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百科网 >>所属分类 >> 新媒介   

信息茧房

标签: 信息茧房 托克维尔 19世纪

顶[0] 发表评论(1) 编辑词条

信息茧房

信息茧房是指人们的信息领域会习惯性地被自己的兴趣所引导,从而将自己的生活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茧房”中的现象。由于信息技术提供了更自我的思想空间和任何领域的巨量知识,一些人还可能进一步逃避社会中的种种矛盾,成为与世隔绝的孤立者。在社群内的交流更加高效的同时,社群之间的沟通并不见得一定会比信息匮乏的时代来得顺畅和有效。

发现人:托克维尔

发现时间:19世纪

目录

[显示全部]

一、表现形式编辑本段回目录

早在19世纪,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就已发现,民主社会天然地易于促成个人主义的形成,并将随着身份平等的扩大而扩散,在桑斯坦看来,网络信息时代在带来更多资讯和选择,看似更加民主和自由的表象下其实也蕴藏着对民主的破坏。从网络茧房的个人表征方面观察,可以发现,网络茧房以“个人日报”的形式彰显。

桑斯坦在<网络共和国>开篇生动地描述了“个人日报(dailyme)”现象。在互联网时代,伴随网络技术的发达和网络信息的剧增,我们能够在海量的信息中随意选择我们关注的话题,完全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定制报纸和杂志,每个人都拥有为自己量身定制一份个人日报(dailyme)的可能。这种“个人日报”式的信息选择行为会导致网络茧房的形成。当个人长期禁锢在自己所建构的信息茧房中,久而久之,个人生活呈现一种定式化、程序化。长期处于过度的自主选择,沉浸在个人日报的满足中,失去了解不同事物的能力和接触机会,不知不觉间为自己制造了一个信息茧房。

二、危害编辑本段回目录

三、校园信息茧房编辑本段回目录

(一)高校校园网络的主要类型

高校网络舆论包括了学生及教师甚至公众对高校教育相关的公共事务的看法和意见,对高校的发展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高校师生尤其是在校学生的成长成才有很大的影响。高校网络舆论平台承载着校园舆论传播的重任,就其类型而言,一类是单向传播式,如高校的新闻网、校园信息港等,主要是将校内外的相关新闻、信息公布;另一类是双向传播式,如高校贴吧、校园论坛(BBS)、学生QQ群等,师生们不仅是信息的消费者,也是信息的制造者。其中具有典型群体化特征的是学生QQ群。
(二)校园网类中的信息茧房
在QQ群中,有一类是老乡群或者是有相似爱好的同学组织的群,这些群体有着相似的背景或者是相似的兴趣爱好。群体中的同学们在某种程度上就进入了“信息茧房”,通过与群体其他同学的交流互动,对感兴趣的事物更加热衷,而与其他的同学交流明显减少。比如,一些都喜欢网络小说的同学聚集在一起,相互交流后往往使得群里的同学更喜欢看网络小说,甚至达到痴迷的地步。同学进入了游戏同盟后,经常与“盟友”通过QQ、手机联系,相约去共同完成网络游戏任务,为此经常逃课、熬夜等,影响正常的学习生活,逐渐脱离了班级体,对周围人的劝说无动于衷。高校中甚至出现过学生在贴吧里发帖,号召对食堂饭菜涨价有意见的同学结成同盟进行抗议,抵制食堂的涨价行为,跟帖同学的负性情绪逐渐增加,升级成为校园食堂抗议事件。
这样的群体由于具有极化和特立化,在实际中一旦出现偏差后果是不堪设想的。如何建设高校网络环境,引导好高校网络的发展,为大学生们提供一个更加健康校园网络环境,是值得高校管理者深思的。

四、校园预防编辑本段回目录

      (一)构建系统的高校公共网络平台引导机制
在防止网络茧房的对策方面,桑斯坦把希望寄托在政府监管上。通过政府积极的监管,让各类信息能够更均匀地传播,让受众能够接触到更广泛的有用信息,有效的规避不良思想的传播,促使人们了解到社会的更多真实情况,对减轻极化和片面思想有很大的作用。对于一些极端破坏性网站、极端思想人士的信息传播,政府要发挥监管作用,这是毋庸置疑的,需要研究的问题应该是政府如何管制。将这一思想运用于高校公共网络平台,则意味着高校方面要积极承担起网络监管的责任。高校必须要对校园网的网络平台进行规范,密切关注校园网络平台的舆论走向,有效屏蔽一些不良信息和极端偏激信息,通过积极有效的监管,实现校园网络的信息安全化、文明化。同时更重的是要求高校在对校园舆论的敏感度上有新的标准,即对一般性的言论不要过度的干涉,允许有不同意见的声音存在。如果高校在管理中把握不好尺度,对校园网络舆论妄加干涉,甚至自己制造舆论导向,这无疑是在制作一间更大的信息茧房,这将非常容易引起大学生的反感。
(二)建构健康的高校公共网络舆论平台
大力发展高校公共网络舆论平台,鼓励民众在公共论坛中发布各类信息,发表各种观点、主张,交流经验和知识,是破除网络信息茧房的有效方法。通过设置校园公共论坛,加大校园网络中信息的全面性,使信息的传播更均匀,在技术上尽量不使用简单粗暴的筛选功能,让广大高校学生自己参与创作一份“大家的日报”,目的就是为了使广大的高校学生获得全面的信息,建立认知和分析事物所应有的宏观视角,培养大学生科学的知识结构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通过频繁使用校园公共论坛,组织一系列公共活动,主动的创造共同的体验,让不同的小群体逐渐融合,甚至需要与其他学校、社会进行一些互动,鼓励大学生积极地参与、体验,形成广范的认知体系。允许学生参与校园公共论坛中信息的编辑,这样强大的功能可以调动全体学生的积极性,如果运用得当,大学生就能够获得最广泛的信息资源。
(三)积极监督高校公共网络平台随着校园网络论坛的迅猛发展,高校广大师生有了空前的话语权,他们可以较为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与感受。但毕竟网络论坛中法律道德的约束较弱,如果师生缺乏自律,就会导致某些不负责任的言论被散布或者某种不良情绪被宣泄,因此需要对高校公共网络平台的信息进行监管。但是由于网络论坛的快捷性、双向互动性、问题发现的滞后性,在一定程度上造成高校网络论坛舆论监管上的困难。应该在校园网络这一平台下,要鼓励使用网络的各方人员积极投身于校园公共网络平台的监督之中。广大师生以及使用网络的相关校内人员必须树立主人翁意识,将相关网络信息的维护看做是自身的天职,用实际行为去守护大家在网络上共同的“精神家园”,用负责任的态度在网络上发表意见,发布相关信息。只有做到了全校人员的全面参与,才能够真正实现校园网络环境的净化,使得大学生在接受网络信息时能够更宏观更理性,能够在全面掌握相关信息之后才慎重做出自己的判断。

五、参考资料编辑本段回目录

百度百科-信息茧房相关资料https://baike.baidu.com/item/信息茧房

王秋旭.信息茧房效应下微博群体极化现象分析[D].新闻研究导刊.201http://www.cnki.com.cn/Article/CJFDTOTAL-XWDK201507144.htm

六、相关条目及链接编辑本段回目录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1960斯阔谷冬奥会奖牌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收藏到:  

词条信息

JANE
JANE
最近编辑者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