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百科网 >>所属分类 >> 传播研究方法    经典案例   

吕楠:四季—西藏农民的日常生活

标签: 传播研究方法 经典案例 简介 欠缺 评价

顶[0] 发表评论(1) 编辑词条
目录

[显示全部]

一、吕楠简介编辑本段回目录

       ①1962年生于北京。在《民族画报》工作5年后,辞去公职,成为自由摄影。

吕楠
吕楠

      1989—1990年拍摄中国精神病人生存状况;1992—1996年拍摄中国乡村的宗教;1996—2004年拍摄西藏农民的日常生活。 
       ②从1989年开始,吕楠用15年的时间完成了他恢宏如史诗般的“三部曲”《被人遗忘的人—中国精神病人生存状况》、《在路上—中国天主教》和《四季—西藏农民的日常生活》等三个系列作品。

二、《四季—西藏农民的日常生活》作品简介编辑本段回目录

      1996年至2004年,吕楠独自在西藏拍摄了他迄今为止最重要的作品《四季—西藏农民的日常生活》。

四季—西藏农民的日常生活四季—西藏农民的日常生活
七年时间,他几乎每年都有至少一半的时间生活在西藏,最多的一次,他曾经连续在西藏工作达9个月之久。完整的秋收,他就拍了4次,春播他拍了2次;在他拍摄的40多个村子中,每个村子的海拔都在4000米以上,几乎每天他都要冒着沙尘暴往返于拍摄地点和驻地。 

      从3500多个胶卷、126000多张底片中精心挑选出来的109幅纯净的黑白照片,组成了《四季——西藏农民的日常生活》,作品以季节为顺序,从春播到到秋收,从温暖的夏天到寒冷的冬季,几乎包含了西藏农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结构完整,画面质璞,洋溢着劳动与亲情的诗意和美感,像一副副伟大的“影像版”的古典主义绘画,让我们深深感受到一种久违了的真正的人文主义精神。

三、作品影响力及评价编辑本段回目录

吕楠:风的旅人

       一个神情肃然的神父默默地走在苍茫的黄土高原上,他身后的远处是一片寂静的小山村……这是2005年平遥国际摄影节“吕楠幻灯专场”海报中的照片。
后来,很多人把这个神父的形象当成了吕楠的象征。在他最重要的15年的摄影生涯中,他就像一个影像的布道者,一个神奇的传说,但却来无影去无踪…

吕楠:“中国最具传奇色彩的摄影家”

       相对于摄影界,他在艺术圈中的名气似乎更大。他早期的摄影作品《为无名山增高一米》已经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史上最经典的照片之一。吕楠也是最早被著名的“马格南图片社”相中的中国摄影师;他也是美国《光圈》杂志作为专题刊登过的唯一一位中国当代摄影家;无数的影展(艺术展)邀请他参加,但他几乎无一例外地拒绝!吕楠也拒绝别人为他拍照,所以,人们几乎见不到关于他个人的影像资料。15年,他如苦行僧一般生活、工作和学习,他坚信“好东西是在沉默中完成的”

四、朋友眼中的吕楠编辑本段回目录

(一)“怪人”吕楠

       对公众来说,吕楠仍是个陌生的名字。他朋友极少,在朋友眼里,吕楠是不折不扣的怪人。
  那日松——吕楠多年的好友、摄影策展人(2005 年的吕楠幻灯片放映会由他组织)说:“吕楠很怪,有时一下失踪三四年,但是我们不会操心他,因为他的生命力非常强。”那几年,吕楠身边有卫星电话,但却从没接到过电话,“那时只有三个人知道这个电话号码”。
  另一位好友、摄影家张新民,在上世纪90 年代初与吕楠结识。他回忆第一次见吕楠的情景:“最初打动我的,不是照片而是他这个人。他从北京来深圳交流,找不到好暗房,来我当时的单位借用。他的双肩包里全是相纸和显影液,我们是公家的,他其实没必要拿这些东西。但吕楠不,他想的是,用你的暗房已经是麻烦你,怎么好意思再用你其他的耗材。我当时又震惊又感动。”

(二)“自私的利他主义者”

       张新民认为,吕楠在中国开创了一种新的摄影工作方式,“那个时候还没有中国摄影师采取这样的工作方法——对待选题全力以赴去做,专门做,不顾一切地做,一做就是全身心的东西——这在中国应该是开创了先河。”
  “巨大的激情,再加上非凡的毅力,这就是德拉克罗瓦。”波德莱尔的这句评价,正可以用来形容吕。工作对他来说,几乎是生活全部的重心所在。
  吕楠认为,若想把事情做好,“心中一定要有他人”。吕楠不但在与别人的交往中身体力行,更将其贯彻在工作中,成为了他独有的一种工作方法。
  由于拍摄的题材比较敏感,为了顺利进入各地农村和县市的精神病院和天主教堂拍摄,吕楠从来不会直接前去;他每到一省,都先去省级政府申请,获准后拿着省里的批文到地市,再到区县。这种做法看似麻烦,实则能让医院和区县的管理人员打消疑虑,减少阻碍;这样一来,吕楠不但能通过各地卫生局得知医院地址,而且到医院后,也能查阅病例,了解患者的身世背景。
  去西藏之前,吕楠已计划好,一定要到没有游客去过的村子拍摄,“有的村子里不光没去过游客,连汉人都没见过,有回民去收购羊肉,都让他们给打出去。”为了跟藏民沟通,吕楠先到拉萨的西藏大学学了两个月藏语。这两个月,他什么也不做,只学藏语,平时顶多上街买点馒头和菜,连大学校门都没怎么出。在拉萨待了一个半月以后,他才去过一次八角街,“布达拉宫长什么样我都不知道”。
  吕楠说:“没人见过像我这样去西藏的。我没兴趣知道的东西,跟我无关。15 年来我也都是这样的,凡是与自己工作无关的事情我都不问。”问他这么做是否太功利,吕楠回答:“要知道,只有自私的利他主义才能结出果实。”

五、“我”看吕楠《四季》影像编辑本段回目录

       吕楠的影像符合我这样的判断。如果他当年的“精神病人系列”和“天主教徒系列”还有少量追求视觉刺激的思想,有些浮躁的心态掺杂其间的话,他的反映西藏农民日常生活的《四季》则走向纯粹的澄澈境界,影像追求平实而温馨,画面讲究皈依传统,开始他的西方古典主义的艺术追求。
       我尤其欣赏的是他控制影像的能力。我想在3000多个胶卷的数万张底片中,指向一定是东西南北的,风格一定是七荤八素的,视觉一定是冷热炎凉的,情感一定酸甜苦辣的。可是,我们现在看到的,都是在理性的控制之中,情感深沉,画面温暖,人物平实,生活宁静。这是一个去粗求精的过程,也是一个返朴归真的过程。影像质量的控制不仅来自于拍摄的过程,也来自于后期的把握和廓清。
      这样的影像,至少给我们这样的视觉教育:好影像,是有教养的,是文明的,是朴素的!

六、吕楠《四季》的欠缺编辑本段回目录

        吕楠不是神,我们更不能神化他。且不说他话里话外透着郁闷太久了之后的那种汪洋肆荡,也不说,他言谈举止的全盘西化,因为在今天这个人人作秀,凡事都有市场经济的线操作的“提线木偶时代”,谁说什么,您也就是姑且说之,我们也就是姑且听之,没人和您较真。可是他的作品,我们必须要看到破绽。

    首先,《四季》每幅作品之间关系不明显。

      我以为就我能所看到的每幅作品都是很好的单幅,可是它们之间也是千篇一律的水平关系。也就是说《四季》的结构没有什么创新,依然是传统的线性编辑,水平排列。从3400个胶卷里挑选109张照片,然后一字排开,是不是也挺庸常,挺机械的。 
      对于专题摄影而言,结构是生命,甚至可以说是最大的智慧。可惜,我们在《四季》里不能分享这种智慧了。什么原因,访谈中吕楠有两句话我以为是结症所在。“拍摄前不做案头工作,拍摄的时候全力以赴。”8年的拍摄4个月的编辑时间,《四季》中仅秋收的场景吕楠就“选”了20多张。 
      如果我没有理解错的话,吕楠是不制定拍摄文案的。他的《四季》是以他为主用了四个月时间编辑的。这是《四季》的出问题的地方,摄影师能不能编辑自己的作品?我的观点是他可以为编辑做一些助理编辑的工作,但绝不能担当编辑。四个月的时间是不是仓促了些?针对一个这样浩大的作品,我有理由怀疑!

    其次,《四季》的图片说明没有突破。

        《喝酒的父亲和倒酒的女儿》《修理炊具的夫妇》这样的“看图说话”反复出现时,我知道描述画面,解释画面已成为《四季》图说的主流思维,那么,想叫它突破已经不太可能,这也充分说编辑后台没有为《四季》做多少增值服务!
        这个问题再次提醒我们,时代为我们造就了像吕楠这样杰出的摄影师的时候,并没有为我们提供售后服务,也造就与之匹配的杰出图片编辑。也就是那句老话:“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怎么什么话,都让老话说完了呢?

八、《四季—西藏农民的日常生活》摄影作品编辑本段回目录

 跳绳的孩子们 1996 跳绳的孩子们 1996
 降神师和前来降神的人们 1997 降神师和前来降神的人们 1997
  洗被子的女人和孩子们 1997  洗被子的女人和孩子们 1997
 做驱雹法事的人们 1997 做驱雹法事的人们 1997


 

收工的一家人 1999收工的一家人 1999
去搭建房屋的人们  1997  去搭夏季羊圈的女人们 1997


 


 


 

收割中的姑娘 2000收割中的姑娘 2000
一 叫丈夫起来收割的妻子 1999
秋收中煮茶的老妇人 2000秋收中煮茶的老妇人 2000
1做活儿的女人们 2000
在邻居家头痛的奶奶和受惊吓的孙子 2001在邻居家头痛的奶奶和受惊吓的孙子 2001
 喂小羊的母亲和儿子 2001 喂小羊的母亲和儿子 2001
 休息的人们 2001 休息的人们 2001
 修犁的人们 2001 修犁的人们 2001
 村庄 2001 村庄 2001
播种的夫妇 2001播种的夫妇 2001
风沙中劳动的一家人 2001风沙中劳动的一家人 2001
爷爷和孙女 2001爷爷和孙女 2001
 母亲和女儿 2001 母亲和女儿 2001
丈夫和即将生产的妻子 2002丈夫和即将生产的妻子 2002
 在家里念经的老人 2002 在家里念经的老人 2002
吃晚饭的一家人 2002吃晚饭的一家人 2002
 炒青稞的女人 2002 炒青稞的女人 2002
脱粒的母女 2002脱粒的母女 2002
爷爷和母子 2002爷爷和母子 2002
休息的三个老妇人 2002休息的三个老妇人 2002
背麦子的男人和女孩儿 2002背麦子的男人和女孩儿 2002
我吃饭的夫妇 2002

 

翻麦子的男人 2003 翻麦子的男人 2003 
挖萝卜的一家人 2003挖萝卜的一家人 2003
拾麦穗的女人 2003拾麦穗的女人 2003
收割后感谢神赐予收成的人们 2003收割后感谢神赐予收成的人们 2003
边吃糌粑边分离奶油的女人 2003边吃糌粑边分离奶油的女人 2003
 在水磨房磨糌粑的少年 2003 在水磨房磨糌粑的少年 2003
围在炉旁的一家人 2003围在炉旁的一家人 2003
围在炉旁的一家人 2003 母亲和女儿 2003
妹妹和向母亲告状的两个姐姐 2003妹妹和向母亲告状的两个姐姐 2003
挖食用植物的母子 2004挖食用植物的母子 2004
准备犁地的老妇人 2004准备犁地的老妇人 2004
犁地的夫妇 2004犁地的夫妇 2004
 抹擦脸油的奶奶和孙女 2004 抹擦脸油的奶奶和孙女 2004
新年中准备去访友的父女 2004新年中准备去访友的父女 2004
1夜晚中的父母和子女 2004
3为小女儿试鞋的父亲和大女儿 2004
 去打水的少女 1997 去打水的少女 1997
捆麦子的女人 1999捆麦子的女人 1999
编辫子的夫妇 1999编辫子的夫妇 1999
跳舞的姑娘们 2000 跳舞的姑娘们 2000 

 

 洗青稞的母女 2000 洗青稞的母女 2000
 点灯的母女 2000 点灯的母女 2000
刚刚确认女儿右眼失明的母亲和女儿 2000刚刚确认女儿右眼失明的母亲和女儿 2000
 纺线的婆婆和织布的儿媳妇 2000 纺线的婆婆和织布的儿媳妇 2000
回家的男孩儿 2000回家的男孩儿 2000
1转玛尼堆的老妇人 2000
 倒酒槽的女人 2001 倒酒槽的女人 2001
外祖母和外孙女 2001外祖母和外孙女 2001
背草皮的父女 2001背草皮的父女 2001
 奶奶和孙女 2002 奶奶和孙女 2002
收割中的男人 2002收割中的男人 2002
收割中的男人 2002收割中的男人 2002
孙女和睡觉的爷爷 2002孙女和睡觉的爷爷 2002
 倒水的姑娘 2002 倒水的姑娘 2002
 倒水的姑娘 2002 倒水的姑娘 2002
挖土豆的老人 2003挖土豆的老人 2003
休息的一家人 2003休息的一家人 2003
秋收中的母女 2003秋收中的母女 2003

 

 卸肥料的姑娘 2003 卸肥料的姑娘 2003
 打水的少女 2003 打水的少女 2003
爷爷和孙女 2003爷爷和孙女 2003
1施肥的三个女人 2003
过水渠的少年 2003 过水渠的少年 2003 

附件列表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下一篇分层抽样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收藏到:  

词条信息

左娟2148
左娟2148
秀才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王瑞琪09578244
王瑞琪09578244
书童
最近编辑者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