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百科网 >>所属分类 >> 传媒杂志   

美国财富杂志

标签: 文学含义 世界著名杂志 《财富》杂志的发展历程 《财富》杂志独特的公司结构 财富全球500强 财富 - 如何获得财富 关于财富的作文

顶[0]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显示全部]

文学含义:编辑本段回目录

       有物质上和精神上的。物质上能满足你各种生产生活需要的物品就是财富;精神上能让你愉悦舒畅的就是财富。 50年代的“财富”是激情:中华儿女们豪情澎湃、高歌猛进,金钱是多余的羁绊!70年代的“财富”是斗争:斗出一片火红的天,金钱是一种锻炼觉悟的战场!80年代的“财富”是变革: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金钱挤进了发展的硬道理!90年代的“财富”是组合: 忙碌发展的中国在创造、在变革、在试验、在组合各种被解放的元素们,金钱是组合品的标志!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曾经说过:真正的财富=观念+时间,成功者知道一百个失败的原因同时知道一个成功的方法,失败者知道一百个失败的原因却不知道一个成功的方法.

世界著名杂志:编辑本段回目录

      《财富》杂志是一本由美国人亨利•鲁斯创办于1930年,主要刊登经济问题研究文章。现隶属时代华纳集团旗下的时代公司。为全球人熟知的两个杂志运营品牌“财富论坛”和“500强”仍然在继续维持着它们在财经领域的话语霸权。杂志本体操作得仍然让人看不出其有任何老态,即便是在前些年那些锐意改变一切的新经济杂志面前,《财富》仍然保持着可贵的新鲜。
  

《财富》杂志的发展历程编辑本段回目录

  1929年3月,《时代》杂志的创始人亨利•鲁斯在一次公开演讲中说道:“基本上,商业就是我们的文化,因为它就是我们时代的特征。它控制我们的生活,而同时许可我们去加以控制的就是科学、技术以及环球信用和环境的发展——简而言之就是现代企业,企业就是我们的生命,它是艺术家、牧师、哲学家、医生的生活必要条件,因为企业对艺术家或哲学家的生活情况问题,具有一种决定性的影响,普通人更是随时都必须与企业发生关系。”
  他的这番话揭示了商业在社会生活中扮演的核心角色。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的20年代,是美国经济飞速发展的年代。大量的经济活动,需要有相应的经济刊物与之相适应,然而当时已有的一些经济性报刊仍然停留在一些老观念上,跟不上形势发展的要求。在这种情况下,亨利•鲁斯以惊人的洞察力,决定办一份专门为工商企业界服务的月刊,定名为“财富”。
  1929年秋,《财富》杂志第一期184页,全部用重磅铜版纸印刷,并配有精美的图片。它赶在股票市场暴跌的黑色十月之前在芝加哥出版了,售价为1美元。
  亨利•鲁斯经过两年的调查和研究之后,才决定出版这样一本“外观极尽豪华,插图极其珍贵,文章怀有一种适合其商业在公众心目中获得应有地位的目的”的杂志。在时代公司的历史文献上有当时对于《财富》杂志的定义:
  1.这份刊物将是美国现有刊物中最精美的出版物;
  2.它从头到尾都是权威性的;
  3.它将以最引人入胜的文字撰写,完全以事实为依据,深入浅出地报道商业界所关心的主题;
  4.它将以富有技巧的方式探讨商业道德的立场。
  《财富》杂志刚一诞生,就碰上了美国经济萧条,股票暴跌,失业加剧,接着便是一连数年的经济大萧条。有趣的是,这种情况没有影响《财富》杂志的出版,它在美国经济萧条的年代反而发展起来了。它是专门给工商企业界上层人士看的。
  20世纪30年代,《财富》月刊主要为企业家提供信息、工商业动向、商情分析、经济管理等,及时报道工商界所关注的问题,同时以揭露式的报道阐述一些大企业的商业道德问题,以此赢得不少读者的欢迎和信赖。
  1938年,时代公司搬到纽约的洛克菲勒中心办公。《财富》杂志也就从这一年开始在纽约出版。
  《财富》杂志的创办人亨利•鲁斯对于该杂志的写作风格有令人吃惊的追求。他在雇用编辑和作家时,不要求他们会写商业报道,但一定要会写诗歌和散文,在第一批撰稿人名单中甚至有海明威。一些《财富》杂志的编辑在离职后成为美国重要的作家。。
  用将故事的方法来写经济新闻报道的手法,并加进强烈的人情味,是《财富》杂志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到了20世纪40年代,《财富》杂志已经成为英语世界写作最优雅的杂志之一。40年代,它的期发行量已上升到20万份。
  40年代,《财富》月刊除了报道工商企业界动向之外,还刊登经济问题研究文章,介绍美国大型企业甚至外国的某一大型企业,或某二类工业,或某一地区工业的经营状况,包括它们的政策方针、生产组织、技术改革、面临的问题以及财政状况等。40年代后期,该刊增强了调查性报道的分量。
  1947年8月,《财富》杂志进行了关于新闻(对竞选的影响)怎样传到肯塔基州帕杜卡市的典型调查报道,增强了舆论的力量。
  《财富》杂志对于工商企业界的关注和详尽的报道以及广泛的影响力,使它越来越像这些工业巨头的一员,它的报道口气开始愈来愈像企业领袖。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中,《财富》月刊成为工业社会的发言人和阐述者,企业家开始盼望《财富》杂志报道他们。
  40年代,《财富》杂志成为美国企业界的一种身份象征。它独特的写作风格、精彩的企业故事、讲究的叙事风格以及精美的配图,还有1美元的价格,让那些企业家、高级管理人员非常乐意将它摆在客厅里的显著位置。
  

《财富》杂志独特的公司结构编辑本段回目录

  《财富》杂志的宗旨是办成“一本对经理人的指导手册”。《财富》的运作是实行独特的公司结构。它由两个独立并行、互不干扰的序列组成。编辑系统,最高首脑是总编辑;经营系统,最高首脑是总裁。总编辑与总裁平行并列,没有隶属关系。总编辑不考虑广告、不考虑赚钱,只考虑如何按他们的原则和理念办出一本读者信任的最好杂志。总裁负责市场推广和赚钱,但决不能对总编辑施加任何影响,不能干预报道。《财富》曾多次有过为坚持客观报道而牺牲巨大商业利润的事,甚至发表过严厉批评自己总公司的报道,记者、编辑却没有因之受到过任何责难。1997年,《财富》发表报道,对当时炙手可热的IBM总裁进行无情抨击,此后一年中,IBM撤销了在《财富》杂志上500万美元的广告。总编辑休伊并不为此后悔,他说:“记者的观点是不能被收买的。”
  这种独特的公司结构,确保了《财富》杂志能长期恪守职业道德,真实与公正地报道和评价工商界的人物和事件,在它的读者——主要是工商界首脑中树立了权威,具有高度的公信力。这种权威性与公信度正是传媒的无价之宝,它使《财富》在国际工商界中有广泛的影响与号召力,这反过来也为公司带来了稳定的利润。就在IBM撤出广告的第二年,《财富》的广告收入比上一年增长了13.6%。《财富》对企业的评价,以公开、公平、公正著称,一向享有高度的权威性。
  

财富全球500强编辑本段回目录

  1954年,《财富》杂志开始以严谨的评估推出全球最大500家企业的名单,“全球500强排行榜”从此产生了巨大影响,以至于超越了国家、民族、文化而成为全球经济的一个标准。迄今为止,就影响力而言,没有任何一种媒体的“排行榜”能望其项背。这一排名已成世界知名企业用来判断自身实力、规模和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指标,也是世界经济状况极具权威性的晴雨表。列入世界经济500强,对企业来说不仅仅是一种莫大的荣耀,同时也意味着企业的无形资产在一夜之间得到了数以亿计的增长。
  《财富》杂志利用其影响力举办了一系列的财经论坛,如《财富》500强论坛(首席执行官)、《财富》首席金融官论坛等。
  《财富》杂志于1995年开始主办世界500强年会即《财富》全球论坛,每年在世界上选一个具有吸引力的“热门”地点举行一次,邀请全球跨国公司的董事长、总裁、首席执行官及世界知名的政治家和学者参加,共同探讨事关世界经济发展全局的重大问题。《财富》杂志的500强排行榜已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的企业排名之一,而《财富》全球论坛则被视为世界经济界巨头“脑力激荡”、“激发新思维”的良机。
  从1995年至今,《财富》杂志已分别在新加坡、西班牙巴塞罗那、泰国曼谷、匈牙利布达佩斯、中国上海、法国巴黎举行了6次年会。
  《财富》杂志的全球500强企业排序,向来被经济界认为是世界各国经济状况的一个晴雨表。
  财富 - 如何获得财富
  并不是人人都可以成为百万富翁,获取财富的关键在于个人的本身素质,更重要的就是你如何运用本身具有的资
  把握牛市 源,又如何一步步扩展自身的优势,这些都要你有非同寻常的胸襟和眼光,而是否成功还在于以下七点:
  1、最重要的就是人品。金融投机需要冒很大的风险,而不道德的人没有承担风险的责任感。这样的人不适宜从事负责高风险的投机事业。任何从事冒险业务却不能面对后果的人,都不是好手。
  2、判断对错并不重要,重要的在于正确时获取了多大利润,错误时亏损了多少。
  3、当有机会获利时,千万不要犹豫。当你对一笔交易有把握时,给对方致命一击,即做对还不够,要尽可能多地获取。
  4、过犹不及,如果操作过量,即使对市场判断正确,仍会一败涂地。
  5、承认错误是件值得骄傲的事情,只有知错不改才是耻辱。
  6、人对事物的认识并不完整,并由此影响事物本身的完整,得出与流行观点相反的看法。流行的偏见和主导的潮流互相强化,直至两者之间距离大到非引起一场大灾难不可,这才是你要特别留意的,也正是这时才极可能发生暴涨暴跌现象。
  7、永远不要孤注一掷。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财富》杂志列出美国历史上十位最杰出的CEO2008年01月12日 星期六 12:01       财富》杂志列出了美国历史上十位最杰出的CEO,以期为今天麻烦缠身的CEO们,树立一道自我评判的标杆。
  比尔·艾伦查尔斯·科芬(通用电气)

  没听说过才最伟大

  许多人从没听说过查尔斯·科芬,这正是他的伟大之处。对任何一个CEO来说,从企业缔造者手中接过权力,都不是一件易事,更何况那位缔造者,还拥有电灯、电话、电影、碱性电池、配电技术等一大堆发明专利。科芬在1892-1912年期间,领导通用电气公司完成了两项意义深远的创新:一是建立了美国第一家研究实验室,二是提出了系统管理开发的设想。爱迪生在上千人的帮助下,成为个人天才,而科芬创造了一个并不依赖于他本人的天才体制。他创造的企业理念和机制,使他领导过的通用电气历久常新,并成为他人竞相效仿的楷模。科芬的后继者杰克·韦尔奇改进了通用公司的体制,在用人和增加企业利润方面展现了杰出的智慧,但韦尔奇不是这些概念的发明者,他只是继承者。其他CEO的名声更响,但是是查尔斯·科芬为他们搭建了可以尽情表演的舞台。

《财富》杂志列出美国历史上十位最杰出的CEO编辑本段回目录

  比尔·艾伦(波音)

  不争几分钱小利

  是飞机帮助美国打赢了战争,但1945年二次大战结束的时候,波音公司却岌岌可危。不过,比尔·艾伦从不把波音公司看作是生产轰炸机的公司。在他看来,这是一家工程师能制造出诱人飞行器的公司。在他的领导下,波音相继生产了707、727、737和747,这四项是商用飞机制造史上最成功的机型。艾伦曾说“如果波音飞机公司说我们要制造这架飞机,就算它要动用整个公司的资源,我们也要把它造出来!”今天的一些CEO,总是被一些小事烦扰,像公司短期结构、每股的几分钱赢利、近期目标等等。艾伦留给后来者的可贵遗产是,他擅长高屋建瓴,头脑中所想的,都是宏大的计划。

  山姆·沃尔顿(沃尔玛)

  克服教父情结

  二十世纪80年代,一位巴西商人曾经给美国许多零售公司老板写信,希望亲眼看看美国人如何经营零售业。多数老板不屑回答,也有人礼貌地回应:“不,谢谢。”只有山姆·沃尔顿例外。巴西亿万富翁后来才知道,沃尔顿请他们来,是为了向他们了解南美。沃尔顿的信念是:用尽量少的价格向人们提供尽量好的东西。1992年去世前,他作了两项把这一信念贯彻下去的决定。第一,到2000年把沃尔玛公司的年销售额从300亿美元提高到1250亿美元。第二,挑选个性平平的大卫·格拉斯作接班人。在格拉斯的领导下,沃尔玛公司的年销售额在世纪之交达到1650亿美元。沃尔顿比谁都清楚教父情结的危险性,他向世人证明,对一个出色的企业来说,这个缺陷是能够被克服的。

  乔治·默克(默克制药)

  首先想到的是别人

  如今,全球每年有大约3000万人,能几乎免费得到默克公司治疗血吸虫的这种特效药。乔治·默克二世说,那些眼睛一味盯着华尔街的CEO,既无法服务大众,也得不到利益。而默克之所以让股东获益匪浅,是因为他首先想到了别人。

  达尔文·史密斯(金佰利)

  干成不可能的任务

  1971年达尔文·史密斯成为金佰利-克拉克公司CEO。他当时面临的现实相当残酷:公司在平庸之中滑向衰败。成为金佰利公司CEO之后不久,他被确诊患了鼻咽癌。他有感而发地对妻子说:“如果你手臂上有癌,你就得锯掉手臂。”停了一下他接着说:“我决定了,我们要卖掉造纸厂。”这个念头来自与一位主管的谈话,对方告诉史密斯,金佰利公司的副业产品“舒洁”纸巾,如今才是公司的象征。这个大胆的行动最后成功了。别人认为不可能干成的事,史密斯办到了。

  詹姆斯·伯克(强生)

  他的信念永远成为榜样

  如果让人们举出一例CEO干的最有勇气的事,许多人大概会说是1982年,詹姆斯·伯克因氰化物中毒事件把所有泰诺胶囊撤下货架。此举使公司收入损失了1亿美元。不过,伯克真正的伟大之举是在此前三年。

  当时,他把20位公司高层主管叫到一个房间里,他伸出手指,敲打着挂在墙上的小R·W·约翰逊36年前写的强生公司信条。这些信条是为公司自律而设的,其中有对“母亲和所有使用本公司产品的人负责”的字样。伯克当时说:“这是公司信条,如果我们不以它为准绳,就把它从墙上揭下来撕掉吧。”房间里的人在得到肯定的回答后,立刻争吵成一片。不过最后,这些人达成了共识。伯克名列十大CEO,不仅因为他带领强生走出危机,还因为他的信念应该永远成为榜样。

  大卫·马克斯韦尔(美国联邦抵押协会)

  着火的房子变成殿堂

  1981年,美国联邦抵押协会的股票跌入谷底,大卫·马克斯韦尔临危受命,负责收拾这家抵押贷款企业的烂摊子。脚踏实地,不事声张,马克斯韦尔不仅救下一座着火的房子,而且把它变成了殿堂。

  他采取了一些传统做法,如出售价值100亿美元不赚钱的抵押债权。但他最大的智慧在于,通过放开住房产权,使美国的社会架构得到加强,从而为公司踏出一条再生之路。如果联邦抵押协会干得好,那些传统上没有自己住房的人———像少数族裔、移民、单亲家庭———实现自己的美国梦就会更容易。要是扭转企业乾坤是门艺术的话,马克斯韦尔就是这门艺术中的米开朗基罗。

  查尔斯·科芬威廉·麦克奈特(3M)

  创造全新模式

  3M公司CEO威廉·麦克奈特从1929年起,创造了一个全新的模式:3M公司把创新变成制度性的、循序不断的过程。很多人可能熟悉这样的故事:3M公司的科学家把自家的地下室炸开一个洞,好放进制造易撕的小粘纸的设备。在产品打不开市场的情况下,科学家像药品推销商一样,向公司部门的员工免费发放试用品,以至公司里一大批人用粘纸上了瘾。麦克奈特鼓励员工创新,对员工的新想法倍加珍爱,大量像即时贴这种风行于世的产品,就在3M公司陆续诞生了。

  凯瑟琳·格雷厄姆(《华盛顿邮报》)

  女人做最勇敢的决定

  1963年,凯瑟琳·格雷厄姆接手了死去丈夫留下的《华盛顿邮报》。当时《邮报》是一家毫无特色的地方报纸,而格雷厄姆却打算让它向《纽约时报》叫板。1971年,她作出了一项至关重要的决定。当时她面前摆着五角大楼的一份报告,报告证明政府在越南战争问题上撒了谎。正是格雷厄姆的决定,《邮报》方有今天的地位。勇气不是不知恐惧,而是在恐惧中能果敢行动。就这一点来看,凯瑟琳·格雷厄姆也许是这10位CEO中最勇敢的。

  大卫·帕卡德(惠普)

  最早开创“以人为本”

  1949年,37岁的大卫·帕卡德参加了一次美国商界领袖们的聚会。与会者就如何追逐公司利润侃侃而谈,但帕卡德不以为然。他在发言中说:“一家公司有比为股东挣钱更崇高的责任。我们应该对员工负责,应该承认他们的尊严。”帕卡德在缔建硅谷精神方面的贡献,恐怕超过了任何

  CEO。就像希腊的民主遗产一样,他的以人为本的理念,影响至深至远。
 

网站:编辑本段回目录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马尔科姆•麦库姆斯(Maxwell Mocombs 下一篇CNN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收藏到:  

词条信息

08578142
08578142
书童
最近编辑者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