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百科网 >>所属分类 >> 经典影像   

毛泽东与记录片

标签: 毛泽东 纪录片

顶[0]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毛泽东与中国新闻纪录片,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在中国现代历史上,没有任何人像毛泽东那样广泛、深刻、长远地影响了中国与中国人的命运,并给世界了带来强烈的震撼。因此,无论在生前还是在逝世之后,毛泽东的影像都经常出现于中国新闻纪录片。毛泽东的影像最早于何时出现于中国新闻纪录片,这个问题有待考证。以下仅根据有关记载,按照历史脉络,粗略梳理一下中国新闻纪录片里的毛泽东影像。
 
 
目录

战争年代编辑本段回目录

        1936年6-10月,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访问陕北抗日根据地期间,不仅记录了大量文字资料,而且拍过不少照片和16毫米纪录电影素材,记录了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领导人的形象,纪录了红军步兵和骑兵的操练、检阅和野战演习,纪录了八一运动会的球赛以及部队的文娱生活。他拍摄的这些纪录电影素材,是反映陕北根据地和红军生活的最早的纪录电影素材。 1936年底,就在斯诺离开陕北不久,美国青年摄影师哈利·邓汉姆辗转来到陕北,拍摄了反映红军生活的电影素材,包括毛泽东的影象。1937年下半年邓汉姆回到美国时,中日战争爆发,他以自己在陕北和中国其他地方拍摄的素材为主,辅以从其他渠道获得的素材,制作了纪录片《中国的反击》(关于这两部影片的详情,参见单万里《外国人拍摄的红军纪录片》)。
         1938年,延安电影团成立后拍摄的第一部长记录片《延安与八路军》,得到毛泽东等中共中央领导人的关怀和重视。在摄影队奔赴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前夕,毛泽东接见了摄影队全体成员。徐肖冰在回忆这次接见时说:“在我们动身前一二天,使我们终生难忘的是:毛主席于百忙中抽出时间接见我们,并请我们吃饭。被接见的有袁牧之、吴印成和我等。席间毛主席亲切地询问了我们的工作情况,问我们准备拍什么片子,并关怀我们的生活。我们向主席汇报了工作情况,并说明今后由于敌人的封锁,材料来源困难。毛主席鼓励我们说,你们现在是英雄无用武之地,不能发挥你们的能力,但将来的工作是很多的。毛主席又说,现在拍长征就不可能,过几年你们就能拍了。毛主席的指示坚定了我们的信心,也使我们看到电影工作的广阔的前景。这些指示给我们印象很深,一直鼓舞着我们。”
         1942年,延安电影团拍摄的另一部长纪录片《生产与战斗结合起来》(吴印咸、徐肖冰摄影,钱筱璋编辑)记录了八路军在南泥湾开荒和生产的情况。1941年到1942年,由于日寇的猖狂进攻和国民党的包围封锁,陕甘宁边区在财政和经济上遇到严重困难。针对这种情况,中共中央和毛泽东提出了“精兵简政”的政策和“发展经济保障供给”的方针。根据地军民尤其是八路军120师359旅开展的大规模生产运动,发展了解放区的经济,保证了军队的物资需要,顺利渡过了抗战时期这段最艰苦的岁月。这部影片全面纪录了南泥湾开荒和生产的情景,1943年2月在延安首映时受到广泛欢迎。中共中央领导人对这部影片的拍摄非常关怀和重视,毛泽东甚至专门为影片写了“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题词,这个情景也被拍摄下来并编在影片里。
         1947年9月,华北电影队拍摄了记录中国共产党在河北省平山县西北坡召开全国土地会议的电影素材。这次会议制定了《中国土地法大纲》,从而使解放区的一亿农民获得了土地,极大地支援了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进行。华北电影队本来准备把这些素材编辑成《华北新闻》第2号,但是由于接受了新的任务而没有最后完成。1948年秋,辽沈战役尚未完全结束之际,东北电影制片厂就已派出第一批4个摄影队入关,开赴华北地区和华东地区随军拍摄新闻素材。摄影队在经过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时,曾经把《民主东北》放给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看,得到热情的赞赏和鼓励。
         1949年,刚刚成立的北京电影制片厂拍摄的第一部纪录片《毛主席朱总司令莅平阅兵》,记录了1949年3月25日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由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迁抵北平的情况,在西苑机场举行的隆重检阅式上毛泽东、朱德及中央其他领导同志受到北平各界代表和民主人士的盛大欢迎。本片是在艰苦的条件下制作出来的。影片的编辑工作是东影新闻片组的人员到达北平之后尚未进厂时在北池子宿舍内进行的,他们因陋就简,将一张普通的书桌改造成剪接台,直到4月20日建厂当天才进厂制作字幕和准备配音。本片的音乐由贺绿汀作曲,人民文工团演奏。当时的录音棚隔音设备差,白天无法工作,只能在深夜录制乐曲。就是在这样的简陋条件下,他们以很快的速度制作出完整的拷贝,于5月1日在北平上映。
*

建设时期编辑本段回目录

         1949年10月1日下午,北京30万军民在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开国大典。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上庄严地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话音刚落,他按动电钮,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接着,中国人民解放军三军受阅部队迈着威武雄壮的步伐通过天安门前。再接着,群众游行队伍高举红旗纵情欢呼人民当家作主的共和国诞生。与此同时,全国各地也在举行欢庆活动,从白天到夜晚,从城市到乡村,从东海到新疆,从内蒙到广州,举国上下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欢呼新中国诞生……这是新闻纪录片《新中国的诞生》的主要内容。本片由来自北影、东影、上影的40余位摄影师共同拍摄,摄影人员之多拍摄地域之广前所未有,总摄影徐肖冰,编辑高维进,作曲黄准、雷振邦。在本片拍摄过程中,还有随同苏联代表团来中国出席庆典的苏联电影摄影师。多架摄影机同时记录下了重大场面,同期录音设备捕捉到了隆隆的礼炮声。
         1957年,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彩色纪录片《祝贺》(编导兼摄影:张沼滨、苏河清,解说词何钟辛),记录了1957年11月毛泽东率领中国政府代表团赴莫斯科参加纪念苏联社会主义革命40周年活动的盛况。中国代表团抵达莫斯科时受到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欢迎,在最高苏维埃庆祝大会上毛泽东发表演说,在莫斯科庆祝大会上毛泽东、宋庆龄与赫鲁晓夫等在红场观礼台上观看了阅兵和群众游行,宋庆龄副委员长发表演说。后来,中国代表团还参加了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会议,毛泽东签署了会议通过的和平宣言。影片中最精采的部分也许是毛泽东会见中国留苏学生的场面,毛泽东在会见时说:“你们青年人像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希望在你们身上。”毛泽东谈笑风生的表情和刚劲有力的手势令青年们入迷,领袖和群众亲密无间的感情交流让人过目难忘,伟大而平凡的领袖形象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里。
         1958年,全国人民响应毛主席的号召掀起了以兴修水利为中心的冬季农业生产高潮,并由此拉开大跃进的序幕。当时,北京市十万义务劳动大军突击修建十三陵水库,苏河清带领的一个摄制组在这里拍摄纪录片《劳动万岁》(编导苏河清,摄影苏河清、范厚勤等)。按照工程要求,6月之前必须把大坝修到一定高度,否则6月发洪水时就可能前功尽弃。于是,工地上非常紧张,到处红旗招展,车水马龙,人声鼎沸。1958年5月下旬的一天早晨,工地的大喇叭里突然传来指挥部的声音:“同志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和其他首长和我们一起劳动来啦!”这声音在工地掀起了一片欢腾,此起彼伏的“毛主席万岁!”响彻在工地上,回荡在山谷中。许多人放下手中的活向毛主席跑去,想就近看看毛主席和其他首长们的伟大形象。跟随毛主席等来到工地的摄影师拍下了领袖受到欢迎和参加劳动的情形,并很快由姜云川编辑成短纪录片《领袖和我们同劳动》(编导姜云川,摄影徐肖冰、庄唯、李振羽)。
*

文革期间编辑本段回目录

         1966年8月18日,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百万人参加的盛况空前的“庆祝文化大革命大会”。毛泽东身着人民解放军军服,精神焕发地来到天安门广场,检阅游行队伍,并和林彪、周恩来等领导人在城楼上接见了北京大学的40名师生代表。从8月18日至11月26日,毛泽东曾经先后8次在天安门广场接见来自全国各地的红卫兵和大中学校师生,总计达1100多万人次。毛泽东每次接见红卫兵的活动都被记录到胶片上,主要是由新影和八一拍摄的。这些影片包括:《毛主席接见红卫兵和革命师生》、《毛主席和百万文化革命军在一起》、《毛主席第三次接见百万革命小将》、《毛主席是我们心中的红太阳——庆祝建国十七年》、《毛主席第五次第六次检阅文化革命大军》、《毛主席永远和我们心连心——毛主席第七次检阅文化革命大军》、《光辉的榜样伟大的创举——毛主席第八次检阅文化革命大军》。文革期间,毛泽东成为中国新闻纪录片里的最重要人物。
         1975年,文化部下达给北影、长影、上影、新影等大制片厂一个任务:“拍摄一批由老艺人演出的传统剧目,并要求按原始面貌记录,据说这是毛泽东的要求。”“不论这个说法是否准确,但是可以想见,不是最高领导人的指示,这个口子在‘四人帮’那里的不会被打开的。”(引自高小健《中国戏曲电影史》,文化艺术出版社2005年版,第239页)。无论如何,这项工作可以抢救性地记录了老艺术家们的精湛艺术成就,对传统戏曲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各电影厂对这个任务都十分重视,纷纷选派富有经验的导演及摄制人员参与拍摄工作。从1975年到1976年,上述几家电影厂摄制完成的戏曲纪录片多达52部,而且涉及的剧种和剧目非常丰富。这些戏曲纪录片在当时均未发行,其中的部分影片直到1990年代末才在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审查通过后得到发行。这些影片中虽然没有出现毛泽东的影像,但是这些影片是在毛泽东的影响下拍摄的。
         1976年9月9日,毛泽东逝世。10月6日,粉碎“四人帮“的胜利,结束了“文化大革命”这场持续十年之久的灾难,为党和国家进入新的历史时期创造了条件。欢庆粉碎“四人帮”胜利的喜悦与哀悼毛主席逝世的悲恸相互交织。纪录片《伟大的领袖和导师毛泽东主席永垂不朽》记录了毛主席的逝世在我国各族人民心里引起的极大悲痛,人们以各种形式寄托自己的哀思。隆重的吊唁仪式在人民大会堂举行,毛主席的遗体安放在长青的灌木之中,身上覆盖着中国共产党党旗。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党和国家领导人、各界知名人士、党政军各部门、各省市自治区、台湾、香港、澳门爱国同胞都献了花圈。9月11日上午10时吊唁仪式开始,党和国家领导人参加吊唁和守灵,各界群众代表也来到主席身旁瞻仰遗容。吊唁期间,许多国家领导人到中国驻外使馆表示哀悼并献了花圈。 9月18日下午,首都百万群众在天安门广场举行隆重追悼会。全国县以上地区也同时举行追悼会。本片还展现了毛主席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电影镜头,以便让人们寄托对领袖的思念。
*

逝世之后编辑本段回目录


         1983年,传记片《毛泽东》(编导高维进、吴均)是为纪念毛泽东诞辰90周年制作的。本片形象地阐释了1981年6月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精神: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恢复了毛泽东思想的本来面目,将毛泽东晚年的错误与他的正确思想加以区别,指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能的结晶;毛泽东思想是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将长期指导中国共产党的行动;对建国以来的一系列重大历史问题作出了正确的结论,并彻底否定了“文化大革命”。在讨论《决议》稿的过程中,许多同志对华国锋所犯的错误提出了批评并要求调整他的职务,华国锋本人也提出了辞去领导职务的请求。十一届六中全会同意华国锋辞去中央委员会主席、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的职务,并对中央主要领导成员进行了改选和增选:胡耀邦当选为中央委员会主席,邓小平为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影片《毛泽东》的上映,标志着以拨乱反正为主题的文献纪录片的制作基本结束
         1993年,新影拍摄了人物传记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编导李振羽,摄影郝亚非、金永福等),本片荣获中国电影政府奖最佳纪录片奖、金鸡奖特别奖。本片的拍摄是为了纪念毛泽东诞辰100周年,使用了许多以前拍摄的新闻纪录片资料。顺便指出的是,长期以来新影等机构拍摄了大量记录国家领导人的新闻纪录片,这些影片成为编辑国家领导人传记片的重要资料。自1970年代末期开始,随着老一辈国家领导人陆续逝世,出现了许多有关的传记片,而且这些影片经常成为政府电影奖和其他电影奖的奖励对象。除了《中国出了个毛泽东》,其他传记片还有:为纪念朱德百年诞辰摄制的《朱德》(1986,吴均),为纪念刘少奇九十诞辰摄制的《好在历史是人民写的——刘少奇生平片断》(1988,李振羽),为纪念周恩来九十诞辰摄制的《周恩来》(1990,王永宏),为纪念周恩来百年诞辰摄制的《周恩来外交风云》(1997,傅红星),为纪念刘少奇百年诞辰摄制的《共和国主席刘少奇》(1998,傅红星),等等。
         2003年,《走近毛泽东》是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在毛泽东诞辰110周年之际与中央文献研究室、北京多种空间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联合摄制的又一部纪念毛泽东的影片。该片既发挥了中央新影厂珍贵的历史资料的优势,又充分地发挥了电影表现手段的优势,用非常凝练的手法把毛泽东精彩的一生,展现在观众面前,使观众充分地感受到毛泽东既伟大又具有亲和力,让观众看到的不是程式化的毛泽东,不是概念化的毛泽东,也不是神化了的毛泽东,而是一个既普通又伟大的人民领袖毛泽东,一个真实的、活生生的毛泽东。我们回望毛泽东,走近毛泽东,感悟毛泽东,仿佛能看到他穿越时代之门,从历史的风风雨雨中向我们走来。本片荣获2004年第十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优秀纪录片奖,2005年第25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纪录片奖 。 2013年,在毛泽东诞辰120周年之际,还会出现纪念一些毛泽东的纪录片。(资料来自单万里《中国纪录电影史》,中国电影出版社2005年12月出版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蒙特利尔大学传播系 下一篇《豫约》电子杂志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收藏到:  

词条信息

08572214
08572214
书童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