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百科网 >>所属分类 >> 网络传播   

网络传播现象解读

标签: 网络传播 网络传播现象解读

顶[0]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网络传播

今天人类已进入网络传播时代。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传播也得到了飞速发展。网络传播作为一种全新的现代化传播方式,有着与传播媒体截然不同的新特征。网络传播给我们的时代提供了最快捷、便利的传播方式,使人们如虎添翼。网络传播是人类有史以来增长最快的传播手段。网络传播在中国的出现和对中国文明的意义,不亚于中国人发明纸张的意义。

 

目录

[显示全部]

网络传播编辑本段回目录


什么是网络传播

网络传播
以全球海量信息为背景、以海量参与者为对象,参与者同时又是信息接收与发布者并随时可以对信息作出反馈,它的文本形成与阅读是在各种文本之间随意链接、并以文化程度不同而形成各种意义的超文本中完成的。  还有人认为,“网络传播”是近年来广泛出现于传播学中的一个新名词。它是相对三大传播媒体即报纸、广播、电视而言的。网络传播是指以多媒体、网络化、数字化技术为核心的国际互联网络,也被称作网络传播,是现代信息革命的产物。  有人认为,所谓网络传播其实就是指通过计算机网络的人类信息(包括新闻、知识等信息)传播活动。在网络传播中的信息,以数字形式存贮在光、磁等存贮介质上,通过计算机网络高速传播,并通过计算机或类似设备阅读使用。网络传播以计算机通信网络为基础,进行信息传递、交流和利用,从而达到其社会文化传播的目的。

网络传播特点

交互性、海量性、多媒体、即时性、个人化、超文本

网络传播的影响

网络传播
对于社会的影响是全面的,不仅影响着政治和经济方面,而且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网络传播正在以不可抵挡的势头,迅速渗透到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思想以及文化等诸多领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改变着世界的面貌。 然而,网络传播的特性决定了它与传统大众传播方式截然不同,也就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一系列负面作用,如意识形态和文化渗透、假新闻假信息传播、色情泛滥、个人隐私遭到侵犯、知识产权遭到侵犯等等。

打酱油 编辑本段回目录

“打酱油”由来

打酱油原图


“我出来买酱油的”成网络流行语。一张贴图在网络世界迅速风靡起来,其所描述的场景是广州电视台在街头随机采访市民,“请问你对艳照门有什么看法?对CGX等明星又有什么看法?”某男性受访者从容应答:“关我X事,我出来买酱油的……”这句话在网络间迅速流传,各种PS和改编风靡一时。由此“酱油男”一词在网路成为笑谈,甚至派生出了酱油族等网络用语。

打酱油视频链接    

再议“打酱油”  

      “打酱油”这个词语便在网络上迅速窜红,成为一种幽默的托辞。后来,网友用“打酱油”回帖,相当于“路过”的意思。
     “打酱油”成为流行网络术语,对其语义试做阐释——虽在道义上确实关注某事,对此也有明确看法,但或明哲保身,或不屑回应,遂以“打酱油”为托辞敷衍塞责。表面上无可奉告,其实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正是:“事不关己不开口,专心一意打酱油。”
说酱油男  

 “酱油男”的“关我X事”与新道德当广州电视台在街头随机采访市民时,问及“请问你对艳照门有什么看法?对CGX等明星又有什么看法?”某男性受访者从容应答:“关我X事,我出来买酱油的……”这句话近日在网上迅速流传,男子的照片也被网友PS成各种样式。“酱油男”、 "酱油族"等网络用语也因此派生。
  “酱油男”为什么会在网上迅速流传,这是一个很复杂的社会心理学与文化学的问题,还是留待有关专家们去研究吧。笔者在此要分析的却是“关我X事,我出来买酱油的……”这句相当朴实的话里所蕴藏的道德内涵。
  在一定的意义上,面对“艳照门”之类的事件,我们的社会缺少的正是“关我X事”的从容态度。据笔者的观察所得,国人的对待道德的态度是头脚倒置的——凡属于私人空间的事儿,如谁和谁拍拖,谁和谁作爱等等,本来只和当事人有关,外人是不该去瞎操心的,国人却偏喜欢在这方面起劲;而属于公共空间的事儿,如爱护公物,遵守交通规则,不随地吐痰,依法纳税并行使纳税人的权利等等,照理是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都密切相关的,却很少有人在意。真可谓 "该管的不管,不该管的却什么都管"——这正是 中国社会的堕落所在。
网友观点
  类似“很黄很暴力”
“很黄很暴力”俨然已经成为2008年开年的网络第一流行语:13岁的北京 女学生张某,在2007年12月27日19时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一则关于净化网络视听的新闻里,接受采访时说:“上次我上网查资料,突然弹出来一个网页,很黄很暴力,我赶紧把它给关了。”这个片段被CCTV以实名身份播放出来,一时在网络上掀起轩然大波。而“买酱油”的第一传播源同样属于电视。

“酱油族”的恶搞作品
如果说,“很黄很暴力”这个词句的流行,尚可说是对“做人不能太CCTV”的更强化表达。那么,这句话的流行,则代表了普通市民的懈怠态度和对被热炒过头的话题的厌烦。吊诡的是,某种程度上,这句颇具娱乐性的话,可以说是审美疲劳时代的典型产物。而其不断被传播,某些论坛里“几乎每个帖子都有酱油大军的光顾”,也令一些常在网上论坛里泡着的网友产生了逆反心理,称“看到此图有想吐的感觉”。甚至提议封杀酱油帖图,呼吁各大版主“只要看到谁用酱油贴图,马上删除他的注册账号!还论坛一个健康的形象”。中华网一个名为“最近比较烦:论坛出现的污点——酱油大军”的帖子,还提出注册用户就上述提议投票。看来,2008年的“酱油”,有得谈!

      “打酱油”是一种心态

一个买酱油的能受到这么多人的追捧,还有网友为其建立专门的贴吧,有意思吗?这是个话题空乏的时代,冷不丁一句没啥实质内容的话就流行了,可见人们的无聊程度。从社会文化心理的角度来分析,这种恶搞,可谓对于“娱乐至死”的反讽。消费至上,游戏人生,反对深度甚至反智……你大可用这一坨又一坨的高深新潮的话来形容这种网络心态。
而这个流行语的前半句——“关我X事”——显然是不容忽视的,不仅因为这样很粗俗的词语表达起来比较直截了当,更是展示“不合作”的淡漠不屑态度的最好样板。本来嘛,“艳照门”是陈冠希和一群女明星的事,本来就与我们的切身生活感受无关。只是因为我们偶尔也有无聊的时候,无聊怎么办?就得找点营生,于是,聚在一起时,就偶尔会聊起艳照门:“嘘,听说又要有新艳照出来了,帮哥们留意点。”而没有好奇心的,则会像那位大哥一样一脸不屑。
此回答绝对适合近来大部分被炒作过度的话题,特别是面对娱乐圈的种种传闻:“请问您对刘德华结婚的消息有何看法?” “关我X事,我出来买酱油的……”言下之意很明显,“别净整没用的,我只关心我的柴米油盐……”

“躲猫猫”编辑本段回目录

躲猫猫游戏与“躲猫猫”事件

躲猫猫

“躲猫猫”意为捉迷藏,属南方方言,北方则称作“藏猫猫”。

不管“躲”还是“藏”,这种游戏显然来自于猫和老鼠捉与被捉的游戏。当这个游戏发生在2009年2月8日下午的云南省晋宁县看守所里时,却引发了一场悲剧:据当地警方说,因盗伐森林被拘押的24岁男子李乔明,和同监室的狱友在天井里玩“躲猫猫”游戏时,遭到狱友踢打并不小心撞到墙壁,导致“重度颅脑损伤”,送医四天后不治身亡。

躲猫猫调查团成员将进入看守所
当地警方的描述展现的是一幅温情的画面,与人们头脑中看守所的概念大异其趣。几个狱友像孩子一样“躲猫猫”,这个因模仿孩子喜欢叠词的口吻从而散发出亲昵气息的游戏名称,为阴暗和暴力象征的看守所添加了一抹温情脉脉的人文主义关怀,在一定程度上修正了饱受诟病的中国式看守所和监狱的恶劣形象。然而不幸的是,这种修正随即遭到了颠覆,伴随着一条年轻的、身强力壮的生命的离去。“躲猫猫”这一游戏在展示普宁县看守所的人情味儿之外,同时雄辩地证明了一个道理:游戏也可以杀人。
“躲猫猫”之评

“躲猫猫”事件让人想到发生在2008年6月28日的那起"瓮安俯卧撑"事件。贵州瓮安县一个花季少女不明不白地溺水死了。当地公安部门"验尸"后说,这个少女是和朋友出游时,在朋友(男性)做俯卧撑的时候自己跳水自杀的。一时间舆论哗然。老百姓的嘴真的是很小啊。一个活生生的人不明不白地死了,人家说定案了就定案了。后来,死者的家属和一些"暴民"竟然敢不服并且"聚众闹事",终于被当地公安镇压了。此事由于民怨太大,惊动了中国的最高领导层,有关部门才不得不重启调查。最后的结果依然是"自杀"因为死者生前是"处女",还找到了所谓的

躲猫猫
"深层次原因"一大堆。可是,据陈文茜主持的《世界周刊》披露,其实是死者生前和某领导的女儿争夺同一个男朋友,后来某领导的女儿就叫了几个小兄弟想把她"收拾"了。"收拾"是否成功另当别论。令人深恶痛绝的是权力部门造假。
  权力部门造假的还有"周老虎事件","集体返航事件"等等等。这些事件的共同点就是政府部门瞒天过海地欺压百姓。报上经常报道的一些"自杀"事件极有可能就是他杀,甚至是谋杀。可是,在政府部门的掩盖下,那些死者的命就是那么的不值钱,那么的贱啊。一个人死了,权力部门随便给他(她)一个理由就轻易地打发了。真是天理不容啊。
  造假和诚信的严重缺失有关。大家肯定还记得"文革"时期亩产超万斤的天大谎言吧?时至今日,说谎依然是生存的必要技能和条件。想想,一个社会如果人人都在说谎,那么正义何在?公理何在?公安本来是保护人民的。可是,如果公安草菅人命,那如何对得起自己手中的权力?如何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可以说,现如今的人已经不再珍惜良知了,因为良心已经不值钱了。当下最值钱的是"变魔术",也就是杀了人之后,如何把尸体变没了。这才是真把式。
  这就是为什么刘谦的"魔术"今年在神州大地这么火的原因吧?

火星文 编辑本段回目录

什么是火星文
火星文实质上就是,所用的文字会让人难以理解,使人们造成阅读困难,凡数上面这种情况的都属于火星文,

火星文
“火星文”大体分两类:符号火星文,异体火星文。网络上关于“火星文”的种种争议往往都是因为将两者混为一谈。符号火星文和异体火星文区别非常明显。

火星文,字面可解作火星人用的文字。随著网际网路的普及,网友(尤其是年轻网友)开始大量使用以同音字、音近字、特殊符号来表音的文字。由于这种文字与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文字相比有明显的不同并且相当奇异,故被称为火星文。

火星文发展过程

缘起:新输入法诞生

据考证,火星文最先源起于台湾,因仓颉、注音等繁体输入法出现,网友在打字时会频繁出现一些错别字,久而久之,大家都能明白常见错别字的意思,就默认使用了。
量变:为缩短打字时间采用符号+错别字+方言
此后,网友为了缩短打字时间,在网上非正式场合就使用更方便的符号、方言和更多的错别字来进行交流。
发展:觉得好玩,创造出新的词组

火星文
慢慢地,一部分觉得这种方式好玩,便又创造出新的词组,比如“劳工”、“男盆友”、“粉可爱”、“你素谁”。
质变:在小圈子流行,网络达人发明转换软件
当使用人群和新生词组形成一定规模后,出现了一些热衷软件开发的网络高手制作出“火星文”专用软件,在网上流行的有“大黑鱼”等软件。
发展:觉得好玩,创造出新的词组

“火星文”的启示 

  “曾经u1份金诚di摆在挖d面前,但4挖迷u珍c,斗到失7d4候才后悔莫g,尘4间最痛苦d4莫过于此.....”这是另类版的电影《大话西游》经典台词。这种让“地球人”看不懂的“火星文”近来在一些以90后的青少年为主的帖吧、博客中颇为流行。有人因此不无忧虑地指出,“火星文”的泛滥将对我们的语言文化造成伤害,但也有专家表示,更应该引起我们注意的是,这些被篡改了的文字后面,反衬出的90后青少年的反叛与自闭心理,以及他们同成人社会的疏离。
让“地球人”看不懂的文字
网络上流行的“火星文”,此名出自电影《少林足球》里周星驰对赵薇说的台词:“你快点回火星吧,地球是很危险的。”这句话后来被“星迷”引申,“火星文”用来泛指“地球人看不懂的语言”。
“火星文”主要有几种构成方式,一种是注音输入法的选字错误,出心(粗心)、开心示窗(开新窗口);另一种为英文字母或数字的读音谐拟,如d(的)、i(爱)、4(是);而第三种为象形符号,如↑(上)、←(左)、Orz(五体投地)。“火星文”中另有一些形似字,如刪蒢囬忆(删除回忆)之类。
据了解,“火星文”流行起来后,甚至已有专门的网站测试你对该种文字的识别率。你完全无法想像为什么会有这种非地球语的语言产生。你对这个新世代语言需要有一点包容心,才有办法突破现在的瓶颈。”

“火星文”流行的原因

      早在前年,台湾媒体就曾报道,随着“新注音”输入法与互联网络的普及,注音符号已成为台湾校园中最流行的网络语言元素之一。这种“火星文”正是由注音符号与英文字母、数字、图像等组合而成。例如,“99,3q”
专家解读“火星文”流行背后的青年文化心理
有不少专家学者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火星文”乱造生字、乱用同音替代、乱用语言表达方式等不规范的现象,是对传统文字的肆意篡改,破坏了语言的纯洁性和规范性及交流的功能。
而在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研究所教授陈会昌看来,这些由一些青少年们自创出的语言,更像是一面故意弄破损的镜子,从那些看似凌乱的语言碎片里,可以读出他们的某些文化心理,“虽然青少年在同伴中谋得一席之地有一个前提,那就是要遵从一个约定俗成的规则,但‘火星文’倒并不一定是树立整体的特定形象,主要是向传统示威和挑战,而对象就是管教、控制他们的上一代———特别是父母和老师。另外,他们用这种方式也是为了排解同成人社会的疏离感。”
“火星文”与前些时候流行的“灌水”、“马甲”之类的网络语有很大不同,相比之下它的随意性更强,若不是常浸淫其中,很难用它来交流。有人就此指出,“火星文”的这种自闭性,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今天的青少年更自我的文化心理,而如何在新代际之间建立沟通的渠道而不是互不理解也更显紧迫。
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认为,“火星文”是“青少年上网用拼音打字的产物,只在互联网、手机短信里用,作文里不会用它。”他认为语言从来都在变化,“火星文”只是一种话语表达的新形式,而“网络语言无非三种命运,部分进入现代汉语被人们广泛使用,一部分消逝到无形,一部分始终在网络流传,但不会进入实际生活,更像是一个专属年轻心灵的幻想世界。”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研究所教授陈会昌也直言,“不能堵,应疏导,我们的老师和家长应该去了解这些语言,融入其中,从而避免学生们语言不规范掩盖的行为上的出轨。”

很黄很暴力 编辑本段回目录

 

网络传播现象解读

 

源起 编辑本段回目录

 网络流行语,语出2007年12月27日CCTV新闻联播一则关于净化网络视听的新闻里,一个名叫张殊凡的小学生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说道:“上次我上网查资料,突然弹出来一个网页,很黄很暴力,我赶紧把它给关了。”这句话出自小学生之口,同时又很容易让人想起另一句网络流行语,也是猫扑网的广告语“很好很强大”,故而在网络上广为流传。
  很多网友质疑一个网页怎么会同时“很黄很暴力”,猜测张殊凡没有说真话,甚至通过网络搜出了张殊凡的住址、学校等私人信息,关于张殊凡到底有无说谎,是否应该被谴责,在2008年初引发了一场热烈的讨论。

事件新闻稿 编辑本段回目录


   近年来互联网越来越多地走进人们的生活,网络视听节目已成为一种重要的文化资源,但是随着一些不良网络视听节目的出现。有关人士呼吁,净化网络环境迫在眉睫。
  据广电总局信息网络视听节目监管中心统计数据显示,截止2008年2月,我国提供视听节目服务的网站已达到6万多家,在传播健康思想文化的同时,一些低俗不健康的内容也在蔓延。主要问题有:淫秽色情节目泛滥;暴力视频日渐增长;恶搞泛滥等等。
  北京市学生张殊凡:“上次我查资料,突然蹦出一个窗口,很黄很暴力,我赶快快给关了。”
  这些不良视听节目严重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据有关资料显示,近三年来受不良网络视听节目影响导致青少年犯罪的比例已占到青少年犯罪的30%。学生家长刘家莉:“我们特别希望国家的法律法规能够更加完善。”
  有关教育专家也呼吁,广大群众的强烈愿望,是保护青少年身心健康的迫切需要,要从制度上最大限度降低不良网络视听节目和有害内容对社会造成的不良影响,同时积极为青少年提供品位高雅、丰富多彩的民族网络文化品牌。

释义编辑本段回目录


  指网络中的黄色和暴力页面比较泛滥。
经典范例
  纯洁型:上次我上网查资料,突然弹出来一个网页,很黄很暴力,我赶紧给关了。
  收藏型:上次我上网查资料,突然弹出来一个网页,很黄很暴力,我赶紧给添加到收藏夹了。
  做贼心虚型:上次我上网查资料,突然弹出来一个网页,很黄很暴力,我赶紧关了门。
  正龙型:上次我上网查资料,突然弹出来一个网页,很黄很暴力,我赶快借来两部相机把它拍了下来。
  猥琐型:上次我上黄网查“资料”,突然弹出来一个网页,不黄不暴力,我赶紧给关了。

 

网络暴民 编辑本段回目录

                

网络传播现象解读

网络暴民的起因编辑本段回目录

  最近,互联网上很流行这样一个词:网络暴民。
  “网络暴民”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而产生的新词,但网络暴民心态,已经让人感到了一种可以让人恐惧的力量。事实上,为何会产生这种暴民心态呢?这其实是一种先入为主的心态。现在这个社会形成了许多群体,或是有着共同利益、共同观念、相似心态的联结。当你的文章或发生的事件不对他们的味口,他们就会群起而攻之,例如你谈房价要涨,买不起房的要攻击你,当你谈医院收费贵,医生就会来攻击你,当你谈同性恋,自然同性恋者都会来攻击你。他们可能用最恶毒的语言来谩骂你,进行人身攻击。虽然,丑恶有时在网上也会得到一致的讨伐,但这种讨伐并不一定具有理性的判断。
  网络暴民 从原来在论坛里的互相漫骂,到名人博客上的群起而“骂”之,再到著名的铜须事件、虐猫女事件;从漫骂,到人身攻击,再到揭露隐私,甚至直接在现实世界中进行攻击。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的第三天即5月14日,就有人在网上发布所谓“铁公鸡”榜单,抨击一些跨国公司吝于向灾区捐款,后来又把矛头指向一些国内知名企业和刘德华等明星。这里面涉及的观念问题比较复杂,比如:不懂现代企业治理不同于独资私企老板,有个授权程序问题;不懂政府责任(二次分配财富提供包括救济在内的公共服务产品)和企业责任(创造就业机会和财富,通过纳税间接为社会做贡献)的区分;缺乏尊重私人财产权的传统,有“吃大户”的心态;不尊重他人对捐献方式、时机和对象的选择,等等。但是,更有害的是一种暴戾的心态和行为方式。这种暴戾的最浅层表现,就是语言暴戾。仿佛道德、良知和大爱的化身,乖谬的却是满嘴恶言秽语,不配称为文明人类。现在的网络中,到处充斥着这种“暴力”的因素,并有愈演愈烈之势。正是如此,才逐渐形成了“网络暴民”这个很有特色的词汇。网络暴民采用污言秽语的信口谩骂或随声吠影的口诛笔伐,使用了破坏性和毁灭性的暴力手段对别人实施攻击,对被攻击者遭成精神上的杀伤,

网络暴民的实质编辑本段回目录

  网络暴民 自古以来,暴民只出现在愚昧无知的人群中。暴民之所以"暴",原因涉及面很广。今天,暴民已经很少出现在大家视线中,但是新一代的暴民,已经大隐于市。
  新一代的暴民,具备"广博"的知识,却缺少智慧;有着"极高"的道德水准,却缺失宽容;拥有"洞察"一切真相的能力,却认不清自己本身;具有"大师"级别的文笔,日书万言的能力,却不停演绎着语言的暴力;有着极大的团结心,目的却是要至陌生人于死地;时时刻刻高举着法律的大棒,给别人定罪却不需要证据;将自己幻化为英雄和勇士,口口声声诉说着正义的故事,却仇视一切,不是并肩作战的朋友,就是苦大仇深的敌人——网络暴民开始崛起。
  网络暴民坚信团结就是力量,这力量的源泉便是人肉搜索。广大网民第一次大规模的见识到人肉搜索的强大力量,是在2006年的2月。网络暴民的初次集体亮相,造就了中国网络史上著名的"虐猫事件"。"虐猫事件"事件当事人在事发后,生活无法正常继续,精神崩溃,并使其家人朋友受到莫名的牵连,生活充满了威胁和恐吓。尝到集体执法快感的网络暴民们,"休息"两个月之后,再次找到发挥目标,"铜须事件"一触即发了!同样,当事人遭到肆无忌惮的"追杀",然后便是网络上的集体道德拷问,最后真实身份的曝光令事件到达高潮,当事人和其家人,开始被日夜不停的骚扰,甚至其所在大学也开始遭到攻击,当事人同样精神崩溃。而后事件峰回路转,有人开始质疑事件真实性,导致再次的人肉搜索的开始,结果令人惊讶,一句纯属杜撰,令道德审判被釜底抽薪。
  中央电视台首次报道此类事件,而国内各大报纸也如发现新事物般大篇幅报导,传统媒体理性分析并激烈抨击了中国网民的"键盘暴力",对网民滥用语言暴力,谩骂并进行人身攻击等行为进行质疑,对个人权利的严重侵犯行为有着网络犯罪的迹象表示担忧。
  至此,网络暴民的具体含义并没有被明确界定,但传统媒体的介入和网民的默认,基于其后大量类似事件具体情况的分析,对网络暴民有了一个初步的试析。鉴于没有明确界定的条文,本人自行对事件共性做粗浅研究,从暴民出发点,暴民执行力,事件当事人虚拟和现实实质性伤害三点,不成熟的定义了网络暴民:以所谓的道德为出发点,无视现行法律和伦理底线,谋求通过平民草根话语权,使用语言暴力进行诽谤、谩骂等人身攻击,利用人肉搜索力,无视他人隐私和个人权利,揭发并广为传播当事人真实身份信息,并极力煽动对当事人现实生活攻击,直接导致当事人精神创伤并崩溃,当事人家人和朋友受到牵连,一并受过,甚至当事人所在单位、学校,当事人所在省县市区,民族等一并受成为被攻击对象,此行为的发动者、事件进程的推动者和积极以相同行为方式参与其中者,为网络暴民。

网络传播现象解读

网络暴民的定义编辑本段回目录


  人肉搜索 这里,就让我们用理性的经济学思维来分析一下网络暴民这个问题。在分析之前,首先需要声明两个前提。
  1.理性经济人假设:假设所有的人很理性,会权衡利弊,并作出对自己有利的选择。这是经典经济学中的一个著名假设,虽然对于很多人来说,这并不成立,但从以往的经验来看,这个假设可以在不剧烈影响分析结果的情况下,帮助我们简化分析的过程。
  2. 实证分析:对于事实,只做理性的分析,而不会做任何价值规范性的判断。即只针对“是什么”进行分析,而不会探讨“如何做才是对的”。
  基于以上两点,在以下的分析中,将不会对用户做任何道德、人品层面的要求,而只是将他们视为自动的趋利避害的理性人,并在此基础上分析“网络暴民”现象的成因,以及责任归属。
  要分析一个事物必须首先明确它究竟是什么。对于网络暴民,一直以来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更是有不少反对者对这一说法本身就提出了强烈的质疑和反对意见。但基于实证分析原则,我们仍需要针对这一事物,作出一个理性的定义。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与腾讯网新闻中心联合针对网络暴民的定义,开展了一项在线调查(3226人参与),结果显示如下:
  您认为下面哪些是“网络暴民”的典型特征?
  a.主观上有恶意制裁别人的倾向62.6%
  b.出口成“脏” 57.4%
  c.不经当事人允许就擅自公开其隐私 56.8%
  d.威胁当事人的人身安全 54.3%
  e.动不动就质疑当事人的道德品质 48.2%
  f.盲目跟随别人的意见 44.8%
  作为一项主流媒体所作出的调查,这一结果还是有比较高的可信度的。基于理性经济人的假设,我们将这些特征中对人的主观上的判断剔除,这样,我们就可以得到一个从行为上对 “网络暴民”作一个定义,“网络暴民”指的是这样的一些人:
  A. 主观上有恶意制裁别人的倾向
  B.出口成“脏”
  C.不经当事人允许就擅自公开其隐私
  D.威胁当事人的人身安全
  E.动不动就质疑当事人的道德品质
  F.盲目跟随别人的意见

 

网络暴民的利益编辑本段回目录


  网络暴民 理性经济人的每一个行为都是权衡利弊之后的选择,同样,网络暴民的出现,也是网民在比较了收益和成本之后的作出的选择。
收益:
  漫骂,人身攻击,揭人隐私,这些活动看起来只是伤害了他人,于己并没有实质的收益。但是,收益并不一定只是金钱、物质上的,精神上的愉悦同样是人们所喜好的。比如,对着仇家怒骂了半小时,这种“出了一口恶气”的快感也是一种满足,也是一种收益。同理,这些“网络暴民”们,作出上述行为的时候存在着这样的收益:
  情绪的发泄——在这样一个生活压力越来越大的社会中,通过怒骂来发泄情绪,对许多人来说,是非常大的收益。
  好奇心的满足——不得不承认,人的好奇心是非常强烈的,于是便有了窥人隐私的欲望,这种欲望的满足,本身就是一大收益。
  得到认同——得到别人的认同,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件能带来满足的事情。而得到大众的认同则更是能给他们带来巨大的成就感,因此,就有了一大批喜欢“爆料”的人。
  达成共识——这同样也是人的一种心理需求,共识能够给人带来心理上的安全感。正是由于有希望得到认同的人,又有希望达成共识的人,才会形成了今天网络上一个人爆料,大批人盲目附和的局面。

成本
  他人攻击——今天互联网上,想找一个从没被人骂的人,似乎是个MISSION IMPOSSIBLE。正因为如此,对于一个人来说,被人骂、人身攻击已经成为一种沉没成本:我骂别人,也是要被骂,我不骂别人,也是要被骂。对于这种必然要发生的成本,理性经济人在做选择的时候是不会考虑的。
  对于被人揭露隐私,虽然发生后的成本巨大——在经历了前车之鉴,相信没有人会不考虑这个成本,但由于这种事情发生的几率极小,再加上人们天生的一种“不见棺材不落泪”的心理,在人们的心中,这一风险的概率就是微乎其微了。如此一来,在网民的心目中,被人揭露隐私的成本就也变得微乎其微了。
  道德的谴责——不可否认,作出这些行为的“网络暴民”会受到道德的谴责,但由于一则不能形成现实的、直接的惩罚,二则作出这种行为的大量存在,使得这种心理上的成本一降再降。如果任其发展下去,甚至可能会导致人们心目中价值观的扭曲。
  结合上述几点,我们可以发现,做“网络暴民”,其收益与成本是完全不能相比的,收益远远的大于成本,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会出现如此之多的“网络暴民”。

要抑制网络暴民编辑本段回目录


  网络暴民 既然网络暴民是由于收益远大于成本所至,所以,只需要减少这种行为的收益,或者提高成本,就可以抑制这种现象的发生了。
  然而,上述的各项收益因素中,全部都是人们心理上的收益,我们很难用简单的方法快速的扭转现有的局面。因此,我们只能在成本因素上发挥作用。
  我们可以通过提高现有的成本,或者增加额外的成本来提高总的成本。
  增加被他人攻击的成本——这显然是助长了这类行为的产生,不符合我们的初衷。
  增加道德谴责的成本?——这是一个价值观的建立的问题,不可能在短时间内达到效果。
  如此一来,我们能做的,就只有为“网络暴民”增加额外的成本而已。其实,增加这种成本的方式非常简单:通过行政手段加以干预,直接对这种行为给予惩罚。说白了,就是通过法律、法规,直接给予这些“网络暴民”一些惩罚。可以想象,如此一来,我们可以快速、有效的抑制这种现象的发生:在每个人想开口怒骂之前,都不得不掂量掂量这种行为的后果!
  综合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做“网络暴民”是网民们权衡利弊的选择;抑制“网络暴民”的直接方法是法律法规的干涉。
  那么,我们似乎可以得到这样的论断:既然做“网络暴民”是网民们权衡利弊的选择,而从人性、价值观上改变这些行为给网民带来的利益是不具有现实意义的方法,那么,我们应该做的,是利用法律、法规来直接影响这种行为成本,从而抑制“网络暴民”的出现。这一责任自然是落在了相关的规则制造者的身上!
  网络暴民的崛起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是值得关注的,更是值得研究的,去认真对待的。网络是天堂,网络也是地狱。但自主权在我们自己手中,如果希望将现实中的艰辛和痛苦在网络中重新演绎,那么我们将会共同失去那值得珍惜的自由之地。

 

编辑本段回目录


 

 

基本解释网络传播现象解读编辑本段回目录


  原义:光明
  网义:郁闷、悲伤、无奈、无语等等,示意很好很强大,指处境困迫,喻尴尬,为难。具体请参照字型,并去领悟。
  囧
  jiǒng
  古同“冏”。
  笔画数:7;
  部首:囗;
  郑码:JDOL
  笔顺编号:2534251
[编辑本段]读音字义

读音编辑本段回目录


   囧 jiǒng ㄐㄩㄥˇ 古同“冏”。
  郑码:JDOL,U:56E7,GBK:87E5
  仓颉码:wcb(田金月) 纵横码:6
  五笔:LWMV或LWMD(根据输入法而不同) 超音:DVF5 
  笔画数:7,部首:囗,笔顺编号:[1]丨乙丿丶丨乙一
  快捷输入法:按住ALT→输入小键盘34789→松开ALT (腾讯QQ上则是输入22247)

字义 编辑本段回目录


  “八”——眉眼
  “口”——嘴
  原义:光明,明亮,光
  网义:郁闷、悲伤、无奈、无语等等,示意很好很强大,指处境困迫,喻尴尬,为难。本作“冏”同“窘”(粤语与“炯”同音)
  《唐韵》《集韵》《韵会》并俱永切,音憬。
  《说文》窻丽廔闓明,象。又伯囧,人名。周太仆。正本作囧,俗讹作冏。见《书囧命》。又与 同。
  《韩愈诗》虫鸣室幽幽,月吐窻囧 囧。[注]囧囧犹也。
  <形> (象形。本作“囧”。象窗口通明。本义:光明)
  同本义 [light;bright]。如:冏冏(光明的样子):冏彻(明亮而通彻);冏寺(即太仆寺。古代官署名。掌舆马及马政);冏牧(冏卿。太仆寺卿)
  鸟飞的样子 [(bird) flying]。如:冏然(鸟飞的样子)
  一说“囧”通“炯”,而“囧囧”同“炯炯”。
  囧卿 jiǒngqing [an official administers rear livestock or poultry] 太仆卿之别称,掌管舆马和畜牧等事,冏卿因之吴公。(指太仆卿吴默。字因之。)——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囧的输入编辑本段回目录


  电脑中要输入“囧”字,输入法必须为支持GBK码或比GBK更大的字码(如:GB18030,UNICODE),繁体的BIG5码也可以。(囧字的读音是"jiǒng")
  ① 不知道读音的情况下可以使用五笔类的输入法,或者使用拼音类的自然码输入法:
  五笔码:LWMD ,(可用五笔:海锋五笔,设置成GBK或更大的字码时可以输入),极点五笔编码为LWMV。
  自然码:自然码默认是双拼,也可以打全拼。输入之前,记得打开扩充字库(即上面提到的GBK码)。双拼输入编码为:kbkd;全拼输入编码为:koukuang。这样输入之后,囧字就会出现在提示行上,此时,将鼠标放在该字的位置上,自然码会提示该字的发音等信息。这样切形输入的原理是,囧字第一个部件是“口(kou)”,最后一个部件是“冂(kuang)”。切形输入就是可以这样拆分不认识的字成为两个认识的部件(偏旁部首),然后连续输入部件的发音就可以了。双拼输入编码中,其中b是代表韵母ou,d是代表韵母uang。还可以这样输入:按住Alt输入34789,放开Alt。就是囧了
   ② 知道读音的情况下就可以使用普通的拼音类输入法来输入
  智能ABC5.23版可打出囧,具体方法:输入“jiong8”(不含“”),然后回车,注意一定是回车!第四个字就是它了^_^
  微软拼音输入法输入"JIONG"第一页里就有(加注:应该使用繁体) 
  全拼(中文简体)第10个就是了
  搜狗拼音输入法3.2 第一个就是了
  google拼音(谷歌拼音)输入法输入 jiong 也可打出“囧”
  紫光华宇拼音输入法V6 Beta 2 用繁体,输入 jiong ,找一下就有了!
  QQ拼音第一个就是了
   ③ 特殊输入方法
   或是按住“Alt”键,再依次按小数字键的“34789”(在非GBK环境下小数字键换成22247,例如在QQ、飞信(电脑客户端)中,只能使用"alt+22247"),松开"Alt",就可以打出一个囧字 。

 

网络上的“囧”文化编辑本段回目录

  据说“囧”这个字最先在台湾的BBS社群上开始流行,“囧”也开始在中国大陆快速普及,逐渐在该地区的青少年及网络族群开始普及,随后传入香港,近来随着网络次文化的兴起,主流媒体开始尝试引入“囧”字作为新闻元素,开始在电影和广告产业产生效应。
  “囧”字以其楷书外观貌似失意的表情在互联网上迅速流行。随后在香港,有网民将电视剧《乱世佳人 (电视剧)》中的一个演员胡杏儿常做的委屈八字眉模样与“囧”字相比,评论其演技,进行恶搞,促使“囧”字在网络上更加流行。普通话的“囧”与“窘”同音,读起来的感觉也很容易跟窘境、窘况联想在一起,普及速度飞快。又用其字的形象来表示“尴尬”、“无奈”、“真受不了”、“被打败了”等意思。 一些网民受到Orz的启发,用“囧”代替“O”,使得“失意体前屈”的头部更加写意,写作“囧rz”,甚至写作“囧rz=3”来夸张地表现出无奈的意思。 甚至有人用这个字做了一个网站。
  对于“囧”字在网络上的流行,也引起了一些争议。有人认为应该尊重汉字,用来恶搞不雅,有损中华民族文化的厚重感。但是也有人认为对“囧”字这样的生僻字的关注,有利于汉字文化的传播。网络语言对汉字、方块字的一种重新解读是一种积极的文化传播现象。

 

来源新证编辑本段回目录


  甲骨文中的囧
  在甲骨文中已有“囧”字,考证如下:

网络传播现象解读

  关于(囧)的形义,目前主要有四种说法:
  1.窗户说。许慎《说文•囧部》:“囧,窗牖丽廔,闿明也”象形。
  2.仓廪说。屈万里:“囧字,当为仓廪一类之物,于此则作动词用,‘米囧’,意谓“新米已入仓廪也”。
  3.祭名说。于省吾先生:“囧为祭名,契文亦作囧,通盟。即《周礼》诅祝盟诅之盟……囧米连文,盟谓要誓于鬼神。”
  4.地名说。李孝定于囧字取形赞成窗说,于辞义则认为是地名:“卜辞囧为地名,且多与米字同见。”然为何种地名,他似又赞成屈氏仓廪说。姚孝遂、肖丁先生意见类似:“卜辞囧字正象窗牖丽廔闿明玲珑之形,而均用为地名,无例外。”赵诚先生则说:“‘囧’构形不明。甲骨文用作地名。”
  5.牛耳说。近人殷康《古文部首》一书提及囧为“牛耳形”,并作图释。
  可见,在囧的取形上窗户说是影响最大与最久的,而于辞义则越到后来越趋向于地名说。但是究为何种地名则仍无明确说法,因而有必要作进一步的探讨。
  (一) 非窗
  “囧”是一个象形字是不成问题的。甲骨文与金文的(囧)字均作圆形,无例外。我们知道,圆形刻铭较方形难,如其字本非图像的圆形物,它是不必费力弄成圆形的。也就是说,从象形上看,囧如为窗,则应像圆形之窗。
  可是已发现的商代房屋窗户多为方形、三角形或者可以推定为方形。一般说来,方形窗的制作也比圆形窗容易,后代一般房屋窗户的建制也是方形的多。所以可以肯定地说,商代房屋就是有圆形的窗,那也不会比方形的多。那么《说文》所谓囧为窗牖玲珑象形便说不过去了,因为文字的取形应该是以事物的常见形象为代表,非用一个圆形表示窗,令人难以置信。
  (二)为祭祀地
  囧在卜辞中为地名,是确切无疑的。仅从囧所处卜辞的句式语法就可以定论,为了说明问题的方便,我将目前我所见到的有关囧的可以成文连读的卜辞都收集起来可以发现在很多卜辞中, 囧只能当作地名理解。那么囧是一什么地名呢?
  在那些卜辞中,有这样几个地方值得我们注意:
  1、在囧地进行的活动是“王”的活动,主语是“王”;
  2、“王”后“囧”前的动作是“米”、“ 囧”以众“黍”。
  综上,囧为祭祀地是可以肯定的。既然囧为地名,既然在囧地所进行的活动是祭祀活动,则囧地不是祭祀地是什么?这是典型的农业民族的祭祀,所登荐物品非“黍”即”米”。
  现在,我们将《甲》九零三片的卜辞翻译一下,以便让一般读者更清楚地看出囧为祭祀地:
  己巳这天占卜,王将在南边的囧地举行囧祭,在乙亥这天举行米祭?己巳这天占卜,王在囧地举行米祭,新米囧送给祖乙?显然,前卜问日期而后卜问对象,具有内在统一的联系。

流行符号编辑本段回目录


  “囧”是什么?它是一个汉字,读音Jiǒng;“囧”的含义是什么?本义是“光明”的意思。但就是这样一个字,现在被赋予更多的意义,并发展成为一种奇特的网络文化。
  网络上原来不只是愤怒当道,网上最牛古汉字囧(jiǒng)近来也突然开始流行。有人问,为什么这样一个90%的中国人不知道如何读的生僻字能有如此大的“魅力”呢?
  有人研究它如何拼写;有人把它称之为“21世纪最牛的一个字”;在百度的帖吧里出现了一个“囧吧”,跟帖有3万多个;众多的人用这个字开设了博客,比如有的叫“一日一囧”,有的博客起名为“囧猪”,等等,甚至有人用它开始做生意,比如有人以这个字为由头开设了一家奶茶店,生意很好;比如还有一个关于“囧”的专门网站。为什么这样一个90%的中国人不知道如何读的生僻字能有如此大的“魅力”呢?
  据了解, “囧”字在中国康熙字典里也有显示,后被网络进一步宣张,现在成为一种罕见的网络文化。
  “囧”字本意是光明,它从字典里复活,被赋予的新意是:悲伤、无奈、窘迫或极为尴尬的心情。要理解这一点非常容易,如果把“囧”字看成是一张人脸,那么“八”就是两道因悲伤和沮丧而下垂的眉毛,“口”则是张口结舌的那个口。当一个人说“我很囧”的时候,可以想象他的那副表情完全和“囧”一样。而“囧”字的发音和“窘”完全一致,简直再完美不过了。
  疯狂一:“囧视频”点击过百万
  “近日地球上出现一些分布在各地却有一个共性的人群,这些人都有一些很费解的能力。有些人称他们为壮士,但更多的人称他们为‘骚扰者’或者‘失败者’,或者叫做‘超囧英雄’,尽管他们没有意识到,但是,‘囧’是他们的宿命——”
  这是在一个视频短片中的一个开头语,这个开头语是专门为一个叫做“一日一囧”专辑所做,而这个专辑设置在现在比较流行的“优酷”视频网站中。记者发现,所谓的“一日一囧”就是一天一个短片,一个短片表达一个意思,时间长短不等,有“穿大裤衩的女人”、“费解的司机”、“采水果的小朋友”、“爱干净的女人”、“上课不许说话”等,一共有20多篇。每一个短片基本是漫画的形式,而这些漫画中无处不显示出“囧”字演变出来的各种心态,这些视频短片的点击量从2万多到46万之多,总点击量远远超过百万。
  疯狂二:囧论坛大囧村热线网络
  目前,网络上可以点开的“囧论坛”有500个以上,类似的“大囧村”“囧字营”更是层出不穷。“囧”这种难以把握的东西,在虚拟的网络中成了聚合性的力量,成为区分网友类别的依据。
  2008年4月18号,囧论坛发布了新的奖惩制度,在这个奖惩制度中,“囧”成了量度单位。该制度称,“囧值”的积分单位为“囧”,主要用来奖励对论坛有贡献的会员,论坛根据注册会员在论坛的发帖量以及在线时间,对他们进行“囧值”的评定,“囧值”与会员的等级以及所享受的权利密切相关,0~100分为小囧;100~500分为囧民;500~2000分为队囧;2000~5000分为团囧;5000~1万为牌囧;1万分以上为湿囧。
  疯狂三:“囧”字奶茶店生意火爆
  “这是什么字啊?”湖北大学西门外有一家“囧”字奶茶店,门店上方的招牌上,印着大大的“囧”字,让南来北往的人不时停下脚步,奶茶店老板的目的达到了,“竞争激烈,奶茶主要面向学生,肯定要时尚一点了。”奶茶店老板一开口,就知道他是典型的网络达人。
  如果只是招牌上玩玩伎俩,似乎也没有什么值得一提的,不过据大家介绍,“囧”字奶茶店的奶茶,真的有特色。要一杯这里卖得最好的“特色囧奶茶”,喝一口,有点咖啡、有点茶的奇怪感觉。看同行的朋友,脸上的表情早就拧巴起来,似乎真的成了一个“囧”字,“难喝也是一种味道啊。”有客人认为囧茶应该就是这个味儿。

 90后网友的独特标志?编辑本段回目录

  2006年年底,记者第一次接触“囧”,是一个公务员朋友通过QQ上发来,这位朋友很神秘地告知这是个汉字。商务印书馆1772页的《现代汉语词典》,记者试过了所有的查阅方法,居然都找不到“囧”这个字。请朋友告诉了网络输入方法,百度之后竟然发现有1200万条信息。“只能说明你老了。”朋友很得意地说,这个字,只要会上网的90后多半都认识。
  “上学期英语59!”差一分及格的事如果在90后群体中出现,周围估计立即就会发出“囧”的感慨。这个字似乎已经成了90后网友的一种标志,“如果我发了个‘囧’,他问我怎么读,我就绝对不相信他只有17岁。”16岁的小王说在网络中,“囧”这个字是可以用来判断、分清“敌我”的。
  网友“水管工”是四川大学一名副教授,他认为用“囧”表达情绪,体现了中国式的智慧:“古老的文化和现代网络的完美对接,这是件让人惊喜的事情。”水管工说,他在大学低年级课堂上说出“囧”字时,感觉一下就和90后学生亲近了很多。
  “‘囧’在网络中是表达悲伤、无奈情绪的习惯。”SandraChou是北京大学博士生,她之前在日本学习了两年媒体,她并不认同“囧”字符为90后网民独享的说法:“至少我就是个70后。”Sandra说,像在现实生活中,人悲伤了会哭一样,在网络中,人有了悲伤或者崩溃的时候,就会“囧”,情绪显然是和年龄无关的。
  囧也可以表示幽默、或者形容自己的心情,例如:“纠结、郁闷”等意思,也就是说,不同语境下,“囧”的意思是不同的。

网络传播现象解读

  网络代表了新技术和新文化,在这个平台上每天都在催生新事物,也伴随着旧事物的消亡。新潮的网友们把古老的汉字翻出来,再赋予新鲜的含义,让人看到古老和现代的巧妙对比。然而,这件事最妙的地方还不止于此。“囧”字的构成在中文造字法里属于“象形”,它很像是古代的窗户,“八”和“口”构成了雕花的窗棂。有窗就有亮,引申而来就变成了光明的意思。而现代网民在使用“囧”字的时候,居然也是用了和古人一样的方法,也是采取“象形”,不过把窗子变成了人脸。为什么很多人不分代际,都能迅速接受这个字的网络新含义?因为他们接受的不是某种从天而降的新发明新创造,而是欣喜地看到古老的造字法有了新的应用。同时,又因为传统文化自身的力量,迅速认同了这种新鲜的诠释。由此可见汉字的字形只是外壳,它的内核是中国人的文化心理。当汉字出现之后,中国人习惯了文字和形象之间的直接关联。所以,尽管时光流逝,“囧”字已经几乎被人们完全遗忘,但是一旦有机会重新出现在人们面前,又可以恢复鲜活的生命力。想到后人和祖先在用相同的方式造字这一点,就让人情不自禁地为之感动。一定有什么东西是所有中国人共通的,它不随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变化而消亡,所有中国人可以凭借它而彼此相认,永不相忘。
  汉语之所以始终有鲜活的生命力,是因为人民始终在参与这个游戏,并且在这个游戏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第一个把“囧”和人脸联系起来的人已经不可考,他发明了一个新玩法,然后为大家所接受。也许一段时间之后,《新华字典》里会增加一条新的解释。而我们的后人在一千年后翻出这个字,他们能感受到我们现在的感受。想到那么久以后汉语还依然存在,让人觉得很宽慰。想到自己早已不在,让人觉得非常之囧。
  一个笑话:
  老师布置作业:请同学们就粮食短缺发表自己的看法,美国学生问:什么是短缺?朝鲜学生问:什么是粮食?中国学生问:什么是自己的看法?囧:-)

  囧(Orz)的产生日本编辑本段回目录

“Orz”文化的启示
  囧,读音Jiong,本作“冏”,像窗口通明。本义:光明,如冏冏(光明的样子)、冏彻(明亮而通彻)、冏寺(即太仆寺,古代官署名,掌舆马及马政)、冏牧(冏卿,太仆寺卿)。
  在网络文化中,囧的内小“八”字视为眉眼,“口”视为嘴。它的内涵就是:作为头,表达沉重的思想;作为脸,表达浪漫与激情;而在失意体前屈文化中,它的作用是前者;也常常表示郁闷的表情,常用来形容一个人变态猥琐(囧这个字的表情)
  关于囧的形义,目前主要有四种说法:1.窗户说。许慎《说文·囧部》:“囧,窗牖丽廔,闿明也。”2.仓廪说。屈万里:“囧字,当为仓廪一类之物,于此则作动词用,“米囧”意谓“新米已入仓廪也”。3.祭名说。于省吾先生:“囧为祭名,契文亦作囧,通盟。即《周礼》诅祝盟诅之盟……囧米连文,盟谓要誓于鬼神。”4.地名说。李孝定于囧字取形赞成窗说,于辞义则认为是地名:“卜辞囧为地名,且多与米字同见。”
  以上四种说法中,以“窗户说”流传最为广泛。韩愈在《怀秋诗十一首》中就有一句“虫鸣室幽幽,月吐窗囧囧。”“囧囧”在这里通“炯炯”,意思是窗户明亮。
  “囧”在网络的使用,最初的启示来自日本,Orz是一种源自于日本的网络象形文字(或心情图示),并且在2004年时在日本、大陆与台湾地区俨然成为一种新兴的次文化。
  说起囧的流行,必须要提到“Orz”,这种看似字母的组合并非念成一个英文单词,而是一种象形的符号,在日文中原本的意义是“失意体前屈”,代表一个人面向左方、俯跪在地,O代表这个人的头、r代表手以及身体,z代表的是脚。日本人最初在网络上,例如在电子邮件、IRC聊天室以及即时通讯软件中广泛使用这个符号,表现他们失意或沮丧的心情。
  中国台湾的网民受到“Orz”的启发,用“囧”替换掉了“O”,使得日文中的失意体前屈的头部具有了更加写意的表情,写作“囧rz”。
  有人这样形容囧的魅力:囧是一种态度,囧是一种哲学;囧是平凡的,但是囧然一看,却又包含着万般语言;囧是神奇的,囧中有着对世界的探索;囧,就是囧,用其他的语言无法表达囧的万分之一……
  “囧”rz之家
   囧rz是由“Orz”或“OTZ”(一个人头左身右跪倒在地,十分沮丧)变来的。经过囧这一面部刻画,十分生动。是一种源自于日本的网络象形文字(或心情图示)。
  失意体前屈,原本指的是网络上流行的表情符号:_| ̄|○ 、○| ̄|_。它看起来像是一个人跪倒在地上,低著头,一副“天啊,你为何这样对我”的动作,虽然简单却很传神。在初期,并没有人对这个符号起个名字,“失意体前屈”这个名字也是后来才出现的。据说是某个餐厅的座垫上绣著这五个字,至于在这之前又是谁想到的,目前尚不知道真相。
  后来,又有人发现,用简单的三个英文字也可以表现这个动作,于是orz就开始流行了。接下来,更有 orz 的日志软件、日志网站相继出现。在2004年后,于日本、中国大陆、香港与台湾俨然已经成为一种新兴的网络文化。
  原始用意带有“悔恨”、“悲愤”、“无力回天”等含意,最明显的用法就是在于被甩(失恋)的时候。orz广泛使用后,其涵意逐渐增加。除了一开始的恶搞的“无可奈何”或“失意”之外,开始引申为正面的对人“拜服”“钦佩”的意思。另外也有较反面的“拜托!”“被你打败了!”“真受不了你!”之类的用法。
  台湾摇滚乐团五月天于2005年8月发表的歌曲《恋爱ing》就有“超感谢你,让我重生,整个Orz”一句。

 

“囧”的衍生编辑本段回目录


  ★“囧”的衍生词语
  始祖:囧rz——失意体前曲的囧

网络传播现象解读

  衍生:
  囧rz——这是念“炯”
  崮rz——这是囧国国王
  莔rz——这是囧国皇后
  商rz——这是戴斗笠的囧
  囧兴——乌龟囧rz
  囧尻——龟仙人
  囧r2=3——这是放了个屁的
  囧Ω——背部隆起的sto:换一边跪
  org:女娲/美人鱼
  益rz:闭起眼睛,很痛苦且咬牙切齿的脸;另一说法为无敌铁金刚
  曾rz——假面骑士
  增rz:拿着枪的假面超人
  ★rz:武藤游戏
  口rz:豆腐先生
网络传播现象解读

  __Drz:爆脑浆
  prz:长发垂地的orz
  @rz:呆滞垂地的orz
  szQ:换一边并舔地的orz
  胎rz:这个是没眼睛的
  Ora:衍伸用法,不过脚是跪着状态。
  or7:尖屁股
  orz 这是小孩(因为小写)
  OTZ 这是大人(因为大写)
  OTL 这是完全失落
  or2 这是屁股特别翘的
  Or2 这是头大身体小的翘屁股
  Or? 这也是头大身体小的翘屁股
  orZ 这是下半身肥大
  OTz 这是举重选手吧
  ○rz 这是大头
  ●rz 这是黑人头先生
  Xrz 这是刚被爆头完
  On 这是婴儿
  crz 这是机车骑士
  卣rz ←轰炸超人
  国rz:这是歪嘴的
  圙rz ← 这是老人家的面
  囼rz ← 这个是没眼睛的
  囜rz ← 没有眼和口的
  圀rz ← 这是歪嘴的
  囶rz ← 这是无话可说的
  苉rz ← 这是女的
  Oroz ←这是有小腹
  Orz~ ←这是赛亚人失意体前屈
网络传播现象解读

  :◎:rz ←这是张大嘴巴嚎啕大哭的失意体前屈
  oΩ: ←背部隆起的
  囧弌 ←在天空平行飞翔的
  囧也可以当一个Orz的脸(Orz-囧rz;srO-sr囧)
  囧和Orz有不可分的关系,在现今网络上非常流行.
  囧片:
  同B级片与邪典片(clut),剥削电影(Exploitation flim)的3P纠葛一样,
  囧片也面临着搞笑片、超烂片、无厘头片等多意复指。没有最囧,只有更囧,发挥2.1时代的
  民主精神,你认为囧,它就囧!只要够极致,够癫狂,够吐血!
  ★囧衍生的打油诗
  【囧之绕口令】
  囧中自有囧中囧,囧囧中有囧终中,
  囧适囧囧囧囧囧,囧囧囧又囧囧囧,
  囧是商囧又或冏,囧中亦有囧中终,
  囧亦囧囧,不囧非不囧,窘又不是囧,
  囧囧有囧,冏又看似囧,那么多个囧,
  冏如加横又是囧,囧也看似冏,
  囧,囧囧,囧中囧,囧中囧又囧,
  囧中自有囧中囧,囧囧中有囧中囧又囧,
  囧囧囧非囧囧中有囧是囧囧又囧囧囧中有囧又看似囧,
  囧囧中有囧囧囧,囧囧非囧中自有囧中囧,
  囧又囧,冏也不是囧,冏中冏又非囧中囧,
  囧中囧有囧也有冏,囧囧囧中没有冏冏自有冏中冏,
  囧中囧非冏中冏,也并非窘中窘,
  心中有囧则懂囧,念完才会囧。
  囧亦囧,囧中囧,囧同窘,炯炯似囧囧,看似像冏冏。
  【囧是……】
  囧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
  囧是一种圆润而不逆耳的音响。
  囧是一种不再需要对河蟹察言观色的从容,
  囧是一种终于停止向周围申述求告的大气。
  囧是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
  囧是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
  囧是一种无须伸张的厚实,
  囧是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囧是一种新人类的热忱和气度,
  囧是一种对新生命的爱惜。
  囧是一种态度,
  囧是一门艺术,
  囧是一种内涵,
  囧是一种哲学。
  囧是平凡的,但是囧然一看,却又包含着万般语言。
  囧是神奇的,囧中有着对世界的探索。
  囧是伟大的,
  囧是需要膜拜的,
  囧,就是囧,用其他的语言无法表达囧的万分之一。

 

★由囧字衍生的文化产业编辑本段回目录

  【李宁囧字鞋】

网络传播现象解读

  李宁囧字鞋21世纪将是网络信息的时代。自互联网一出现,年轻人便以极大的热情毫无保留地接受它、迷恋它。网络给他们的思想带来了诸多影响。网络在改变着当代年轻人的学习、思维和生活的模式。接收新事物和创新是也是21世纪企业家精神的核心。
  “今天买了双囧鞋,鞋里有个囧字,当场惊了,李宁真囧……”近日,一位网友在其博客上发表了《囧人穿囧鞋,李宁真囧》的博文,还附上了几张角度不同的照片。看到照片后,不少网友被这款李宁牌新鞋逗乐了,纷纷为其创意所折服,盛赞鞋子很“囧”很强大。
  网友木易小兀说:“真没发现李宁还有这般幽默呢,不错不错,去商场看看。”更多人则询问这鞋在哪里能买到,除了对鞋子的创意感到惊讶和欣赏以外,还有网友开玩笑道:“好可怕,穿着穿着眼角就下垂45度了。”
  究竟“囧”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李宁将这字印到鞋子上后,众多网友会那么积极地响应?经常混迹于网络的“七歌”说:“‘囧’是一个古汉字,读Jiong,本义是‘光明’。流行于网络中的‘囧’字则因其形状被赋予了新意义。”“囧”的形状像一张沮丧的人脸,“口”可以看做人脸的轮廓,口里的“八”是两道因沮丧和悲伤而下垂的眉毛,八字下面的“口”则是受委屈而张开的嘴。正因为形象,它被赋予的新意就是表达悲伤、无奈或极为尴尬的心情。另外,“囧”字发音和“窘”一致,更使得它成为表达沮丧时绝好的代用词。
  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对“囧”的认可,鞋身印有各种“囧”字图案的李宁牌运动鞋出现在了人们的脚上。
  如此新潮的鞋子销售状况又如何呢?昨日上午,记者来到成都市流行元素最多的春熙路上进行走访。走进靠近春熙路南口的一家李宁专卖店,在店内显眼处,很轻易地发现了两双男款“囧”鞋,主色分别为白色和黑色。据销售人员介绍,这是今年才上市的新款鞋,还有一种咖啡色缺货。由于使用了网络流行元素,很受年轻人喜爱,“一天基本能卖一两双,销售量很不错。”而在二楼女鞋区,“囧”字鞋已经卖断了货。
  “昨天还有一对情侣买了两双款式一样的‘囧’字鞋。”另一家李宁专卖店的销售人员说,标价319元的男士款和标价299元的女士款囧鞋是该店内最受欢迎的鞋子,“这种鞋子处于中间价位,不算贵,而且是限量版,因此很容易卖断货。”根据李宁官方网站上的信息,囧字鞋在今年7月初上市,男鞋和女鞋都有三个款式。记者注意到,不同门店视销售情况,有的三款同时上柜,有的只选择了两种款式,但都经常卖断货。
  【囧字T恤】
  在网络上听着80,90后的“囧”,后来又看到李宁的“囧”字鞋,不过还没有在现实中看到过。
  昨天去王府井逛,居然让我看到现实中的“囧”了。感慨啊!
  三个年轻人,穿着黑色和白色的“囧”T恤,白色的没有拍到。
网络传播现象解读

  据记者询问,知道这个字的意思吗?
  其中一个年轻人,说我加入了很多“囧”群,经常看“一日一囧”。我觉得囧代表了一种精神与文化。
  我喜欢这个字,太有创意,我很崇拜老祖宗。
  记者问:有人问起过你的这个T恤吗?
  这个年轻说:还没有,不过有很多人注意,我们在那边走过的时候(指着王府井步行街上冰红茶坐休息的地方)。
  有两队年轻人小声说,哪个字认识么?另一个小声说,是jiong,jiong...
  感觉很过瘾。
  记者问:这是李宁的吗?
  这个小伙子说:不是李宁,是另一个校园T恤的牌子。
  涉及到广告,不在这里说了。
  不得不佩服现在年轻人的创新与对时尚的感觉。
  现在的创意太多,这种方式的个性化销售值得更多商家学习参考。
  【晨光囧笔】
  “晨光囧笔” 为晨光所推出的一款文具。
  可见“囧”字的魅力和文化,已经从网络渗入生活,并且开始商业化。
  以下为“晨光囧笔”的简介:
  囧是一支笔,又不仅是一支笔
  囧是一种明亮而不刺眼的光辉,
  囧是一种圆润而不逆耳的音响。
  囧是一种不再察言观色的从容,
  囧是一种停止申述求告的大气。
  囧是一种不理会哄闹的微笑,
  囧是一种洗刷了偏激的淡漠。
  囧是一种无须伸张的厚实,
  囧是一种并不陡峭的高度。
  囧是一种新人类的热忱和气度,
  囧是一种对新生命的爱惜。
  囧是一种态度,
  囧是一种艺术,
  囧是一种内涵,
  囧是一种哲学。
  囧是平凡的,但是囧然一看,却又包含着万般语言。
  囧是神奇的,囧中有着对世界的探索。
  囧是伟大的,囧需要顶礼膜拜
  晨光囧笔,囧出风格,囧出气质。
 

 相关游戏编辑本段回目录


  《囧网球》是一款以网球与搞笑为主要手段的休闲竞技游戏。其强大的囧宠巴布,拥有十分恐怖的潜在属性,让MM们爱不释手。哪怕是刚加入《囧网球》的MM玩家,只要拥有一只1级的巴布,就可以单条狩猎BOSS螃蟹岛,打败凶残的怪兽!
  《囧网球》的宠物皮卡洛曾经以会用尾巴打球而深受广大玩家的喜爱,很多玩家MM也为了得到一只真实的皮卡洛玩偶而纷纷参加官方的各种活动,可见她们对该宠物的喜爱之情。而公测版本的新宠物巴布,则毫不费吹灰之力就夺走了MM们对皮卡洛的喜爱,对于这个体形庞大、笑容憨厚、动作笨重的大家伙来说,MM们觉得十分可爱而且具有安全感,最重要的是,巴布作为《囧网球》中最强的宠物,拥有十分强大的能力,初入《囧网球》的MM们不要害怕单条不了BOSS,有了巴布单条螃蟹岛不再是梦想!你只要负责吃道具放道具,接球这样的粗活累活就让给这只非常有安全感的宠物吧!
  赶紧人手一只巴布走遍《囧网球》,它还会随着级别的提高而改变外型,是不是很囧?带上我们忠心的宠物,挑战各种BOSS吧!

       有人这样形容囧的魅力:囧是一种态度,囧是一种哲学;囧是平凡的,但是囧然一看,却又包含着万般语言;囧是神奇的,囧中有着对世界的探索;囧,就是囧,用其他的语言无法表达囧的万分之一……

 

 

网络评论员(五毛党)编辑本段回目录

网络传播现象解读

 

 

 

 

网络评论员编辑本段回目录

即网评员或网民所指的五毛党,是中国大陆特有的一种指称,指受中国当局雇佣或指导,以网络发表评论为全职或兼职的人员,是网络时代的一种新型职业。通常他们以普通网人的身份,发表尽可能对中国官方有利的评论,来试图达到影响网络舆论的目的[1][2]。

“五毛党”是对网评员的蔑称,意在讥讽他们发一篇网络评论能赚5毛钱。

 

起源编辑本段回目录


在中国大陆,这个名词最早出现南京大学官方BBS——南京大学BBS上。南京大学校方在关闭小百合BBS,开设南京大学BBS之后,指令学生会干部及一部分热心上进人士为“网评员”,“纳入学校勤工助学体系,根据每月的考评结果发给适当的勤工助学补助”。这些网评员的主要职责是,“南京大学电子论坛通过发帖发布正面信息,跟帖回应抵制消除负面信息,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网络环境,同时对校内外网站上有关学校的重要信息及时上报学校网络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随后各个学校纷纷招聘网络评论员。[3]

五毛一词较为主要的证据是中共安徽合肥市委宣传部的一份《关于南昌、长沙、郑州宣传文化工作的考察报告》[4],此报告虽然在官网上撤下,但截屏广泛流传。有关五毛的内容摘要如下:

2004年10月开始,长沙市委外宣办坚持每天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报送《长沙舆情快报》。为此,他们从市委办公厅、市委党校、市委政研室等单位选聘了 一批网络评论员,建立了网络评论员队伍,建立并完善了网络评论督查、考核、总结、表彰制度。网络评论员每月底薪600元。网评员主要职责是密切监控网络舆情,提供舆情资讯,并有针对性地开展网络宣传策划、网络舆情引导工作。网评员每周围绕一个中心,在中国精神文明网、人民网、新华网等20多个国内著名网站论坛上,围绕长沙市三个文明建设的新做法、新成就、新经验,发布贴文、图片。与此同时,市委外宣办每天上网搜索、下载各类媒体有关长沙的宣传报道,发现和 跟踪负面报道,一方面配合新闻中心编发新闻通稿,一方面及时与各网站联系,迅速删除了有害贴文,维护该市的网上正面形象。今年以来,该市外宣办就删除了损害长沙市形象的文章、贴文、图片180多篇(幅)。

随之,中国江苏省宿迁市、浙江省台州市等省市也开始聘请网评员[来源请求]。由他们以普通网友的身份,反击各种言论。

职责编辑本段回目录


网络评论员的主要职责是[5]:主动介入BBS和一些网站的交互式栏目(论坛、贴吧、说吧、留言板等),在网上就关注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参与评论,主动导贴、积极跟帖、适时结帖。特别是在发生突发事件的关键时刻,要及时引导网上舆论,维护中共的正面形象,在最大程度上消除各种负面影响。

招聘编辑本段回目录


根据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委的招聘意见(暂定)可知[6],各高校网络评论员主要从高校共产党党委宣传部、学生处、团委、教务处、网络中心、招生就业处、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和教学系院等单位工作的干部和部分学生干部中选任。网络评论员应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拥护中共路线、方针、政策,在政治上与中共保持高度一致,有较强的政治敏感性和政治鉴别力,能较好地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有较高的政策理论水平,具有一定的思想政治工作经验或学生教育管理经验;了解掌握高等教育法律法规,熟悉高等教育政策和本校的基本情况;具有较强的工作责任心,富有社会责任感、正义感,热心服务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熟悉网络基本操作技术,了解网络传播特点和规律,善于运用网络语言,知识面广,有较强的文字功底。

网络传播现象解读

 

任务编辑本段回目录


网络评论员一般要根据发帖量进行考核,并予以奖励。例如,根据湖南大学网络评论员队伍管理意见[7]可知,该学校网络评论员的季度工作任务为:

加强正面宣传。配合学校的重大部署和重点工作,在BBS上发表专稿、特稿,加大正面宣传力度。着重宣传学校在努力实现成为“在国际上有影响的特色鲜明的综合性、开放式、研究型国内一流大学”目标过程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原则上网评员每人每季度发布正面宣传评论稿件不少于1篇。
及时批驳不实言论。网评员要对言论撰写有深度、有说服力的稿件,用事实说话,后发制人。原则上网评员每人每季度发布正面评论引导文章至少2篇。
引导论坛舆论。网评员要坚持堵疏结合的工作方针,经常登陆影响较大的校园BBS,如湖大BBS,网大校园论坛,爱晚红枫——湖大论坛,望麓自卑BBS等,及时发现倾向性、苗头性问题,针对师生关心的热点、焦点,与其进行平等交流,吸引学生点击和跟贴,帮助师生了解事实真相,提高师生辨别是非的能力。网评员每人每月发布正面引导帖子不得少于20条。
网评员要围绕学校的各种重大突发事件,及时上网了解信息,做好正面引导,压缩谣言传播空间,调控舆论,掌握主动。

评价编辑本段回目录


五毛党一词来源于中共使用人民税款雇佣网络评论员为本党宣传的行为,因网络评论员以藏匿真实身份以普通网民发言,故造成部分未被雇佣但同情中国共产党的人士被网民认定为五毛而受到嘲讽。不少人士受到委屈批评这种人身攻击行为,但却没有看到这种人身攻击恰恰来源于铁证如山的网络评论员现象,其根源和责任在中共而非网民。

影响编辑本段回目录


 此条目没有列出任何参考或来源。(2009年4月6日)
请协助添加来自可靠来源的引用以改善这篇条目。
无法查证的内容可能被提出异议而移除。

“五毛党”一词使用者主要是对中国大陆的政治制度有所不满,讨厌中国共产党,以及对社会现象不满的人,即所谓的中国网络右派。而被攻击者也不一定就是网络评论员,也可能是支持中国共产党及其政府,不反对现有政治制度的人,即所谓的中国网络左派。现代社会提倡包容,因此对于一个政党或者是一个制度一个政策有不同的意见是很正常的,但中共大量逮捕异议人士的行为引起了网民的不满,使得中国共产党越来越不得人心,其招聘的网评员也被广泛受到讽刺。而“五毛党”一词在使用时,从字面意思看,是将他人的思想视为通过廉价的利益换取的商业活动的结果,这是对一个人人格的否定与侮辱。所以不得不说,这个词在被使用的大部分场合带有相当的人身攻击的味道。当然,也不排除有部分使用者确确实实地认为,支持中国共产党及其政府的人是因为他们收了钱。而大量存在的证据证明网络评论员不仅存在,而且极其活跃,这也是五毛成为高频词汇的原因。

五毛一词的出现背景是中国大陆民间出现的泛反对化倾向的一个表现。任何一个在网络上发表支持政治现状,或者为政府辩护的言论,都有被认为是“五毛党”的可能。网络评论员这种职业也不是按照一个贴子五毛钱收取工资,因此“五毛党”一词属人身攻击的借代。一些网路论坛和高校bbs已经开始规定,对于没有证据的“五毛”指控,都将被划为人格侮辱的行为。另一方面,五毛这一词汇的出现来源于早有大量证据证明其存在的网络评论员,并非无稽之谈,故这种词汇成为人身攻击也只能归罪于中共这种使用人民纳税钱为本党宣传的不光彩行为。

与之相对应的是“JY”一词。汉字有“精淫”,“精蝇”等,并没有固定的写法。这个词是由“精英”一词异化而来,是“支持中国共产党及其政府,不反对现有政治制度”的中国网络左派对“对中国大陆的政治制度有所不满,讨厌中国共产党一党领导”的网络右派蔑称。“JY”一词也表现了相当一部份中国网络右派在对待左派时所摆出的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

参看编辑本段回目录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宣传部
中国网络审查
互联网审查
网络特工

脚注编辑本段回目录


^ 《江泽民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6,303页“信息网络管理是一个新的领域,没有一大批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具有信息网络知识,法律知识和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工作是很难做好的。一定要把这方面人才的培养工作摆到战略位置,采取多方面措施加紧推进。”
^ 《教育部 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http://www.moe.gov.cn/edoas/website18/info14085.htm “要充分发挥学生社区、学生公寓、网络虚拟群体等新型大学生组织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加强有效引导,确保校园文化的正确发展方向。”
^ 参见 河南科技学院关于建立网络评论员队伍的通知 http://www2.hist.edu.cn/news/Article_Print.asp?ArticleID=2152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和《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校园网络管理工作的意见》(教社政〔2004〕17号) 精神及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委、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加强高校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的要求,牢牢把握网上舆论主导权,为全校改革发展稳定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进一步推进和谐校园建设,研究决定建立网络评论员队伍。” “1、主动介入校园BBS和校外一些网站的交互式栏目(论坛、贴吧、说吧、留言板等),在网上就师生关注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参与评论,主动导贴、积极跟帖、适时结帖。2、对于突发事件,要及时引导网上舆论,维护中共的正面形象,在最大程度上消除各种负面影响”
^ 关于南昌、长沙、郑州宣传文化工作的考察报告
^ 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委 河南省教育厅关于加强高校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的意见 教社政〔2007〕405号 http://dx.haut.edu.cn/teach/200706191351.htm
^ 为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和《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校园网络管理工作的意见》(教社政〔2004〕17号)精神,牢牢把握网上舆论主导权,为我省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稳定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校园,现就加强高校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提出以下意见。 http://dx.haut.edu.cn/teach/200706191351.htm
^ 参见 http://bbs.hnu.cn/archive/index.php/t-4029.html

附件列表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丑女无敌与丑女贝蒂 下一篇山寨文化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收藏到:  

词条信息

08578101
08578101
书童
最近编辑者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