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百科网 >>所属分类 >> 学术机构   

浙江大学社会思想研究所

标签: 浙江大学社会思想研究所

顶[0]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显示全部]

英文名称编辑本段回目录

Zhejiang University, Center for  Social Thought

联系方式编辑本段回目录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天目山路148号浙江大学西溪校区行政楼二楼

网址:http://www.zju.edu.cn/

联系电话:0571-88273103

邮编:310028

电子邮件: zupo@zju.edu.cn

机构历史编辑本段回目录

    原名浙江大学国际文化与社会思想研究所。现任所长:高力克教授。设有政治学理论硕士点,并与公管学院共建政治学理论博士点。因学院调整和人员变动,经学校研究浙江大学国际文化与社会思想研究所更名为浙江大学社会思想研究所。该研究所隶属关系由人文学院调整为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研究所负责人不变。作为浙江大学的第23个学院,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的成立,是浙江大学在前沿学科领域的重大创新,标志着学科建设的进一步发展,也是浙江大学优化学科布局的战略性选择。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现有教职员工66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25人。
  行政机构设置:党政办公室、人事科研科、教学管理科、思想政治科以及传媒实验中心等。
  2个省级重点研究基地:浙江省地方政府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浙江省传播与文化产业研究中心。
  3个博士点:传播学、美学、政治学。
  5个硕士点:传播学、新闻学、美学、广播电视艺术、政治学。
  6个教学系:新闻传播学系、影视动漫学系、广告传播学系、编辑出版学系、传媒政治学系、汉语文化传播学系。
  6个研究所:传播研究所(省级重点学科)、美学与艺术批评研究所(省级重点学科)、新闻传媒与社会发展研究所、广播影视研究所、国际文化与社会思想研究所。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的发展宗旨是:构建具有国际水准的传媒与文化学科发展平台,打造和谐创新的新型学术高地,发挥浙江大学的综合优势,为我国传媒和文化建设研究以及人才培养作出贡献!

研究团队编辑本段回目录


 

高力克, 主要负责人
   1952年12月生,祖籍河北,生于浙江温州。1978年入浙江大学,1987年获浙江大学政治学硕士学位,1990年获北京师范大学法学博士学位。1990年于浙江大学哲学社会学系任教,1992年任副教授,1998年任教授。现为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教授,中国近现代史、政治学理论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近现代思想史。主要学术成果:《历史与价值的张力----中国现代化思想史论》,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年;《调适的智慧----杜亚泉思想研究》,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求索现代性》,浙江大学出版社1999年;《五四的思想世界》,学林出版社2003年;合译《危机中的中国知识分子----寻求秩序与意义》(张灏著),山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梁启超与福泽谕吉近代化思想比较》,《历史研究》1992年第2期;《五四与自由思潮》,《近代史研究》1989年第3期;《重评杜亚泉与陈独秀东西文化论战》,《近代史研究》1994年第4期;《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与中国现代性》,《二十一世纪》2004年4月号;《<新青年>与两钟自由主义传统》,《二十一世纪》1997年8月号;《五四伦理革命与儒家德性传统》,《二十一世纪》1999年8月号;《陈独秀晚年的民主观》,《二十一世纪》2001年8月号;《杜威与五四新自由主义》,《二十一世纪》2002年2月号;《转型中的现代性之争》,《二十一世纪》2005年4月号;《哈耶克道德进化论与当代中国道德转型问题》,《学术月刊》2004年第10期。

毛丹 副所长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院长,浙江大学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副院长(兼)。
 
   男,1963年生,哲学博士,政治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省首批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浙江大学地方政府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浙江大学基督教与跨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浙江大学强所“浙江大学社会思想与文化批评研究中心”副主任,“浙江大学影视制作与传播中心”主任,“浙江大学中国西部发展研究院社会与文化研究所”所长;兼任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专家组成员、《浙江社会科学》编委、《浙江学刊》学术委员、《新史学》编委、《学术思想评论》编委、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学术顾问、省当代史学会副会长、省政治学学会常务理事、省社会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社科院近代史所思想史研究理事会理事等。现主要从事政治社会学研究、文化评论以及政治哲学经典著作研究。近十年来主要从事农村社会学、文化研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2000年以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国家教育部社科规划课题、浙江省社科规划重大课题各一项,省重点课题两项;在《社会学研究》等刊上发表学术权威刊物论文6篇,著有《一个村落共同体的变迁——关于浙江尖山下村单位化的观察与阐释》、《中国农村公共领域的生长——政治社会学视野里的村民自治诸问题》、《秩序与意义》等著作,获得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省政府奖1等奖1项、2等奖2项、3等奖1项,省社联优秀成果奖1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奖2等奖1项。

潘一禾 教授 
女 , 汉族 ,学术兼职 浙江省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学会副秘书长。

研究方向  政治文化研究

学术特长 1,比较政治,政治文化专题
                  2,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
承担主要科研项目 ◆项目名称:公民参与方式与城市政治文化建设研究
项目类别:省社科规划重点项目
起止时间:2006-10-09 至 ...
◆项目名称:政治与文艺
项目类别:高等学校校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
起止时间:2003-01-01 至 2005-12-31
◆项目名称:中美政治文化的比较研究

项目类别:省社科规划一般项目
起止时间:2000-09-01 至 2001-12-01

学术活动 编辑本段回目录

 1 潘一禾 教授  

     1989年赴美国印第安娜大学比较文学系访学,1992年获美国纽约圣•约翰大学“亚洲研究”专业硕士学位。
  2004年11月赴意大利多伦多大学访学一个月。
  学术成就
  主要学术著作、论文 专著,《<<故事与解释:世界文学经典通论>>》,学林出版社,2000-11-01
  专著,《观念与体制;;政治文化的比较研究》,上海学林出版社,2002-04-09
  论文,《论文化与国际关系的“关系”》,《中国人大复印资料(全文复印)》(文化研究)2004年第10期,2004-10-08
  专著,《阅读经典:世界文化名著阐释》,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01-15
  论文,《《社会和谐与中国青少年的复合公民身份认同》》,中国青年研究,2005-11-02
  论文,《《当前国家体系中的文化安全问题》》,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全文复印),2005-06-01
  专著,《《文化与国际关系》》,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05-01
  论文,《休闲文化与城市魅力》,2005文化多样性与休闲发展国际论坛论文集,2005-11-07
  论文,《不同文化的非理性特征与国际文化交往》,浙江社会科学,2005-04-13
 2 毛丹副所长 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院长 
  进修情况 2000年3月至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访问学者;2003年1月日本早稻田大学,中日韩三国青年历史学家会议
  学术成就
  主要学术著作、论文 专著,《一个村落共同体的变迁--关于尖山下村单位化的观察与阐释》,学林出版社,2000-10-01
  论文,《后乡镇企业时期的村社区建设资金》,社会学研究,2002-06-10
  论文,《村级组织的农地调控权》,《社会学研究》2004/6,2004-11-19
  专著,《中国农村公共领域的生长----政治社会学视野里的村民自治诸问题》,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6-03-01
  论文,《好的文科该教什么?》,新华文摘(全文转载),2006-09-05
  获奖成果 ◆成果名称:后乡镇企业时期的村社区建设资金
  获奖等级:二等
  奖励名称: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获奖时间:2003-11-01
  获奖排位:1
  ◆成果名称:一个村落共同体的变迁--关于尖山下村单位化的观察与阐释
  获奖等级:二等
  奖励名称:浙江省第十届哲学社会优秀成果奖
  获奖时间:2002-12-01
  获奖排位:1
  ◆成果名称:乡村组织化与乡村民主
  获奖等级:一等
  奖励名称: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获奖时间:2001-09-16
  获奖排位:1
  ◆成果名称:中国农村社会分层研究的几个问题
  获奖等级:一等
  奖励名称:浙江省社科联首届社科研究优秀成果奖
  获奖时间:2006-07-18
  获奖排位:1
  ◆成果名称:村级组织的农地调控权
  获奖等级:三等
  奖励名称:浙江省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获奖时间:2006-03-31
  获奖排位:1

招生信息 编辑本段回目录

考试方式及科目:

  1、 全国统考:四门考试科目详见本目录(教育学、历史学、医学为三门考试科目),其中政治理论、外国语、数学一、数学二、数学三、数学四、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历史学专业基础、西医综合及中医综合由教育部统一命题,金融学联考由联考学校共同命题,其余科目均由我校命题。

  2、 单独考试:考试科目与全国统考相同,均为我校命题。

  3、 MBA联考:考试科目为外国语、综合能力,教育部统一命题。

  4、 JM联考:考试科目为政治理论、外国语、专业基础、综合课,其中政治理论和外国语参加全国统考,其余由教育部统一命题。

报考条件:

  1、 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品德良好,遵纪守法。

  2、 年龄一般不超过40周岁。

  3、 身体健康状况符合规定的体检标准

  4、各种考试方式的考生分别还应满足如下条件:

  1) 全国统考:

  ①国家承认学历的大学本科毕业生或应届本科毕业生;

  ②以同等学力报考我校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大专(国民教育系列)毕业后在所报考专业相近的工作岗位工作2年或2年以上;在所报考专业专升本,并已取得专升本主干课程合格成绩8门以上(须由教务部门出具成绩证明或出具自学考试成绩通知单);已通过国家大学英语四级考试(新的英语四级成绩≥430分,有效期5年)。

  ③国家承认学历的本科结业生和成人高校应届本科生,以本科毕业同等学力身份报考。

  ④研究生毕业的在职人员应作为原单位委托培养研究生报考。

  2) 单独考试:大学本科毕业后在本专业或相近专业连续工作4年或4 年以上,思想政治表现好,业务优秀,同时经所在单位和两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推荐,为原工作单位委托培养的在职人员。

  3) MBA联考:大学本科毕业后工作3年或3年以上;或大专毕业后工作5年或5年以上;或研究生毕业后工作2年或2 年以上,为原单位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培养,毕业后回原单位工作的在职人员。

  4) JM联考:符合全国统考考生报考条件,同时在高校学习的专业为非法学专业。要求考生委托培养或自筹经费。


 

附件列表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研究所 下一篇浙江大学社会思想与文化批评研究中心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收藏到:  

词条信息

idzhang
idzhang
超级管理员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07572201
07572201
书童
最近编辑者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