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百科网 >>所属分类 >> 传媒杂志   

传播与社会学刊

标签: 期刊 传播研究 学术

顶[0]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显示全部]

【杂志网址】编辑本段回目录

传播与社会学刊

http://www.cschinese.com:8000/

【创刊宗旨】编辑本段回目录


 促进中外学术对话,鼓励原创性的理论探索,开拓华语传播学研究的空间
 以中文书写,恪守国际学术规范,建立可供相互参照的中文知识体系,促进华语传播学术主体的发展
 倡导跨学科传播学研究,确认传播与文化、社会、经济及政治的紧密联系,寻求传播与社会的跨界探讨,以回应当代社会科学融合与重组的挑战

【学刊简介】编辑本段回目录


       《傳播與社會學刊》在2006年12月創刊,一年出版三期,是香港首份為中、港、台及世界各地華文傳播研究學者而設的中文學術期刊。學刊由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傳播研究中心和香港浸會大學傳播學院媒介與傳播研究中心合辦,宗旨是鼓勵發表原創及優秀的研究成果,推展華語學術的出版和知識的創新,為中港台及海外華文傳播研究者提供一知性探討的平台。學刊同時提倡跨學科的傳播學研究,好讓其他社會科學跟傳播學更融會貫通。有關本期刊的詳細資料,請參閱網址 http://www.cschinese.com/

       《傳播與社會學刊》由陳韜文、黃煜、蕭小穗、馬傑偉和馮應謙合編;並承蒙多間本港和海外的傳播研究機構慨允協辦,有超過四十位傳播學學者出任顧問。
由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传播研究中心和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媒介与传播研究中心合力编辑的《传播与社会学刊》于2006年12月15日正式出版。
  《传播与社会学刊》是香港传播学术界创办的中文学术期刊。其宗旨是促进中外学术对话,鼓励原创性的理论探索,开拓华语传播学研究的空间;以中文书写,恪守国际学术规范,建站可借相互参照的中文智识体系,促进华语传播学术主体的发展;倡导跨学科传播学研究,确认传播与文化、社会、经济及政治的紧密联系,寻求传播与社会的跨界探讨,以回应当代社会科学融合与重组的挑战。
  学刊的编辑委员会由两校的老师组成---香港中文大学的陈韬文教授出任主编;马杰伟教授、冯应谦教授以及浸会大学的黄煜教授和萧小穗教授出任编辑。学刊得到中港台各地主要传播学会及研究中心担当协办单位,同时得到各地著名学者出任编辑顾问。
  学刊采用双向不记名的审稿方式,来稿须经由至少两位评审员审核。学刊邀请本地和海外的传播学学者出任评审员。 《传播与社会学刊》暂定每年出版三期,设有印刷本和网络版。
       《传播与社会学刊》由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传播研究中心暨香港浸会大学传播学院媒介与传播研究中心于2006年12月15日创办。  学刊一年出三期。  现任主编为陈韬文,编辑包括黄煜、马杰伟、萧小穗、冯应谦。
为什么我们创办《传播与社会学刊》?
       传播学的学科建制在二战后数十年蓬勃发展,无论是院系、学会和学报等机构建制,发展速度甚为惊人。 而社会在传播科技和全球化的冲击下更高速走向资讯化。 但是,社会资讯化和传播学在建制上的迅速发展并不一定意味着传播学在学科上的成熟,当中的反差其实甚大。 正是在上述内外环境的交互催动下,我们感受到华文传播研究者的社群正在迅速扩大,对高水准的中文传播学刊有殷切的期待。 如何在英语主导的传播学语境中,推展华语学术的出版和知识的创新? 出版《传播与社会学刊》就是我们的回应。
       创办本学刊的目的是为华文传播研究者提供一知性探讨的平台,具体目的有三:第一,我们将尽量严守国际学术规范,尽量发表原创及优秀的研究成果。 第二,我们将立足本土,放眼全球,以国际视野探究华文传播学的前沿发展。 第三,本刊倡导跨学科的传播学研究,促进传播学及其他社会科学的融会贯通。
       编辑方针方面,我们将采取多元的取向,容许各种理论和方法争鸣竞逐,让各种层次的研究互相对照辉映。 本刊看重研究文稿是否持之有据、是否合乎逻辑,对质化研究和量化实证研究将一视同仁。 我们最终关注的是其研究方法是否有效解答研究者的提问。
       本刊实行双向匿名的审稿制度,来稿将隐去作者名字才交由相关学者评审,审稿者的身分也同时保密。 编委会将谨守专业准则,遵循学刊制订的各项编务制度,尽心、尽责处理好每一篇文稿。 欢迎各界投稿。

【栏目】编辑本段回目录

写在卷首
学术对谈
专辑
序言
研究论文
传播论坛


 

【协办机构】编辑本段回目录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
 (Research Center of Journalism and Social Development of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中国传媒大学广播电视研究中心
 (National Center for Radio and Television Studies, Communication University of China)

中国传播学会
 (Chinese Association of Communication [CAC])


中华传播学会(CSC,台湾)
 (Chinese Communication Society [CCS])


武汉大学媒体发展研究中心
 (Research Center for Media Development, Wuhan University)


香港城市大学传播研究中心
 (Centre for Communication Research,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国际中华传播学会
 (Chinese Communication Association [CCA])


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心
 (Research Center for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Fudan University)


华人传播研究学会
 (Association for Chinese Communication Studies [ACCS])


美国杜克大学中国媒体与传播研究所
 (Programme in Chinese Media and Communication Studies, Duke University)


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中国传媒中心
 (China Media Centre, University of Westminster, UK)

【《传播与社会学刊》的发展与学术景观】编辑本段回目录

        《传播与社会学刊》第一期在2006年12月中出版,每年三期,2009年1月底将推出第七期,是为两周年的纪念号,也是学刊转为季刊的首期。

  藉此“三改四”的时刻,我们想在此向各方友好述说学刊的经验和未来的构想,从侧面反映一下华人传播学术的景观。

  登载具原创性的论文是学刊的使命,《传播与社会学刊》每期刊登的论文数量不定,主要视乎文章的长短,平均约有6-7篇。以此计算,本刊登过的文章,大约有四十之数。每篇稿件的字数比大陆学刊一般论文要多很多,平均在一万八千左右。其实数字并非最重要,可以说,论文代表着研究者千锤百炼的心血结晶,是他们尽力做到最好的成果,是以每当我们拿到厚厚而印刷精美的学刊,不禁对他们产生一丝敬意,庆幸华人传播研究社群的力量生生不息。事实上,有些教授为了给我们投稿,愿意投入超常的劳动,一改再改,他们对学术的热情和认真,足为社群的表率。

  除了论文外,我们每期还设有“卷首语”和“学术对谈”的栏目。卷首语犹如学刊的社论,除了简介每期的内容外,有时还就一专门主题议论一下,希望引起各方对某些问题的关注。比如在第3期,我们探讨如何增加地区个案研究的理论意义;在第5期,我们提出新传媒有否带来传播学研究的范式转移。

  “学术对谈”在中外学刊中都较为少见,是我们就特定议题与各方展开的对话。我们访谈的对象有时是世界著名学者,好像Manuel Castells, Anthony Giddens,和Elihu Katz,分别讨论网络社会、全球化和传播研究的方向等问题。有时,学术对谈是圆桌会议的精要记录,例如,第5期登载的,是多位世界著名的学者环绕互联网有否改变社会结构的辩论,第4期是中、港、台师生对谈博士生如何与导师相处及做毕业论文等问题,第6期则集合海内外具有代表性的学者,就中国传媒改革往哪里去的问题展开讨论。

  两年来我们收到很多稿件,有来自台湾、北美、日本、英国和香港各地的,更多的是来自中国大陆。稿件的理论取向及方法,都相当多元,不拘一格,可以说是反映出华人传播学界以至世界传播社群的多元组合。不过,能够通过匿名审稿的不是很多,以至学刊的弃用率(rejection rate)比我们愿意见到的要高(一般学刊认为弃用率愈高愈好)。我们相信,假以时日,等更多的海外学者愿意以中文书写,又或有更多大陆学者对理论和方法有更好的掌握,又或者有更多有识之士愿意花时间写出严谨的论文,学刊的弃用率或者可以减少,这是我们乐于早日见到的。

  由於中国大陆每年有大量传播学博士生毕业,而他们在理论和方法的训练都较上一代要好,故我们创办学刊之初,以为源自这些毕业生的来稿应该不少。但事实并非如此,究竟原因何在,暂时我们还没有确实的答案。不过,我们想趁机在这里大声呼吁:大家切勿以为本刊“高不可攀”,应踊跃把毕业论文最精彩的部分改写成论文投来。事实上,我们不管作者的身份高低,只要稿件有理论意义,方法对头,我们都乐意刊登。我们过去就登过一些在校研究生和年青博士的稿件。

  有些传播学者现在仍然不时提出传媒理论本土化的问题。不过,从来稿看来,绝大多数研究者皆是以华人社会作为研究对象,所以从研究的社会背景而言,本土化已经不是问题,其中的差异只在於论文议题的普遍性的大小。有些论文从理论化到发现的论述,莫不试图与世界学术对话,有些文章则偏重本土特定社会条件下的论述。无论是哪一种情况,研究本土化其实已在进行。

  《传播与社会学刊》立足香港,背靠中国,面向台湾,放眼海外,希望为华人学者与世界学术提供对话的平台。我们相信,随着大陆的开放和世界各地交流日益频密,学术本土化以至国际化将在相关对话中完成。《传播与社会学刊》与国际期刊Asian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达成协议,後者将在2009年开始刊登本刊个别论文的英文版本。首先获得刊登的将是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陈阳发表在本刊第4期关於女性新闻碎片化的论文。这种交流无疑是实践中西学术对话很实在的方式。

  学刊一般的论文涉及不同的理论和题材,这是传播社群的多元性所决定的,而学刊也应该有充分的空间来容纳个别多元的稿件。但在过去短短两年间,我们也同时推出两期专刊,希望对特定领域作出重点贡献。第3期以香港回归十年的传播与政治变迁为题,发表了一系列论文;第6期则以中国传媒改革开放三十周年为题发表了学术对谈和各方面的代表作。从读者的反应看,特刊的形式特别受欢迎,值得我们多做一些。不过,我们仍会坚持在专题与个别论文之间保持合理的平衡。

  创办《传播与社会学刊》以来,学刊受到各方的赞许和鼓励。我们决定在2009年起,把学刊正式转为季刊,届时希望继续得到大家的支持。未来一期是季刊的第一炮,该期将以跨境电影作为专题,由马杰伟主编,推出尹鸿、朱影、孙绍谊、祁林、凌燕多位学者的力作。凡是关注跨地域文化生产以及文化混种问题的研究者,不容错过。学术对谈则以媒介素养为题,由陈韬文主持,参与者包括台湾的吴翠珍和陈世敏、大陆的陆晔、卜卫、香港的李月莲、美国的潘忠党和日本的刘雪雁教授。我们并将增设专栏“传播论坛”,发表不同学者独特而深刻的意见。南京大学杜骏飞将就中国传播教育的弊病在专栏开出处方,值得注意。

  《传播与社会学刊》是为了促进学术社区的发展而创立的,我们希望您阅读之余,也尽力支持它。请大家向您们的图书馆推介,要求它们订阅本刊,这样大家就可以看到印刷本。

【联系方式】编辑本段回目录

  香港沙田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School of Journalism and Communication,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Shatin, Hong Kong

  电话(Telephone):
 (852) 2609 - 7196

 传真(Fax):
 (852) 2603 - 5007

 电邮(Email):
 editor@cschinese.com

【参考网址】编辑本段回目录

附件列表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BBC 下一篇中华传媒网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收藏到:  

词条信息

idzhang
idzhang
超级管理员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08572146
08572146
书童
最近编辑者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