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百科网 >>所属分类 >> 传播学理论   

镜中自我

标签: 传播学理论 库利 镜中自我理论

顶[0]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显示全部]

提出的背景编辑本段回目录

 1.1890年,心理学者威廉.詹姆斯在其著作《心理学原理》中提出了将人分为“主我”和“客我”,并进一步作出了物质自我.社会自我和心理自我的划分。

  2.1895年,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提出本我.自我和超我的三重人格的划分。

代表人物:库利编辑本段回目录

    查尔斯"霍顿"库利(Charles Horton Cooley, 1864—1929)是美国早期著名社会学家和社会心理学家,因其自我概念,即“镜像自我”而为社会心理学家广为知晓。他与其父性情完全不同,天生羞怯,不爱交际。他出生于美国密执安州,父亲是著名的法官,也是密执安大学法学院的第一任院长。起先学习工程学,毕业后转而学习经济学。1894年获得经济学和社会学博士学位,并在密执安大学度过期术生涯。1907年获得教授职位,1918年被选为美国社会学会主席,该学会是他在1905年帮助建立的。 

库利理论研究的重点是探讨个人如何社会化,并贯穿于他的三部极具份量的著作——《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1902)、《社会组织》(1909)和《社会过程》(1918)之中。库利的《人类本性与社会秩序》一书,既是他潜心钻研撰写的首部重要著作,也是他的整个学术思想的精髓所在。从中我们发现了它对杜威(John Dewey)的思想影响,对帕克(Robert E. Park) 的深刻启迪,对米德 (George  Herbert  Mead) 的学术助益;也找到了后来的互动论、戏剧论、符号学和自我传播论、人际传播论思想的直接源头。

理论内容编辑本段回目录

(1)人与社会的关系

社会是一个有机体,是一个通过互动而存在和发展的各种过程的复合体。社会是一个统一体,在社会这个庞大的互动组织中,它的任何一部分的变化都不可避免地会影响到这个有机体所有的其他部分。人与社会并不是对立或割裂开的。

(2)镜中自我

 在与他人的互动过程中,我们通过感知他人对我们的发应和评价,从而建立起我们的自我意识、自我形象和自我评价。他人犹如一面镜子,我们正是从他人这面镜子里发现了我们的自我。我们根据镜子里的这些形象是否符合我们的愿望而产生满意或不满意的心情。同样,通过他人这面镜子,也就是通过他人的反映和评价,我们看到自己的风度、行为、性格等是否合适,是否需要修正。我们对他人眼中自己形象的想象,对他人关于这一形象评价的想象以及某种某种自我感觉,构成了我们的自我认识。

(3)首属小组

  库利首次正式提出并使用了首属小组这个概念,它是指那些亲密的、面对面的交往以及有直接互动和合作的小组。这些小组主要包括家庭、邻里以及儿童游戏伙伴。首属小组是对个人的成长发展影响最深远的小组,很多积极的品质和消极的品质都是在首属小组获得并强化的。

评价及影响编辑本段回目录

一、镜中自我理论对小组工作的启示:

1、小组是一个微型的社会缩影,是一个通过互动而存在和发展的有机体。

2、小组工作所提供的密切的互动和真实的回馈,可以帮助组员在小组中感知他人对自己的反映和评价,建立更正确的自我意识、自我形象和自我评价。

3、重视首属小组的作用,特别是家庭对个人成长的影响以及给个人终生的发展打上的烙印,是很多理论都涉及的观点。在小组工作中,尤其是治疗性的小组,通过探讨个人的首属小组对个人的具体影响,尤其是个人首属小组中的人际关系对个人目前的人际关系模式的影响和个人的非适应性行为的来龙去脉,可以帮助成员获得更深入的自我觉察。

二、人际传播理论的源头

“人们彼此都是一面镜子,映照着对方。”库利认为,我们通过想象别人对我们的行为和外貌的感觉来理解我们自己,因为这里的自我正反映了别人的意见,所以叫做“镜中我” (looking glass self)。自我作为一种社会产物,库利将它的出现分为三个阶段:对自己的行为给别人造成的印象的知觉;对别人对我们行为的评价的知觉;以及对他们的评价的感觉。一句话,我们是在人际传播中通过别人的反映(反馈)来评价自己的行为。与他人的信息交流,犹如一面镜子,能帮助自我概念的形成。

在库利的观念中,传播是“镜中我”形成过程中“唯一”的关键要素,也是个人与社会结合的一个螺丝。他认为,一个完全脱离传播、完全与他人相区别的自我是不存在的。不论是“社会我”还是“镜中我”,都离不开自我的社会交流,因为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包括自我,“几乎都是通过我们与其它人的交流而留在我们意识中的。”因此,库利认为传播是个人社会化的一个方法和途径。

库利认为,在首属群体中,人际传播能使自我得到充分的发展。库利觉得家庭是最重要的首属群体,像友谊、服从、忠诚、崇敬和个人自由这些品质都发源于此。在家庭中,孩子通过与父母的信息互动形成一种自我感,并逐渐懂得了:(1)什么是父母所期待他们的;(2)父母怎样评价他们的行动;(3)父母对他们的感觉。了解了这些信息后,孩子们就力图成为父母所期望他们的自我。

库利进一步指出,如果说人的自我的感情或情感是本能的,一个人一出生就具有,那么人的自我感觉则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在社会交流中不断演变、改进的,甚至完全可以加入思想的总发展之中。自我感觉是社会感情和社会思想的一部分。“思想是源于生活的一条河流,作为生活主要意义之所在的人际交流和社会感情,是航行在这条河流上的船只,而其它感情只是这条河流上的漂浮物。”因此,“社会自我只不过是意识对自身产生于交流生活的某种思想或者思想体系的认识和感觉。自我感觉的范围主要在普通生活的里面而不是外面,其特殊的功能和倾向是把充满个人力量的世界作为表现情感的天地,并反映在对人印象构成的意识中。”

库利还注意到了自我感觉和创造性活动之间的互动关系。他认为,伙伴或他人对一个人创造性活动的赞扬和肯定,有助于提高一个人的创造兴趣和创作水平;相反,消极反馈则会让他生气和感到丢脸,抑制他的创造性欲望。自古至今,所有曾获得成就的人士,几乎都有相同的具有积极意义的自我感觉过程。可以说,自我感觉不仅影响后续创作和已构作品,也影响前期创作和即构作品。因此,“没有相应的自我感觉,就不可能产生一幅画、一首诗、一篇散文、一件费力的石雕作品或任何其它艺术品和工艺品。”即使是已经完成的艺术作品,也“必须要有反应才行,否则思想本身就会消失。如果艺术家发现他的书或画没有欣赏者,他就不太可能创作出新的作品。”

         

自我感觉也是把握他人的工具。库利指出,我们意识中关于他人的概念是依靠面貌、声音等等的感觉形象建立起来的,因而我们对他人的观念毫无疑问带有这些感觉印象,这些形象永远成了我们大多数人把握他人的工具,即它起着打开门的把手的作用。假若我见到一张面孔并觉得他是个诚实的人,这就是说,我在过去的交流中获得了关于诚实的品质的观念,而面前的脸上有相同的可感的因素,因而唤起了这种在社会交流中获得的感想。一个朋友的个性,之所以留存在我们的意识中,并成为我生活于其中的社会的一部分,是因为他的个性以及联系着他的个性的一系列思想——旧的感情加上熟悉的特征,但也有可能加入了新的概念,通过自我感觉的渠道流进了意识的水库。在社会交流中,即使我们已经有了丰富的储存,但我们总是需要帮助才能拿到这些储存,才能利用这些储存并进一步丰富这些储存;而这种帮助通常是可见可闻的东西,以前和储存有联系,现在成为打开储存的钥匙——自我感觉。

 

具体应用编辑本段回目录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自我这一课题重新恢复兴趣,特别是对团体行为的广泛研究,库利的著作又一次为人们所关注.美国社会学家、社会心理学家C.H.库利在《人性和社会秩序》(1902)一书中提出的概念。他认为,人的自我意识是在与他人的互动过程中通过想像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而获得的。在与他人的交往中,人们首先想像自己在他人眼中的形象如何,其次想像他人对自己的形象如何评价,最后根据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形成自我感。犹如人们在镜子中看到自己的形象,人们从他人对自己的判断和评价这面“镜子”中发展出自我意识。因此,人的性格不是遗传而来的本能,而是在社会互动的过程中逐步习得、形成的社会性产物。
  库利的“镜中自我”概念,对G.H.米德等符号互动论者关于自我的概念以及角色理论产生过重大的影响。

 

                                                                     ( 以上资料引自:中华社工网和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网上课堂 )

附件列表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日本大学放送系 下一篇内容分析操作的程序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收藏到:  

词条信息

08572227
08572227
书童
最近编辑者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