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百科网 >>所属分类 >> 世博传播博物馆   

1958年布鲁塞尔世博会海报

标签: 1958年布鲁塞尔世博会海报 原子球塔 原子模型塔 布鲁塞尔

顶[0] 发表评论(1) 编辑词条
目录

[显示全部]

布鲁塞尔编辑本段回目录

      布鲁塞尔(Brussel),比利时王国的首都,也是比利时最大的城市。目前,布鲁塞尔还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和欧洲联盟的总部所在地,另有200多个国际行政中心和超过1000个官方团体在此设有办事处,被称誉为“欧洲首都”,政治地位非常突出。

      尽管独立建国的历史短暂,国土面积也不大,但比利时却通过多次举办世博会,促进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而有力地提高了国家的影响力。凭借在欧洲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尼德兰地区特有的商贸活动传统,比利时可谓是世博会组织的行家里手。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30多年间,作为欧洲殖民帝国之一的比利时急于在国际舞台展现实力,接连举办了五次世博会,其中三次在布鲁塞尔举办:1897布鲁塞尔世博会、1910布鲁塞尔世博会、1935年布鲁塞尔世博会。


1958年布鲁塞尔世博会海报编辑本段回目录

1958布鲁塞尔世博海报1958布鲁塞尔世博海报





1958布鲁塞尔世博海报1958布鲁塞尔世博海报




1958布鲁塞尔世博海报1958布鲁塞尔世博海报
























1038布鲁塞尔世博会正式海报1038布鲁塞尔世博会正式海报













1955年,第58届世博会的第一张海报出现在公共场所,最常出现的是著名的明星,这是由平面艺术家卢西恩·德洛克(Lucien De Roeck)创作的第58届世博会的标志。

1958年。安德烈·贝亚特印刷。拉里·齐姆(Larry Zim)在日历中转载,1987年。

设计者编辑本段回目录

卢西恩德罗克Lucien Theodore De Roeck(1915年3月9日在丹德蒙-2002年3月5日在埃尔森)是比利时的绘画艺术家、字体设计师、印刷师和平面设计师。他以设计1958年布鲁塞尔世博会58而闻名。

早年生活和兴趣

教育

职业生涯

工作过程与美学

个人生活

早年生活和兴趣

卢西恩德罗克出生在丹德蒙。他5岁时,全家搬到布鲁塞尔附近的艾尔辛。罗克人生来就是画画的。从他最早的记忆开始,他就记得自己在画画。他手上总是拿着一本素描本和一支铅笔。在德洛克的余生中,他每天至少画十分钟。他所有的素描和素描都被400多本素描簿所收录。登德蒙德位于谢尔特河旁边。从很小的时候起,直到他去世,他一直对这条小溪着迷,并与它有着特殊的联系。他花了很多时间观察和画谢尔特号上的船。安特卫普港位于谢尔特港旁边,也是他绘画的一个重要主题。当德洛克15岁时,他开始更认真地画画。你可以发现他画得最多的地方是在去学校的路上,他在电车上记录了乘客。那时,他决定上绘画夜校。

教育类

1932年,德罗克17岁时进入了布鲁塞尔臭名昭著的艺术学校——拉坎布雷。他们有一种受包豪斯启发的非常现代的教学方式。他夜校的老师们有一套开明的方法。这使得德洛克选择了相当社会主义和进步的拉坎布雷,不像他在高中的传统佛兰芒教育。De Roeck对建筑有很强的亲和力,但由于资金有限,他选择研究较短的节目广告设计。这个单独的课程在拉坎布雷是独家的,不是在包豪斯教的。他有乔里斯·米恩的工作室广告设计。Nand Geersen指导了课程书的设计。他于1935年以优异成绩毕业,认为这个分数太高,这表明他非常谦虚。坎布雷的现代主义思想是由当时的校长亨利·范德维尔德(Henry van de Velde)带来的。他树立了德洛克的榜样。范德维尔德教他通过减少和删除冗余元素,只保留基本元素,来简化一门学科的复杂性。德·罗克生活在一个观点明确的指导下进行多用途合成的想法中。保持好奇心也被韦尔德和德洛克教授所推崇。他在拉坎布雷学到的知识和思想,后来会转学给未来的学生。以及学习是努力、编辑和批判性复习的理念。

1935年服完兵役后,他又花了一年时间在拉坎布雷进行排版实验。

1939年,德洛克决定在伦敦皇家艺术学院学习书法课程。这件事突然结束了。1940年5月,他被征召入伍,参加了赖斯战役。

职业

1935年,安特卫普市长卡米尔·胡伊斯曼要求德洛克和他的同学们设计一幅海报,作为安特卫普的广告。因为素描,他回到他心爱的舍尔德画小船和大船。最终海报的肖像和构图受到了卡安德烈和马尔福的影响。罗克一家赢得了这项任务,并复印了一万多份。1936年有第二版。之后,第二封设计信被分配到班上。这一次是为了促进与奥斯坦多佛的渡轮连接。Roeck wonoas是这项任务的最佳设计。

1941年,有一场诉讼指控德·罗克在一次国际舞蹈比赛的海报中非法使用了卡安德烈设计的Peignot字体。这一事件使卢西恩更加关注字母形状的专业化。他在20世纪30年代就已经对字体设计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专业化可以保证德洛克的安全性,避免将来发生类似的事件。

1937年,布鲁塞尔美术中心主任伊夫·丹尼斯(Yves Denis)完成了他在学习和服兵役后的第一项重大任务。罗克一家被要求对他们每月出版的报纸《美术杂志》进行编排。

1941年,德·罗克从事教学工作,结果发现这是他绘画后的第二天性。他开始在拉坎布雷教印刷术。后来在安特卫普的圣卢卡斯馆(后来是圣卢卡斯馆,现在是卡洛德·格罗特·霍格斯库),圣吉斯兰的省立学院和夜校以及布鲁塞尔。直到20世纪80年代,德洛克才决定退休。退休后,他在拉坎布雷多呆了一年,从事无偿的教学实习。他的学生包括皮埃尔·阿列钦斯基、米歇尔·奥利夫和让·米歇尔·福隆。

罗克成为布鲁塞尔图书博物馆的工作人员。他组织了关于印刷术和书籍印刷的展览。1969年,他成为非典型组织的成员,1958年,他第一次参加国际诱惑人协会。

价值观

在赖斯战役期间,德洛克保存了一本自传体的速写本。他用图画反击。这是一系列立体派绘画,其中包含了士兵、飞机和爆炸等元素,总结了他所经历的一切。后来,他被派往德国的一个拘留营,并于1940年底获释。尽管他毕业后想成名,但情况并不好。因为战争,设计并不总是可能的。这是德洛克职业生涯开始时的一个重大挫折。他必须挣钱当油漆工。当他得到一个通常是海报的佣金时,设计是节俭的。他使用简单的字体和少量的颜色。他还将为比利时报纸设计有关盟军动向的信息图表。

战争期间,报纸受到了惊吓,迫使德洛克不得不在其他的表面上画画。他只好将就着买些小一点的纸,一块桌布或是找到纸板。所有这些仍然足以满足他对绘画的渴望。

新闻自由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新闻界重获自由。这导致了比利时新闻界的繁荣。从1944年起,德·罗克为兰特内设计。他以印刷家和插画家的才华复兴了法尔,并推出了他们新的周日杂志。他还为La Cite和Le Quotidian设计。潘石屹在报纸上评论了戏剧中的形象。叙述要适应剧作的整体感觉。

世博会58

勒克在20世纪50年代经历了职业生涯的巅峰时期[3]。1954年,他在1958年世界博览会海报设计比赛中获胜。他在设计的中心使用了一颗不对称的星星,并在右上角使用了一个球体。这颗星中间有布鲁塞尔市政厅。五点代表五大洲的游客布鲁塞尔将欢迎,以及几十年来刚果是比利时的殖民地。版式有“布鲁塞尔”和“58”,使用的颜色是蓝色和绿色,象征着天堂和地球。

在世博会本身,德洛克扩大了明星和建立发光的三维版本,用来装饰一个行人天桥,可以看到几个展馆。

罗克于1960年获得利奥波德二世勋章,作为实现和成功举办第58届世博会的骑士。1966年,他从利奥波德(Leopold)那里得到了一个。

20世纪50年代以后

20世纪60年代,国际印刷风格得到了发展,从1980年起,数字革命开始了。这一切对德洛克没有多大影响。他重新振作起来,但仍然坚持自己的风格。

工作过程与美学

在设计海报的开始,素描阶段是最重要的。洛克人想出了一个有时比最终产品更好的主意。他偶尔向学生抱怨,当他向客户展示设计时,他们会对作品或颜色有意见。他说,他们经常希望从一幅草图中结合另一幅草图的细节,这导致了设计的半心半意。

他最早的海报创作于30年代,使用了斜轴,这是当时的典型成语。他还创造了文本和图像之间的动态节奏。他请求采取直接的方式,在一个乍一看很简单的主题上清楚地传达语言。为了达到这一点,唯一的方法是分析最适合结果的基本要素。功能决定了形式,但他将此与优雅结合起来。他从不放弃这些想法。

因为德洛克非常喜欢建筑,所以他的工作非常精确。这在设计平面图、花色和比例模型时很方便。德罗克于1959年受旅游局委托,制作了《透视与救济》中布鲁塞尔的移动全景图。他用布鲁塞尔建筑的图像画了大块的织物。

个人生活

卢西恩·德·罗克1941年与阿德里安·范·埃姆登结婚。她也在拉坎布雷大学学习,并有纺织学位。他的女儿安妮和儿子米歇尔出生于1944年和1945年。作为一个家庭,他们搬了几次家,但住在埃尔森市。

为了向他的孩子表示敬意,他有时会用他们的名字作为他的化名。在化名卢克·多克的帮助下,德·罗克制作了一部名为杰夫·克拉维特的漫画。后来,受他在拉坎布雷遇到的吉乔的影响,他画了吉布。但在洛克意识到漫画书不适合他之后不久,他就有了一种更自然的写生和绘画方式。

他与其他喜剧艺术家杜克、埃德加·雅各布斯和安德烈·弗兰奎因是朋友,并为他们拍摄了亲密的肖像。他有一种奇怪的能力,能捕捉到一个模型的稍纵即逝。有时他甚至不肯把铅笔从纸上拿下来。新年时,他给他们寄去了印有抒情字体的贺卡。

卢西恩·德·罗克逝世时,他的作品被编成档案。



原子球塔:科技进步与人类团结的象征编辑本段回目录

      1958年比利时布鲁塞尔世博会的标志性建筑——原子模型塔,是在当时破坏性核武器的阴影下,人类向往世界和平的象征,也是人类对和平使用核能源的美好愿望。这个建筑,人们评价它是地球上最令人感到震惊的建筑。


原子球塔原子球塔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为特征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正在悄悄地酝酿中。阿尔弗雷德•海勒认为,1958年的布鲁塞尔世博会不仅表明西欧已经从战争的破坏中恢复,同时也展现了战后的“技术乐观主义”潮流。从这个角度来看,本届世博会中最能够展现这种“技术乐观主义”潮流的无疑就是原子球塔。然而,原子球塔所承载的意义却并非如此简单。

        原子球塔(Atomium Pavilion)是布鲁塞尔世博会中影响最大的标志性建筑。1955年组委会在征集世博会的标志性建筑物时,一致选中了由工程师安德烈•沃特金(Andre Waterkein,1917-2005)、建筑师安德烈•波拉克(Andre Polak,1914-1988)和让•波拉克(Jean Ploak,1920-)设计的原子球方案。原子球塔的形状由9个巨大内空的金属球体组成,每个圆球代表一个原子,各球之间由26米长,直径3米的空心钢管连接。圆球与连接圆球的钢管构成一个正立方体。9个圆球加上钢架结构总重量为2200吨,最高球顶达102米。球面采用了5800块三角弧形铝合金焊接而成。


     

原子球塔原子球塔


      原子球塔把现代建筑美学基础的纯几何形态原则,运用到了现代空间概念的形象设计之中,其所蕴含的意义是多重的。从科技角度看,整个原子球塔的正立方体结构象征着放大1650亿倍的α铁结构意喻着人类对原子结构的深入认识。从政治方面来看,当时比利时是欧洲共同体的发起国之一,布鲁塞尔被称为“欧洲的首都”。当时的欧共体拥有9个成员国,而比利时国内也划分为9个省。因此,原子球成为象征比利时国家和西欧各国团结联合的标志。但在此之外,建筑师显然还另有深意。如果联系此次世博会的主题——“科学主导的文明与人道主义”,我们就会理解,原子球塔所体现的实际上正是这个时代的主体意识:即人类如何安全、和平地利用原子能,如何解决科学技术与人道主义的问题。它在表现了人类对机器钢铁工业的尊崇的同时,更重要的对原子能和平利用的信念和期望。而在世博会举办期间,原子球塔内展览的就是国际核能技术的应用,其中包括不同的核反应堆模型和一艘3万吨核动力船的模型,这些内容已经表明了原子球塔的设计初衷。如今,它已被视为呼吁人类和平利用原子能的标志性建筑,同时也被称为改变了世界的20世纪建筑之一。







参考资料编辑本段回目录

附件列表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2022北京冬奥会邮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收藏到:  

词条信息

侯雪琦0069
侯雪琦0069
书童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霍雅倩0070
霍雅倩0070
最近编辑者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