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百科网 >> 受众选择性因素的三个方面 >> 历史版本

最新历史版本 :受众选择性因素的三个方面 返回词条

目录

理论内容回目录

1. 选择性接触:面对着众多的媒介信息内容,受众成员无法毫无选择地被动地注意所
有这些内容并对它们作出反应。他们只能根据自己的不同特点、不同需求,有选择地使用媒介。2. 选
择性理解(解释):这是指受众对已被接触和感知的大众传媒的信息所给予的意义,同传播者给予的意
义是否一致,而理解的程度对于劝服来说是具有决定性的。3. 选择性记忆:受成员对自己所接触、理
解的媒介信息,并非能全部长久地印入脑海之中,而只是有筛选地记住一部分内容。
解释选择性因素的观点:1. 认识的连贯论(认知不和谐理论)的解释2.使用与满足理论的解释3. 可获
得性(易得性)论的解释。

(摘自考试大网:http://www.examda.com/

理论提出者回目录

1960年,美国传播学者约瑟夫·克拉伯在《大众传播效果》一书中提出。

理论影响因素回目录

1.社会文化因素

     受众所处的社会环境、社会地位、文化背景的不同,使不同的受众对相同的传播内容产生了不同的看法和态度,从而受传播的影响及程度也不同。

2.心里因素

      受众的心里影响因素有两方面内容。一方面是受众因个体差异而产生的选择性心里和逆反心理;另一方面因为受众生活在不同团体中,需要同环境保持一致,得到认可和接纳,以采取与大多数人相一致的心理或行为。

具体应用回目录

      受众的选择行为体现在自由的选择使用何种媒介及接受何种信息。

      选择性因素是传播过程中的主要干扰,信息争议越大,其干扰也越大,反之,则相反。

(摘自毁人不倦博客)

 

词条信息

08572136
书童
版本创建者 发短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