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百科网 >>所属分类 >> W传播博物馆   

农业学大寨

标签: 农业学大寨 文革年画 宣传画

顶[0]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显示全部]

简介编辑本段回目录

从“七沟八梁一面坡”到“农业学大寨”再到“农村经济学大寨”,大寨传奇演绎了新中国的两次勇敢跨越 。

人民的力量人民的力量
地理位置


  大寨,是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公社的一个大队,原本是一个贫穷的小山村。农业合作化后,社员们开山凿坡,修造梯田,使粮食亩产增长了7倍。1964年2月10日,《人民日报》刊登了新华社记者的通讯报道《大寨之路》,介绍了他们的先进事迹。并发表社论《用革命精神建设山区的好榜样》,号召全国人民,尤其是农业战线学习大寨人的革命精神。此后,全国农村兴起了“农业学大寨”运动,大寨成为我国农业战线的光辉榜样。“农业学大寨”的口号一直流传到70年代末。
编辑本段发展
  

邮票邮票

      大寨现在的人口只有520人,面积1.88平方公里。解放前,这里穷山恶水,七沟八梁一面坡,自然环境恶劣,群众生活十分艰苦。解放后,当地人民当家做了主人,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以陈永贵、郭凤莲等为带头人的大寨人决心改变落后的面貌,敢于战天斗地,艰苦奋斗,治山治水,在七沟八梁一面坡上建设了层层梯田,并通过艰巨劳动引水浇地,改变了靠天吃饭的状况。1964年毛主席发出了“农业学大寨”的号召,从而成为全国农业的一面旗帜。全国掀起了“农业学大寨”的高潮,大寨精神得到发扬,大寨经验得到推广。现在大寨已经成为一个优美的公园山村。层层梯田庄稼葱绿,田田池水波光旖旎,人造森林郁郁葱葱,处处果园硕果累累。    大寨村窑洞整齐,街道干净、清洁,人民热情好客。大寨的交通、通讯等基础条件已经大有改善,是一个成熟的农业旅游区。

 

 

背景编辑本段回目录

 

文革劳动纪念图文革劳动纪念图

  “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是中国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开展的一场运动,依据是毛泽东于1963年发布的指示“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学人民解放军”。大庆和大寨以“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精神成为当时工农业上的两面旗帜。在文革极左思潮的影响之下,这场运动最终演变成一场灾难,给中国带来巨大损失。
  1963年底,大庆油田开发成功。从见油到探明油田面积、大体算出储量仅花了一年多时间,三年多累计生产原油一千多万吨,并解决了世界油田开发上的几大技术难题。“铁人”王进喜跳进泥浆池搅拌水泥的形象成为当时的光辉经典,他的口号“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传遍全国。1964年2月5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工业学大庆”的号召。

  “工业学大庆”主要是学习增产节约、吃苦耐劳的精神。一次打井时发生井喷,王进喜不顾腿伤,不顾泥浆烧人,扔掉双拐跳进两米深的泥浆池中,手划脚蹬,用身体搅拌泥浆。另有七人也随即跳进泥浆池中。三个小时后,井喷被制止了。这是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压井方法。而王进喜则被烧出大量血泡,全身血肉模糊,一出泥浆池便昏倒在地。

  文革期间工业学大庆运动进入高潮,也出现了大量的偏向:有的流于形式,停留在口号和空喊上,刮风走过场;有的不结合实际情况,生搬硬套大庆模式。有的企业想模仿大庆,除生产外也搞农林牧副渔,根本不顾自己是否有客观条件;有的企业把王进喜“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的话任意套用,不讲科学、蛮干硬干,造成重大损失。

  大寨是山西省昔阳县大寨公社的一个大队(相当于现在大寨乡下属的大寨村),位于山西东部,环境气候恶劣。在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在当时中共大寨支部书记陈永贵的领导下,当地农民从山下担土到石山上造田,在山顶上开辟蓄水池,所谓“万里千担一亩田”,将寸草不长的石头山改造成良田。毛泽东认为符合“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原则,因此号召全国农民向大寨学习。

  在毛泽东的提名下,陈永贵被任命为国务院副总理。据熟悉陈永贵的人估计,他能够认识的字不超过一千个,能写的字就更少了。

  在各种宣传和舆论工具的鼓噪之下,许多地方并非学大寨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而是将大寨作为农村发展的标本推广。尤其在南方农村,基层官员不切实际地在山上大规模开垦大寨式梯田。这种做法的荒诞性在于,南方大多是水田,山上无法解决供水问题,因而梯田根本不会产生经济效益。农民被拖入苦役之中却无法果腹。湖南、湖北一些农村就有多起十八九岁少女不堪忍受学大寨的繁重劳动而集体自杀的事件。另一方面,盲目学大寨导致山上植被大量受损,中国出现1958年“大炼钢铁”运动以来又一次生态危机,山清水秀的南方满布光秃秃的梯田。

  据新华社高级记者杨继绳回忆,1970年代他在家乡湖北省浠水县农村曾听闻民间俗语:“农村两大害:人民公社,学大寨。”(杨继绳:《邓小平时代──中国改革开放二十年纪实》上卷,中央编译出版社,第212页)这句话道出中国农民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的辛酸。

宣传画、新面貌宣传画、新面貌
宣传画宣传画

相关图书编辑本段回目录

大寨大寨

本书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大寨典型的出现、发展,以及农业学大寨从发起到终结,长达15年的历史进程,材料丰富,既有档案材料,采访记录,也有作者的亲身经历。作者既写了农业学大寨运动取得的成效,也写了存在的问题;同样,既写了陈永贵身上的优点,长处,也反映了陈永贵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局限性。作者是新华社资深记者,曾数次在大寨蹲点、调研并和陈永贵成为了朋友。

本书分为三大部分:

1.太行山·大寨人:大寨、陈永贵的崛起之路 。

      陈永贵本不是土生土长的大寨人。其父陈科妮(官名陈志和)本是昔阳小石山人,有兄弟5人,全外出乞讨活命,一个个不得善终。1914年,陈科妮带着怀着身孕的妻子来到小南山打长工时,这年大年初一,妻子为他又生下一个男孩。人虽贫贱,孩子生辰却是个大大的吉时,大年初一。所以父母心里便有几分金贵,于是取乳名金小,官名荣贵(一说荣桂)。后来大约是为着写起来方便,改名为永贵。永久富贵,也是庄稼人喜欢的好名字。


2.“农业学大寨”运动的发动 。

            大寨及陈永贵的事迹引起中央、国务院领导的注意,中共山西省委做了很多工作,起到关键作用;另外,还有一些高级干部也起到了重要作用。当时担任中共中央中南局书记处书记的昔阳人李一清,便是其中之一。


          3.“生产是能手,革命是闯将”——“农业学大寨”运动初期的陈永贵。

                 有人说,在“文革”风浪中,他是一个“弄潮儿”,面对一浪高过一浪的各种运动,和令人惊心动魄的险恶斗争形势,陈永贵“如鱼得水”,应付裕如,“扑腾”得很欢。他的政治斗争才干找到一个舞台,得以发挥,同时,他思想深处农民的或者说小生产者的种种局限和个人思想意识和品格上的种种弱点,也逐渐暴露出来。

相关音乐编辑本段回目录

《一花引来万花开》、《全国山河一片红》、《农业学大寨》 、
有人评论此歌:在人民公社时期,由于小岗村的农民没有大公无私的思想,自私自利思想台头,造成他们集体生产搞不好。所以小岗村的农民不愿意搞集体规模化大生产的经营模式,他们只想分田单干,搞小打小闹的小农经济。小岗村农民选择的是为他人打工自愿被剥削的道路,他们为子孙后代留下了祸根。人民公社不是失败了,是被人取消了,如果不取消早就实现农业现代化了,农民已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人人过上了幸福的生活!实践证明伟人的集体规模化大生产经营模式,比小人的分田单干搞小打小闹的小农经济要好。人民公社是通向共产主义美好社会的第一步。人民公社精神传万代!大寨精神万岁!,公社时代是人民真正当家做主的年代,是人民最幸福的时代。
(三)戏剧

《红灯记》(京剧)

插图插图

              沦陷区某地铁路扳道工李玉和是中国共产党员。他家祖孙三代不是同姓,是在十七年前“二七”大罢工运动中结合在一起的。李玉和接收了党组织向柏山游击队转送密电码的任务,由于叛徒的出卖而被捕。李玉和在敌人的酒席宴上,在牢房里,在刑场上,英勇顽强,坚贞不屈。李奶奶向铁梅痛说革命家史,鼓励她经受考验,迎接斗争。残暴的敌人无计可施,最后杀害了李玉和、李奶奶。铁梅继承父亲、奶奶的遗志,在党组织和群众的帮助下,机智地摆脱了敌人的追捕,把密电码送上柏山,胜利地完成了党交给的任务。李玉和一家三代的斗争事迹,充分地反映了中国共产党人视死如归,前赴后继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此剧是中国京剧院的优秀保留剧目,六十年代至今,众多艺术家李少春、袁世海、杜近芳、高玉倩、钱浩梁、刘长瑜、李维康、冯志孝、孙岳、王晶华、杜富珍、张岚等都曾先后参加演出。近几年来,青年团排演此剧,得到老艺术家们的指导,演出取得成功。
  主要演员:<人物 >李文林耿巧云 袁慧琴 张连祥 王德富 俞雷等
  改编:阿甲、翁偶红
  导演:阿甲
  副导演:骆洪年
  音乐设计:刘吉典
  唱腔设计:李金泉、刘吉典、李少春、沈玉才、李广伯、周国兴、郭根森
  美术设计:李畅、安振山、赵金声、郭大有
  复排艺术导演:刘长瑜
  复排导演:郭自勤
  复排指导:李金泉、高玉倩、孙岳、刘长瑜、孙洪勋、李继增
  复排音乐配器整理:丁家歧、羊呜、张建民
  复排MIDI制作:刘国铭
  复排灯光设计:陈佩鑫、周家祥
  司鼓:李中华
  操琴:张顺祥
  舞台监督:张春枢、董广天

相关电影编辑本段回目录

山花

文革中这些现实题材的电影,今天来看,不是拍给当时的人看的,因为在当时的条件下,事物的另一面还没有形成现实,只是推断;而是拍给几十年以后的人看的,因为当时的推断已经变成今天的现实。

 导演: 崔嵬 桑夫 刘国权  

 主演: 徐敏 雷明 项堃 齐桂荣 凌元 杨威 刘国权 赵子岳 鲍烈 斗兵 张平 王向红 温刚 李孟尧 傅祖成 ...  

 影片描写了农村姑娘山花在“农业学大寨”运动中,坚持以粮为纲,带领白石滩群众战胜重重自然灾害,揪出搞破坏的暗藏敌人,完成了劈山开河筑坝造地的伟大工程。

红雨

红雨宣传画红雨宣传画

1975年根据杨啸同名小说改编,   导演:崔嵬;   编剧:杨啸,崔嵬;   主演:曹秀山,温刚,臣国玺,田成仁,邵万林   王炳彧 Bingyu Wang ....王老庆   雷明 Ming Lei ....李主任   制作公司:北京电影制片厂[中国]   

剧情介绍:  1968年,太行山区青山大队揭起“农业学大寨”的高潮,社员们干劲冲天地在修建水库。小社员红雨看到山区缺医少药,严重影响了社员们的身体健康,也影响了水库工程的进展。看到解放前在药铺当掌柜的孙天福至今还在卖假药,刁难社员,他决心当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赤脚医生。这时,孙天福为了把握住全村的医疗大权,也提出要当赤脚医生。   大队长一味相信孙天福,而大队党支部书记庆林和以石匠爷为代表的贫下中农,支持红雨当赤脚医生,送红雨进了赤脚医生训练班。红雨听了石匠爷讲述的解放前孩子看不起病惨死去的遭遇后,更坚定了当好赤脚医生的决心。

 

相关杂志编辑本段回目录

1、期刊简介
  刊名: 山花    Mountain Flowers    主办: 贵州省文联;贵州省企业决策研究
周期: 半月   出版地:贵州省贵阳市   语种: 中文;   ISSN: 0559-7218   CN: 52-1008/I

2、创刊时间:1950

3、办刊宗旨
《山花》是内唯一不追求发行量,标举影响力至上,独家向世界100所著名高等学府赠送的刊物,是以开放兼容、前卫为宗旨,最具先锋性的文学杂志;是文学精与视觉人文交相辉映的双重文本;是关于文学特点,推举文坛新锐的一大重镇。

4、栏目介绍
  看好:活跃在当下文坛的作家的最新力作。   中篇精选:筛选富有艺术感染力、可读性强、思想性好的中篇佳作。   精短篇:万字以内的好看、耐看的精短小说。   新面孔:主要推出80后、90后出生的有创作潜力的新锐作者的作品。   散文随笔:集结文笔优美、直抒性灵的散文随笔佳作。   诗歌高地:推出具有探索性、有冲击力的汉语诗歌。   文学自由谈:直面当代文学现状的专家立场、民间话语。   文学评论:以刊登评论、研究作家作品的学术性文章为主。   文艺争鸣:展示对某些文艺作品、文艺现象的新观点、新认识、新发现。   山花论坛:刊登关于文化热点、文学动态的评论文字;关于文化界、企业界的社会知名人士的访谈。

附件列表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在广阔天地里锻炼成长 下一篇国语日报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收藏到:  

词条信息

宋新南8132
宋新南8132
书童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徐婧8133
徐婧8133
书童
最近编辑者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