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百科网 >>所属分类 >> 传播学理论   

社会关系论

标签: 社会关系论

顶[0]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显示全部]

社会关系论编辑本段回目录

主要得益于拉扎斯菲尔德(P.Lazarsfeld)、贝雷尔森(B.Berelson)、卡茨(E.Katz)等人(1940,1960)的研究成果。与个人差异论和社会类型论不同,社会关系论比较注意受众参加的组织或团体的压力、合力对其本人接收讯息的影响。这种理论认为:受传者都有自己特定的生活圈。这种生活圈可能是有纲领、有领导、有组织的团体,也可能是无纲领、无组织、临时性的非正式的团体,还可能只是邻里、家庭等群体关系。然而,不管你属于哪一种生活圈,你都将在信息接受中受到他们直接或间接的约束和影响。大众媒介传播的任何信息,在这种生活圈面前都要遭到审查、过滤或抵制,很难通行无阻、全部过关,并且有许多人首先得到的信息往往不来自大众媒介而是来自“意见领袖”,而这二次传播的信息并非不偏不倚

。因此,大众媒介的效果既非一致的、强大的,也非直接的,个人间复杂的社会关系极大地限制和约束着传播效果。编辑本段回目录

  

总之编辑本段回目录

社会关系论打破了大众媒介有巨大影响力的定见,描述和揭示了大众媒介的信息如何到达受众那里,以及他们是怎样作出反应的复杂关系。

拉扎斯菲尔德编辑本段回目录

(Lazarsfeld,Paul Felix, 1901~1976),美国社会学家、美国实验心理学家。

1901年1月2日生于奥地利编辑本段回目录

,卒于1976年8月30日。毕业于美国西北大学,在耶鲁大学获博士学位。二次大战期间担任美国陆军总部心理实验室主任。战后回到耶鲁大学,主持“传播与态度改变课题”,出版《传播与劝服》丛书。
  1924年获维也纳大学应用数学博士学位。次年在维也纳创办应用社会学研究所。曾任维也纳大学应用心理学讲师。后赴美国进修心理学并加入美国籍,任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教授。他的研究范围相当广泛,涉及大众传播、选举与选民心理、市场研究、民意测验、失业、教育心理、数理社会学等领域。他在社会学上最有影响的成就首推应用社会学的研究方法,特别是定量的研究方法和技术。他重视社会调查方法,讲究严格的社会统计程序和操作化过程,强调精确的定量测量和定性的评价分析。他还是民意测验中采纳社会调查方法的首创者,主持了伊里调查。他的一系列应用研究,推进和提高了美国和欧洲社会学经验研究的发展与质量。著有《社会科学中的数学思维》、《选民抉择》、《定性分析》和《应用社会学导论》等。
  他将心理学控制实验方法引入传播学研究。
  通过研究揭示了传播效果形成的条件性和复杂性,尤其是说服者和发出的信息两个因素,否定了早期的“子弹论”效果观。
  拉扎斯菲尔德认为,绝大多数广播电视节目、电影、杂志和相当一部分书籍和报纸以消遣为目的,对大众的鉴赏能力造成了影响。受众的平均审美水品和鉴赏力下降了。这对精英文化而言是一种堕落。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嘎纳广告奖 下一篇社会关系轮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收藏到:  

词条信息

加藤夏希
加藤夏希
书童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