺定论的勇敢改革家,在1963年主要是想着如何用和平的方式来“战胜”资本主义(即所谓和平竞赛),他或许是想通过举办一届世界博览会来显示一下苏联的先进技术和经济实力。按苏联当时的经济实力,虽然比不上美国,但与欧洲的许多中小国家,与日本、加拿大还是很有一比的,这或许这就是他同意在莫斯科举办这届世界博览会的主要动因。但是到了1963年,不知什么原因,莫斯科突然提出来它没有能力举办这届世界博览会,要求交出举办权。于是这届博览会临时就改由加拿大来接办,据说加拿大政府最初选定的城市是多伦多,但多伦多的政客们死活都不愿意接这个烫手的番芋,于是机会就眷顾了蒙特利尔。当时蒙特利尔的经济正进入全面快速发展时期,经济的繁荣直接带动了以地下城、地铁、城市建设为代表的大规模城市建设,蒙特利尔当局正在为如何进入国际化大城市的行列寻找契机,而举办一届世界性的博览会当然是一个送上门的绝好机会。
蒙特利尔当局巧妙的将世界博览会展区规划与城市的发展、建设计划结合起来,通过高举筹备世界博览会的旗帜带动了城市的建设与发展。通过博览会的规划与建设,城市建成了良好的地下有轨交通和水上交通网络,完善的市政设施也给博览会之后的城市开发奠定了必要的基础。

世博会举办权编辑本段回目录

20世纪60年代的加拿大,处于经济的高速增长阶段。统计数据表明,从1950年到1976年,加拿大的国内生产总值(GDP)平均每年增长4.4%。其发展速度高于美国和英国,略低于法国、意大利、日本和西德,名列世界第五位。至60年代末期,加拿大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次于美国和瑞典,居世界第三位。国家经济实力的增长,使加拿大的普通家庭都能享受富裕的物质生活。与此同时,加拿大正朝着福利国家的目标迅速迈进,社会福利制度大幅度完善。1961年开始,加拿大实行了免费的全民医疗制度。
在蒙特利尔世博会举办的1967年,全球约有3~5亿人口处于食物缺乏或营养不平衡状态,全世界平均每秒出生两个婴儿。当时加拿大农业的复兴,使粮食等农产品自20世纪50年代起就出现了严重剩余,加拿大政府为国际社会提供大量的粮食援助。20世纪60年代以来,加拿大对外关系和国际影响力有令人瞩目的提升。至1976年,加拿大受邀参加原六国(法、美、德、日、英、意)首脑会议,成为七国集团之一。
从此,加拿大作为富裕而且发达的现代化国家,稳健地走在世界的前列。

主题编辑本段回目录

在蒙特利尔世博会举办的1967年,全球约有3亿至5亿人口处于食物缺乏或营养不平衡状态,全世界平均每秒出生两个婴儿。当时加拿大农业的复兴,使粮食等农产品自20世纪50年代起就出现了严重剩余,加拿大政府为国际社会提供大量的粮食援助。20世纪60年代以来,加拿大对外关系和国际影响力有令人瞩目的提升。
蒙特利尔世博会的主题是“人类与世界”,这个主题表达了谋求人类共同进步的理想,反映了加拿大作为当时相对发达国家对全球发展的一种责任意识,也强调了加拿大的繁荣正是依托了全球和全人类。与此前的世博会主题相比,“人类与世界”体现了更为浓厚的人文情怀,获得了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同,使加拿大的国家形象得到了有效的提升。
在“人类与世界”的主题下,共衍生了5个副主题:供给者——人类、生产者——人类、探险者——人类、创造者——人类,以及人类与音乐。
副主题一:供给者——人类
展示人类如何处理农产品的生产,包括获取、运输、处理、包装、进入流通等环节,也表现人类如何提高单位面积的农产品产量。
副主题二:生产者——人类
展示各种地球物质的理化性能,表述能源对于人类的重要性;展示人类拥有的丰富的工业品和消费品、当时世界的先进科技;通过反思失控的历史事件,来引入对现代通信技术的憧憬与希冀。
副主题三:探险者——人类
通过展示人类对生命、太空、海洋和极地的探索和认知,表达对人类自身发展的崇敬。
副主题四:创造者——人类
用艺术形式,如绘画、摄影、雕刻等形式,来表述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将人类的进取升华到艺术层面。
副主题五:人类与音乐
对副主题五的展示完全是加拿大33个青年组织对蒙特利尔世博会的贡献,其展馆曾被称为“青春馆”或“青年音乐馆”。通过艺术家沙龙、音乐会、原创艺术品展、舞台秀等形式来表达人类对艺术的永恒追求。

会徽图片编辑本段回目录

 
 

会徽介绍编辑本段回目录

 1967年加拿大蒙特利尔世界博览会会标设计很有特色,其图形取清一色的树叉代表人的双手,8对等大小的双手均匀分布围绕成一个整圆;同时掌心一致向内,包围着中心的地球。这个会标预示着在此次世博会上,将不分种族、国界、语言,全世界都拥抱同一个地球,呼吸同样清新的空气,沐浴同样明媚的阳光,拥有同样美丽的大自然,共同感受一切美好的事物,抽象的图形却有丰富的内涵。会标分别有兰白色调、红白色调、黄白色调三种,共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国家选用。各种色调的图形都给人以温暖的感觉,又向外散发出祥和的气息,象征全世界人们都心手相连,守护在地球——人类共同的家园左右。“人与环境”、“人与地球”是这届博览会的主题,但是据说四十几年后的2010年上海博览会也是这个主题,看来这是一个永恒的主题。

世博会成就编辑本段回目录

蒙特利尔世博会上的La Ronde游乐场,拥有当时最时尚的娱乐设施,世博会期间共计接待游客2250万。也就是说,近一半的世博会游客光顾了La Ronde游乐场。世博会期间,有来自世界各地的著名马戏团到游乐场表演,还有自建的23个大型水族馆和1个水鸟馆,丰富多彩的动物表演和杂技项目吸引了大量参观者。
蒙特利尔世博会是群星闪烁的世博会,众多明星光临世博园区为参观者演出,如男高音歌唱家帕瓦罗蒂、电影明星劳伦斯·奥利维尔和玛莲·德烈奇、红极一时的流行歌手马里斯-西瓦勒、芭蕾舞艺术家莫里斯·贝嘉和玛哥芳婷、舞蹈家纽瑞耶夫。明星的光环使成千上万的“追星族”如痴如醉,也为世博会增添了永久的记忆。
蒙特利尔世博会选址在圣劳伦斯河上的圣海伦娜群岛,地域跨度约400公顷,不同展区/展馆群之间距离较远。为此,主办方准备了多种运输方式,除了高速公路、轨道交通、电车等高效率交通工具,还有富有情趣的桦树皮制作的小船、豪华的游艇、轻便的出租自行车、新颖的气垫船等。因此,世博园区内别致的交通方式也成为游客极感兴趣的娱乐活动。

参考资料编辑本段回目录

 

附件列表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下一篇1933芝加哥世博会海报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收藏到:  

词条信息

田思涵0078
田思涵0078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