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百科网 >>所属分类 >> 北京奥运传播博物馆    杂志馆   

新周刊北京奥运报道

标签: 北京奥运报道 北京奥运杂志档案馆

顶[0] 发表评论(1) 编辑词条
目录

[显示全部]

看不见的奥运:中国国际化的二次大考编辑本段回目录

新周刊简介编辑本段回目录

新周刊logo新周刊logo
《新周刊》由广东出版集团、三九企业集团联合主办。每期128页全彩印刷,每月1日、15日出版,属于时事生活类杂志。创刊于1996年8月18日,历经十余年发展,已成为中国社会变迁敏锐的观察者与记录者。 《新周刊》始终保持对社会潮流动态的高度敏感,彰扬无情解构的犀利风格,并开创多种全新传媒报道模式,“中国最新锐的时事生活周刊”之定位深入人心,是中国期刊市场上最具代表性和舆论影响力的杂志之一。同时,《新周刊》享有传媒界“话题发源地”的美誉。

具体经典报道介绍编辑本段回目录

[新周刊]看不见的奥运:中国国际化的二次大考[新周刊]看不见的奥运:中国国际化的二次大考

作者:胡尧熙

     2008年8月8日至24日,有朋自远方来。
     借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中国要摆一场世界局。
     看得见的奥运是比赛,看不见的奥运是国家形象和国民形象。
     看得见的奥运是金牌银牌铜牌,看不见的奥运是优化礼仪、升级城市、改造环境、提升民智。
     看得见的奥运是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精神,看不见的奥运是五千年文明令国民素质更高、三十年改革开放令发展速度更快和国际化令国力更强。
     若把加入WTO视作中国在国际化进程中的第一次大考和机遇,近在咫尺的北京奥运会则是第二次大考和机遇。中国能否取得优异成绩顺利过关,关乎中国在全球化时代的国际行情和“和平崛起”的大国形象。
     奥运17天,全世界都将见证中国的这场国际化毕业典礼。
     且让我们把目光移向奥运场馆外的中国,了解看不见的奥运的精彩故事。
     奥运是新的WTO
     中国国际化的二次大考
     奥运来临时,在中国报道和采访的外国记者将达到3万人,境外游客将达到80万人,他们眼中的中国呈现出什么面貌,要看我们届时怎么表演,这决定了我们能否在这场国际化的仪式上顺利毕业。
 
    全球化的成人礼
  2006年夏天,一群美国游客在慕田峪长城脚下看到一个耸人听闻的标志牌“请注意阴部卫生”(Please take care of pubic sanitation),它从1994年起就竖在那儿,被喻敏洪当成反面教材拿到新东方的课堂上传诵。但这个标志牌屹立不倒10多年。一个自称“杜大卫”的美国人向中国文化部自荐,要让中国的所有英文标识牌学会“正确发音”,在他辛苦工作了6年之后,慕田峪长城脚下的标志牌于去年被拿下。奥运即将到来,一切不曾规范过的事物都在自动自觉地试图走上正轨。
  “蓝天计划”还在进行,T3航道楼正式投入运营,北京在奥运之前完成了城市升级;荒废多年的山海关被重新开发,滨海大道终于贯通,奥运小城秦皇岛也在悄然自我改造;还有青岛、沈阳、香港,在改革开放进行到第30个年头的时候,每一个和奥运有关的城市都点燃了助推器。
  历史上,韩国是从奥运中得益最多的国家,它借助体育赛事找到了国家的方向,进入国际舞台,迅速成为现代化的“亚洲四小龙”;上世纪日本经济崛起的过程中,东京奥运会的举办是重要的一笔,本土的精工企业把欧米茄扫出门,逐步成长为世界领袖。对举办国而言,奥运会从来都是一个软实力的试炼场,它检验你的文化和国民性;它又是硬实力的助推器,让你参与到全球交流的会议桌上来。“更高、更快、更强”的标准不仅仅适用于运动员,更像一个国家对于奥运效应的期待。
  中国人口占世界1/5,把奥运会搬到中国,可能是国际奥委会最顺应时代的举措之一。但中国对于大多数外国人而言仍旧是一个陌生的地域,老外时常谈论中国有多大,但除了北京和上海,却对这片土地一无所知;他们在电影里寻找东方面孔,但并没有真正亲身体验过这个国家的人情世故。因此,奥运是一个T型台,走台步的只有中国,除了奉献体育比赛和鸟巢之外,他们更关心我们还能拿出什么。
  对于西方国家来说,举办奥运未必会被赋予这样重大的意义,但对于急行军道路上的中国来说,以什么方式向世界展示自己是一个巨大的命题。韩国《中央日报》提醒准备前往中国欣赏奥运的韩国人:“买东西要看找回的是不是假币,坐出租车要警惕司机绕路。医院、商品、饮用水甚至空气都让人难以相信。但是,迄今为止,成功发射载人飞船的国家只有3个,其中之一就是中国。中国外汇储备世界排名第一,夏季达沃斯论坛已在华举办。”这种口吻不是第一次出现在境外媒体上,我们应该习以为常,但它很好地揭示了外国人对中国的困惑和矛盾。奥运来临时,在中国报道和采访的外国记者将达到3万人,境外游客将达到80万人,他们眼中的中国呈现出什么面貌,要看我们届时怎么表演,这决定了我们能否在这场国际化的仪式上顺利毕业。

  城市升级的契机
  德国广播电台在2004年年初公布了全球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名单,其中13个来自中国。在北京奥运会开幕倒计时一周年之际,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也说:“如果北京的空气品质太差,自行车这种考验耐力的赛事也许要重新安排比赛时间。”今年的北京还没有出现沙尘暴,但环境问题并不是中国城市唯一需要改善的地方,奥运是一个契机,让我们有机会去正视一些遗留已久的弊端,去翻新城市,整修国家。
  1988年的汉城可以是参照系,这座城市为奥运进行了扩建机场、翻修公路、治理汉江等一系列城市升级行为,并重新规范了下水道和水质管理。在奥运会举办之后,这座影响力仅仅局限于朝鲜半岛的千年古城一跃成为国际大都市。
  更好的榜样是巴塞罗那,在举办奥运会之前还只是一个中等欧洲城市,但巴塞罗那奥运会组委会最重要的一项举措就是改善城市环境和设施,约耗资362亿比塞塔,建成了5公里长的海滨沙滩,改造了港口,修建了两条环形公路、两条隧道,改建了飞机场,改建了城市的排水系统,建成了提供水、电、气和电话服务的网络。1989—1992年,巴塞罗那的道路设施增加了15%, 绿化带和海滨旅游区增加了78%,人工湖和喷泉增加了268%。在奥运会之后,巴塞罗那成为欧洲第七大城市,进入名城排行榜,西班牙人在欧洲说话的分量更重了。值得注意的是,他们把更多精力和资金投入到了可以福泽后代的市政建设中,而非运动场馆,这保证了在奥运之后每个人都能享受它带来的“遗产”。
  城建水平的升级也不只是硬件设施,还包括行政管理的升级。悉尼奥运会被萨马兰奇称作最成功的一届奥运会,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利润创下纪录,也因为其在繁忙的比赛期间提供了足够高效的市政管理。而这些,可能正是越来越拥挤的中国城市所欠缺的能力。

  交出30年的答卷
  每个国家对待奥运的态度都大相径庭:澳大利亚人把它当成一场游戏,顺便推广城市;希腊人是为了荣誉,让奥运精神回到本土;更早一点的韩国人想利用奥运实现经济模式和政治模式的双转轨,事实证明他们干得很漂亮;日本人希望通过它来增加国民收入,也成功了;美国人只想赚钱,在洛杉矶他们捞了一票创造历史,但等到亚特兰大的时候,情况不如想象的乐观,连开幕式都被臭骂一通。奥运对中国来说,则是毕业之前的大考,需要交上的是改革开放30年的答卷,之后领取毕业证书。
  2008年开年就不平静,南方暴雪、通胀继续、股市震荡、楼价不稳,加上领土主权问题,盛会当前却有紧张的气味,不能寄望于奥运能够一劳永逸地解决它们,但至少要消除由此带来的不安感,让人找到对奥运后前景的信心。
  鉴于奥运的规模,我们无疑打算激起世界的尊重、赞美,甚至敬畏。很多数字令人惊叹,仅是体育场馆的建设就花去18亿美元,新道路构成的迷宫以及数十公里长的地铁线又耗资350亿美元。一切都代价昂贵,足以衬托外汇储备量世界第一的排名。中国的经济成就是有目共睹的事实,研究经济的各国学者如果对中国的崛起视若无睹,饭碗肯定端不长。但普通的老外未必关心大国怎么崛起,把硬中国交给专家,他们只想深入了解软中国。对于我们来说同样如此,30年改革,除了贡献经济,我们总还应该拿出别的东西证明自己在国际化的道路上走得如履平地,并且还保持着东方身段。
  上世纪80年代思想解放,90年代财富觉醒,新千年之后网络公民崛起,进入议政体系。每个10年都有故事和传奇,都有可传承的精神财富,连同民俗风情和自然遗产,把它们打好包,在8月呈现给世界,让老外更公正地看待中国,让自己更清楚地对待生活,这可能才是北京奥运最打动人的部分。
  奥运改变中国,中国也改变奥运,在全球化时代,它是内涵更丰富、看客更多的WTO。肯德基有老北京鸡肉卷,中国人也应该在源自西方的奥运上书写自己的故事。

 

 新周刊:老外想象北京奥运

“如果能用一种大家都喜欢的方式来展现中华文化就最好了”

  Frank Clark, 男,美国,广州英文早报英语培训中心老师

国际奥委会宣布北京申奥成功的那天我正好在北京旅游,整个北京城都在沸腾,这对中国来说是一件大事。我觉得北京很适合举办奥运会,一方面北京是首都,另一方面,北京是文化历史名城,是一个与众不同的旅游名城。

  我觉得中国应该在奥运期间向世界展示她的悠久历史和文化。纽约有一个博物馆收藏了不少中国五千年来的历史文物,向人们展现了中国极珍贵的一面。我在那里见过秦始皇兵马俑的真品,很特别很有趣,值得通过奥运(比如选择兵马俑为火炬接力点)告诉世界——这些都是中国的瑰宝。在我印象中还有不少中华民俗,比如变脸、舞龙舞狮等,这些都值得在奥运开幕式中表演。当然,如果能用一种大家都喜欢的方式来展现中华文化就最好了。我知道有一队组合叫“女子十二乐坊”,她们给人一种现代的感觉,但她们向观众展示的是中国传统的东西,这种形式很好。

  “姚明不大适合做奥运大使”

  Roger Humbke,男,加拿大,现在位于广州琶洲的加拿大国际学校任校长

  从商业的角度看,我把奥运会比作一个世界知名的品牌。中国很幸运,赢得了这个知名品牌的使用权。就像《Brand Asset Management》里讨论的品牌效应一样(他马上从书架上拿出这本书),中国要通过这个品牌向世界展现自己的新形象,同时也可以促进自身经济的发展。

  其实中国给世界人民的印象还很模糊,有不少外国人还以为中国人身穿黑色大袍,头扎长辫子。中国可以借奥运这个品牌向全世界展现现代化的一面,展现活力的一面。我反对老是拿历史的辉煌作为自己的筹码,无论是一个人还是一个国家都应该向前看。所以,中国五千年的辉煌史应该尽量避免过多地展示出来,重点应放在展示现在和未来的中国。我觉得中国应该更多地依靠自己的力量来推广奥运这个品牌。比如在华人奥运大使的选择方面,像姚明这样的运动员就不大适合做。在他身上掺杂了太多的美国色彩,比如NBA和麦当劳广告等。奥运大使应该选择一些能真真正正代表中国人的人物,不能只着眼于知名度。

  “唐装有特色又能代表中国”

  Anna Lewis, 女,英国人,学生,现定居香港

  定居香港后,我经常到中国各地旅游。我很喜欢中国,当然期待着北京奥运的到来。

  在香港,我几乎每天都见到很多人在公园里耍太极拳。我觉得太极拳很容易使人想起中国,很应该作为奥运会开幕式的表演节目。新年期间,香港很多地方都舞龙舞狮,很热闹,我特别喜欢那种氛围,我想全世界的人都会喜欢这种有特色的表演。

  虽然我一直住在香港,不大了解中国内地,但我很向往天坛和布达拉宫,这些历史悠久的地方一定要被选为火炬接力点。当然也少不了香港和澳门,她们也是中国的一部分。至于运动员的领奖服装,我想唐装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既有特色又能代表中国。

  “我觉得果子狸做奥运吉祥物也不错”

  David,男,加拿大,广州第二十一中学老师

  我有一个学生体育很好,拿过全国中学生剑术大赛第六名。或者是受他影响吧,我对中国的武术特别感兴趣,它能使我想起中国,以致很渴望2008年亲身到北京看奥运。

  我来了广州9个月,只学会一点点中文,对中国不大了解。谁做华人奥运大使,谁点燃火炬,谁主持奥运节目,谁做乐团指挥和舞蹈领军人对我来说都不重要,只要选一些能使我想起中国的人就行了。

  其实奥运吉祥物不一定要选择龙或者熊猫,我反而觉得果子狸很善良很可爱,做奥运吉祥物也不错。

  “李安很合适执导奥运开幕式”

  Russal Potter,男,英国人,学生

  这是我第一次来中国旅游,虽然我不了解中国,但我一直关注着北京奥运,希望到时能有机会去观看。我很喜欢运动,平时喜欢穿Adidas的运动服。Adidas是奥运会的传统赞助商,用它来做领奖服装最适合。姚明是我认识的唯一一位中国运动员,他很适合做华人奥运大使和点燃火炬的人,因为全世界的人都认识他。中国的电影我只看过《卧虎藏龙》,李安是一个很出色的导演,很合适执导奥运开幕式。中国是龙的传人,龙最适合做奥运吉祥物,它是勇敢和力量的象征。

  “王菲会令大家耳目一新”

  Jason Steeves,男,加拿大,商人,定居昆明

  我来中国将近两年了,算是比较了解她的文化。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一定要表演少林功夫。我曾经去过嵩山少林寺,那里历史悠久,那些有着一千多年历史的脚印给我的印象特别深刻。另外,最好加上琵琶的演奏,通过奥运会向全世界人介绍琵琶。一双手、几根弦就能奏出美妙的音乐,实在神奇。我觉得中国方面应该尽量通过奥运会向大家展示更多的中华民俗,奥运会是一个窗口,通过它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中国。

  吴宇森执导的《变脸》深深吸引着我。开幕式由他来当导演应该会为大家带来惊喜。在众多中国歌手当中,王菲给我印象最深刻。她拥有与众不同的歌喉和特别的个人风格,如果让她来唱奥运主题曲,应该会给大家耳目一新的感觉。

  “不断欢呼喝彩的中国人……给我留下深刻印象”

  Matt, 男,澳大利亚,广州东风东路小学、第十六中学等学校的外语老师

  记得在申办2000年奥运时,北京和悉尼竞争得很激烈,最后悉尼幸运地获胜。当时我就坐在电视机旁边,那时中国人以为北京成功了,电视屏幕播出了他们不断欢呼喝彩的情景。那次中国人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北京将主办2008年奥运,我很高兴,这对中国的旅游业会有很大的帮助。但我不会去看,因为我对体育不感兴趣。

  “北京一定要用中国自己的品牌”

  Al.Steeves, 男,加拿大,制造厂商经理

  我没有在中国长住,但我是中国的常客。刚才经过一间手工艺店时,见到这件恤衫印着2008年奥运的标志,觉得很有纪念价值,就买下了(采访时他身穿印着“2008 Beijing”字样和北京奥运标志的白色恤衫)。

  我建议北京奥运的吉祥动物用马,因为它跑得快,是速度和力量的代表。中国的文化深深吸引了我,长城和香格里拉给我印象最深刻。尤其是长城,站在上面视野开阔、气势磅礴,这些有代表性的地方一定要展现出来。

  我强烈反对北京奥运的运动员领奖衣服采用NIKE等品牌,那些太美国化、太欧洲化的东西不适合中国奥运。北京一定要用中国自己的品牌,因为这是中国人主办的奥运会。


原文链接地址编辑本段回目录

参考资料列表编辑本段回目录

1.新周刊电子版http://neweekly.dooland.com/
2.新周刊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xinzhoukan/

附件列表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下一篇澳门日报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收藏到:  

词条信息

鸿超2203
鸿超2203
书童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林帆2204
林帆2204
书童
最近编辑者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