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百科网 >>所属分类 >> 传媒书籍   

叶:百年动荡中的一个中国家庭

标签: 历史 家族变迁

顶[0] 发表评论(1) 编辑词条
目录

[显示全部]

书籍信息:编辑本段回目录

           


书籍正封书籍正封

 
             作者:(美)周锡瑞著;史金金,孟繁之等译
 
             出版社:山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4-07
 
              ISBN: 978-7-203-08486-0
 
              页数:450页
 
              定价:58.00元 

 

概述:编辑本段回目录

 

      《叶》主要讲述了中国百年历史中一个家庭的变迁,从晚清到“文革”结束,把整个国家史诗般的记述活灵活现地展示了出来。叶家人的生活显示了决定现代中国的重大事件的人性化的一面:19世纪大规模的破坏性叛乱,共和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二战时期日本的侵略,以及文化大革命中的浩劫。 安庆叶家的缘起,最早可以追溯到元朝末年的钱塘教谕叶盛二,这就决定其后代多数走的是“学而优而仕”的传统道路。第四世叶华高中进士,此乃安庆叶氏成为显赫世家的起点。早期的文字记载很少,作者主要是借助于后世的追忆与传说,着重介绍了谱牒的纂辑与祠堂的修建,从总体上描述了古老宗法社会的根基。

作者简介:编辑本段回目录

       周锡瑞生于1942年。美国人。英文名为Joseph W. Esherick。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教授。师从于费正清、列文森和魏斐德。1966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校区毕业。他是当今美国的中国近代史研究领域中最有成就的学者之一,他的《义和团运动的起源》一书于1987年出版后,立即博得了国际学术界的重视。先后获得美国的中国学研究的两个最高奖——费正清奖和李文森奖——以及加州大学伯克莱奖。

     

周锡瑞周锡瑞


       周锡瑞的主要研究课题是辛亥革命与义和团运动,长期关心的是农村社会和民众运动,而且对于中国革命有着持续关注。相关的著作有:《现代中国:一部革命的历史》、《中国的改良与革命:辛亥革命在两湖》、《中国地方精神与主导形式》等。90年代,他通过他的一些研究生开始注意到中国近代城市史和城市文化这个问题,并且主编了《中国城市的重塑》。他说他对中国城市史的了解,多半是从那些学生或者其他海外学者(如王笛教授,卢汉超教授)得到的。

 
学术观点:
       周锡瑞很重视经济研究对理解历史的重要性。对他的访谈以及山大教授孔令仁在书中提到过这个问题。另外,韩书瑞也说她和周锡瑞在研究王伦起义的时候侧重点不同,她是侧重宗教,而周是侧重社会经济。其实,这从他的著作中最能看出来。

 
范式批判:
       认为没有绝对的“中国中心观”或“欧洲中心观”,“冲击反应”模式和“中国中心观”是走了两个极端。要放在全球化、大视野的研究中,无论是内部的变化还是外部的因素都是十分重要的,这一点他和他的老师之一魏斐德看法相同。同时,周对现代化论也是持批评态度的,他说立场有两个,一个是时代原因,就是从革命的视角研究。一个是学术角度,就是中国的历史是很复杂的,研究应该建立在具体调查分析之上而不是先立一个现代化的概念。而且,周还批评后现代主义。何伟亚事件就能很好体现这点。何伟亚事件相信大家也都有所耳闻,具体过程就不说了。这个列文森奖的授予无疑是对何伟亚所提倡的后现代写作方式的一次重要肯定,由于这一奖项所具有的广泛影响力,它的颁发多少有着暗示研究范式转换的风向标意义。这是周锡瑞大动干戈的原因。他从史料、翻译等细微之处入手,集中批判后现代主义的治学方式,比如想象的东西太多,理论的东西太多,似乎在史料用功上有所倒退。这次事件也可以从侧面体现周锡瑞的治学作风。
 
性情:
        从很多文章和访谈中可以看出来,周锡瑞是个性情直率的学者,面对和自己相左的观点,总是摆出证据反驳,曾经掀起的许多论战足以证明这点。这些性情也影响了他的教学,据说他的讨论课很热闹,很注重培养学生的学术交流和贯通以及视野的开阔。周锡瑞对于中国文化及其近代命运抱有深切的同情,对中国文明的现代出路倾注了很多感情,对于中国近代以来不懈追求的现代化目标表示理解与敬意。另外,对中国晚清以来挫折的发展历程也有精妙的见解,这点可以见他的相关文章。
 

内容简介:编辑本段回目录

       观一“叶”而知天下秋。一个家族的历史也同时反映着整个国家的历史。《叶》中便讲述了中国近现代历史中一个家庭的变迁。从晚清到“文革”结束,从19世纪的社会动荡到新中国成立后的纷纷杂杂,作者把文明史上一段浩荡百年的史实融入安徽安庆一个“叶”姓家族的荣辱兴衰之中。

       安庆叶家比较完整的历史,似乎是从1802 年县衙以西叶家老宅一个婴儿的诞生开始,他的名字是坤厚。他和他的儿子伯英在道、咸年间的国内战乱中,如同曾国藩、李鸿章一样组织地方团练,为扶持风雨飘摇的大清王朝立下汗马功劳。虽然未能擢升为封疆大吏,但毕竟已从道台攀登到省一级政府中的藩臬要职。父子二人都在大清河的水利工程中有所建树,并且顺应同光新政的潮流在政府部门工作中有所革新。他们不仅为安徽叶家奠定了更为辉煌而又坚实的基础,而且还成为以后北迁天津的后世子孙心目中的创业先驱。

节选: 

       1852年,叶坤厚返乡葬母。这位孝子年届五十,正处于官场得意的黄金时期,他当时在河南任职。通过抗洪和打击强盗、平息寇乱,成为一名杰出的地方官员,曾经前往京师觐见皇帝—这是多么令人敬畏的场合—受到赞誉,皇帝称赞他工作勤勉。但依据封建帝国的礼教习俗和儒家思想的训诫,父母过世,为官的子嗣应当辞官回家,丁忧三年。于是他回到家乡安庆,与兄弟们一起为母亲守孝。

   

    安庆在长江北岸,距上海约六百公里。在19世纪中叶,这里是安徽省的省会。安徽是一个较新的省份,1662年才从江南省分离出来,其名“安徽”来自于省内最大的两个府—安庆和徽州。徽州位于长江南岸,是有名的商贾之乡。像其他的中国省会城市一样,安庆有坚固的砖面城墙围着,但是城内的面积只有约一平方英里(相当于2.5平方公里)。其人口大约有七万,是中国最小的省会城市之一。在这一带,沿江的商业活动集中在下游的芜湖港口,而安庆主要是政治中心,这也是像叶坤厚这样的士绅和他的兄弟们离开先辈们居住的村庄而搬迁到安庆的原因之一。在这里,更接近官府,他们能享受到城市生活带来的便利:书店、茶馆、古董店,风景秀丽的寺庙和凉亭,而且也有同样身份的人可以往来。根据一位20世纪早期的传教士的描述,城内大约四分之一的面积都是各种公共设施:府衙、书院、监狱,还有寺庙。据他的描述,安庆是一个“非常慵懒、保守,生活非常舒适的地方”。

 

       在正常情况下,安庆可能是慵懒的,生活舒适的,但在19世纪中叶,安庆则非常态。事实上,叶坤厚一回到安庆,整个城市就受到沿江而下的大规模武装内乱的兵舰的围困。这就是太平军,以一种类似基督教的狂热的宗教热情(洪秀全将自己想象成了耶稣的弟弟)和对当时满族统治阶层的极度仇恨激励士气。内乱历时十年有余,对中国中部破坏严重,几千万人惨遭杀戮,毁坏程度空前。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分水岭,也是长久以来的积怨所致。

 

       满族建立的王朝名为清朝,自1644 年起统治中国。在清朝的前两个世纪,整个国家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国家长期太平,从新大陆传入了粮食作物(尤其是玉米和甘薯)和经济作物(棉花、花生、油菜籽、芝麻),丝绸和手工棉纺织品大量生产;谷类作物交易活跃,政府的粮仓为老百姓提供了安全保障,所有这些都为繁荣昌盛提供了基础。收成不好时政府积极赈灾,这意味着大多数人不用挨饿,衣服相对便宜而且到处可以买到,年轻男子有能力成婚、养家。这种繁荣的结果使中国人口在这一时期增至原来的三倍,接近四亿五千万人。人口增长在一开始是繁荣的表现,但最终将会成为一种负担。清政府没能跟得上这种经济和人口的快速增长,1712 年颁布的“盛世滋丁,永不加赋”将至关重要的土地税收固定化,即使增加人口也不再增加税收,所以政府收入受到相应限制。腐败蔓延,官员不能解决问题时便将其掩盖,隐匿不报。堤坝和水利设施未能及时维护,致使水患频发,势态严重。到了19 世纪,各地粮仓问题频出:仓库漏雨,粮食腐烂,官员谎报情状,这样,政府应对饥荒的赈济不再可能高效。就在叶坤厚当时任职的河南,洪灾频发,十室九贫,景象悲惨,他在返乡前不久写了一首凄伤的诗来描写当时的情景:“连岁遇水荒,十家九破败。栖止无室庐,性命如草芥。死者多于生,生者皆乞丐。充饥寻树皮,不得有荑稗。谷贵人自贱,儿女成买卖。父母痛生离,血泪盈衣带。道旁往来人,习见不为怪。伤哉天地心,惨毒毋乃太。”

  清政府当时还面临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在朝廷公牍奏章中很少提及。满族政权是一个外来民族通过征战而建立的王朝。在17 世纪,满族人从他们的家乡,今天中国的东北,攻占了中原地区。在有些地方,攻占是极端残忍的,尤其是当中原男子抗拒强加给他们的“剃发令”时,往往遭到杀戮。这种发式要求他们剃光前额,而在脑后拖一长辫。

  外来的征战部队以“旗”为组织单位,包括了蒙古人和东北地区的汉人(汉军旗人)。他们在全国各地通衢要塞驻防,住在隔离开来的由围墙高高圈起来的军营(即满城)中。中央政府中,六部都有两个尚书,一个满族尚书,一个汉族尚书。而对于省一级的官位而言,最初八旗的后代,即满族人和汉军旗人,一直占据主导地位。

  随着时间的推移,满族和汉族之间的文化差异逐渐消失。尽管皇室努力想要界定和保持独特的满族身份,旗人还是逐渐适应了中原文化环境,日渐同化。到19 世纪的时候,满族人用汉语读写,用儒家经典教育子女、填词作曲,也吸纳了中原文人的文化范式。与此同时,他们的骑马射猎技术明显衰退,而这些正是清朝历代皇帝想要进一步显扬,借以保持满族身份的技艺。不过,满族权贵还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特权阶层,因而社会底层对他们政治统治地位的仇恨是很自然的。
  ……

 

简评:编辑本段回目录

      《叶》详尽地描述了笃庄这一代兄弟姐妹,在“文革”暴风雨过后的复苏与渐入佳境。但他们毕竟已经耗尽了自己可能大有作为的鼎盛春秋,平反复出虽然焕发出工作激情与才智挥洒,毕竟如同已逾季节的花朵,尽管光彩照人但却迅速凋谢。本书的未来瞩望于他们的子女以及正在茁壮成长的第三代。正如作者结尾的几句话,“他们在后毛泽东时期的生活比自己的父母更加多样化,而且他们的足迹遍布全国和全世界的更多地方。但他们仍然是一个大家庭,现在由电子通信网络连接在一起,这棵大树的树叶和树枝现在共享一个虚拟空间,而他们的未来还有待书写。”

     

      《叶》主要讲述了中国百年历史中一个家庭的变迁,从晚清到“文革”结束,把整个国家史诗般的记述活灵活现地展示了出来。叶家人的生活显示了决定现代中国的重大事件的人性化的一面:19世纪大规模的破坏性叛乱,共和国时期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转型,二战时期日本的侵略,以及文化大革命中的浩劫。
  周锡瑞参考了非常丰富的资料,让我们了解了叶家是如何一步步走过百年历程的。这是一本内容丰富、颇有独创性的作品。
  ——史景迁(Jonathan D. Spence)


  史学著作的惯常做法是在沿不同的时间点追踪历史事态的发展,关注历史事件和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有时也会以个人在历史事件之下的际遇为例,为他们的历史叙述增添些生动的小插曲。周锡瑞的这部书从根本上改变了这种史学写作方法。他向读者提供了解读重大历史事件必要的时间和空间的背景,不过与众不同的是,本书的核心部分是由一个中国精英大家庭的成员们坎坷的生活经历组成的。
  ——柯 文(Paul A.Cohen)


  这部著作中,周锡瑞所描写的都是熟悉的历史事件,但他用全新的手法去阐述,用个人深度丰富了那段历史。《叶》确实是一本独一无二的书。
  ——罗威廉(William T. Rowe)


  本书像一面棱镜,发人深思,且人性化,犹如一部引人入胜的现代中国历史剧,精彩绝伦,信息量极大。
  ——裴宜理(Elizabeth J. Perry)

 

目录编辑本段回目录

       中文版序
       英文版序
       第一部分 封建帝国时期
       (一)逃避长毛
       (二)寻根
       (三)家人父子
       (四)内乱
       (五)晚清的官场生活
       (六)转变的时代
       第二部分 中华民国
       (七)投身津门商界
       (八)长于津门
       (九)20世纪30年代的学生生活
       (十)连天烽火
       第三部分 1949年以后
       (十一)新中国的家庭生活
       (十二)鲜花与毒草
       (十三)文化大革命
       结语
      暴风雨过后

 

 

参考:编辑本段回目录

 《叶:百年动荡中的一个中国家庭》

 百度百科

 豆瓣网友

微信公众账号:好书推荐

 

购买:编辑本段回目录

附件列表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社交暗网 下一篇贾樟柯讲制作纪录片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收藏到:  

词条信息

南孚0076
南孚0076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白俊玲0077
白俊玲0077
书童
最近编辑者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