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百科网 >>所属分类 >> 世博传播博物馆   

1851年伦敦世博会邮票

标签: 世博会 1851年伦敦世博会 邮票

顶[0]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显示全部]

概述编辑本段回目录

地点:英国伦敦

  会期:1851年5月1日——1851年10月11日

  名称e799bee5baa6e78988e69d8331333262346561:伦敦万国工业产品大博览会

  第一届真正意义上的世博会是1851年在英国伦敦举办的。维多利亚时代是英国的鼎盛时期,工业革命的完成使英国成为欧洲的头号强国,殖民主义的扩张使英国自诩为“日不落帝国”,因为强大而带来的巨大号召力使英国成功地举办了这次盛会。

  由艾尔伯特亲王领衔的一个特别委员会指定著名的海德公园作为博览会场地,用招标形式建造的大型展馆长490米,宽117米,高33米,巨大的钢框架被81000平方米的玻璃完全覆盖,显得壮丽辉煌,后人将此称为“水晶宫”。

  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在热闹非凡的气氛中开幕,在占地9.6万平方米的展区中,展览用的桌子总长约有13公里,在23个星期的展览期间,有630万人进行了参观。

  伦敦世博会上约有18000名商人展出了他们带来的约10万件产品。这些展出品中包括了一块24吨重的煤块,一颗来自印度的大金钢钻,还有一头标本大象,而蒸汽机、农业机械、纺织机械则向参观者展示了现代工业的发展和人类焕发出的无限想象力。组委会为5000多位参展商颁了奖,其中中国送展的丝绸、旗袍、茶叶等获得了各种不同的奖项。

  伦敦世博会的巨大成功,不仅体现在630万的参观者和18.6万英镑的盈利,更重要的是英国由此获得了巨大的声誉,而英国人民则得到了两座博物馆:伦敦世博会为英国奠定了两个博物馆的展品基础——艾尔伯特博物馆和坎星顿科学技术博物馆,这种做法成了以后历届世博会的优良传统。


背景编辑本段回目录

伦敦世界博览会是由古代集市、英国的工业艺术陈列、艺术展览会、机械学院的展览会以及法国国家工业展览会等综合因素孕育而成的。即使如此,其诞生过程仍然经历了一番曲折。

伦敦博览会的诞生与两位人物密切相关。一位是阿尔伯特亲王(维多利亚女王的丈夫),1843年任英国艺术学会主席,1847年学会被授名为皇家艺术学会。另一位是亨利·科尔先生,1846年加盟艺术学会的骨干。他们决定从1851年开始,每五年举办一次大型展览会,阿尔伯特亲王还坚定地提出,展览会必须包括外国产品,并特地书写了“国际”两字。由此,伦敦展览会决定面向世界各国,展览会的名称特别强调了万国。这颇具历史远见的决定,把展览会从国内推向了国际,开创了世界博览会的先例。

当时不少美国人已习惯艺术学会的小型展览会,难以接受国际性的大型展览会,对各种外国人进入英国并带来各种产品顾虑重重。泰晤士报率先掀起了对万国博览会的反对浪潮,来势凶猛。认为外国人来到英国,会掀起革命,会刺杀女王,建设新共和国;怕外国低劣产品冲击英国市场;还怕国内品质不良者集聚伦敦,害及民众。但是亲王依然顶着巨大的压力,继续推行这一计划。为了使博览会具有强烈的号召力,皇家委员会亲自挂帅,吸收了五千名名界知名人士为宣传员,为博览会摇旗呐喊,大造声势,还开始征集博看会展馆的设计方案。最终选中英国皇家园艺师和中部铁路的负责人,约瑟夫·帕克斯特设计的“水晶宫”。通体透明的水晶宫建筑,它本身就是一个成功的展品,成了这届博览会最具代表性的标志。

风雨消失,冬去春来,水晶宫依然屹立在海德公园。人们越来越喜欢水晶宫了,并以它的宏伟绚丽,光彩夺目而自豪。新闻媒体也纷纷撰文夸奖,全国上下都对之充满了赞美之声,强烈要求永久保留。但水晶宫还是按原计划于1852年拆除,后移置辛顿汉姆,重建的水晶宫比原先要简易些。她作为举办展览、音乐会、足球比赛和其他娱乐项目的活动中心达八十五年之久,于1936年12月1日毁于大火,只留下两座水塔。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人们认为这这两座水塔可能会成为入侵德国战机的目标,而于1941年拆除。今天,人们只能从早期图片上目睹水晶宫那雄伟而又独特的丰姿。


邮票编辑本段回目录

第一届世博会是1851年在英国举行的,由于各种原因并没有发行相关的邮票。而在以后接下来的三次世博会,1867年法国巴黎、1873年奥地利维也纳,和1876年美国费城,也都没有发行纪念邮票。一直到1893年美国为了纪念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400周年,在芝加哥举办世博会的时候,才有了世界上第一套世博会邮票。


铜章编辑本段回目录


1851伦敦世博会铜章1851伦敦世博会铜章

径76.6mm,重237.4克,青铜。英国章牌家威廉·怀恩(William Wyon,1795-1851)和伦纳德·查尔斯·怀恩(Leonard Charles Wyon,1826-1891)父子为1851年伦敦世博会共同创作,英国皇家造币厂发行,发行量2876枚。

正面:维多利亚女王和阿尔伯特亲王左侧半身像。英国海权的象征——海神波塞冬的三叉戟和海豚。刊拉丁文“蒙神的恩典,维多利亚女王、护教者;王夫阿尔伯特亲王(VICTORIA D. G. BRIT. REG. F. D. ALBERTUS PRINCEPS CONJUX)”,年份“1851年(MDCCCLI)”,作者签名“威廉·怀恩,皇家艺术学院院士(W. WYON R. A.)”,发行者“皇家造币厂(ROYAL MINT)”。
背面:英国的化身不列颠尼亚(Britannia)女神坐着俯身向前,面向单膝下跪的工业女神,一手握着她的手,一手为她带上桂冠,身旁簇拥着代表欧、亚、非、美四大洲的女性。刊拉丁文箴言“彼此远隔者因和平和友谊而结合在一起(DISSOCIATA LOCIS CONSORDI PACE LIGAVIT)”。作者签名“伦纳德·查尔斯·怀恩设计和雕刻(LEONARD C. WYON DES. & SC.)”,发行者及年份“伦敦皇家造币厂1851年(ROYAL MINT LONDON 1851)”。


社会评价编辑本段回目录

当时这个展览带来很多争议,一些保守派人士担心大量的游客可能导致混乱甚至革命暴动,但是激进派人士,例如共产主义者代表人物卡尔·马克思却视此博览会为一种对于商品资本主义式崇拜的象征。二十世纪后,社会大众比较接受的说法是,万国工业博览会的本质在历史上代表著维多利亚女王的辉煌时代,一个工业、军事、经济高度发展的大英帝国。

英国《泰晤士报》:“创世以来,全世界各族群第一次为同一目的而动员起来”。

附件列表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病毒宿主 下一篇《众志成城抗击疫情》邮票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收藏到:  

词条信息

秦源卿1930230394
秦源卿1930230394
书童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谦与0396
谦与0396
最近编辑者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