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百科网 >>所属分类 >> 新闻采编   

大数据时代的新闻与传播学教育:专业设置、学生技能、师资来源

标签: 大数据 时代 新闻故事 传播学教育

顶[0] 发表评论(2) 编辑词条
目录

1.作者信息编辑本段回目录

1.基本信息

祝建华(Jonathan Zhu) ,美籍华裔。复旦大学文学学士(1982年)、法学硕士(1985年)、美国IndianaUniversity(印第安纳大学)大众传播学博士(1990年)。曾任复旦大学新闻系教师(1984-86)、美国UniversityofConnecticut(康内迪克大学)传播科学系助理教授(1990-95)、副教授(1995-99),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与传播学系教授(2001-目前)、该校传播与新媒体硕士专业和互联网挖掘实验室的创办人。

2.研究方向

先后在Public Opinion Quarterly(《舆论季刊》)、Journal of Communication(《传播学刊》)、Communication Research(《传播研究》)、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人类传播研究》)、Political Communication(《政治传播》)、International Journal o fPublic Opinion Research(《国际舆论研究》)、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新闻与大众传播季刊》)、New Media & Society、Cyberpsychology, Behavior and Social Networking 等SSCI期刊、Communications of the ACM(《美国计算机学会通讯》)、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美国信息科学与计算学会期刊》)、Scientometrics(《科学计量学》)、Nonlinear Dynamics(《非线性动力学》)、IEEE Transactions on Visualization and Computer Graphics 等SCI期刊以及学术专著、国际学术会议上发表英文论文百余篇。

SSCI/SCI 期刊论文目录可见ResearchID.COM(ID=F-9859-2012);其它论文目录可见Scholar.Google.com(user=q41vFFQAAAAJ&hl=en&oi=ao)。

3.学术讲座

《传播学研究方法:如何在SSCI发表论文》、《传播学研究方法:复杂网络在传播中的应用》、《传播学研究方法:传播实证研究方法的若干前沿》、《中国传播学研究方法及其国际化》

4.所获荣誉

祝建华于1989-2000年间先后获得InternationalCommunicationAssociation(ICA,国际传播学会)、AssociationforEducationinJournalismandMassCommunication(AEJMC,美国新闻与大众传播教育学会)、AmericanAssociationforPublicOpinionResearch(AAPOR,美国舆论研究学会)和WorldAssociationforPublicOpinionResearch(WAPOR,世界舆论研究学会)等国际学会颁发的七项学术奖。

据香港中文大学ClementSo于2001年按SSCI期刊的论文数和被引用数的排名,祝建华为全球华裔传播学者中“MostProminentScholars”(最高产和知名学者)的三人之一。

祝建华祝建华

超星专栏:http://video.chaoxing.com/teacher_570.shtml

邮箱:weblabcityu@gmail.com

香港城市大学互联网挖掘实验室(Web Mining Lab)专区:http://www.datatang.com/org/130486








2.作品信息编辑本段回目录

刊登于《新闻大学》JOURNALISM BIMONTHLY)2014年第四期   总第120期

知网链接:http://mall.cnki.net/magazine/Article/XWDX201304021.htm

3.文章内容编辑本段回目录

今年最流行的有三个关键词:云计算、大数据、移动网。什么是“大数据”,我前天在北京“中关村大数据日”上有个发言,谈了我对大数据的四大特征(多、快、糙、耗)的看法,可供参考[1]。实际上,“大数据”这个词在新闻传播学研究和教育中已经用了好几年,所以不能算是新炒作。

大家似乎已经形成了一个共识:新闻传播学教育所依附的新闻传播事业,即便不是四面楚歌、也已经是危机四伏。近年来国内外的纸媒受到很大冲击;未来两三年内,传统媒体的老大哥——电视所面临的冲击,也许不会低于纸媒。最近看到的几件小事,我觉得意义很大。比如,像淘宝这样的电商,每年的交易额1万亿,已经占到中国经济总量的约2%。它还在悄悄做“频道”,意味着未来淘宝上的商户,它的广告不会投到电视,而是投在淘宝上。再如,很多商家正在建立“手机用户会员制”,通过Apps不断推送产品信息,今后它们广告预算的大头也会放在自己的Apps上。据说这样的企业已有30万家。这些在学术界看来可能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是聚合起来,今后两三年以后对电视广告的冲击极大。

新闻传播教育的服务对象——新闻业发生如此巨大的变化,我们的专业设置、学生技能、师资来源都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下面分别讨论一下。

一、专业设置:四种路径

我在香港城市大学并不担任行政职务,但为自己的博士生找工作提供有价值的意见,经常查看各国大学招聘广告,从而了解新闻传播学教育市场的需求。最近我统计了美国The Chronicleof High Education (《高等教育纪事报》)上的全美大学教师招聘广告,在2012年9~12月的三个月之间,新闻传播学一共有326个职位。根据网站的分类,招聘最多的类别是Digital Media(新媒体、互联网、社会媒体研究等)占24%,其次分别是Media Studies(包括传播学基础理论、文化研究、新闻法规等)占22%,公关和广告占18%,演讲修辞等人际传播占15%,电影占13%,广电占8%。这个分类中没有报纸,有些是分到了Media Studies。这个分类体系本身在不断变化之中。并且,由于国情不同,一些国内很热的专业(如媒介经营管理)就没有出现过。所以,我们不能完全按照这个数据来设置专业和课程。但是,检验美国传媒业及其教育业的发达程度和创新

传统,我们对其经验也是不能忽视的。我这里分析一下上述近80个Digital Media教职的招聘广告,从中看出美国大学开设数字新闻专业或课程的四种路径。这四种路径,可以按照如下两个维度来表述(见下表):一是以传统的新闻制作(Production)还是以新型的数据分析为主(Analytical),二是以个案故事(Case-driven)还是以数据展示为表现手段(Data-driven),虽然其核心都是“讲故事”(Story-telling), 但故事的出发点、终点,以及故事的素材——是人、事、物还是数据,都是有区别的。

第1 类是讲故事的制作型( C a s e - driven Production),传媒业以CNN为代表。对应的,在大学教学中强调数字叙述(Digital Narrative)、3D动画(3D Animation)、互动游戏(Interactive Games)。比如规模很大的密歇根州立大学(MSU)传播学院10年前就开始招这类老师,现在还在继续招聘,说明社会对这类人才的需求量很大。

第2类也是讲个案,但是故事的主角是数据(Case-driven Analytical),以英国《经济学人》杂志为代表。在全球纸媒不景气的背景下,它的发行量却逐年上升,成为一个类,其魅力所在就是用讲故事的办法谈重大的经济问题。美国的Huffington Post亦属此类。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乔治敦大学招聘理论和研究导向的老师,有人类学、个案研究、文化研究等背景的人才。

第3类也是制作导向,但它是把数据作为制作的素材(Data-driven Production)。业界以美国《纽约时报》、英国《卫报》等为代表,而大学传播院系中尚且不多见,但犹太州大学已经开了一个先例。

第4类是强调数据分析的(Data-driven Analytical)。这本来是枯燥和专业性的工作, 现在比较成功的是Google News,还有一些社会化媒体,如一度人气很高、最近有所下滑的Digg 新闻网。位处西雅图的华盛顿州大学招聘的教职岗位,定位为社会科学计算(Computational Social Sciences)。我看到他们的广告时,觉得很惊奇,猜测在推出以前内部一定经过多严肃的讨论、也许还充满了辩论,因为这在新闻传播院系内要达成这样的共识是很不容易的。波士顿大学传统培养公关、广告、广电等实务人才,最近以重金礼聘新媒体研究领域知名的James Katz 担任其新成立的新兴媒体研究部(The Division of Emerging Media Studies)主任,整合校内相关资源,希望成为全美研究新兴媒体的重镇。他们的动向,值得我们注意。

 面对这样的传播教学新布局,我们很自然就要考虑我们培养的学生应该具备怎样的技能。

二、学生技能:九项要求和三种语言

十年前,上海大学戴元光教授准备召开一个国际会议,问我有什么关键词可以用来做会议主题。我当时灵机一动,建议用“全球化、市场化、高科化”。事后想想还真是那回事,就经常给学生讲这三个词:面对全球化的媒体,你要学好外语;面对市场化的趋势,你要学好统计分析; 面对高科化的环境,你要学好网页制作,不能满足于拉菜单,要学习它背后的操作语言。合起来就是三门语言:外语,SPSS语言和HTML语言。十年后的今天,这三大趋势还在主导传媒业的走向,学好三种语言仍然适用,但对每个语言的要求都在提高和深化。我们系的博士研究生已经认识到,光会使用SPSS已经不够了。他们有的在学习比SPSS更强大的统计和可视化R语言、有的学习适用于文本挖掘的Python语言,也有的学习更专业的Java语言。最近哥伦比亚大学Tow Center发布了一份报告,提出了后工业化时代记者应该具备的九项技能,其中包括三项软技能和六项硬技能[2]。有的提法很传统,但也有的很激进,对记者和新闻传播教育者的冲击应该都是很大的。三项软技能包括: 1. 良好的心态和精神状态,成为具有企业家精神的记者2. 成为网络化的个体3. 培育具有正直和良好的判断力的公众形象

第一条,企业家是创新、冒险,这与原来的记者应该是社会活动家、公义维护者的说法很不一样。如果仅从新闻伦理道德来讲,这些似乎是不能接受的。第二条,今天的记者如果不开

Twitter、不开Facebook,在中国不开微博,几乎没法做记者。这一点争议应该不大。做不到的都是领导、老总,一般记者都做得到。第三条则与传统的教育理念一致。

六项硬技能包括: 

1. 具有专业知识,成为专家型记者

2. 熟悉数据和统计知识

3. 了解用户分析工具,更好地理解受众

4. 熟悉基本编码知识

5. 会讲故事

6. 懂项目管理

第一条与我们以前的新闻教育理念相似,记者除了能写会说之外,要有一些非新闻技能的专业知识,懂点财经、懂点法律、懂点娱乐……等等,熟悉你所报道的领域。最近复旦大学新闻学院2+2模式的方向就与此相似。第五条“会讲故事”是我们的传统,几百年来都一样。但其他几条,如记者要懂数据、会统计分析,能够操作各种用户分析工具,这些与传统的要求很不一致。记得前一阵华中科大新闻系学生给校长写信问“学校为什么要强迫文科生学(高等)数学”,在社会上引起了争论,可见困难之处不在技术、而在意识。关于第六条“项目管理”,是因为现在的数字新闻项目不是一个人能完成的,而是需要来自各专业背景的一个团队,有专业的美工、网络技术员、数据挖掘者,但项目的主管是记者,因为只有记者才知道故事的核心以及如何与观众沟通。要记者懂一点程序、懂一点网络术语,很大程度上不是要记者直接去做,而是有能力与技术人员和创意人员沟通。根据人力资源研究,全世界各种职业中最难管理的有两种,一是技术人员,喜欢用专业名词忽悠领导;二是艺术家,上班迟到、找不到人、开会穿另类服装,没有时限(deadline)概念, 但又会在你完全失望的时候,冒出一个好东西,让你哭笑不得。同时,这两类人员之间也无法互相沟通。媒体工作每天都有时限,记者学习项目管理,就是要学习如何与这两类人员共事。

前段时间我在北京开会,遇见天云科技首席数据科学家郑毅(他最近出版了《证析》一书。他曾是一个“工科男”,在中科大毕业后在多家企业工作,一度感到很苦闷,因为他无法与客户、领导和同事沟通。后来,他慢慢领悟到如何沟通,自己也成为领导。他说,现在企业最急需的不是技术人员,而是有逻辑思维、数学基础、编程能力和沟通能力的人。我说,你说的这些条件,我们“文科男”、“文科女”都能做到。他很赞同,认为有一点数学基础和编程能力的“文科男”、“文科女”更好用。这与我前面提到的说法很相似。

如前所说,现在美国高校已经开设了一些相关课程,比如“网络数据采集与挖掘”、“数据驱动新闻”、“新闻可视化”、“社会媒体广告营销”和“网站流量分析”等。新闻传播院系开

设这些课程,在十年前、甚至五年前都是不可想象的。

三、师资来源:旋转门式运作

课程设计是理想状态,可师资来源又把我们带回痛苦的现实,因为我们现在很难立刻培养出具备这些技能的教师。对此,有两种解决方案。一是“派出去”,这对于现有师资队伍中一部分有基础、有兴趣的老师是可行的办法。具体而言:

1、校内跨学科进修听课:这对综合性大学有优势。

2、去媒体带职实习:比如我们系曾经急需一位教广告实务但又做学术研究的教师。有一位应聘者本科学过广告,但硕、博士期间从事基础理论研究,我们就派他先去一家4A广告公司待了一阵,回来以后开设了好几门广告实务课程,解了我们的燃眉之急。这种投资是有一点成本,一位新教师上任之后的半年、一年内不安排课,但之后的回报更多,建立了与业界的关系,了解了业界运行的过程,对其今后课程设计、讲课乃至安排实习都是有益的。

3、与相关学科合作开课:比如下学期我将与我们学校工学院、商学院老师合开一门题为“网络在媒体、商业、技术中的运用”的全校通识课。

4、合作研究:大家对此比较熟悉,就不赘言。

二是“请进来”,招收跨学科教师、跨学科博士后、跨学科学生、新媒体兼职教师等。但是,这样做也有一定的问题。比如请计算机专业毕业的加盟,他的讲课方式往往会与原来给计算机专业学生讲课一样,现在的传媒学生会接受不了,也许与传媒院系的同事、外面的传媒行业缺乏沟通,发表的论文更合适原来学科的期刊,但又因为离开了原来的环境而不够前沿,等等。所以,“跨学科”说起来好听,但操作起来存在一系列的问题需要正视和解决的。

简言之,全球传媒业正在受到巨大挑战、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反应灵敏的部分美国大学传播院系,及时作出相应的转型。对策之一,是数据化。这是继十几年前的数字化之后的一个新台阶。取得共识、招募新人、紧贴技术和市场的走向,将是这些创新专业和课程能否持久成功的关键因素。

注释:

[1]祝建华.一个文科教授眼中的大数据:多、快、糙、耗。《大数据中国》,第一期,2013年3月,10-12页。

[2]Columbia Journalism School, Tow Center for Digital Journalism(2012). Post-Industrial Journalism: Adapting to the Present. 

Available at: http://towcenter.org/wp-content/uploads/2012/11/TOWCenter-Post_Industrial_Journalism.pdf 

 

pdf链接:http://www.looooker.com/wpcontent/uploads/2013/11/%E5%A4%A7%E6%95%B0%E6%8D%AE%E6%97%B6%E4%BB%A3%E7%9A%84%E6%96%B0%E9%97%BB%E4%B8%8E%E4%BC%A0%E6%92%AD%E5%AD%A6%E6%95%99%E8%82%B2_%E4%B8%93%E4%B8%9A%E8%AE%BE%E7%BD%AE_%E5%AD%A6%E7%94%9F%E6%8A%80%E8%83%BD_%E5%B8%88%E8%B5%84%E6%9D%A5%E6%BA%90_%E7%A5%9D%E5%BB%BA%E5%8D%8E.pdf

附件列表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张志安 记者微博的价值和规范 下一篇黄宗智:如何阅读学术著作和做读书笔记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收藏到:  

词条信息

马晓涵0258
马晓涵0258
书童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牛学娟0259
牛学娟0259
书童
最近编辑者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