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百科网 >>所属分类 >> 传媒机构   

迪斯尼集团

标签: 传播机构 迪斯尼公司

顶[0]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显示全部]

                                                     迪斯尼集团简介 编辑本段回目录

 

                                                                                                      

迪斯尼集团

基本信息
  •英文全称:The Walt Disney Company,缩写:TWDC
  •中文全称:华特迪士尼公司
  •公司总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伯班克市南博伟大街500号 华特迪士尼公司
  500 South Buena Vista Street, Burbank, California, USA 91521
  •年营业额:307.52 亿美元(2004年度年报数据,名列2005年财富全球500强第159位)
  •市场总值:509.6 亿美元(2005年8月29日)
  •首席执行官 (CEO):迈克尔•艾斯纳 Michael D. Eisner
  •总裁兼首席运营管 (COO):罗伯特•艾格 Robert/Bob A. Iger (即将接任艾斯纳)

迪士尼发展史编辑本段回目录

  迪斯尼公司创立于1922年,由华特迪士尼(Walt D. Disney)及其哥哥罗伊迪士尼(Roy O. Disney)创建,当时叫做迪士尼兄弟工作室(Disney Brothers Studio),后来更名为华特迪士尼制作公司(Walt Disney Productions),在1986年2月6日,正是更名为现在的华特迪士尼公司(The Walt Disney Company)。 经过多年的发展成为一个成功的跨国集团,其业务涉及电影、主题公园、房地产以及其他娱乐事业等多个领域。目前,迪斯尼已经发展成为一个技术系统,不仅包括硬件、设施、机器和过程,而且包括把这一切联系起来的运输、传播和信息网络的规章制度。

1开创时期(1937-1942)
  华特•迪斯尼的成功可说是好莱坞影史上一大佳话,当年他凭着本身创意起家,在22岁时单身从老家堪萨斯来到好莱坞闯天下,当时电影仍是黑白、无声阶段,卡通片则只不过是放在电影开演前的娱乐节目,都只有短短十几分钟而已。迪斯尼一开始没没无闻住在单身公寓,处女作是1923年一系列由真人和动画共同合演的《爱丽斯在卡通国》(Alice Comedies)黑白、无声短片,他还制作过如《小欢乐》(Laugh-O-Grams)、《小红帽》(Little Red Riding Hood)……等短篇卡通,华特迪斯尼早期作品还处于兜售才有公司愿意买来播映的。
在1927年,华特迪斯尼终于创出一个颇受欢迎的卡通人物《幸运兔奥斯华》(Osward, the Lucky Rabbit),当时得不少回响。1928年2月,华特迪斯尼信心满满地与太太莉莉莲搭火车赶到纽约,要与发行人 Charles Mintz 洽谈奥斯华卡通下一期的合约,华特原本计划要提高价格卖出,不料发行人在此时告诉华特一个残酷的事实:他已经高价买通所有奥斯华的幕后人员!照样可以继续推出奥斯华,而华特却已无法拥有奥斯华了……奥斯华是华特迪斯尼心底永远的痛,在此事件中华特尝到被下属背叛的滋味!经此惨痛经验后华特•迪斯尼学到一个教訓:一定要本身拥有影片的版权!从纽约回途火车上,华特•迪斯尼脑中萌发了另一个卡通主角的灵感,那就是:一只老鼠!华特马上帮这只老鼠取名位 "Mortimer Mouse",不过迪斯尼夫人莉莉莲却想到一个更好的名字:"Mickey Mouse"!
  有了奥斯华惨痛的经验,迪斯尼这回可学乖了,老鼠的计划是在自家车库中秘密进行的,在迪斯尼与伙伴 Ubbe Iwerks 努力赶工下,第一部米奇卡通《飞机迷》(Plane Crazy)终于完工!迪斯尼将成品拿给一些片商看,但没有人感兴趣,华特•迪斯尼并不因此放弃,继续再推出《飞奔的高卓人》(Gallopin' Gaucho),反映仍是很冷淡!在当时有声电影的时代刚开始,于是迪斯尼兴起把卡通拍成有声片的念头!因此第三部制作的米奇卡通《汽船威利号》 (Steamboat Willie)就被制作成有声卡通,本片也成为影史上第一部有声卡通影片!1928年11月18日《汽船威利号》在纽约市的殖民大戏院隆重举行首映,反应空前热烈,许多人涌进戏院不是为了看当天上映的电影《帮会血门》,而是为了看电影前播出的迪斯尼卡通--《汽船威利号》!米老鼠让迪斯尼首次尝到名利双收的滋味。
  继1928年创作出世界第一部有声卡通《汽船威利号》后,迪斯尼又在1932年推出世界第一部彩色卡通《花与树》 (Flower and Tree),他所创作出的米老鼠、唐老鴨更是从此家喻户晓,然而华特•迪斯尼却并未因此而滿足,他有一个更大的梦想,那就是拍一部完全是卡通的电影,在此以前卡通不过是在电影开演前的娱兴节目,只有短短十几分钟,当华特•迪斯尼決定开拍《白雪公主》(Snow White and the Seven Dwarfs)时,许多影评都嗤之以鼻,认为没有人会愿意花钱看一部都是卡通的电影,没想到本片一上映就空前成功,在好莱坞 Cathay Circle戏院首演时,获得包括卓別林等名人观众起立鼓掌,片中歌曲也成为人们朗朗上口的旋律。 《白雪公主》undefinedundefined成功开启动画史新頁,从此卡通不再只是卡通,而成为动画!

 


  到了1940年迪斯尼又推出第二部动画片《木偶奇遇记》 (Pinocchio),首次拿下奥斯卡金像奖两项音乐大奖,在美国依然获得不错的票房,但是却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使得欧洲市场顿失,本片制作的高成本让迪斯尼无法获利,早期迪斯尼片场的财务情況始终是捉襟见肘颇为难堪。不过由于华特•迪斯尼的不断创新,在此时期就已奠定动画龙头的地位;在1940年的古典音乐动画电影《幻想曲》(Fantasia)里,迪斯尼使用了世界最早的立体音响来拍片,还因此引起美国军方的高度关切。
  尽管失去了欧洲市场的支持,但是迪斯尼之后推出的《小飞象》 (Dumbo)、《小鹿斑比》(Bambi)都在美国获得不错的票房,甚至当时1941年"TIME"杂志原本还要把迪斯尼的《小飞象》当作新一期的封面,后来却因为有更重要的新闻而临时变卦,那就是当时日本突然偷袭珍珠港,美国因此宣布参战,一夕之间美国也卷入了世界大战。
  “It all started with a mouse !”是华特•迪斯尼生前常说的一句话,一只老鼠的确造就了整个迪斯尼王国的诞生!然而,其实在米奇老鼠之前,迪斯尼还制作过一系列《小欢乐》(Laugh -O-Grams)、《爱丽斯在卡通国》(Alice Comedies)、《小红帽》(Little Red Riding Hood)、《幸运兔奥斯华》(Osward, the Lucky Rabbit)等黑白短片,不过让迪斯尼真正尝到功成名就、名利双收的却是米奇老鼠!
  米奇自从进电视后作品就減少了,后来再推出的新作品只有1983年的《米奇的快乐圣诞》(Mickey's Christmas Carol),这是一部圣诞节应景的电视中篇动画片;还有就是在1990年时和迪斯尼经典年度动画片电影《救难小英雄澳洲历险记》(The Rescuers Down Under)搭配推出的《乞丐王子》(The Prince and the Pauper),不过在这两部片里米奇都只能算是扮演世界名著中的角色而已;1995年的《飞奔的大脑》(Runaway Brain)则是和模型动画片《飞天巨桃历险记》(James and the Giant Peach)搭配推出,可以说是一部风格最另类的米奇作品!
  另外,随着高飞狗、唐老鴨都先后推出TV版影集,米奇也在1999年推出最新的TV版影集《Mickey Mouse Works》,更在1999年圣诞档期推出一部全新的录影带《Mickey's Once Upon A Christmas》!让所有老朋友、新朋友再次一睹这位迪斯尼巨星的风采!
 2 二战间调整时期(1943-1949)
  在1940年代初期,欧亚各国正为二次大战打得如火如荼,当时美国原本希望孤立于战火外免受波及,因此当时美国非常重视与中南美洲的邻邦关系,期待让泛美洲国家能维持和平的局面。迪斯尼之前的几部电影《木偶奇遇记》、《小飞象》……等尚无缘与欧亚地区的观众见面,但是在拉丁美洲早已热烈上映,米老鼠、唐老鸭更已经风靡当地的观众,因此美国国务院就邀请华特•迪斯尼代表国家到中南美亲善访问,以睦彼此邦交。1941年,迪斯尼花了约六周的时间走访中南美各国,并且也順便拍摄了许多当地的风土民情,回国后迪斯尼将这些影片剪接制作成两部类似纪录片性质的动画电影,分別是《致候吾友》(Saludos Amigos)和《三骑士》(The Three Caballeros),都是由唐老鸭独挑大梁。但是没想到当这两部电影推出之前,美国却早已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尽管如此,这也是迪斯尼经典动画中颇有时代意义的两部作品。
  美国参战之后,迪斯尼片厂一半的员工都被征兵去了,片厂大部分也被美国政府借去作为軍事用途,因此这时期迪斯尼无法再拍像《白雪公主》、《小鹿班比》那样的长篇动画,迪斯尼原本的一些长篇动画片计划因而停止,参战后迪斯尼也接受政府的委托拍一些倡导从军、征税之类的短片,例如在一部劝人纳税的短片中,唐老鴨不纳税最后却自讨苦吃,呈现纳税的重要,迪斯尼以唐老鴨这种“逆向宣导”的手法收到很大的效果!
  此时期由于战争的关系迪斯尼无法继续推出长片,但是迪斯尼却必须维持推出动画作品以跟片商、支薪的员工交代,所以迪斯尼就把一些短篇組合起来,成为一部动画长片。所以从1942年的《小鹿班比》之后,迪斯尼接下来所推出的六部动画电影都不是长篇剧情片,它们包括之前所说的两部纪录片《致候吾友》和《三騎士》,以及两部短篇合辑音乐片《为我谱上乐章》(Make Mine Music)和《旋律时光》(Melody Time)、两部中篇合辑剧情片《米奇与魔豆》(Fun and Fancy Free)和《伊老師与小蟾蜍大历险》(The Adventures of Ichabod and Mr. Toad)。其中《米奇与魔豆》、《旋律时光》、《伊老師与小蟾蜍大历险》正式在美国剧院推出时,都已经是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了。
  当二次大战渐趋尾声,战况也逐渐乐观,再加上迪斯尼于大战期间帮国家拍了不少宣传影片,因此许多当初被征召的员工相继都被国家派回迪斯尼片厂协助拍片,迪斯尼于是开始计划再拍长篇动画电影,迪斯尼动画也从此进入黃金时期。
 3 黄金时期(1950-1966)
  迪斯尼动画王国在黄金时代首部推出的动画片是1950年的《仙履奇缘》(Cinderella),本片构想其实在二次大战期间就已经产生,但是一直到了战后才正式开拍,片中的主题曲"A Dream is a Wish Your Heart Makes"被视为是祈求和平反战的代表作。之后迪斯尼又推出当初因为战争缘故而停摆的《爱丽丝梦游仙境》(Alice in Wonderland)、《小飞侠》(Peter Pan);更在1955年的《小姐与流氓》(Lady and the Tramp)里,首度把动画场景由幻想王国搬到现实都会当中。在此一黄金时期,迪斯尼动画几乎拍遍了所有童话题材,无论是以王子公主为题材的《睡美人》 (Sleeping Beauty),以动物角色为题材的《101忠狗》 (101 Dalmatians),或是改自历史传奇故事的《石中剑》(The Sword in the Stone),处处显示出迪斯尼动画取材的多元性。
  在这黄金时期,迪斯尼还拍了许多真人主演的电影,以及许多关于野生动植物的纪录片,1950年推出的《金银岛》(Treasure Island)是迪斯尼影史上第一部完全由真人主演的电影。华特•迪斯尼也成为每年奥斯卡金像奖的常客,其中在1964年迪斯尼推出一部由真人及动画合演的电影《欢乐满人间》(Mary Poppins),一举获得奥斯卡十三项提名、五项得奖,其中包括茱莉•安德鲁丝拿下的最佳女主角奖。《欢乐满人间》也成为迪斯尼影史上成就最高的电影。
  另外,此一时期迪斯尼的娱乐王国扩张的更大,在1955年加州迪斯尼乐园(Disneyland)正式开幕,1954年时迪斯尼为了要帮即将开张的迪斯尼乐园宣传,就在美国国家广播公司(ABC)买下一时段,每周播出一名为《Disneyland》的节目,每集都是在介绍迪斯尼乐园的所有一切。后来迪斯尼在ABC这个时段就一直持续播映下去,但是节目名称也由原来的《Disneyland》先后换了好多个名字,内容也不再只是介绍乐园而已,甚至包括迪斯尼动画、公司的介绍,甚至还拿来播映一些早期的作品、专门拍来首播的剧情片……等等,后来这节目也从ABC换到其它的频道播出,到了1961年,这节目换到NBC频道的时段播出时,才正式更名为《彩色世界》(The Wonderful World of Disney),这一系列的迪斯尼电视节目在美国一播就播出26年。
  华特•迪斯尼晚年把重心都放在筹划佛罗里达州的新乐园《迪斯尼世界》,当他染上肺癌不得不躺在病床上时,还望着天花板的方格,利用方格来"规划"未来的EPCOT中心,不料他还是在1966年12月15日上午9点35 分与世长辞。《森林王子》(The Jungle Book)便成为他最后的一部遗作。当《森林王子》在1967年上映时,立刻开出空前亮丽的票房,对于影迷来说,这也是为动画史上这位不朽人物的一种悼念吧!
  4蛰伏摸索时期(1967-1988)
  在华特•迪斯尼还在世时,迪斯尼动画拍摄过程都不须编剧,华特•迪斯尼总是把所有工作伙伴召集到一个房间,然后花将近四、五个钟头,他一下扮演小矮人,一下扮演老巫婆……把整部电影情节手舞足蹈地呈现出来,整个剧本都在华特的脑海里!迪斯尼本人是一位梦想实现家,而且他也是公司的创意来源。然而,当迪斯尼于1966年去世后,迪斯尼公司顿时面临失去创意的窘局,1971年华特的兄长洛伊•迪斯尼在完成华特建造佛罗里达迪斯尼世界的梦想后也相继辞世,公司顿时陷入前人不在的困境,动画工作也为了寻找新方向而必须摸索。
  华特•迪斯尼去世后,原本视为迪斯尼公司非凡成就的动画电影,也随着华特迪斯尼的去世而减少量产,在70年代,迪斯尼仅仅推出四部动画片,其中还包括只是集结旧作而成电影的《小熊维尼历记》(The Many Adventures of Winnie the Pooh)。其它的作品如《猫儿历险记》(The Aristocats)以及《罗宾汉》(Robin Hood),都还保有早期迪斯尼动画片诙谐及音乐等特质;至于1977年的《救难小英雄》(The Rescuers)则是一部转型期的迪斯尼作品,片中可以看到传统迪斯尼动画讨喜的人物情节,也可以听到流行感十足的主题曲。此时期随着动画片减产,迪斯尼公司的利润主要来自于主题乐园,因此迪斯尼公司才会决定远渡重洋授权日本OLC成立东京迪斯尼乐园(Tokyo Disneyland),以增加公司稳定营收。
  到了80年代,当初与华特迪斯尼一同打天下的动画家们都到了退休年纪,公司积极培养新的接棒者,1981年推出的《狐狸与猎狗》(The Fox and the Hound)就是由两代动画家共同完成的作品。新人一接手总是想有新的作风,因此1985年推出的《黑神锅传奇》(The Black Cauldron)可说是迪斯尼动画最另类的作品,片中不但没有任何歌曲,而且有许多黑暗面的表现方式,以当时美国标准不太适合儿童观赏。尽管题材取向还在摸索阶段,但拍摄技巧却是持续在进步,《黑神锅传奇》第一次采用电脑动画辅助,不过只是短短几个画面而已;到了1986年的《妙妙探》(The Great Mouse Detective),迪斯尼才第一次用电脑动画制造出伦敦钟楼的场景。之后1988年的《奥丽华历险记》(Oliver & Company)更利用电脑做出不少精采的画面。
  然而除了动画作品方向还在摸索之外,此时期迪斯尼内部的派系之争更是愈演愈烈,当时的企业执行长 Ron Miller(华特•迪斯尼的女婿)将经营重心转向不动产的投资、删减创意部门,此举激怒了华特的侄子Roy Disney(他跟他父亲同名),他认为若继续如此经营下去,公司将只会变为华特迪斯尼的"纪念馆",电影一直是创意理念的基础,没有 Snow White、 Cinderella 等,就没有 Disneyland 。Ron Miller 与 Roy Disney 理念的不合,造成一些购并野心家因此有机可称,一场迪斯尼争夺战就此展开。
  美国娱乐界80年代中期被一股购并热趋势横扫,许多公司以横跨各型态媒体的经营方式来扩大影响力,例如时代-华纳、新力-哥伦比亚等等,但是反观迪斯尼,在这股购并歪风侵袭下,正处于内忧外患的处境,企业执行长 Ron Miller 最后终于辞职下台,总裁 Ray Watson 于是力邀已离职的董事 Roy Disney 重返公司解除困境, Roy 为了解决长期以来家族式管理造成的危机,于是延揽了专业企业管理人 Michael Eisner 接管公司才挽回颓势,迪斯尼公司的全名也从原本的Walt Disney Picture Company更改为The Walt Disney Company,朝多元化经营迈进。而原本的动画部门则改以一般电影制作流程来进行,有剧本、导演等要素,维持传统迪斯尼动画的高品质。之后迪斯尼又成立了好莱坞和正金石两家子电影公司,以拍摄更多角度的电影。Michael 入主迪斯尼后,是这家公司第一次由外人经营,却可能是除了华特•迪斯尼本人外,让迪斯尼表现最令人激赏的时期!
  5第二黄金时期(1989以后)
  随着电影市场主流更替,百老汇式的歌舞片在80年代逐渐失去光环,迪斯尼电影也因此面临瓶颈。到了80年代晚期,即使《奥丽华历险记》依然卖座,片中也依旧充满音乐歌曲的成份,但却总感觉还是缺少些什么。直到《小美人鱼》(The Little Mermaid)制作时,迪斯尼找来音乐剧创作家亚伦孟肯(Alan Menken)和霍华爱许曼(Howard Ashman),才真正找到问题所在,那就是歌曲音乐与剧情的统一性,故剧情与音乐在《小美人鱼》制作过程是紧密结合的,而不是分开作业最后才凑在一起。
  尽管1990年迪斯尼仍推出一部没有歌曲的动画片《救难小英雄澳洲历险记》(The Rescuers Down Under),但前一年的《小美人鱼》已经成功定出未来的走向,百老汇歌舞片因此在迪斯尼动画里获得重生! 《美女与野兽》 (Beauty and the Beast)更成功与流行音乐结合,从此以后的迪斯尼动画都有流行版的主题曲,并且《美女与野兽》也是影史上到目前唯一被提名奥斯卡最佳影片的动画片。
  在拍摄的技巧方面,迪斯尼的电脑动画技术愈益灵活,在《美女与野兽》、《阿拉丁》 (Aladdin)都还只能绘制场景而已,到了《狮子王》 (The Lion King)开始用在有生命的动物身上,《钟楼怪人》(The Hunchback of Notre Dame)更将其用在人物群众身上,尤其在1995年还与PIXAR公司一同推出一部完全用电脑制作的电影《玩具总动员》(Toy Story),之后继续推出的《虫虫危机》(A Bug's Life)、 《玩具总动员》 (Toy Story 2)都有很好的成绩,并且在2000年,迪斯尼耗资甚巨的自制电脑动画《恐龙》(Dinosaur)颇让人关注。另外迪斯尼也尝试用陶土模型走出新的动画方向,《圣诞夜惊魂》(The Nightmare Before Christmas)和《飞天巨桃历险记》(James and the Giant Peach)都有不错的成绩。
  在故事取材方面,迪斯尼动画题材走向也愈来愈多元,除了改编自神话的《阿拉丁》、《大力士》(Hercules)外,迪斯尼并尝试取材自历史传奇故事,如《风中奇缘》(Pocahontas)、 《花木兰》 (Mulan);或自名著取材,例《钟楼怪人》(The Hunchback of Notre Dame)、 《泰山》 (Tarzan);甚至也尝试原创故事,例如《狮子王》、《太阳王国》(The Emperor's New Groove)等。并且迪斯尼也替这些经典动画片开创新的出路,例如改编成音乐剧、冰上表演、电视影集等,或是直接就以录像带推出续集,像《阿拉丁》的续集《贾方复仇记》(The Return of Jafar)及《阿拉丁和大盗之王》(Aladdin and the King of Thieves)、狮子王的续集《狮子王2 辛巴的荣耀》等等,都在录像带销售排行榜上名列前茅。
  迪斯尼从沉潜到重生,开创出第二个黄金时代,不但继续稳占动画王国版图,更成功跨入各娱乐领域,从乐园到游轮、从电视到网站、从冰上表演到音乐剧,其它还有专卖店、互动式游乐场、运动球队等,迪斯尼已成为娱乐界的龙头!迎接千禧年同时,迪斯尼推出古典音乐动画《幻想曲2000》(Fantasia/2000)跨越新世纪,之后新片题材还包括探索沉没大陆亚特兰提斯之谜的《Atlantis》、把故事背景移到外层空间的《Treasure Planet》等等,然而,随者迪斯尼动画市场的成功经营,福斯、华纳、梦工厂、哥伦比亚等公司也想分杯羹,纷纷开始筹拍动画片,迪斯尼新的挑战才刚开始!

迪士尼发展现状编辑本段回目录

 迪斯尼公司现在是世界第三大娱乐公司,主要在美国、欧洲、亚太地区、拉丁美洲、加拿大等国家运营。公司的主要业务有四项:影视娱乐(Studio Entertainment) ,媒体网络(Media Networks),主题公园和度假村(Parks & Resorts),消费产品(Consumer Products)。
  影视娱乐业务包括生产制作和购买各种电影电视节目及动画片,并将其产品向影院、家庭录像和电视市场销售。公司的媒体网络业务包括:ABC电视网络 (ABC Television Network),截止到2001年9月30日,拥有226家附属的电视台;ABC广播网络,目前拥有超过8 900个节目和4 600个附属广播台,大约覆盖50%的美国市场。同时,迪斯尼公司还拥有ES—PN、DisdeyChannel等有线电视网络(Cable Network)以及数家迪斯尼公司的网站,如:Disney•com、ABC.com、ABC news.com、ESPN.com等。主题乐园和度假村业务包括各类迪斯尼主题乐园及旅游设施的建设与管理。消费品业务包括迪斯尼动画形象专有权的使用与出让、品牌产品的生产和销售、相关书刊和音乐作品的出版发行等。 

  影视娱乐 :                     

 整个华特迪士尼公司都是在这部分业务的基础上建立的。这部分业务的核心是世界著名的动画长片和真人电影业务。该部门负责包括迪士尼、试金石、米拉麦克斯等多品牌电影全球发行,公司DVD录像带的发行。并且同时负责音乐剧、冰上世界等舞台剧的制作、发行以及迪士尼多品牌唱片的发行。

迪士尼主题乐园度假区 : 

   该部门负责全球迪士尼主题乐园的运营、设计和建造。除了全球5个迪士尼度假区,11个主题乐园之外, 同样拥有两艘巨型油轮——迪士尼海上巡航线。 另外迪士尼区域娱乐负责运营 ESPN Zone 主题餐馆,而阿纳海姆运动公司 ( Anaheim Sports, Inc. )则负责运营迪士尼的NHL冰球队“巨鸭队 (The Mighty Ducks) ”。

迪士尼消费品 :           

       该部门开始于在1929年主要负责迪士尼周边消费品的授权,作为全球最大的品牌消费品授权商,迪士尼和全球广泛的授权商合作推出包括服饰、玩具、食品等各种消费品。另外迪士尼全球出版部门也在该部门旗下。而博伟游戏集团负责迪士尼互动软件的开发和发行。迪士尼直销业务包括直销网站和迪士尼专卖店。

迪士尼消费品 :
  该部门开始于在1929年主要负责迪士尼周边消费品的授权,作为全球最大的品牌消费品授权商,迪士尼和全球广泛的授权商合作推出包括服饰、玩具、食品等各种消费品。另外迪士尼全球出版部门也在该部门旗下。而博伟游戏集团负责迪士尼互动软件的开发和发行。迪士尼直销业务包括直销网站和迪士尼专卖店。

                    

迪士尼制作特点编辑本段回目录


  2迪斯尼制作特点
  一 不断创新,顺应时代潮流。动画片要发展,必须顺应时代潮流,不能光吃老本,只有不断创新、调整,符合不同时期孩子们的口味,才能始终赢得孩子们的心。赢得了孩子的心,也就赢得了家长的心。赢得的观众越多,成功的系数就越大。比如最近推出的《星际宝贝》 ,故事中的外星狗就非常现代,集科幻意识、家庭意识和动物保护意识为一体。不仅符合现代孩子的胃口,也符合家长的胃口,这是迪斯尼发展的方向。
  二 全球化定位与本土化的结合。迪斯尼必须从各种不同的背景和文化中寻找新的和有趣的人物,只有这样才不至于使所有的影片流于雷同。千篇一律地去到欧洲的各个城镇寻找经典故事是不够的;对外国故事的改编至少可以满足两种组织功能:一是它可以增加迪斯尼产品的多样性,使迪斯尼产品给人一种全球化的印象;另外,由于这些故事在当地早已经历了时间的考验,可以减低制作风险。
  迪斯尼努力去将外国文化改编成美国的和全球的文化产品,其基本动力是追求全球市场。为使文化产品能打人美国乃至全球市场,异国的文化产品必须被美国化和普及化。一方面要保留产品的异域风味,另一方面又要为它注入美国文化元素。比如多加一些爱情情节,多来一些逗笑成分,但是又必须把握分寸。迪斯尼制作的基本原则是,给影片加入足够的异域文化元素以表达一种独特的文化经验,但是不要太多,以免把观众都吓跑了。
  全球化并不能脱离本土化,全球化与本土化都是相对的,是同一个硬币的两面。为了使全球化更有效,迪斯尼尝试将市场策略本土化,在海外做广告时起用当地的著名影视明星来做市场推广和配音。专门聘请当地的著名明星为其配音,将主题歌曲根据当地的语言习惯重新作词并请当地的知名歌手为其演唱。比如《木兰》粤语版就起用成龙、陈慧琳担任配音。
  三、精湛的制作技术。首先,迪斯尼网罗到全美国乃至全世界的顶尖制作人才,比如《木兰》的工作队伍就有大约700个艺术家、动画片制作者和技工。其次,迪斯尼拥有最先进的动画制作设施。比如为了制作《木兰》,奥兰多工作室就进行了一年半的实验,在计算机图像 (CGl)上进行了几次技术革新。正由于这些革新,观众才得以在银幕上看到2000名骑在马背上的匈奴士兵穿越雪山、全力进攻的扣人心弦的场景。第三,迪斯尼具备足够的投资实力,这是其他竞争者所难与相比的。比如迪斯尼总共花费了一亿美元和五年的时间来制作《木兰》,这也是大多数制片公司都难以承担的。当然,大量投资并不能保证所有的迪斯尼产品都能受到欢迎,但是,具备资金、专家和先进设备,迪斯尼在全球竞争上确实占有战略优势。


 

迪斯尼运营模式及发行模式编辑本段回目录

 1运营方式
  第一,影视娱乐。负责生产各种影片、动画片、电视节目,录制和上演舞台剧。迪斯尼公司在这个产业里属于龙头老大,拥有若干子公司和一批著名品牌,下属的电影制片厂和各种影视机构是美国四大电视网的主要节目供应商,每年共生产50多部故事片,还创作大批含有角色形象的电视节目。除自己创作的作品外,公司还购买其他厂商的影视片向影院、电视台和家庭录影带市场销售。集团名下的各个发行、录像、国际公司代理迪斯尼拥有或授予使用权的电影、电视、音像节目在美国和世界各国发行的业务。
  第二,媒体网络。公司通常自己出资生产制作节目,或者从其他节目厂商购买节目播放权,并且为播放这些节目的附属台站支付数额不等的补偿金。公司的收入则来自出售节目中的商业广告时间。
  第三,主题乐园和游乐场。公司通过各种国内的、国际的广告与促销活动对整个迪斯尼世界的各种游乐项目进行市场营销,以吸引来自各地的游客。每个主题乐园还通过长期协议形式与迪斯尼的其他各公司建立起业务关系。
  第四,相关消费产品。公司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公司创造的各种形象的知识产权交易,并出版图书和杂志。许可发放的品种包括与迪斯尼有关的玩具、礼品、家具、文具、体育用品等。出版类的许可证包括连环画、艺术图画书和杂志的。许可证经营活动的利润主要依靠从批发和零售产品的销售定价中提取固定比例的使用费。除提取使用费外,公司还积极开发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商品,不断寻求可以用于许可证产品的新角色形象,并参与具有许可证意义的出版物的写作和插图的创意工作。此外,公司以“迪斯尼专卖店”向市场直接推出与迪斯尼有关的产品。截至1999年9月30日,专卖店的总数已达728家。公司拥有出版社为儿童和家长提供各种图书,出版《趣味家庭》、  《迪斯尼历险》和科普杂志《发现》等期刊。公司下属的软件商迪斯尼互动公司,则主要从事开发和营销家庭和学校使用的计算机教育与娱乐软件以及游戏软件。公司还生产教育用的视听产品,其中包括录影带和电影、招贴画和其他教具。
  运用现代企业的管理手段,迪斯尼编织了一个庞大的有机网络,在这个网络中充分发挥领导者宏观统摄全局的作用,为整个跨国公司的发展指明方向与目标。利润,利润,还是利润,迪斯尼仿佛是一个高速滚动的雪球,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充分体现了跨国垄断资本的特色。

2发行模式

  一、轰炸式的宣传。迪斯尼每次推出一部新片之前,整个集团上下一致,全力配合,利用所有宣传机器和设施:迪斯尼电视频道、所辖ABC电视网、迪斯尼网站、迪斯尼乐园、迪斯尼玩具专卖店,并与其战略伙伴电影院、麦当劳和可口可乐公司等有关方面合作,进行宣传。记者采访时正值迪斯尼宣传《星际宝贝》高潮, “宝贝”画像到处都是,连公司大门口过去的米老鼠标志也暂时换成了“宝贝”。
  二、全球化的发行网络。全球化是迪斯尼化的自然延伸。迪斯尼的全球化是通过它遍布全球的发行网络实现的。因此,全球发行网络是全球化的基础,若没有全球发行网络,迪斯尼走不出美国。日本动画片的质量有时也能够与迪斯尼动画媲美,但由于发行网络的局限,就不可能在全球范围内与迪斯尼争雄。除了影片的发行网外,迪斯尼还拥有商品、书籍、玩具、服装、电视以及录像带等等其他商品的全球发行网络。所有这些构成了迪斯尼复杂完备的基础设施。
  三、连环套式的发行。延伸“轰炸式”的宣传,并不是把人们“轰”到影院了事。影片货真价实的魅力自不用说,更重要的是要使它的生命得到长期延续。通常情况下,一部电影即使再轰动也只是“一时”,要让它变得更为长久,迪斯尼采用了连环套:影院放过后,电视播,接着是录像带、光盘,书籍、出版物,同时将“明星”、“偶像”制成玩具,印在服装上,让它走进孩子和家长的内心深处。

 迪斯尼发展的启示编辑本段回目录

 作为世界传媒巨头,迪斯尼的发展轨迹可以用三个“特别”来总结:特别辉煌的发展业绩,特别丰硕的版权创新,特别严格的版权保护。其中,前一个“特别”是靠后两个“特别”取得的。它带给我国传媒业的启示由此也很容易总结,那就是:加快版权创新,加强版权保护。

  (一)积极推动版权创新

  作为党和人民的喉舌,作为以版权资源为基本支撑的重要产业,传媒业要从历史使命感的高度、时代责任感的态度和市场危机感的角度,树立版权经营意识,加快版权创新。传媒业的版权创新具体包括如下因素:

  内容创新是传媒业版权创新的根本。传媒的内容因传媒种类及所传播作品的不同而有别,但栏目的策划,选题的确立,版式的选择,封面的设计,宣传用语的考究等等,都需要编辑/编导们按照“两个服务”的要求和“三贴近”的原则,精心设计,精益求精,不断用新思想、新产品,去打动新读者(观众),赢得新市场。

  载体创新是传媒业版权创新的手段。目前在我国主要指传媒业的数字化或网络化。对传统传媒业来讲,具体是作为内容提供商与业界大型数据库、专门网站进行战略性合作,还是另起炉灶建立自己的门户网站,完全取决于业务发展的需要。

  体制机制创新是传媒业版权创新的基础。传媒机构一方面,可以在大的体制机制框架内,结合自身特点,在人事考评、薪酬分配、办事程序等方面制定、调整和实行有利于版权创新的制度,比如提高优秀稿件的稿酬标准、提高审稿、用稿效率,重奖选题策划和创新经营有功人员等等;另一方面,可以利用转企改制、集团化等体制改革的契机,建立并调整传媒企事业单位内部的各项制度,并在集团范围内进行长期而深入地合作。

  业务运营创新是传媒业版权创新的保障。对我国广大传媒企事业单位来说,首先,要学会运用国内与国外、古典与现代的多种版权资源,不因人、因组织废稿、废事,更不因熟人、同系统而用人情稿、行人情事。其次,要学会分享发展成果,与行业同类媒体、不同行业媒体甚至非传媒企事业单位开展包括特许经营、宣传推广等活动在内的广泛合作。最后,要学会多条腿走路,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围绕自己的核心品牌价值,开展多元化经营。

  (二)切实加强版权保护

  目前,虽然我国广大传媒机构和从业人员有了一定的版权意识,但相关的版权保护是被动型的,基本上处于“不告不理”状态,缺乏版权保护的主动性。绝大部分传媒机构还没有把版权保护列为单位发展的重要工作。绝大部分传媒机构没有内设版权管理机构;多数传媒机构缺乏版权专门人才;绝大部分自主版权传媒产品没有进行版权登记;很大一部分传媒产品没有附注版权声明,即便附注了版权声明,也多是形式上的;甚至不少版权声明本身,也有不够规范、甚至违反版权法的情形。不少影视生产、发行、放映企业迄今还没有采取过预防/打击盗版的措施;不少报刊置原始权利人的合法权益于不顾,擅自修改原作品内容,不署或多署或者假冒作者署名;不少出版社,私自加印畅销书籍或拒绝再印脱销书籍。绝大部分传媒企业在打盗维权方面积极性不高,在事前和事中防范盗版方面认识不足,投入更是有限。这和迪斯尼不惜冒社会公共利益之大不韪、花费重金游说国会延长保护期严格保护版权简直是天壤之别。

  我们的传媒企业在成长过程中,要变被动为主动,积极开展和切实加强版权保护。没有频仍、强大的版权保护手段,就不会有迪斯尼这样的传媒业大船的出现;即使有了这样的大船,如果没有严格、持续的版权保护,也难以扬帆远航。

迪士尼文化影响力编辑本段回目录

 

迪斯尼集团


 1923年,迪斯尼之父沃尔特•迪斯尼(Walt Disney)以3200美元起家,注册成立了“迪斯尼兄弟动画制作公司”。1928年,一个天才创意的灵感—一只活泼可爱的小老鼠,在沃尔特的头脑中萌发,并且拥有一个响亮的名字“Mickey Mouse”(米奇老鼠)。从此,这个长着大耳朵、戴着白手套,有幽默表演天赋的小老鼠把迪斯尼式的童话、梦幻和欢乐播撒到全球的每一个角落。
    为什么米老鼠会如此受人欢迎?因为它诚实善良、幽默顽皮、快乐单纯,虽是个小人物却具有尽力而为的精神,还挺走运。而最根本的原因是它能给人带来一种欢乐的体验,给人提供一个童话世界,提供一种梦境。这也是迪斯尼从众多卡通明星到迪斯尼乐园,再到玩具、游戏软件等各类产品的共性。
    文化是精神层面的因素,精神相对物质而言,更具有历史的持久性。迪斯尼开创了一种以迪斯尼卡通为核心的一种童话世界的文化方式。这种文化的目的在于给大众以梦想,焕发人们心底固有的童趣与纯真,通过征服观众形成稳定永久的卖方市场,尤其是通过形成一种影响美国乃至世界的文化,来永久地占领迪斯尼的观众。这种文化在美国本土甚至在全世界已经形成了自己制胜的根基,建设了使自身不断发展壮大的有生命力的文化。
    在电影史上,再也找不到第二个人像沃尔特•迪斯尼那样能如此深刻地意识到电影的娱乐价值,又如此成功地把握了观众娱乐心理的。迪斯尼首先想到儿童应该有自己的电影,但是他显然不满足于只为儿童拍片,他的目光盯着的是从老到少最大限度的观众市场。
    迪斯尼投入了电影产业,创造了革命性的娱乐形式,接着,开创了第一个主题公园—迪斯尼乐园。现在,迪斯尼又把欢乐带到了因特网与移动通信网上。可以说,迪斯尼虽以娱乐起家,但它与高科技和媒体的高速发展紧密相连,从电视、电影,到互联网,高科技发展到哪里,迪斯尼就发展到哪里;媒体发展到哪里,迪斯尼就发展到哪里。
    因此,只要你翻开迪斯尼提供的产品目录,就可以看到其业务涵盖了娱乐文化业的全部领域:硬件上有娱乐电影制片厂、消费类产品制作部门、网络集团、电视集团、主题公园;软件上有米老鼠、唐老鸭、白雪公主与七个小矮人、美女与野兽、《花木兰》、《101斑点狗》、《狮子王》、《珍珠港》……
    “It all started with a mouse !”是沃尔特•迪斯尼生前常说的一句话,一只老鼠的确造就了整个迪斯尼王国!
    采百家之长的文化营销
    安迪•韦豪(AND WARHOL)在他的《安迪•韦豪的哲学》一书中这样写道:“美国的伟大之处在于美国开创了一种传统,使最富的国家和最穷的国家,最富的人与最穷的人购买的东西趋于一致。”
    第二次大战结束以后,人心思安,迪斯尼不失时机推出了著名的动画电影《灰姑娘》。这部取材于17世纪法国童话的动画片第一次尝试将电影剧情设计、动画形象和唯美音乐结合在一起,获得了成功。影片中,灰姑娘得到神仙教母的帮助,从衣衫褴褛换成华美礼服的三秒钟美轮美奂,令一代人为之魂萦梦绕。
    在短短的10余年中,沃尔特旗下的“迪斯尼”几乎拍遍了所有的童话题材,无论是以王子、公主为题材的《睡美人》、以动物角色为主角的《101斑点狗》,还是改编自历史传奇的《石中剑》,无一不受人青睐,处处都显示出了动画取材的多元性和沃尔特的远见卓识。
    迪斯尼的大脑是一个改变童话的理想世界。他说:“将世界上伟大的童话故事、令人心动的传说和动人的民间神话变成栩栩如生的戏剧表演,并且获得世界各地观众的热烈响应,对我来说已成为一种超越一切价值的体验和人生满足。”迪斯尼的大部分卡通形象,如白雪公主、灰姑娘、小木偶、小飞侠,其实都来自欧洲文化,但它用商业化的方式让他们流行化了。
    美国文化的“高明”就在它拿全世界的文化来进行“美国式”的加工。
    1998年6月,迪斯尼公司推出了它的第36部动画故事片《花木兰》,取材于在中国几乎家喻户晓的民间故事。它的蓝本是教科书中的乐府名篇,问题在于我们没有发现这一名篇可以在世界动画史上再焕发出金子一般的光彩。美国人把目光投向神奇的东方,2000余位迪斯尼艺术家耗时8年,用原作的内核和主脉,加以现代的改编与包装,制作出了许多中国人也一边击节赞赏一边自叹不如的好电影。迪斯尼制作小组的确曾考虑过放弃动物小伙伴这种角色,但是动画片部门主任Roy Disney很快否定了这一想法,他说:“《花木兰》是个好故事,但是在这个故事中我们看不到中国龙,看不到中国的民间传说以及任何具有神秘色彩的角色,这和我们的日常印象是多么不一致。平日当我们想到中国时,脑中浮现的总是绵延的山脉和龙。……为什么不让动画片多加几个有趣的角色呢?加上小蟋蟀吧,孩子们会喜欢它。”于是,小蟋蟀和龙这两个角色最后登上了银幕。
    除了宣传自己的商业文化外,迪斯尼更善于利用其他商家的文化广告宣传。例如与已有巨大文化影响力的麦当劳可口可乐联合宣传。迪斯尼以在麦当劳餐馆处挂画有卡通人物杰希卡和罗杰招牌的代价,使麦当劳答应投入1500万美元为迪斯尼做广告。在这一交易中迪斯尼既得到一笔广告费,又利用了麦当劳文化扩大了迪斯尼卡通文化的影响。迪斯尼又以为可口可乐做广告的条件,获得2000万美元赞助。在可口可乐广告中,迪斯尼文化也同样得到宣传。
    文化具有永久的传承性。文化在人们的意识中一旦占领了重要的位置,创造这种文化的产业,也便具有了永久的生命力。迪斯尼的文化是近80年来迪斯尼屹立不倒的一个重要因素。“销售文化”的广告战略,也正是长久以来迪斯尼文化与商业操作相结合的产物。
    制造快乐的主题
    沃尔特•迪斯尼公司有70%的利润来源于4个迪斯尼乐园,因此迪斯尼公司的管理精髓在迪斯尼乐园得到了充分体现。迪斯尼乐园不仅是所有孩子最向往的地方,也是许多成年人梦想之地,而且70%的游客会故地重游。迪斯尼乐园越来越大,越建越多,而且还越来越受欢迎。
    迪斯尼乐园成功的秘诀是什么?
    答案其实很简单,就是让所有的游客乐起来。
    迪斯尼乐园的第一个目标是:先让员工快乐起来,把每一个员工变成卡通人物。
    在迪斯尼大学,最典型的培训新员工对话练习是:
    导师:“众所周知,麦当劳生产汉堡包。迪斯尼生产什么呢?”
    新员工:“迪斯尼给人们带来欢乐!”
    导师:“对极了。我们给人们带来欢乐。不管他们是谁,说什么语言,干什么工作,从哪里来,什么肤色,都要在此让他们高兴。你们不是被请来做工的,你们每一个都是来我们的节目中扮演一个角色的。”
    在这种反复强化的训练中,迪斯尼给人们带来欢乐的宗旨已经被灌输进每个被培训者的脑海里,并融化到血液中。在员工以后漫长的工作中,心灵深处总有一个随时提醒自己的预警系统——自己的责任就是给人们带来欢乐。在迪斯尼大学的课本中,员工还可以读到这样的训练语言:“在迪斯尼我们可能会工作劳累,但是从来都不会厌倦。即使在最辛苦的日子里,我们也要表现高兴,要露出发自内心的真诚微笑。”
    迪斯尼公司的人员在使顾客满意方面得到巨大成功毫不意外。管理部门对员工的关心使员工感到自己是重要的,并且对“演出的节目”极为负责。员工们身上洋溢着的那种“拥有这个组织”的感觉,感染着他们所接待的每一个顾客。
    新员工从迪斯尼大学毕业后才能单独接待游客。新员工到迪斯尼乐园上班的第一天,并不会被告知“你的工作是保持这条大道的清洁”,而是“你的工作就是创造欢乐”。任何人有改善服务的构想都可以随时提出,也可以通过内部刊物与电子布告栏彼此交流。这样的管理手法,不仅使游客的回头率提高,员工的流失率降低,而且使有过迪斯尼工作经历的人应聘其他公司的岗位时,常常获得优先考虑。 
    迪斯尼是个非常特殊的主题公园,它是集观赏、游览、参与、学习为一体的这样一个主题公园,特别是儿童、年轻人在里面可以尽情游乐,而且可以学习到很多东西,参与很多冒险性的活动。
    “让人乐起来”是迪斯尼乐园的宗旨,也是贯穿于迪斯尼乐园经营管理各方面的一条主线。进了迪斯尼乐园,无论男女老少,都能找到适合自己口味的地方,玩得刺激、玩得尽兴、玩得舒心。没去的人想去,去了的人不想走,去过的人还想再去。
    迪斯尼闻名全世界,到美国访问的皇室、领袖们都坚持要到乐园一游。前印尼总统苏加诺、泰国国王和王后、尼泊尔国王和王后、摩洛哥国王穆罕默德五世、比利时国王等等都游过迪斯尼,沃尔特每次都像炫耀引以为豪的儿子一样炫耀他的乐园。据说原苏联总书记赫鲁晓夫1960年访问美国时,表示要看一看迪斯尼乐园,安全部门因无法确保其安全而取消了游玩计划,赫鲁晓夫曾为此事大发了一通脾气,那模样活像没有得到心爱玩具的孩子。
    精细化的服务
    据统计,到迪斯尼参观的人有70%会再度光临。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是什么力量使迪斯尼经久不衰,执主题公园之牛耳呢?
    迪斯尼成功的秘密武器就是给游客提供优质、高效、细致的服务。
    迪斯尼主题公园不管坐落在世界的哪个地方,有一个简称SCSE的经营理念始终不变,即安全(safe)、礼貌(civility)、表演(show)、效率(efficiency)。迪斯尼将其内涵理解为:保证我们的客人舒适安全;保证我们的职员彬彬有礼;保证我们的演出充满神奇;保证我们的业务具有高效率。由于多年如一日地坚持做到了这4点,才始终保持很高的上客率。
    迪斯尼公司为观众和客人提供的优质服务,使游人在离开迪斯尼乐园之后仍然可以感受到。他们调查发现,平均每天大约有2 万游人将车钥匙反锁在车里,于是公司雇佣了大量的巡游员,专门在公园的停车场帮助那些将钥匙锁在车里的游客打开车门。这一切,无须给锁匠打电话,无须等候,也不用付费。公司的服务意识与其产品一样也极其注重如“晃动的灯影”这样的细节。
    迪斯尼乐园是一个大舞台,每一位员工都是“演员”,而管理阶层的任务就是“分配角色”。既然游客付了钱,每一位员工就应该使出浑身解数,将最好的表演展现到舞台。
    迪斯尼公司有一个“交叉利用”计划,每年进行一周。它要求公司的高级经理在这一个星期里,离开办公室,脱下制服,换上乐园的道具服,在乐园的第一线干活,卖门票、管理停车场、驾驶单轨车或者小火车等。对乐园的主管而言,整个乐园就是办公室。所有的小组主管70%至80%的上班时间都在乐园内走动,目的不是监督一线员工,而是观察游人的反应,收集有利于改善经营的信息。
    迪斯尼乐园里,售货员的目光必须与顾客的目光处于同一水平线上。如果客人是儿童,售货员还必须面带微笑地蹲下去,把商品递到儿童手里。
    迪斯尼的品牌扩张之道
    消费需求的日新月异反衬出品牌资产的重要性。品牌资产是产品或服务在不断成长、发展过程中所积累下来对消费者的影响力。创立成功的品牌并没有什么固定的模式,但是品牌所暗含的理念却是完整而且具有永恒魅力的。品牌的成功在于具有清楚的品牌特征。
    沃尔特一直认为只有借助电视节目的广泛宣传,赢得观众后,才会促销迪斯尼公司的电影。利用电视的作用,定期播放关于迪斯尼乐园的虚拟节目,既赢得观众的支持,也赢得投资家的信心。
    迪斯尼每次推出一部新片之前,整个集团上下一致,全力配合,利用所有宣传机器:迪斯尼电视频道、所辖ABC电视网、迪斯尼网站、迪斯尼乐园、迪斯尼玩具专卖店,并与其战略伙伴电影院、麦当劳和可口可乐公司等有关方面合作,进行整体宣传。
    “通常情况下,一部电影即使再轰动也只是‘一时’。但迪斯尼要让它变得更为长久,于是采用了连环套:影院放过后,电视播,接着是录像带、光盘,书籍、出版物,同时将‘明星’、‘偶像’制成玩具,印在服装上,让它走进孩子和家长的内心深处”。 迪斯尼可以将一部热门电影如《狮子王》变成大为轰动的特许经营系列,衍生出电视剧、图书、玩具、主题公园和百老汇演出……
    除了影片的发行网外,迪斯尼还拥有商品、书籍、玩具、服装、电视以及录像带等其他商品的全球发行网络,所有这些构成了迪斯尼复杂完备的基础设施。在此基础上,经过多年的努力,迪斯尼在动画片以及其他产品的制作方面已经赢得了人们的信任,建立起了世界性的声誉。
    迪斯尼同美国在线-时代华纳一样,已经将其产品推向全球,并已经同法国、日本和拉丁美洲的多家公司签订了产品生产和销售协议。迪斯尼的Miramax公司在欧洲建立了以英国为基地的电影公司。迪斯尼对全球电视市场发起了全面的攻势。它是斯堪的纳维亚广播系统(SBS)最大的持股者,SBS公司是挪威、瑞典、丹麦、芬兰、比利时和荷兰的主要地方商业电视的所有者和运营者。迪斯尼在全球拥有无与伦比的娱乐以及新闻品牌优势,其麾下有590家遍布全球的迪斯尼零售商店。它同成千上万家制造商和零售商有买卖和特许关系。迪斯尼正在成为“一个全球消费品的最终制造公司”。
    商标注册已成为迪斯尼一项重要的商业行为,根据《星球大战》和《外星人》制作的玩具已成为年轻人心爱之物。迪斯尼看到了这一商机,高价请斯皮尔伯格执导《谁杀死了兔子罗杰》,同时把其中的卡通形象推广到商场。恩斯诺在影片没有拍摄前,便与打算使用《谁杀死了兔子罗杰》中卡通形象的34个商家签订了生产500多种产品的协议。
    迪斯尼在特许经营上一发不可收拾,这类特许经营业务每年收入高达10亿美元,它在全球发展了4000多个拥有迪斯尼特许经营权的商家。产品范围从铅笔、橡皮、书包到价值数千美元的时髦服饰、数万美元的手表、汽车,应有尽有。   
    迪斯尼整体的商业模式已成型,被称为“轮次收入”模式,通俗地说就是“一鱼多吃”。“一鱼多吃”的源头是迪斯尼年度的动画巨作,通过发行拷贝和录像带,迪斯尼赚到第一轮收入,基本上是美国市场、海外市场分别收入数亿美元。这轮收入中,迪斯尼收回了成本。然后是特许经营、后续产品的开发和主题公园的创收构成第二轮收入。每出一部新卡通片就在主题公园中增加一个新的人物,在电影和公园共同营造出的氛围中,吸引大量游客游玩消费,迪斯尼由此赚到第二轮。接着是品牌产品和连锁经营。迪斯尼在美国本土和全球各地建立了大量的迪斯尼商店,通过销售品牌产品,迪斯尼赚进第三轮。这一轮是迪斯尼的收入,大约40%的利润来自于此。   
    2003年7月底,迪斯尼公司同几家无线通信公司和手机制造商的谈判吸引了华尔街的注意力。迪斯尼开发了面向手机的电子游戏,游戏内容主要基于《怪物公司》和《亚特兰蒂斯:失落的帝国》等迪斯尼拍摄的电影。迪斯尼希望建立一种无线娱乐服务,并吸引欧洲和美国的无线通信运营商向各自的用户转售这种服务。 

迪士尼在中国编辑本段回目录

 

迪斯尼集团


      米奇和米妮在北京长城迪士尼公司可以说很早就进入了中国的市场,但是因为中国官方对于媒体和文化方面的外国公司有诸多政策限制,迪士尼公司在2005年前进展非常缓慢,大陆方面的业务都很少,甚至大多数的普通公众都不知道迪士尼公司在华有分支机构。

       1999年,迪士尼公司宣布了香港迪士尼乐园计划,整个亚太的策略都像香港倾斜,包括诸多业务部门亚太总部向香港的转移。 而自从2004年迈克艾斯纳指定了接班人罗伯特艾格,艾格对中国的重视就突出显示出来。比如上海迪士尼乐园计划相关消息的进一步曝光等等。2005年年初,迪士尼公司任命的中国区董事总经理张志忠上任,标志着中国大陆的业务全面提升的开始,所有的业务部门都整合了起来。而整个公司对于上海迪士尼乐园的预期,让公司的亚太业务也开始全面向上海倾斜,当然,中国的总部也从北京迁往上海,甚至中国公司的名字就是华特迪士尼(上海)有限公司。

      现在,迪士尼在中国几乎所有的业务部门都有部署,并且成为在中国大陆影响面最大的娱乐、传媒公司。
上海
迪士尼的中国总部在此,消费品部亚太总部在此,互联网部门在华总部在此,电视部门也有办事机构,此外有国际部、华特迪士尼主题乐园与度假区等部门。
北京
电视部在此,而且有电视节目工作室制作小神龙俱乐部等节目。出版部、政府关系、电影发行、移动互联网等部门在北京。
广州
法律部门。
香港
香港迪士尼乐园
台北

迪士尼在中国发展的历史
1930-1940年代 白雪公主等迪士尼影片和角色,已透过迪士尼动画进入中国内地,而那时中国的好莱坞电影上映几乎与美国同步,《白雪公主》也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上映。
1978年 中国改革开放,迪士尼公司开式进入新中国市场,罗伯特艾格那时候曾经访华。
1986年 迪士尼公司与中央电视台签署历史性的许可协议,米老鼠和唐老鸭卡通逢星期日播放
1988年 迪士尼于香港成立消费品区域总部
1991年 迪士尼卡通节目首次于香港无线电视台播放
1992年 迪士尼旗下ESPN体育频道于中国开始商业合作
1993年 《米老鼠杂志》在中国发行
1994年9月19日 小神龙俱乐部开播
1995年 《狮子王》成为首部在中国放映的电影
1996年 迪士尼于广州、上海及北京举行迪士尼冰上世界
1998年 迪士尼电影及动画的影带光盘,在中国市场销售
1998年 宣布与香港特区政府合作,兴建香港迪士尼乐园
2001年8月 迪士尼中国网站 Disney.com.cn 开幕
2005年1月1日 张志忠上任,成为迪士尼中国区的第一个董事总经理,并兼任华特迪士尼国际执行副总裁。
2005年8月 华特迪士尼消费品亚太区总部由香港迁上海
2005年9月12日 香港迪士尼乐园盛大开幕
官方介绍
2004年年末来自迪士尼公司的官方介绍
华特迪士尼公司于二十世纪三十年代首次进入中国市场。至今,华特迪士尼公司(中国)于北京、上海以及广州均设有办事处。迪士尼是中国大陆最大的国外电视节目供应商,内容包括动画、电影及系列片等,并制作日播节目《小神龙俱乐部》 ,该节目今年刚刚度过十周岁生日。迪士尼的授权业务透过超过1100 个迪士尼专柜可见一斑,并计划于未来12个月内将数目倍增。此外,《米老鼠》杂志在国内众多同类出版物中销量最高,每期发行量达三十五万册。迪士尼在中国还和主要的移动电话以及宽带运营商合作,提供内容服务。而在影片发行方面,迪士尼自1995年开始在国内发行电影,并自1997年起推出超过330套 VCD以及120 套DVD。最近,迪士尼刚于上月在全国推出《小小爱因斯坦》系列,而“冰上迪士尼”也成功地完成了中国站的巡演。香港迪士尼乐园将于明年9月12日隆重开幕。
信息来源:迪士尼公司在中国 - The Walt Disney Company in ChinaFrom 迪士尼百科
Jump to: navigation,

迪斯尼集团官方网站: http://disney.com/

迪斯尼集团中国网站: http://www.disney.com.cn/

信息来源;goole网、www.baidu.com

 

 


  

附件列表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金冠军 下一篇新闻采编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收藏到:  

词条信息

08572236
08572236
书童
最近编辑者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