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百科网 >>所属分类 >> 传播学理论   

体语

标签: 双声语 非言语符号系统 沟通 教师体语 效果

顶[0]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理论提出者,内容编辑本段回目录

体语是以人的身体动作表示意义的符号系统。体语一般包括手势、运动体态、面部表情、触摸、眼神等等。体语在实际的传播活动中可以发挥替代、辅助、表露、调节、适应等功能。

用双声词语说话,又叫双声语。“体”指声母而言,章炳麟《国故论衡》:“收声称势,发声称体,远起齐梁间矣。”章氏说的“发声”就是指一个字的开头辅音,就是体。体语大多是诙谐的,有的甚至是俚俗的,庄重场合一般不用。中国南北朝时代盛行体语,最早见于史书记载的是《北齐书·徐之才传》:“(徐之才)尤好剧谈体语。”《徐之才传》说的体语,与一般的体语略有不同,比如他说一个姓卢的人是:“生男则为虏,养马则为驴。”卢、虏、驴 3个字的声母相同,都是来纽。他正是用虏、驴来暗示那个人的姓──卢。
  北魏杨之《洛阳伽蓝记》记载:“陇西李元谦乐双声语尝经(郭)文远宅……曰:‘是谁第宅过佳?’值婢春风出曰:‘郭冠军家’。元谦曰:‘凡婢双声。’春风曰:‘奴慢骂。’”这里的对话都是用体语。“是谁”两字禅纽,“第宅”两字定(澄)纽,“过佳”两字见纽,这句话是3组双声字,“郭冠军家”4个字都是见纽。“凡婢”两字(奉)纽,“双声”两字审纽,这句话是两组双声字,“奴”两字泥纽,“慢骂”两字明纽,这句话也是两组双声字。这一类的体语是真正的体语。
 体语是相对语言而言的。人们通常所讲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实际上是大语言概念中的言语部分,大语言概念的全部内涵除了言语部分之外,还有非言语的部分,即体语,包括视觉语言、表情语言、声音、声调、体姿等。事实上,体语作为非言语符号,其形成和使用较之语言的出现和运用历史悠久得多,而且其使用频率和使用广度较之言语亦更甚。据体态语言学大师伯德惠斯戴尔的测定,两人沟通时,有65 % 以上的信息是用非言语符号,即体语传递的。越来越多的科学测定也表明,非言语符号系统的信息负荷量要远远大于言语符号系统。

  

理论评价和影响编辑本段回目录

为什么非言语符号(体语)会有如此大的效应呢?这是因为:
  第一,非言语符号可以表达言语所不能表达的思想情感和意义。中国古人有“言不尽意”的说法,今天我们也常可以听到“我的心情无法用语言来表达”之类的话,这些无法用言语表达的心理境况正是可以借助非言语符号来表达。在无限痛苦、悲哀或无比激动的时候,眼泪可以向人们打开心灵的窗户;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行动表示支持时,紧紧有力而又长时间的握手加之一系列的面部表情较之“我坚决支持你”之类的话要寓意深远得多。而假如在一次气氛友好的会谈中,突然有人往椅背上一靠,不耐烦地叉起双臂,此时对方应该意识到,将会发生麻烦了。真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 。
  第二,非言语符号有时比言语符号更为简单和生动。非言语符号比言语符号的抽象层次要低,往往比较形象,因而更能生动地表现人的内心活动。人高兴时会笑,悲伤或生气时会皱眉或拉长着脸;点头表示赞同和肯定,摇头表示不同意和否定,这几乎是全球一致的行为模式。对他人无力相助而又不便说出口时,可以用一种无可奈何的体姿来表达,而且表达起来很自然,对方理解起来也简单。
  第三,非言语符号有时可以揭示人真正的内心活动。人们在交谈说话时,为了某种需要,常想隐瞒自己的真正思想和内心世界,但有时往往会表现出口头言语与表情言语不相一致的不协调情况,从而使其真正的内心动机暴露无遗。口称赞同,却不由自主地摇着头;嘴说欢迎却不知不觉地皱着眉;一边要求别人保持镇静,一边却控制不住自己发抖的声音;一边说留客吃饭,一边却下意识地摆出送客手势,等等,都是我们能够回忆得起来的几组生活中的真实现象。这时,对明眼人来说,一定更相信他的非言语符号所表达的真正信息。正如匈牙利电影艺术理论家贝拉·巴拉兹所说的那样:“面部表情和手势比之语言文字更是内在冲突的直接反应。”弗洛伊德也曾有一句名言:“凡人皆无法隐瞒私情。尽管他的嘴可以保持缄默,但他的手指却会多嘴多舌。”
    从以上的种种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交际活动中,商务人员不但应当通过观察他人的言行来判断出对方内心活动的真实轨迹,而且也应当善于利用体语符号表达自己的意愿,加深与对方的沟通与相互理解。

   

具体运用编辑本段回目录

日常生活中,我们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往往是其心迹的显露,感情的外化。“回眸一笑百媚生”,“横眉冷对千夫指”,这一“回眸”,一“横眉”,不正含蕴悠绵,意味深长吗?这种非文字语言的通讯手段,就叫“人体语言”,简称“体语”。它常常可以补充有声语言的未尽之意,帮助人们正确、完整地表达自己的思想,理解别人的心态。所以教师正确使用体语尤为重要。
      教师的体语包括两方面:一是指有形的人体语言,即头语、脸语、眼语、手语等;二是指静态的、无形的人体语言,即教师的仪表、风度。察言观色,可以了解一个人的内心世界;举手投足,也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性格特征。有的老师不善言谈,说话没有惊人的妙语,但他的举止行为却热情而不失态,自然而有涵养,同样赢得学生的欢迎;有的老师虽有一副好口才,但由于不注意体语,使其表达效果大打折扣。教师的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毕竟有限,有时候不可能尽善尽美地表达出自己的思想内涵。这时恰当地使用体语,可以给学生以明确印象,提高教学效果。
      据心理学家研究,体语表达出内心世界的效果是语言的五倍,因为体语往往是在无意识下或半无意识下显示出来的,虚假的成分极少。一位教师如果风度翩翩、神采奕奕地走上讲台。学生就容易产生兴奋喜悦的情绪;如果教师愁眉苦脸,无精打采地走上讲台,学生就可能产生疑虑、精神不集中。
      实践证明,教师对学生的表率作用不可低估。孔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此,教师应有意识地正确运用体语,为人师表,成为学生的光辉典范。当然,一位优秀教师在教育情境下的所有动作,看起来极其自然,好象是无意的,但谁也不怀疑,这些动作独具匠心,它包括着教师的教育意图。教师是学生获求知识的导师和引路人。在学生中占有特殊地位。夸美纽斯指出:教师的职务是用自己的榜样教育学生,无论教师是否意识到,事实上教师的言论和为人处世的态度都被学生视为榜样,被学生竭力模仿,起着示范作用。这是学生的“向师性”和模仿性所决定的。常言道,教师对学生不但要“言传”,还要“身教”。体语对学生的影响是很大的,不容忽视。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詹仁左 下一篇冯小刚1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收藏到:  

词条信息

08572121
08572121
书童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08572122
08572122
书童
最近编辑者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