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百科网 >>所属分类 >> 非语言传播   

个人空间的间距

标签: 个人空间的间距 非语言传播

顶[0] 发表评论(1) 编辑词条

个人空间的大小还与文化背景有关。在有些国家的文化背景下,例如日本,人们已经对拥挤的环境习以为常;但是很多其他国家的人就更偏爱开阔的个人空间,希望其他人能够跟自己保持适当的距离。研究显示,跟大部分社交区域相比,监狱里的人们似乎对个人空间的需求更为强烈,所以在面对朝自己走过来的人时,犯人们总是会变得具有攻击性。如果把犯人单独关押,犯人的情绪就能够得到平复。在19世纪90年代,航空公司因为折扣机票而收入锐减,为了改善盈利状况,公司增加了飞机上的座位,旅客们之间的距离随之变得比以前拥挤,结果导致旅客之间的冲突时有发生。

目录

人际交往的距离编辑本段回目录

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博士为人际交往划分了四种距离,每种距离都与对方的关系相称。

1.亲密距离

亲密距离亲密距离

6英寸~18英寸之间(15厘米~44厘米)

15厘米以内,是最亲密区间,彼此能感受到对方的体温、气息。15厘米~44厘米之间,身体上的接触可能表现为挽臂执手,或促膝谈心。44厘米以内,在异性,只限于恋人、夫妻等之间,在同性别的人之间,往往只限于贴心朋友。人们熟悉的“办公室性骚扰”就发生在这一人际空间。

2.个人距离

1.5英尺~4英尺之间(46厘米~122厘米)

这是人际间隔上稍有分寸感的距离,已较少直接的身体接触。

3.社交距离

4英尺~12英尺(1.2米~3.7米)

这已超出了亲密或熟人的人际关系,而是体现出一种公事上或礼节上的较正式关系。

4.公众距离

12英尺~25英尺(3.7米~7.6米)

个人空间编辑本段回目录

我们将主要以西方文化背景下的中产阶级作为研究对象,比如在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以及北美、北欧,或者是生活在比较“西化”的新加坡、关岛和冰岛等地区的人们。各位读者所在的国家可能因为文化背景的差异,人们对个人空间的需求会和本书中所探讨的人群有所差别。但是无论如何,我们所提供的研究成果还是可以作为一个很好的参照物。当我们还是12岁的孩子时,对个人空间的需求就已经成型,而且这种需求能够鲜明地分为四种模式。在不同的个人空间里,我们会需要不同间距的“气泡”。

1.私密空间

 私密空间的半径大小为15厘米至45厘米。在所有不同模式的个人空间中,私密空间的间距是最为重要的,因为人们对于这个空间有着格外强烈的防护心理,就像对待自己的私有财产一样。在所有不同模式的个人空间中,私密空间的间距是最为重要的,因为人们对于这个空间有着格外强烈的防护心理,就像对待自己的私有财产一样。只有在感情上与我们特别亲近的人或者动物才会被允许进入这个空间,比如恋人、父母、配偶、孩子、密友、亲戚和宠物等。在这个空间里,还有更为私密的一个区域,那就是与我们的身体间距小于15厘米的区域。一般来说,只有在进行私密的身体接触时,我们才会允许他人进入这个区域。我们也可以将这个区域称为特别私密空间。

2.私人空间

私人空间的半径大小为046米至12米。我们在鸡尾酒会、公司聚餐以及其他友好的社交场合,通常会与他人保持这样的距离。

3.社交空间

社交空间的半径大小为122米至36米。在跟不太熟悉的人打交道时,我们会跟他们保持这样的距离,例如初次见面的人、上门维修的水管工或木匠、邮递员、街边便利店的店主、新来的同事等。

4.公共空间

公共空间的半径大小为36米以上。当我们在一大群人面前发言时,我们往往会选择这个区域,因为大于36米的间距会让我们感觉比较舒服。



附件列表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为何我们容易产生误解 下一篇北京奥运会纪念版可口可乐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收藏到:  

词条信息

王子萱0098
王子萱0098
书童
最近编辑者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