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百科网 >>所属分类 >> 传播学理论   

约哈里之窗

标签: 人际交往 沟通

顶[0]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显示全部]

约哈里之窗的沿革编辑本段回目录

 
  约哈里之窗(Johari Window)由美国心理学家乔瑟夫·勒夫(Joseph Luft)和哈里·英格拉姆(Harry Ingram)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故就以他俩的名字合并为这个概念的名称。当时他们正在从事一项组织动力学的研究。发展至今,约哈里之窗与组织发展更为相关,因为它现在的研究重点主要落在人的软技能、行为习惯、移情作用、人际合作、人际发展以及组织间发展,等等。 在他们的早期出版物上,这一模型还曾被写为“JoHari”。现在,约哈里之窗已经成了一个广泛使用的管理模型,用来分析以及训练个人发展的自我意识,增强信息沟通、人际关系、团队发展、组织动力以及组织间关系。

 

约哈里之窗概述编辑本段回目录

       约哈里之窗也被称为: “自我意识的发现—反馈模型”, 或“信息交流过程管理工具”。是对如何提高人际交往成功的效率提出,用来解释自我和公众沟通关系的动态变化。是一个介绍自我和相互了解的模型。此理论已被引入到人际交往心理学、管理学、人力资源等领域。

约哈里之窗的内容编辑本段回目录

       约哈里之窗是一种关于沟通的技巧和理论。它实际上包含的交流信息有: 情感、经验、观点、态度、技能、目的、动机,等等,作为这些信息主体的个人往往和某个组织有一定的联系。根据这个理论,人的内心世界被分为四个区域:开放区、盲目区、隐秘区、未知区
       开放区(公开):代表所有自己知道,他人也知道的信息。
       盲目区(盲点):代表关于自我的他人知道而自己不知道的信息。
       隐秘区(隐私):代表自己知道而他人不知道的信息,这些信息有的是知识性的、经验性的,甚至是创造性思维的结果。
       未知区(潜能):这个区域指的是自己不知道,他人也不知道的信息。是潜意识、潜在需要。这是一个大小难以确定的潜在知识。
       通过建立在任务、信任基础上的交流,扩大开放区,缩小盲目区和隐蔽区,揭明未知区,这就是知识组织的功能。

       所谓公开,就是自己知道别人也知道的关于自己的事情;所谓盲点,就是自己不知道而别人知道的关于自己的事情;所谓隐私,就是自己知道而别人不知道的关于自己的事情;而自己不知道别人也不知道的关于自己的事实,称为未知之事,未知之事即为隐藏潜能。
       约哈利之窗不是静止的而是动态的,我们可以通过内、外部的努力改变约哈利之窗四个区域的分布。

       也就是当我们公开的、隐私的事实放大了,那么我们的盲点和隐藏潜能相对就变小了。

       盲点、隐私这些制约和影响我们潜能发挥的根本性因素,必须依据全新的团队互动式学习方法,理性而大胆地应用教练技巧中的反问、回应、分享等手段,才可以不断冲破我们内心的本能阻力,使个人和组织思维中盲点越来越少,隐私充分披露,从而达到个人素质提升和组织效能的根本改变。

       约哈利窗理论主要是教我们如何发现盲点、开发潜能。

即: 个人——挖掘自我盲点,突破思维局限,使个人潜能得以开启
         工作——发挥领导才能,勇气自信倍增,提升自我价值 
         家庭及社交——善于聆听,沟通无阻,增进感情

约哈里窗的应用-------怎么进行自我分析编辑本段回目录

       认识自己,了解自己,除了身高、体重、血压等可以用仪器迅速而简便地测出外,其他诸如对品质、能力、品性、性格等等的了解就不是那么简单了。虽然心理学家、社会学家设计了众多的测验和量表,但一般人还是不知从何着手讲行测试.更何况一些复杂品质在目前尚没有可行的方法或工县直接测试。因此,人们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往往采取一些间接的方法。通常采用的方式有以下几种:
       (一)从别人对自己的态度来了解自己
       我们看不见自己的面孔,常常借助于镜子,同样,我们不易评价自己的品质,就得依靠别人对我们的态度和反应。这正如心理学家库里所指出的,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是自我评价的一面镜子。在与他人交往的社会生活中,我们借自己的外显行为将自己介绍给别人,反过来别人对我们的看法又影响着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因此,个体对自己的认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周围的人对自己如何评价。当然,他人的评价并非都很准确,这正如镜子因凸凹不平会歪曲人的形象一样。倘若我们能和多数人交往,注意倾听多数人的意见或反应,善于从周围的人的一系列评价中,概括出一些较稳定的评价作为自我评价基础,这将大大有助于自我了解。
       (二)通过和别人比较认识自己
       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的社会比较理论认为,人有一种评估自己的内驱力;在缺乏客观的、非社会标准的情况下,人们将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评估自己。社会实践证实了这个理论的这两个观点。每当我们怀疑自己的能力,反躬自问自己:“我在某方面的能力到底如何”时,就会很自然地想到和别人进行比较,以判定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位置和形象。自己跑步的速度是通过与别人赛跑中比较出来的;个子的高矮也是通过“比个儿”而确定的;个人认识评价自己的品质、能力等都是如此。我们总是通过和自己地位、条件相类似的人的对比来估价自己以及自己和周围环境的关系。
       (三)“约哈里窗”——利用回馈客观认识自己
       “约哈里窗”是社会学家约瑟夫·卢福特和哈里·伊阿那设计的一种交流模型。根据“约哈里窗”的原理,人自身储存的信息有四种形态;或称其为有同种区域:其一,开放区,即包括本人和其他人都知道的有关本人的信息;其二,盲目区,包含其他人了解,而本人却没有意识到(或不了解)的有关本人的信息;其三,隐蔽区,包含本人了解,而其他人也不了解的有关本人的信息;其四,未知区,包含本人不了解,其他人也不了解的有关本人的信息。运用“约哈里窗”认识和评价自我的方法,第一步是,请5个或10个非常了解你的朋友,要他们列出你的优点和缺点。可以先从好朋友做起,看到底怎么样看你。如果想进一步客观地评价自己,再请那些你最不喜欢的人列出你的优缺点,也就是让别人做你的镜子,利用别人给你的回馈,帮助你认识自己,评价自己。第二步,你自己也拿出一张纸来,自己列出自己的优点和缺点。然后将自己列出的与别人列出的—一比较,便可能产生上表中列出的四种情况。由“约哈里窗”你也许会发现自己有许多优点,别人并不知道,也可能出现别人认为你的优点,你自己反而不觉得,这样你可进一步了解自己。同样,你的缺点也可能有类似的情形。“约哈里窗”了解和评价自己,要比从自我观察的材料中分析、评价自己更客观、准确、可靠。
       (四)通过和自己比较认识自己
       这种与自己的比较包括两方面:一是将目前的“自我”与过去的或将来的“自找”作比较:二是将自己的期望与实际获得的成就相比较。这两方面都是客观、正确的自我认识不可缺少的。个体的自尊、自信、自大、自卑等主要取决于个体内在状态与自我期望等主观因素。往往是这些因素决定着个体对自己的感情、态度的判断和评估。我们往往依据自己在一定活动中的成败,对自己的学识、素养和才能作出判断。生活中常有这样的事情:有的同学期望获得第一名,而以屈居第二为奇耻大辱,而有的同学却为成绩及格而兴高采烈;有的年轻朋友因某种条件较差的工作而愁眉不展,自叹苦不堪言,而老工人在相同的条件下却“以苦为乐”,干劲十足,如此等等,都反映了人们的判断水平。每一个年轻朋友,都是将自己心目中形成的理想的“我”的形象与现在的“我”进行比较,这往往就是我们生活的动力。要追求、 寻长这个理想的“我”,就需要坚定、忍耐,专心致志和顽强地自我进取,就得克服懒惰、懈怠、消极、怯弱等习性。
       (五)通过内省来观察自己认识自己
       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这说明了古人也懂得内省的重要。我们不仅应该依据他人的态度来观察自己,认识自己,更主要的还应通过内省来认识自己。个体关于自己的情感、定势和信念的信息,主要来源于知觉自己的内心状态;观察自己的外显行为;观察与这些行为相关的环境。要处理好这些信息,就需要“内省”。也就是说要认识自己还必须把自己正在进行的心理活动作为自己注意的对象,对自己已有的心理经验有所认识。当然,正确的内省必须遵循现行社会中通行的社会文化价值观念,普遍的社会文化准则和行为规范,否则,是不可能给自己作出公止客观的评价的。青少年在青春期常用的一个方式就是记日记。日记不仅是自我暴露、自我交流的手段,还是白我分析、自我认识、自我监督的手段。古今中外,许多名人都是非常善于内省和自我分析的。例如达尔文在自我分析时曾说;“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觉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且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我可能是在众人之上。”革命老前辈、教育家吴玉章经常全面、深刻、尖锐地分析自己,终成伟大的共产本义战士。他在自传中写道:“我觉得,我有些优点,但同时又是缺点。如我忠诚坦白,但因此缺乏警惕性,易受人欺;有恒心毅力,但因此作事迟缓,不敏捷;志趣远大,但又因好大不顾实力,常常不能完成计划;特别是‘党八股’的毛病深,写文章总是长而拙;我艰苦而耐劳,克已为人,往往因此不应该让步者让步;我能好恶人,但不能‘打而知其恶,告内知其美’,特别是在使用干部上常受其善,不为威胁,不为利诱,能知足安分,存心做一个好人,能随时代潮流并进,心志纯洁,大公无私。17岁以前,很沉默寡言,但以后又变为多言,现在还是有不必多言而哓哓不已。有时应言而又隐忍不发。”让我们高举理智之灯沿着心理的隧道来烛照它的光明,人要前进,向着幽深的自我前进,只有分析自己,认识自我,才能实现自我。
       

 

参考文献 编辑本段回目录

1.朱智贤,《心理学大词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

2.王德海、周圣坤,《传播与沟通》,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2版。

3.周小明,《人类交流与传播》,上海文艺出版社1990版。

4.戴元光等,《传播学原理与应用》,兰州大学出版社1994版。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电扬广告 下一篇媒介专业主义是什么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收藏到:  

词条信息

09581114
09581114
书童
最近编辑者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