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百科网 >>所属分类 >> 奥运传播博物馆   

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运动项目图标

标签: 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运动项目图标 林存真担任主创团队 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

顶[0]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显示全部]

一、概述:编辑本段回目录

发布时间:

2020年12月31日晚,由北京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体育图标正式发布,标志着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取得新进展。

图标数量:

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体育图标共30个,包括24个北京冬奥会体育图标和6个北京冬残奥会体育图标。

图标设计团队:

由中央美术学院团队承担,设计历时约半年时间。设计团队由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北京冬奥组委文化活动部形象景观艺术总监林存真教授担任主创设计,由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青年教师、篆刻艺术家张洺贯进行篆刻表现,由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靳军教授主责动态图形。

二、图标设计理念:编辑本段回目录

灵感来源:

图标以中国汉字为灵感来源,以篆刻艺术为主要呈现形式,将冬季运动元素与中国传统文化巧妙结合,彰显了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理念和愿景。

图标寓意:

图标以霞光红为底色,寓意着日出东方,代表着热情和希望。据图标设计团队主创设计师林存真介绍,此次发布的体育图标,和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中国印”的设计理念遥相呼应。两者均为印章风格篆刻形式,是北京这座“双奥之城”留给世界的独特文化印记。这也是冬奥会史上首次使用动态体育图标,诠释出冬季运动优美动人的瞬间。

设计过程:

  • 体育图标最初的创意方案有将近20个方向。团队前往中国历史研究院反复从甲骨文,以及更早期的文化符号研究如何以中国文字最准确地表达运动项目,最终确定以篆刻中“刀法”的力量感和“刀”与“石头”的碰撞关系以呈现冰雪运动的速度与力量。
  • 通过张洺贯老师以篆刻进行艺术表达,整个创作过程实现了图形设计与篆刻艺术的互相配合,相辅相成。
  • 最后,如何以动态的方式让篆刻这门古老的艺术时尚起来,成为移动终端、网络、电视和年轻人喜欢的状态,成为团队最后的主攻方向。团队研究后发现,刻刀与石头接触过程中“崩残”出的粉末,可以与雪花冰花产生关联。

残奥会图标展示
图标所展示的6大项分别是冰上项目残奥冰球(冰橇冰球)、残奥冰壶(轮椅冰壶);雪上项目残奥冬季两项、残奥高山滑雪、残奥越野滑雪、残奥单板滑雪,将有700余名残奥运动员参加。

三、评价:编辑本段回目录

体育图标是对体育项目的图形化诠释,让运动员、观众等一目了然它所代表的竞赛项目,不仅是冬季运动的符号,也是文化符号。两组图标上,篆刻与汉字相融,古老与现代相映,历史与未来交融,以方寸之间展现了冬季残奥运动的形与神,中华文化的根与魂,让人生动地感受到冬残奥的活力与热情!


其实,冬残奥运动员们同样热爱运动和生命,珍惜每一次的机会。他们逐梦赛场,超越自我,以坚强不屈的意志与自强不息的精神,向全世界展现运动员坚韧的品格、拼搏的风采,彰显令人惊叹的人格力量,让人感动和自豪,他们值得更多的关注和掌声!


正如林存真教授所说,此次发布的图标和“中国印”,两者均为印章风格,都选择了篆刻形式,既是北京这座“双奥之城”留给世界独特的文化印记,也体现了奥林匹克运动的文化传承。不同的是,这次的图标更偏重“汉印”风格,透过刀锋所体现出的书法笔意与方寸间的高妙布白,将书法与镌刻相结合,传达跨越千年的悠久传统与生动神韵。“可以说,方寸之间,气象万千。让古老的艺术和设计完美结合,让更多现代与传统共同创造新的时尚。”


四、设计师介绍编辑本段回目录

林存真

林存真,1972年11月出生,博士,教授,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副院长。北京2022年冬奥会、冬残奥会的会徽“冬梦”、“飞跃”、系列产品“兔墩墩”、“龙墩墩”的设计者。

张洺贯

张洺贯,男,1988年3月生于山东,书法艺术家。本硕博均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师从刘彦湖和邱振中教授。现任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教师、体育图标创作团队成员。

靳军

靳军,教授,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主持工作),中央美术学院设计院副院长。美国波士顿大学艺术设计硕士,清华大学电子工程学士。1998-2002,“哈佛中国论坛”艺术总监,2003-至今任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

五、参考资料:编辑本段回目录

Fazeya带你看冬奥|教你认清冬残奥会图标~

又是印章!北京冬奥会图标设计江郎才尽了?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2024年巴黎奥运会申奥片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收藏到:  

词条信息

刘璐0072
刘璐0072
书童
最近编辑者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