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百科网 >>所属分类 >> 经典影像   

持摄影机的人

标签: 持摄影机的人 吉加·维尔托夫

顶[0] 发表评论(3) 编辑词条

 

目录

[显示全部]

视频编辑本段回目录

简介编辑本段回目录

《持摄影机的人》  

持摄影机的人

外文名称

The Man With A Movie Camera   

更多中文片名:

 持摄像机的人   

更多外文片名:   

Chelovek s kinoapparatom The Man with a Movie Camera The Man with the Movie Camera Living Russia, or The Man with a Camera.....(USA)   

编剧:

吉加·维尔托夫 Dziga Vertov   

影片类型:

纪录片

片长:80 min / Germany:68 min / UK:68 min   

国家/地区:

 苏联   

色彩:

黑白

幅面: 35毫米无声标准银幕   

混音:

默片  
级别:

Australia:G / Finland:S / Brazil:18   

摄制格式: 35 mm   

洗印格式: 35 mm   

胶片长度: (6 reels)   

制作公司:VUFKU   

发行公司:   

Amkino Corporation [美国] (USA)   

Continental Home Vídeo [巴西] (Brazil) (DVD)   

Image Entertainment Inc. [美国] (USA) (DVD)   

Kino International Corp. [美国] (video)   

Kino Video [美国] (USA) (DVD)   

 

导演编辑本段回目录

吉加·维尔托夫 Dziga Vertov   

 吉加·维尔托夫(Dziga Vertov,1896-1954),原名Denis Arkadievich Kaufman,1896年1月2日生于一个俄属波兰家庭,去世于1954年2月12日,苏联电影理论家。

早年经历
  维尔托夫的父亲是一个图书管理员。维尔托夫有两个弟弟,大的叫米哈伊·考夫曼,从小热衷于摄影,后跟从维尔托夫拍摄纪录片;小的叫鲍里斯·考夫曼,曾参与法国先锋派电影运动,后成为美国著名导演艾里亚·卡赞和西德尼·吕美特的总摄影师。维尔托夫早年在圣彼得堡求学,学习医学和心理学,与此同时,他也是一个追随马雅可夫斯基的未来主义诗人。1916年至1917年间,维尔托夫建立了一个“声音实验室”,试验声音的各种蒙太奇效果,也正是在这个时候,他给自己起了吉加•维尔托夫(Dziga Vertov)这个笔名。Dziga和Vertov这两个词都含有旋转的意思。   十月革命后,维尔托夫加入了莫斯科的电影委员会,并当上了新闻片“电影周刊”(Kino-Nedelia)的编辑。在担任编辑期间,维尔托夫不仅加深了对电影的认识,而且还从堆积如山的素材中剪出两部文献纪录片,《革命周年纪念》(1919年)和《内战史》(1921年)。在这里,维尔托夫遇上了一位热心的剪辑员斯维洛娃(Yelizaveta Svilova),这位年轻漂亮的姑娘日后成了他忠诚的妻子和帮手。
电影眼睛
  1922年战乱平息后,西方的故事片大批出现在苏联的电影海报上,维尔托夫对这些虚构的电影很是反感,觉得它们是生活廉价的替代品,和宗教一样都是麻痹人民的鸦片。这时,维尔托夫开始以“三人委员会”(troika)为名义发表宣言,他在宣言中说,“电影的躯体已经被习惯的剧毒麻醉了。我们需要机会在这垂死的机体上做一次实验,以寻找解毒的良方”。维尔托夫的三人委员会实际上是一个家庭电影小组,其成员是维尔托夫,他的妻子斯维洛娃,他的弟弟米哈伊·考夫曼。   1922年5月,三人小组创办了一份《电影真理报》(Kino-Pravda),这是一种按月发行的新闻电影,间或也出产一两部具有正片长度的纪录片,它们由火车送往各地放映。“电影真理报”这个名字来自于列宁1912年创办的《真理报》(Pravda),它宣示了维尔托夫这样一个电影理念:无产阶级电影必须以真实为基础。

主要作品
  《电影眼》Kinoglaz (1924)  《持摄影机的人》Chelovek s kino-apparatom (1929)   《热情:顿巴斯交响曲》Entuziazm: Simfoniya Donbassa (1931)   《关于列宁的三支歌》Tri pesni o Lenine (1934)


 

下载地址编辑本段回目录

ed2k://%7Csubscribe%7Chttp://www.verycd.com/topics/64197/feed%7C/

http://bt.box.n0808.com/C2/57/C275D34C2C2FB14C71F782581223F66C3E1A0357.torrent

 

剧情  编辑本段回目录

 本片是前苏联导演维尔托夫为了实践他提出的“真实电影”理论而进行的一个实验。摄影机随意拍摄了一个城市从清晨到黄昏的景象,捕捉不同人的生活瞬间,并用蒙太奇手法加以组合,原封不动地再现生活的原貌。导演通过影片实现了“真实电影”理论提出的用摄影机的记录来补足“没有武装的人类之眼”所看不见的缺憾,成为第一部实验电影,并为“真实电影”的发展打下基础.                                                                                             本片是一部纪录前苏联劳动人民平凡生活的影片,也是一部关于摄影机如何记录以及摄影师剪辑师工作的影片。其基本可以分为观众入席的序曲、城市的黎明、劳动人民白天的辛勤工作以及人民工作后的休息与艺术实践。影片拍摄于苏维埃革命之后,片中有强烈的马克思主义阶级观。   

幕后花絮   

这部里程碑式的作品系苏联著名蒙太奇理论的“电影眼睛派”(Kino Eye)创始人维托夫用摄影机纪录的莫斯科的一天,在镜头和剪辑技巧方面有着创造性的发现。他强调用“抓拍”的方式捕捉生活的片段,并积极主张利用声画蒙太奇对电影进行革新,他的这套理论对后来的法国先锋派和意大利新现实主义运动都有深远的影响。60年代戈达尔组成过著名的“吉加·维托夫小组”,取名便是对这位苏联电影实验大师的推崇。   

一部具有很强纪实性和多义性的作品,维尔托夫“电影眼睛”理论的直观表现

电影史上的里程碑作品!在影史上有着绝对地位的影片!   

尚·卢治的《夏之纪事》就是向此片致敬的影片!   

 

评价

   

持摄影机的人
《带摄影机的人》是一部具有很强纪实性和多义性的作品。这部经过精心剪辑的纪录片是维尔托夫“电影眼睛”理论的直观表现,它没有布景,没有字幕,也没有演员道具。影片呈现了一个缜密的套层结构:表层上是一部纪录苏联劳动人民平凡生活的城市交响曲,其内层则讲述了摄影机如何纪录生活、摄影师如何进行拍摄和剪辑。表层的城市交响曲可以分为观众入席的序曲、城市的黎明、劳动人民的辛勤工作和工作后的休息与艺术实践。在内层结构中,从带摄影机的人拿着摄影机走出门口开始,讲述了通过“电影眼睛”即摄影机来纪录现实社会的过程。影片的伟大意义不仅在于纪录下了一个时代一个城市的现实生活场景,更多地在于其理论与技术相结合所实现的价值。在技术方面,本片创造了分割画面、二次曝光等剪辑手法;在理论上创造了“自我暴露”的拍摄手法,即摄影者出现在影片中。所以本片是一部伟大的作品。

  

上映日期: 1929年1月8日 苏联

视频参考编辑本段回目录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g1ODM2MDY4.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H78cJLs_woQ

附件列表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电影狂人 下一篇光影的魅力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收藏到:  

词条信息

娟娟6153
娟娟6153
书童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胡其英6154
胡其英6154
书童
最近编辑者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