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百科网 >>所属分类 >> 北京奥运传播博物馆    音乐馆   

听,北京的声音,2008秒

标签: 听,北京的声音,2008秒 奥运会 苏京平

顶[2] 发表评论(2) 编辑词条

听,北京的声音,2008秒

专辑封面专辑封面


 

目录

[显示全部]

简介编辑本段回目录

经过两年的精心筹划制作,由北京奥组委授权,北京电台广播制作的听北京的声音大型音响纪念光盘在国际奥林匹克日到来之际正式推出了。 整张CD包括8个部分,第一部北京清运,用清脆的车铃声展示清晨的北京。第二幕北京的脚步,热火朝天的奥运场馆,用音响勾勒出北京繁忙、坚实而欢畅的脚步。第三幕是歌唱校园,第四幕是激情广场、第五幕是午后雷雨,第六幕是黄昏,第七幕是北京夜色,这五幕力图用音响勾勒出一副现代北京城的素描,第八幕是最后一幕是奥运来了,用不同的语言传递一个共同的声音,更快、更高、更强,表现北京对世界文化的开放姿态,升温人文奥运的主题。 以时间作为轴线表现出普通北京人一天的生活,京剧、琴书、鸽哨、暮鼓晨钟等北京传统文化的代表声音都按照整体篇章的节奏有机串联起来,胡同游三轮车队叮当作响的铃声,王府井夜市上吆喝大王的叫卖声以及景山公园千人大合唱等,从不同角度,传递出北京人不同的生活状态。这张CD最后由奥组委作为国礼送给了外国友人。

制作团队编辑本段回目录

授权:北京奥组委会

制作: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台

总策划:苏京平

光盘导演:张蓉

参与制作:著名音乐制作人小柯、电影导演贾樟柯、乐评人金兆钧等

苏京平苏京平

发行时间编辑本段回目录

2005.07.13

曲目内容编辑本段回目录

1.楔子

2.第一幕:北京晨韵

3.第二幕:北京的脚步

4.第三幕:鸽哨•校园

5.第四幕:激情广场

6.第五幕:午后•雷雨

7.第六幕:黄昏•古韵•闲情

8.第七幕:北京夜色

9.第八幕:奥运来了

CD背面CD背面

在线播放编辑本段回目录

在线介绍编辑本段回目录

下载地址编辑本段回目录

创作背景编辑本段回目录

创作团队人员分享创作过程


北京的声音名片(部分)

2005年07月13日 00:01:57
本报记者 冯玥

“现实中感受到的声音,比我们设想的要丰富得多”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台“人生热线”主持人苏京平说,几位主创人员查资料、拜访民俗专家、组织听众讨论。从最初的设想到最后的方案,“前后十易其稿都不止”。 几轮创意、讨论、否定之后,著名录音师陶经(《孩子王》《霸王别姬》《英雄》《十面埋伏》等电影录音师)的一句话让他们茅塞顿开:“先甭考虑要做成什么样,先出去录。”
  “果然,现实中感受到的声音,比我们设想的要丰富得多。”苏京平说。
  于是,他们采录到的声音素材,几乎是五花八门无所不包。大钟寺的钟、鼓楼的鼓、什刹海夜晚的桨声,锻炼身体的登山、跑步、打拳、踢毽、扭秧歌、抖空竹、跳国标、游泳、健身等等;王府井、大栅栏、秀水街、潘家园的各种吆喝声;书报亭里“晚报,晚报,北京晚报”的叫卖;机场、火车站、出租车、地铁、城铁、公交车上各种脚步、售票、到站报名报时声;天坛故宫雍和宫北海等名胜古迹的解说、脚步声;婴儿出生、婚礼、放风筝、逗蛐蛐等各种市井民风……
  “总共是100多个小时。”光盘导演张蓉说,经过筛选,去掉音质不理想的,再加上有些重新补录,可供选择的素材有30多小时。
 

“它是北京的情趣……不知多少次把人们的目光引向遥空”

   为了录鸽哨的声音,张蓉他们却是大费周折。最先想到的是找信鸽协会,后来才知道“露了多大一怯”。一番打听之后,他们又找到了在宋庆龄故居做义工的郑永祯。郑师傅酷爱鸽子,退休以后主动来这里养鸽子。他的两个弟弟则喜欢做鸽哨,让哥哥试飞。
  说明来意后,郑师傅表示,行,但是你们要等一段时间。因为这里附近住着一位官员,平时嫌鸽哨扰民,不让带鸽哨,鸽子需要训练。而且鸽哨讲究搭配,高音低音怎么配起来才和谐悦耳,也要多试。
  过了半个多月,郑师傅来电话说:你们来吧。
  清晨,位于后海北沿的宋庆龄故居,一片静谧,正是录音的好环境。录制过程里,通过耳机听到的声音,让张蓉和录音师兴奋不已,禁不住互相挑起了眉毛和大拇指。
  这就是第三幕《鸽哨―――校园》里那一段宁静清平的鸽哨声的由来。
  鸽子“咕噜-咕噜”的低吟,“啪啦-啪啦”翅膀煽动,起飞,纯净悠扬的鸽哨响起,接以校园里孩子们的嬉笑声和稚气的读书声:“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北京有许多又宽又长的柏油马路,大路两旁,绿树成阴……”

“我屏住呼吸,生怕漏掉一秒钟”


  做这张CD盘之初,主创人员就确立了要让“声音说话”的原则。 对声音的感悟和体会,并非盲人的专利。只是很多时候,我们都在犯着“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错误。一般情况下,视觉冲击力、语言、逻辑思维很容易掩盖我们对单纯声音的感悟能力。苏京平觉得,“当这种冰山下的潜能被激发出来时,你会进入一种非常神奇的境界,甚至是进入一种更高的思维形式。”
  遗憾的是,我国的广播节目,在这方面的探索,还非常有限。
  现在过于强调广播的低成本,不花钱。有一个创意、主持人,加一段时间,就可以开播。“但是不是所有的广播都是这样,或者,广播只能这样呢?”苏京平他们希望通过这张CD,做一些尝试。

“看他们脸上的表情,那种陶醉和开心,让人感动”


苏京平则是地道的老北京。谈及最初策划时的想法,他说,听光盘的无非两种人,到过北京的,和没到过北京的。对于那些熟悉这里的人,“希望这些声音能让他们觉得心有戚戚,因为这才是北京心跳的声音。”而对那些从未到过北京的人,他希望,听了以后能有种向往,原来北京有这么多好听的动静啊。
  “从声音上讲,原来的秀水再也没有了”
  采访中,我有意识地问了不少身边的朋友:说起“北京的声音”,最先想到的是什么?
  得票最多的回答是:汽车声,或者工地声。
  这大概就是现实吧?研究京味文化的民俗学家徐城北在听了这张CD后,指出采用的那段京剧《霸王别姬》,唱功实在是太一般了。有意思的是,他立即接着说:“不过现实如此,现在北京大多数演出,就是这个水平。”
  主创人员说,最让他们在制作中费神的,是《北京的脚步》这一幕。这一幕意在表现当代的北京节奏。
  奥运工地的工哨、搅拌车和电钻的轰鸣,上班族匆忙的脚步,电脑键盘的敲击,此起彼伏以及转接中的电话铃声,还有火车进站、机场广播、飞机起飞……可能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声音,但是这些工业的声音、汽车的声音,机械的声音,更多时候是一种噪音。“不好听,而且彼此之间很难找到关系,没有主题音响,没法表现。”这很让张蓉这个导演犯难。
  最后妥协的办法是,和别的章节音响为主、音乐只是辅助铺垫的做法不同,这一幕以音乐作主体。在著名音乐人小柯专门谱写的一段节奏强劲、现代感十足的曲子中,把这些音响作为元素,穿插其间。
  声音,一方面反映现实,另一方面,也可作为历史民俗档案留存。
  比如,现代人已经很难想像,旧时,老北京卖冰糖葫芦的吆喝声,各城区都有所不同。东南城前三门包括前门、崇文门(哈德门)、宣武门(顺治门)一带,原来是穷人区,多数人家没有院子,用不着拉长音费大力气吆喝,所以吆喝起来的特点是“干、艮、倔、臧”。而天安门以西以及西城区一带,这里富人多,家里多半是套院,太太小姐们住在三层院子的最里层,一听到卖冰糖葫芦的吆喝,会使唤下人去买,造成这一带的吆喝悠扬悦耳,韵味十足。
  在这张CD的采访制作过程中,正好赶上老秀水街的拆迁。
  秀水街里的侃价声,大概可以看做是老北京吆喝文化式微之后,新出现的替代吧。一个卖货的小姑娘,可能能讲英语俄语日语韩国话好多种语言,同时掺杂的是老外们操着世界各地口音的中国话。还有那种熙熙攘攘,热热闹闹的环境音响,都别具特色。
  “我们录到的是秀水最后一声叫卖。”张蓉和苏京平这么说。
  “怎么讲?秀水市场不是还在吗?”


  “从声音上讲,原来的秀水再也没有了。”


  他们告诉我,过去的秀水街,是一条狭长的露天走廊,声音不易扩散,回响效果强,一个话筒就可以采集到360度的音响。这和现在大商厦型的新秀水市场所制造的声音感觉,完全不一样。张蓉清楚地记得,他们凌晨3点就出发了。因为从技术上讲,声音录的时候必须干净,后期可以往里面加东西,但是如果录的时候不干净,后期是去不掉的。那是5月份,早上5点多的时候,鸟就已经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到了6点钟,城市噪音一下就全起来了。“人耳朵听着可能还不觉得,但拿话筒试音的时候,特别明显。”她说。
  到那儿的时候,天刚刚亮。钟很大,话筒放在哪里合适?放在钟里面、外面,还是屋子外面,都有不同的效果。钟唇和钟身发出的声音也不一样。以人耳来听,是要钟声传出一段距离去才好听,但总不能到马路边上去录啊。吊着的钟槌撞击时,总有铁锁链摩擦的声音。没办法,只能把钟槌卸下来,几个人抱着直接去撞钟,但是又发现力度难以掌握,出来的声音也不一样……
总有一些美,是无法复制和模拟的,我们只能在现实中体会,消失了,就再也没有。声音,亦如此。
  对外,北京总算有了一张“声音名片”;对内呢?北京的居民们在生活中,能够亲耳听到这些让人“心有戚戚”的声音吗?能听多久?

                                                                                                                                                                      《北京的声音名片》(部分段落摘取)2005年07月13日 00:01:57 记者 冯玥 

关于创作人员的采访

北京声音记录者 (部分)
新京报 (本版采写 本报记者 孔悦 本版摄影 本报记者 尹亚飞)
受访者: 苏京平,60岁,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听,北京的声音,2008秒》总策划
采访时间: 2010年11月15日下午
采访地点: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节目制作中心

 听说你还请来一些盲人和外国人提建议?
  苏京平:对,盲人朋友是电台最忠实的听众,他们对声音非常敏感。我问盲人朋友,什么声音最能代表北京。有的说胡同吆喝,有的说走过不同地面的脚步声,有的说鸽哨,说了百十种。后来我录了鸽哨先给他们听,好多人听了说不对,鸽哨并不是简单的嗡嗡声,它们是有高低音搭配的,有交响乐的效果。鸽子低飞时还有扇动翅膀的声音,鸽子腾飞前还有咕咕叫声,飞起时呼啦散开、在空中盘旋也有声音,它们还飞到不同场所,各种声音糅合,声音之间是有联系的。
  我们还请了些外国人到后海等地体验,讲述不同的声音感悟。他们建议我们做胡同和四合院和戏曲的声音。本来我们还做了一段有关豆汁的声音,外国人说全世界都没有这么难喝的东西,他们喝时发出难以接受的声音,还有的开怀大笑。后来他们说,北京很多东西都是这个味,开始难喝,但越喝越有味儿。可惜因时间原因,这个声音没有采用。 
  录音方案是怎么确定的?
  苏京平:我们征求了专业录音师等在内的很多人的意见,设想过十多个方案,比如把录音设备放到鸽子翅膀上,以鸽子一天的旅行为线索,等于在空中给北京城做一次扫描。但以现有设备条件还不能完成。我们还想过以八套广播体操、或自行车为主题等,但都因种种原因舍弃。平时采访录音的方式是完不成这次工作的。 
  这张CD不只是记录现实声音,在后期也下了工夫?
  苏京平:在具体录制时,我们发现有些声音不管怎么录,都不如在现场好听,比如景山公园唱歌的人,有唱草原歌曲的,有唱陕北风的,有唱俄罗斯歌曲的,和谐之中有冲突,要想表现这些,就要有艺术加工。像在《北京夜色》中把摇滚乐的节拍和京剧锣鼓点形成一个节奏,在《鸽哨 校园》中把鸽哨声和孩子们的朗读声编排成一个旋律,表现出两种声音、两种文化由冲突到和谐,表达出自由、开放的心境。
  我们期望组合出来的音响带有主观色彩,可以表达出命运感、社会性、生活化、人情味儿、时代特色和广播特色,这时音响也就变成了语言,排列起来就组成了句子和章节,有了叙事能力。我们当初想做纯音响,不带人声,全凭听者感受,但后来想到,有人会以为这是北京消失了的声音,所以最后还是加上了解说。 
  你认为北京的声音与其他城市有什么不同?
  苏京平:北京的声音有它的地域文化特点:古朴、自然,充满京味儿,也就是人情味儿。北京人说话嘴皮子都很放松,在天子脚下,北京人都爱称爷,拉板车的都叫板爷。北京人还把干事叫玩儿,玩儿得好的就成了玩儿家。这种京味儿特点是皇家、大院和民间的融合。 
  你认为最具代表性的北京声音是什么?
  苏京平:鸽哨。鸽哨声不只北京有,但北京的最有特点。鸽子掠过故宫、景山、昆明湖、胡同时的感觉都不一样。养鸽子是北京文化的体现,鸽哨声紧密联系着皇宫、大院、胡同和玩鸽子的人。
你当时怎么想到要录制“北京的声音”?
  苏京平:北京申奥成功后,我们想让广播也给2008献上一份厚礼。对我们来说,这份礼物莫过于打造一张有特色的北京声音名片,让不了解北京的朋友根据声音名片提供的信息在北京寻找它们。于是从2004年起,我们录制了CD《听,北京的声音,2008秒》,历时一年左右,共录了100多个小时的声音,最后浓缩成2008秒,以一天的时间为线索,分《北京晨韵》、《北京的脚步》、《鸽哨 校园》、《激情广场》、《午后 雷雨》、《黄昏 古韵 闲情》、《北京夜色》、《奥运来了》八个部分。这张CD最后由奥组委作为国礼送给了外国友人。

广播之友:《听北京的声音2008秒》(部分)

嘉宾:各位好,听北京的声音听我们的声音。
  主持人:总导演新闻广播的张溶。
  嘉宾:大家好我是张溶。
  主持人:张溶您统计过没有这张CD上边收入了多少种声音?
  嘉宾:这个太难统计,我只能说我录了多少,我大概录了有一个小时的声音,从中间甄选出了2008秒。
  主持人:我知道苏老师是改了这个稿子有十几稿?
  嘉宾:我至少改了11期稿,在我以前虽然也搞过大型文化策划,像这种的策划还只是第一次。
  
  主持人:确实在发布会上李杰台长也谈起了新闻广播为什么投入这么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精力去做这样一件事,我们先听听李杰台长她是怎么说的?
  嘉宾:2008年一天天的临近了我们希望为2008的北京奥运会做一些事情,这个反映原生态的光盘表达北京这个城市特别独特,特别有魅力。它值得我们这样去做,而且它的这种内涵足以让我们有更多的事情好做。北京应该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它,去认识它,应该让全世界的目光都投向到北京。
  主持人:从刚才李杰台长的这段录音中我们也能够了解到作为新闻广播台领导,她投入这样一件事的一些真实的想法,据我了解这样的想法产生由于北京电台策划中心的一个无意的说法。
  嘉宾:对,他们就提议说你们做一个2008秒的节目,当这个概念一出现了以后,我们就突然有了想象力,其实这就像火柴擦了一下子,点燃了。
  主持人:这个提出来了,但是具体怎么去实施的呢?
  嘉宾:当我们自己给自己提出这样一个难题的时候,就突然发现其实我们是把自己给架在那了,因为我们没有任何可以借鉴的前车之鉴。
  主持人:你们最初一步做的是什么工作?
  嘉宾:收集资料、研讨,我们请了一些声音方面的专家来座谈,我们请了外国人,盲人,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的人,分组做讨论。我们有很多想法、构思,但是发现你想象中的声音和实际中录到的声音和听到的声音是两回事。所以我们讨论过很多次之后我们决定先出去录,录回来后再来听,再重新调整。这是需要寻找,需要发现。
  主持人:在寻找的时候有一些灵感产生。
  嘉宾:对,因为我们一开始反复的跟大家交流的是我们不是在传统的录音报道,我们这都市是什么呢?我们最初只是罗列北京的声音,后来我们又在分析,不停的讨论,这到底是一个广播节目还是一张CD?因为广播节目和CD有非常大的区别,广播节目是一次性收听的结果,但是CD是一个反复收听的结果。我们把他这个东西定义为音响CD,我们这张CD的主旨并不完全是说我要印证北京现在现有的所有的东西,而是说想通过这种载体,向别人展现北京所有的东西,给那些没有来过北京或者渴望来北京的人展现出新的天地。
  主持人:所以说咱们这方面投入也挺大的,请了录音师还有音乐的创作人?
  嘉宾:我们的定位就是要求我们用最好的音响质量,要高精尖的技术尽可能完美的把它体现出来。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广播和影视相比,广播其实是一个语言音乐音响,但是这张CD不是音乐它是音响CD,那么音响需要给人在听觉上构成一种空间感和造型感,所以我们这次请了电影的录音师。
  主持人:也就是说咱们整个CD的所有音响的录制并不是咱们广播人所惯用的采访机了?
  嘉宾:对,我们灌制的现场和拍摄电影现场是一样的。
  主持人:确实这是一张非常值得听的北京的声音名片。
  嘉宾:无论你在北京生活过还是你没有在北京生活过,你可以随着那一种丰富的音响调动起你过去生活的经历,也许你会畅想一些什么,他有一种独到的东西,它会让你感觉到北京人的情感,北京人的这种品格转化成为一种文化的品格,你可以看到这一切。

影响力编辑本段回目录

关于《听,北京的声音2008秒》新闻报道

《听,北京的声音,2008秒》音响光盘昨晚成功首播7.1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ww.bjradio.com.cn
2005-7-15 16:34:57
北京新闻广播7•13特别节目——“《听,北京的声音,2008秒》音响光盘”昨晚成功首播
由北京新闻广播制作的“《听,北京的声音,2008秒》音响光盘”在昨晚九点到十一点的节目中进行了全球同步首播。这次特别节目北京新闻广播在外语广播和技术中心的大力支持下,成功联系到福建人民广播电台、广东电台卫星广播等十三家省级台,以及纽约中国广播网、加拿大华侨之声电台、澳大利亚3CW中文电台等几家境外媒体。节目在听众引起了强烈反响,不断有听众发来热情洋溢的短信:“用北京的声音来联系全世界的友情.这是北京伟大!也是中国的伟大!我为北京而自豪!为中国而自豪! ”“中国人的热情,中国人对生活,对生命的热爱,中国北京独特的情致,独具的韵味.听,北京的声音.听,中国的交响! ”“好创意好制作”“将如此多的平凡的声音元素组合在一起,如织锦帛,听者迷醉,如聆交响”。
自北京新闻广播制作的“《听,北京的声音,2008秒》音响光盘” 6月22日问世以来,引起各界广泛关注。新华社、中国新闻社、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北京娱乐信报等媒体在第一时间对这张光盘的推出给予了报道,《人民日报》以《让世界倾听——北京的声音》为题进行了重点报道,《北京广播电视报》先后两次分别以一个半版和一个整版对光盘制作的台前幕后做了详尽的报道。中国青年报的《冰点》栏目则用了整整一版对这张光盘内在的人文意义进行了深入探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的《娱乐新干线》、栏目也都对主创人员进行了专访。中央电视台的《社会记录》栏目在看到相关报道后更是主动与我们取得联系,专门制作了一期特别节目《把耳朵叫醒》,北京电视台对外节目部对昨晚的节目进行了全程拍摄。同时,新浪网、搜狐网、TOM网、中国网、中国新闻网、网易、北京网等多家网络媒体也对此事给予了广泛关注。

评价编辑本段回目录

《听,北京的声音,2008秒》中的缺憾
“第六幕,黄昏、古韵、闲情。北京的黄昏妩媚而多姿,一群传统戏剧的爱好者,在北京一个普通的四合院里,开始了每星期一次的聚会。悠扬的琴书飘扬在青砖灰瓦间,和着三弦儿、铃鼓、胡琴引得阵阵击掌叫好,那颤悠悠的调门儿……”
这是《听,北京的声音,2008秒》中的一段解说词。个人以为,其中有几处不准确之处湮没了其中的文化内涵。
首先,在解说词中混淆了戏剧和曲艺。可能在一般人眼中,戏曲和曲艺似乎是一回事,可实际上,戏曲是归在戏剧门类里的,而曲艺则是单独的一个艺术门类。简而言之两者的区别,在戏剧之中,表演者是以剧中人的身份出现的;而在曲艺之中,表演者是以第三人(讲故事人)的身份出现的,在情节需要的时候,表演者可以模拟人物,但也一定要跳出人物。换句话说,戏剧是演故事,而曲艺是讲故事。将这两者混淆实属不应该。
从后面辑录的章学楷先生的单弦《陈州放粮》片段来看,那段音响应该是在曲艺票房中采录的,而非解说词中所说的“戏剧爱好者”的聚会。
第二、“爱好者”一词似乎不是很准确,如果改成“票友”则更能体现出其中的文化内涵。据我所知,他们的音响应该是采自“集贤承韵”子弟八角鼓票房的。“集贤承韵”是目前北京最有名曲艺票房之一。“票房”一词就产生于清乾隆年间的北京,是八角鼓子弟票友的专利,最初是专唱“岔曲”的,由皇帝颁发“龙票”,上至王公大臣、下至普通的八旗子弟,都可以在同一间票房里面过排演唱,这些人称作“票友”。“票房”“票友”的称呼被戏曲界拿过去则是后来的事情了。
第三、“琴书”一词使用有误。这个词在这里我没有太弄明白指的是什么,可能有两方面的理解:一个狭义的专指“北京琴书”,二是广义的称呼。
“北京琴书”虽然冠以“北京”的称呼,虽然演唱是也讲北京话,可那并不是北京土生土长的曲种。北京的曲艺大致有三种来源。一种是来自乡村(主要是河北),到北京后在唱词和语音方面进行改良,京韵大鼓、北京琴书等属于此类,它们并不是北京的地方曲种;第二种是来自北京城民间的小调,这一部分后来多半被单弦吸纳在内,基本上没有单独的流传;再一种是来自八角鼓票房之中,岔曲、单弦、北板大鼓等属于此类,这一类才是北京的地方特产。由于八旗子弟普遍受过良好的教育,所以这一类也是文化含量最高的。也就是说,真正体现北京特色的是岔曲单弦,而不是北京琴书。
倘若是广义的一“琴书”一词指代票房中的声音,则更讲不出道理了,琴书不生于票房,在票房中也很少有人演唱琴书。
解说词中“琴书”一词,不准确又缺少内涵,倘若改成“曲调”“乐曲”就没有这些争议了。
第四、“铃鼓”的称呼错误。在票房中,演唱岔曲、单弦的人手持的乐器叫做八角鼓,而绝对不是铃鼓。
八角鼓是满族的传统乐器,八角鼓由铜制成,呈正八边形,单面蒙蟒皮。侧面有八面鼓墙,其中七面上开小窗,各安放两面小铜镲和一个小铜片,剩余的一面鼓墙上面有一个小铜柱,下垫三块铜片。底下有两条穗子。正八边形象征八旗,单面蒙蟒皮象征内外蒙古(鼓),铜柱称作“独把干戈”,七面鼓墙上的二十一个铜片,加上“独把干戈”下面垫的三个铜片,共二十四枚,象征满、蒙、汉八旗二十四“固山”,两条穗子象征“麦秀双穗丰收年景”。看似简单的一个手持乐器都有这么多的含义在里面。
铃鼓则是西北维吾尔等少数民族的传统乐器,因鼓上面有一圈铃铛而得名,跟北京票房里使用的八角鼓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最后就是“胡琴”的问题。其实子弟票房中的伴奏是很少使用胡琴的,即便用也要使用四胡。而在光盘英文版中却说成了“二胡”,有待斟酌。
其实我承认,新闻广播的这张光盘制作得非常成功,瑕不掩瑜。我只是希望如果在成品前对解说词句再斟酌一下,尽可能的避免这些问题,那么它就更加完美了。

参考资料编辑本段回目录

附件列表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下一篇飞扬的五环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2

收藏到:  

词条信息

罗希2110
罗希2110
秀才
最近编辑者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