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百科网 >>所属分类 >> 传播学理论   

广播

标签: 广播

顶[0]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概念编辑本段回目录

广播,是大众媒体传送声音、影像或视频节目给广大公众。在传播学上,广播的受众不单是听众,也有观众。例如电视台、电台、商场、学校体操场、车站大堂、巴士的车箱内等,也经常是“正在广播”。相对于广播,又分为小众传播和随选视讯。
根据《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定义,广播是“通过无线电波或导线传送新闻的传播工具。通过无线电波传送节目的称无线广播,通过导线传送节目的称有线广播。广播的优势是‘对象广泛、传播迅速、功能多样、感染力强’;劣势是‘一瞬即逝、顺序收听、不能选择,语言不通则收听困难’”1
在传统的广播理论中,广播的优点被描述为“传播迅速、廉价、方便接收”等,弱点则是“保留性差、选择性差”, 传统广播中,传者即大众媒介组织;受者,即广泛的社会群体 / 个体;“传—受”关系,是“制作商---消费者”的关系:媒介组织制作广播产品,大众消费这些声音产品。虽然“受者的需求”被作为媒介组织制作节目的一个宗旨,但在整个“传—受”关系中,作为传者的广播机构无疑仍处于主导地位。传统广播(这里主要是指传统的有线广播与无线广播)中传者是媒介组织,传递的内容都是由专业的媒介精英制作的,它的传播平台是一种基于“精英”对“大众”的准“威权平台”。

广播分类(计算机网络技术):编辑本段回目录


  广播分为第2层广播和第3层广播。
  第2层广播也称硬件广播,用于在局域网内向所有的结点发送数据,通常不会穿过局域网的边界(路由器),除非它变成一个单播。广播将是一个二进制的全1或者十六进制全F的地址。
广播(第3层)用于在这个网络内向所有的结点发送数据。第3层广播也支持平面的老式广播。广播信息是指以某个广播域所有主机为目的的信息。这些被称为网络广播,它们是所有的主机位均为ON。
广播(broadcasting)是多点投递的最普遍的形式,它向每一个目的站投递一个分组的拷贝。它可以通过多个单次分组的投递完成,也可以通过单独的连接传递分组的拷贝,直到每个接收方均收到一个拷贝为止。
上个世纪二十年代广播电台在美国诞生后,广播尽管长期是主流媒体之一,但却从没有象电视或者网络那样深入社会并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我们说“今天的新闻是明天的历史”,这主要是报纸在发挥作用;我们说“电视已经改变了人的生活方式”,因为电视走进客厅、走进卧室,成为了家庭生活必须品,成为一种众说纷纭的社会现象,以至不断有人呼吁“远离电视”。如果有人说:“听广播占用了我太多的时间,真该拒绝广播,可我又舍不得不听”,那么做一个广播人该多么幸福啊!可是这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不大。广播现在不是要再创辉煌,而是要寻找位置,寻找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我们常常说美国现在仍然有上万家电台,证明广播在经济发达之后仍然有广阔的生存空间,可实际上美国广播电台的概念和运作方式都与我们大不一样。实践证明,广播虽然很长时间内不会被其他媒体取代,还将在三个文明建设中发挥重要作用,但是广播的生存质量和发展问题却必须得到有效解决。

公共广播理论对我国广电业的启示 编辑本段回目录

  我国的广播电视业正面临着走出传统体制这样一个大的背景,同时面对市场的竞争压力,同时还肩负着非常沉重的媒介社会责任。

  我国的广电体制改革是复杂的,因为我们要做的是别的国家不曾做过的事:既不会放弃国有的性质,即广播电视不会私有化,又要去做公共广播做的事情,同时又允许和提倡走私营商业广播电视的运行方式。

  而公共广播理论对我国广电业有着很大程度的借鉴作用,具体体现在:

  (1)对媒介角色定位的重新审视

  我国的广播电视体制是社会主义的国有模式,因为社会主义的政府代表人民利益,所以广播电视台的所有权完全归国家政府所有,担负着宣传政府重大理论、方针、政策的职责 ,是政府的和人民的宣传工具。但是,在实际操作和运作中,媒体往往仅被强调是党和政府的耳目喉舌,却忽略了它同时也应是人民的耳目喉舌。因此,媒体通常在“上情下达”层面做得出彩,而在“下情上传”方面却有所缺失;媒体中出现的多是一种主流的声音,缺乏多种观点的自由表达,因此媒体大多是一种信息的单向传播,缺少公众的参与讨论。

  在这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公共广播的做法,让我国的广播电视为公众舆论和个人见解提供一个公开讨论的平台,一个民主交流的公共场所,这也是促进社会教化和社会民主化进程的需要。

  (2)加强公共服务意识

  我国目前的大众传媒非常缺乏一种公共服务的精神,在服务于广大人民的政治、社会和文化需求方面,它的表现很难令人满意。“如今,面向市场、利润驱动的中国广播电视与商业利益的合作越来越密切,传媒大力宣扬物质主义的人生观、消费主义的生活观,日益变得嫌贫爱富,日益倾向‘小众化’的服务,逐渐失去了国家广播电视原有的对全体人民的凝聚力。垄断经营的国营广播电视传媒既缺乏‘公益心’,又缺少开放市场的外部竞争和监督,自身也成为腐败的温床。”

  由于社会体制的原因,我国的广播电视不一定能达到公共广播“非商业”“非政府”的国际标准,但国外公共广播机构(特别是BBC)在从事公共服务方面独立自主和尽职尽责的形象对中国新闻传媒工作者是有感召力的。

  (3)提高节目的内容和质量

  目前我国在对广播电视的管理方面存在着矛盾:一方面在时事政治方面,政府对国营广播的管理手段依然僵硬;另一方面,对广播电视的改革过于倾向市场,在“文化产业”的界定中重产业而轻文化,对文化娱乐节目过于“松绑”,文化品位有所下滑。而商业化的泛滥也使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和播出出现程度不同的媚俗、庸俗化的倾向。

  公共广播高质量和全民性的特点为我国的广播电视改革提供了借鉴,我们应该为受众提供多元化高品位的文化产品,尽量满足公众对信息和娱乐等的不同需求,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同时加强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关注。(作者单位: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由于新技术的加盟,先前意义上的广播定义及其特征都将发生改变,传统的广播理论正面临着自我更新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DAB广播 下一篇施拉姆《传播学概论》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收藏到:  

词条信息

08572142
08572142
书童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08572144
08572144
书童
最近编辑者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