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百科网 >> 《新民晚报》世博会专题版面 >> 历史版本

历史版本7 :《新民晚报》世博会专题版面 返回词条

 
目录

[显示全部]

《新民晚报》回目录

      《新民晚报》是中共上海市委直接领导的面向广大市民的综合性报纸,以“宣传政策,传播知识,移风易俗,丰富生活”为编辑方针,着眼于“飞入寻常百姓家”。在内容上,力求可亲性、可近性、可信性、可读性。
        “新民晚报”四字由孙中山书稿辑集而成。    
       改革开放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新民晚报》获得了长足发展,报纸发行量和报业经济效益连续多年位居全国晚报之首。1996年,《新民晚报》在美国设立记者站、创办美国版,成为中国大陆第一张跨出国门的晚报;以后又扩大了《新民晚报》在北美地区、港澳地区的发行。2002年,《新民晚报》又与星岛报业集团合作,推出《新民晚报》澳洲专版,扩大了《新民晚报》在大洋洲地区的影响。   目前,《新民晚报》日出32版,周五编辑出版近50个版,主要新闻版面有要闻、经济新闻、社会新闻、教科卫新闻、文化新闻、体育新闻、国内新闻、港澳台新闻、国际新闻等20个新闻版,专刊版面有新民视点、新民证券、新民求职、新民时尚、新民写真、新民汽车、新民康健园、新民网络、新民楼市、新民论坛、五色长廊、读者之声、今日浦东、读书乐、家事、天下游、科学馆、金阳台画刊、桃李芬芳、银发世界、娃娃天地、女性世界、花鸟鱼虫等50多个专刊。

创版史回目录

        《新民晚报》在2009年4月25号这期的报刊上出版题为“迎世博600天行动专题报道”的专题版面。随后,从2010年3月30号至今,先后出版,题为“我们准备好了”、“世博进行时”以及“世博天下”的专题版面。

          在内容上,最大程度的获取世博期间的各方面信息,快而准的发挥传递信息的功能。为关心、关注、准备参观世博会的人们提供尽可能的方便。

版面设计回目录

            新民晚报平日使用4开32版,标题字体为大标宋体和黑体。将不同时期更换的口号“迎世博600天行动专题报道”、“我们准备好了”、“世博进行时”、“世博天下”添加在报头。“中国馆”和“EXPO“被作为世博会专题报道的标志添加在报头左侧。每期报道,根据内容的不同安排版面的多少,努力做到全面、丰富。

版面内容回目录

《新民晚报》世博会专题版面

《新民晚报》世博会专题版面

 

 

 

 

 

 

 

 

5月1日,《新民晚报》为上海世博会出版的专题版面。

  五千年文明 现代化展示 
   ——中国馆今天正式开放参观记
                                                                                                                              薛慧卿 王 蔚 胡晓晶
        
上海世博会6场试运行中,外观雄伟、内藏千秋的中国馆成了园区内炙手可热的场馆。今天,高高耸立的“东方之冠”正式开门迎来八方来客,记者抢先目睹了馆中展现的华夏几千年文明智慧,45分钟旅程,一路惊喜连连、精彩不断。
  76级大台阶不同寻常
  沿着76级大台阶拾级而上,意味“天下粮仓”的“东方之冠”——中国馆就近在眼前了。可别小看了脚下的这些台阶,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整个中国馆大台阶共用4700块花岗石“华夏灰”手工打造而成。为了让石材的表面呈现细密美观的凹槽,特意采用了濒临失传的浙江、福建一带民间绝艺——“三斩斧”,即初斩、细斩、终斩三道工序。每步之下,平均1厘米的宽度就要斩上7刀之多,整个中国馆大台阶加起来总计斩了5400多万刀。
  30年《历程》诗意呈现
  上完台阶,记者首先搭乘电梯来到49米的最上层。这是展馆最高、最大的展层,也是核心展示层“东方足迹”。一个超常规的电影厅先声夺人,由导演陆川执导的8分钟微型史诗电影《历程》诗意地展现了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在城市化建设中所作的努力和成就。令人称奇的是,前、左、右三面大银幕包围着观众,影厅穹顶也有一个弧形屏幕,营造出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看完《历程》走出放映厅,沿墙一溜怀旧的生活小场景让人感慨:1978年的收音机和竹套热水瓶,1988年的12英寸黑白电视机放着毛阿敏的《朋友》,1998年的彩电里唱着《相约九八》……引得记者情不自禁地跟着哼唱起来。
  128米画卷活色生香
  就在边走边唱中,一幅流动的古画不期然映入眼帘——以现代手法重新演绎的中国传统艺术瑰宝《清明上河图》一下子把人“拉”到了宋代汴京城熙熙攘攘的街道。水晶石数字科技公司的制作人员告诉记者,这幅令人震撼的视觉作品长128米,高6.5米,是原图尺寸的近30倍。借助现代的投影和三维动画技术,不到4分钟的画面,活色生香展示了近700个人物的行动举止,揭示出宋代城市的风景,惟妙惟肖。值得一提的是,其特别制作的夜间版,则“描绘”出国画中非常少见的夜间景致。
  800公斤亩产超级水稻
  刚从多媒体情景剧《同一屋檐下》中释放,旁边一片半人高的绿色又抓人眼球。可别小看这块被玻璃罩着的10平方米盆栽,这是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发明的超级杂交水稻最新“版本”,相比普通杂交水稻的平均亩产不过450公斤,这片空运进世博会的超级水稻亩产将高达800公斤。如果量产成功,农民就可以不靠天吃饭了,因为在“家”里就能种水稻。据现场讲解员介绍,有特制的灯光提供光合作用,这些超级水稻现在应该过了三级或四级分蘖,到9月就能收割了。
  10分钟探秘传统建筑
  一片绿色之后,沿着“孩子眼中的世博会”儿童画步道一路下行,就来到了高41米的中国馆的中层,这里等着观众的是一次放松脚力的10分钟“骑乘探秘”。坐着颇像游乐园里的轨道车里上下起伏,拱桥、庭院、园林、斗拱等传统建筑元素场景次第展现,“借景、留白、一景一画”等中国传统城市营建的意境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坐完骑乘,再往下就是观众可以自己动手操作的33米层“低碳未来”展区。其中展出的上汽纯电动概念车荣威E1和光合作用概念车“叶子”能让人看到未来的汽车生活。
  2.7万平方米“空中花园”
  沿高阶电梯而下,水幕中的荷花在身后摇曳,取意于圆明园四十景之一的新“九洲清晏”出门即见。这个位于省区市馆屋顶上的花园高出地面14米,是上海最大的屋顶花园。在这个2.7万平方米的空中平台上,根据中国典型的田、渔、泽、林、脊、壑、甸、漠等地貌用碧水分隔9洲,植被种类因地制宜。站在这里,向上可见巍巍中国馆的中国红在绿荫丛中更显亮丽,向下则可纵览世博园区风采,是绝佳的观景平台。
  本报记者 薛慧卿 王 蔚 胡晓晶   


                                         开园首日本报记者兵分多路上午入园体验
                                                        感受世博园“第一印象”

                                                                                                                                           邵宁

           今天上午,世博园正式开园。本报记者兵分多路,上午入园体验,并分别发回对世博园区的“第一印象”。
  以笑待客
  开园首日的世博园区,人头攒动,热闹非凡。记者在园区里兜一圈,看到的是一张张笑脸。园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告诉记者,只有他们脸带微笑,来的客人才会微笑。
  在5号出入口,安保人员秦志浩满面笑容,耐心地让一位位参观者把物品放入安检机器接受检查。游客高先生跷起大拇指:“还没进园就很高兴!” 记者 屠仕超
  老少皆宜
  老人、宝宝看博怎么办?记者今天上午在世博园区的各个出入口看到,问讯处均有提供轮椅和童车的免费租借服务,整个租借过程简单、快捷。一名童车租赁处的工作人员表示,这个点有60多辆童车,一般7到36个月大的宝宝,就能租到一辆童车。
  而早上9时,家住杨浦区的张先生推着坐在轮椅上的妻子,作为第一批游客之一,来到世博园泰国馆门口。在泰国馆,工作人员看见有轮椅游客光临,为张先生夫妇开通无障碍通道。 记者 许明 钱滢
  团队游博
  世博开园第一天,世博团队旅游人数37668名,集散中心首辆世博游旅游大巴上午8时30分抵达16号停车场,这儿距离世博主题馆非常近,团队游世博可以“零距离入园”。
  上午10时,市旅游集散中心40多辆旅游大巴分别从江苏徐州、张家港、盐城等长三角城市以及本市的各个集散中心上车点抵达世博园区16号停车场,由于工作人员已提前做好换证、换票工作,旅游团队抵达后,游客可以直接从团队通道排队入园,据现场观察,团队排队安检入园时间一般都在半小时以内。记者 沈敏岚
  领预约券
  今天上午,主题馆的预约券发放显得“冷热不均”。据了解,整个世博园区里共有20多处预约点,每个点上有8台预约机。但由于参观者大多是拥挤在中国馆、欧美馆周围,因此发放预约券时的“东边冷清西边热”较为明显。比如,A10区亚洲联合馆广场上的预约点,排队的人很少,二三分钟就能搞定。而在中国馆旁的A03区,每台预约机前都排起了百米长队。   记者 王蔚
  亚洲风情
  B片区是亚洲馆相对比较集中的区域,各家亚洲馆门前也是民族歌舞表演轮番上阵,让游客好好体验了一番亚洲风情。印尼馆门前,五位头戴金色饰冠、身穿艳丽民族裙装的赤足少女,在一支25人组成的印尼民族乐队的伴奏下跳起了迎宾舞,据印尼馆工作人员介绍,这是印尼民间最高规格的迎宾礼仪。
  记者 罗震光
  “闹闹”舞蹈
  在联合案例馆,不少游客被来自法国巴黎大区的两位“未来人”深深吸引。巴黎“未来人”是两位智能机器人,名叫“闹闹”。滚圆的双眸深陷,闪烁着彩色目光;橄榄形的脑袋转动自如,两个扩音喇叭式的耳朵,能听懂英、法、中三种语言;他身高约半米,身姿匀称矫健,十余个白色塑料骨节,会模仿人类许多动作;一听到有人和自己打招呼,“闹闹”就投去聪明的目光,善解人意地说:“有什么需要我帮忙的吗?”  记者 马亚宁
  “紫蚕”苏醒
  今天上午9时21分,有“紫蚕岛”美称的日本馆入口处徐徐开门。59岁的上海市民龚小妹排在人群最前列,开馆时,她已在场外等了近一个小时。与龚小妹的简短交流,在日本馆外。原计划在馆内等着采访第一个参观者,向日方工作人员尾高健提要求,他却面露难色。原来他担心,在进场通道拦人采访,可能影响后续人流参观。场馆的人性化,可见一斑。           记者 曹刚
  市长导览
  上午9时,城市最佳实践区台北案例馆门口人流涌动,排队等候区站满观众。让游客们没想到的是,台北馆的首位“迎宾员”竟是台北市市长。
  10时,台北市市长郝龙斌、歌手王力宏、鸿福富士康科技集团总裁郭台铭与台北案例馆创意总监、著名导演侯孝贤共同开门迎客,为首批入馆的观众送上一份特别的礼物,包括台北馆主题曲的MV光碟、台北简历手册、台北特产凤梨酥和LED迷你灯。     记者 叶薇
  精彩《飞天》
  在浦西园区,太空家园馆是参观大热门。早上9:30开馆前已人头攒动。今年读初一的张哲铭,早晨7点起床、8点就在爷爷、爸爸的陪伴下冲到了太空家园馆,还排到了长队的第一名,结果开心地拿到了馆长给第一个进馆观众发放的太空家园馆吉祥物——太空豆宝。而当首场反映中国人飞天梦全过程的3D影片《飞天》放完,小哲铭和现场所有观众一样,都忍不住站起来,把掌声献给了太空家园馆的第一天。
  记者 胡晓晶
  开园“报到”
  为了迎接世博会首日开园,各参展方都十分重视,给首批前来参观的市民一个惊喜。上午9时25分,美国馆开馆前,美国驻华大使洪博培,美国驻沪总领事、美国6个参展城市的市长就在展馆门口迎候第一批前来参观的游客。洪博培还同排在队伍最前面的游客一一握手,用中文说:“欢迎来美国馆!”
  此外,墨西哥、欧盟、卢森堡、希腊、瑞典、加拿大等展馆还举行了各种特色的开馆仪式,正式向上海世博园区“报到”! 记者 薛慧卿
  云中水滴
  走在世博轴上,远远就能看到一个白白胖胖的云朵式建筑在“呼吸”,每隔八分钟就会“吐”出白色的雾气,每次“吐气”维持三分钟。这就是在世博会159年历史上首次独立开馆的世界气象馆——“云中水滴”。作为试运行期间最热门的场馆之一,早上9时左右,气象馆外就排起了等候参观的队伍。参观者依次进入“热气球”,惊喜地发现脚下竟然就是熟悉的地球。随着“热气球”慢慢“上升”,参观者逐步进入到地球对流层,体验了一把“云中漫步”。
  记者 马丹
  制鞋工坊
  为知名品牌菲拉格慕(Ferragamo)做了50年皮鞋的制鞋师罗特洛尼,今天把他的制鞋工坊搬进了世博园。9时30分,意大利馆正式开馆后,位于一间玻璃房内的菲拉格慕工作室成了“意大利卓越”展示专区的亮点。而由28间独立小房子构成的荷兰“快乐街”今天迎来了贵宾——荷兰首相鲍肯嫩德。“除了快乐街,荷兰这次还在位于城市最佳实践区的‘水城鹿特丹’、位于静安区的荷兰文化馆带来了更多活动,希望给观众带来多重的体验!” 鲍肯嫩德热情向每个世博会观众发出邀请。   记者 陆梓华
  触摸好运
  上午10时许,记者来到C片区,几乎所有场馆都开门迎客。广场上,来自捷克的杂技演员的自行车、高跷等表演,把观众引到了捷克馆。观众进馆后,可见一座高高的铜像——捷克馆的镇馆之宝圣约翰波穆克铜像,铜像下的两座浮雕是从布拉格的查理大桥上运来的。旁边有牌子“触摸好运”。一位观众触摸了浮雕后说:“世博好运!”记者 邵宁


                                                         浓郁中国情 和谐世界音 
                                            ——记昨晚世博会开幕式的六大组合表演
                                                                                                                                    杨建国
  700名身穿粉色衣裙的中国少女,站在世博文化中心多层舞台的四周,圣洁的歌声簇拥出著名歌唱家宋祖英和世博会形象大使成龙,一曲由王平久作词、张千一作曲的《和谐欢歌》,散发出浓郁的中国情韵,也唱响了中国上海世博会的开幕仪式。
  英龙组合 唱出心情
  圆弧形舞台上的少女,是来自上海各所高校的大学生。她们的手里变幻出晶莹剔透的水晶球,映衬着宋祖英和成龙的歌声鲜活地萦绕观众耳畔,和平鸽在巨大的LED屏幕上自由飞翔。《和谐欢歌》用和谐的寓意和欢乐的情绪,唱出了人们相聚世博的心情。
  三人组合 表达心愿
  毛阿敏、刘媛媛和周华健联袂组成“毛刘周”组合,在手舞缎带的小朋友们簇拥下,唱出的《相约上海》洋溢着喜气。这首由本报资深记者唐宁与李晓共同作词、著名军旅作曲家印青谱写旋律的歌曲,唱的是“让我握住你的手,请你靠近我的肩”的真情,表达的是天下和睦为一家、五洲四海同欢聚的心愿。此时,56个少数民族的兄弟姐妹蜂拥而上,不同肤色的五大洲演员齐聚舞台。世博,是一次召唤,相约上海,迎来的是灿烂的笑脸。
  金奖组合 情韵浪漫
  郎朗的琴声,挥洒出漫天的浪漫音符。从《长江之歌》迭现出《新上海协奏曲》,轻灵的旋律,似乎形象地赋予了“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更多情感内涵。大屏幕背景映现出巨大的黑白键盘时,160名芭蕾演员遍布于弧形舞台各个层面,随着乐声翩然起舞。一身红色的谭元元领衔12位国际比赛获大奖的中国演员形成金奖组合,整齐的舞步旋转出优雅和精致,洋溢着城市的活力。
  国际组合 共襄盛会
  各国演员的参与,让在中国举行的上海世博会,变成了世界共襄的一次文化大融合。蓄“鸡冠”造型头发的新西兰毛利族小提琴手艾琳娜,用精湛的炫技与纯朴的舞蹈演员共舞;南非索韦托合唱团的歌手们,扭动身躯尽情抒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来自上一届世博主办国日本的著名歌星谷村新司唱起了讴歌真诚与友谊的《星》,来自下一届世博主办国的著名歌唱家波切利咏叹《今夜无人入眠》的激越心声,正是这个夜晚世博参与者们心情的真实写照。
  双子组合 相得益彰
  上海世博会的两首主题歌在昨晚第一次被唱响。昆西•琼斯与谭盾合作的《Better city better life》和赵光、甘世佳的《致世博》,构成一外一中的世博主题歌“双子组合”。外文主题歌轻灵动感,中文主题歌深情优美。两首歌曲先后演唱,既以不同的音乐风格展示了多元融合的上海世博会特色,也以不同的语言特点让不同地域的人们都能感受世博的主题。
  家庭组合 心手相连
  当黄英、廖昌永和谭晶、孙楠唱起主题歌《致世博》时,不同国度的三个三口之家漫步舞台,遥相探望之中逐渐走到一起,相互拥抱。在巨大的地球徐徐升起在舞台中央时,两名在青海玉树地震中失去双亲的藏族孤儿,也出现在了舞台上。三口之家的三名孩子马上跑上前去,一起拉起了手,孤儿的脸上浮现出由衷的笑容。地球缓缓旋转,演员深情起舞。孩子们手拉手的情景,让人看在眼里,感动在心中。       
  本报记者 杨建国

    人生中永留难以磨灭印象 
  黄英廖昌永谭晶孙楠谈唱主题歌的激动心情
                                                                                                                    杨建国

  昨晚世博会开幕式结束后,黄英、廖昌永、谭晶、孙楠等参加演出的各路明星抑制不住参与的激动,纷纷畅诉心情,共享欢乐。
  廖昌永感慨地说:“我们终于盼到了这一天,这是我人生中永远难以磨灭的印象。衷心希望上海能发展更快。祝愿海内外的朋友,来到上海参观有收获。”黄英告诉记者,“虽然这几年在全世界到处演出,但我始终记着我是上海的女儿,今晚站在世博会开幕式的舞台上,心里有说不出的自豪。”
  谭晶说:“为世博放歌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孙楠意犹未尽地说:“《致世博》有鲜明的中国元素,唱起来很顺。同时,这首歌还有丰富的国际风格,不仅反映了我们对世博的情感,更能感受到热情和激情,所以我们在演唱时,心情非常激动。”本报记者  杨建国

 


地球花开分外美
——世博会开幕式高科技揭秘
                                                                                    杨建国


  高科技融入舞台,使表演产生匪夷所思的魔力。新、奇、特效果令观众眼花缭乱,大大提升了演出效果。
  花瓣变地球
  在文艺表演进入到最后的“致世博”阶段,根据设想,舞台上应有一个缓缓转动的巨型地球,象征全世界人民关注生存状态、共同守望家园的主题。解放军总装备部工程设计总院的工程师们得知后,马上根据需求进行科研攻关,最后运用电子、液压等控制技术,制作了五个大型花瓣先藏在舞台底下。当音乐响起,每个分成两块的花瓣在伺服电机的推动下起升、旋转、合拢,经过21个动作的折返,重达25吨的大型装置变成了一个直径为6米的巨型地球。
  小球自由飞
  在“江河情缘”部分,770只直径为28厘米的小球从天而降,就如动感雕塑。这个“小球矩阵”的学名叫“动态曲面系统”,出自中国科技大学科学家之手。小球使用特殊材料制成,运动时悄无声息;内装的传感器,使小球被数字程序控制,按照网络指令飞行,由此形成独特的舞台景观。为让“小球矩阵”体现最佳视觉效果,经过东华大学技术人员的努力攻关,悬挂小球的高性能纤维绳直径只有比头发还细的0.4毫米,肉眼难以辨别。
  浮球随风舞
  当“小球矩阵”成波浪舞动时,舞台前沿突然漂浮起12个“空气浮球”,随着音乐旋律的上升、移位、飘荡,跌宕起伏的姿态韵律感十足。这些直径为60厘米中型浮球,是运用空气力学的“伯努列原理”,靠地板上的圆孔喷头喷出的气流来控制。浮球完全是在电脑的操控下“腾云驾雾”。但是,尽管这些浮球在整场演出中只出现短短几分钟,但负责开启和关闭圆孔的武警战士却要“猫”在舞台底下的狭小空间里等待,听到一声令下,保证零误差让浮
  球升起。  本报记者 杨建国   


世博园区户外表演上午全面铺开
两万场演出扑面而来

                                                                     朱光

  本报讯 (记者 朱光)5位黑发褐肤、身材高挑的墨西哥女郎拽着拖地长裙从世博园后滩入口处经过时,引发排队市民的拍照热情;来自马拉维的孩子们在非洲广场身穿白色唐装练武术……逾800个节目,近2万场融合高新科技、民族风情、地域特色的文化盛宴,正随着世博会的开幕扑面而来!仅今天上午9时半至晚上10时15分,户外文化演出活动就有90场!
  2万场演出,还是2010上海世博会园区内不含各国家馆和国际组织馆的数字!据世博局活动部透露,在这些文化活动中,逾七成是为市民和观众准备的,散布在32个世博文化演出场馆内,其中多为广场演出,其中,最容易看到、也颇有看点的就是五大洲广场演出。

 

现代梦幻“春江花月夜”
——开幕式室外灯光喷泉焰火表演欣赏
                                                                                     林明杰

  黄浦江会记住昨夜的盛大艺术美景。由大卫•阿特金斯为总导演的室外灯光喷泉焰火表演,让南浦大桥、卢浦大桥和浦江两岸合围的空间内,成了人间仙境。横贯世博园区的120万平方米黄浦江面上,上演了一场极具梦幻色彩的灯光喷泉焰火表演。
  表演的第一篇章“世博欢迎您”。长284米,高35米的大屏幕闪亮登场。在中国红的映衬下,金色“中国上海欢迎您”标语闪闪发光。两座大桥上无数焰火飞向夜空,红色光束齐射江面,黄浦江犹如铺上了巨幅红地毯。
  突然,从卢浦大桥一端的江面上漂来了一大片闪烁着莹莹红光的圆球。6000个变幻着红、黄、橙色的LED发光球,顺流而下,绵延不绝,把观众带入了第二篇章“和谐欢聚”。这是首次在中国出现的大型江河景观艺术。200多艘船只上飘扬着参加世博会的2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旗帜。这时,大屏幕上中国儿童绘制的世界各国儿童的笑脸一一呈现,现场气氛温馨而欢快。
  金色焰火从卢浦大桥点燃,顿时,两岸及江面驳船上腾起了五彩缤纷的礼花弹,相互追逐,争奇斗艳。大屏幕上出现各种中国传统的吉祥图案。夜空中的礼花呈现出笑脸、世博标志等造型。
  金色的礼花从两岸竞相燃放,在浦江上空相迎对接,形成了“手牵手”的特殊造型。随着《欢乐颂》的歌声响起,焰火密集喷放,所有探照灯、镭射灯、喷泉全部加入了光和火的狂欢。第三篇章“世界同欢庆”将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开幕式表演推向了高潮……     本报记者 林明杰

 

 

链接回目录

《新民晚报》上海世博会专题版面电子刊:http://www.soubaoad.com/newsletter/563.shtml

 

 

 

 

 

 

 

 

 

 

 

 

 

 

 

 

 

 

 

 

 

 

 

 

 

 

 

 

 

 

 

 

 

 

 

 

 

 

 

 

 

 

 

 

 

 

 

 

 

 

 

 

 

 

 

 

 

 

 

 

 

 

 

 

 

 

 

 

 

 

 

 

 

 

 

 

 

 

 

 

 

 

 

 

 

 

 

 

 

 

 

 

 

 

 

 

 

 

词条信息

08578137张洁
举人
版本创建者 发短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