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百科网 >> 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 >> 历史版本

历史版本5 :马克·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 返回词条

 

 

 

 

 

 

 

 

目录

[显示全部]

简介回目录

马克·埃利奥特·扎克伯格(Mark Elliot Zuckerberg, 1984年5月14日-)出身于纽约州的犹太人,是美国企业家,网站Facebook创始人之一。哈佛大学计算机专业辍学生。据《福布斯》杂志保守估计,马克·扎克伯格拥有15亿美元身家,是08年全球最年轻的单身巨富,也是历来全球最年轻的自行创业亿万富豪。

电脑神童 高中即获百万年薪回目录

1984年5月14日,马克·扎克伯格出生在纽约一个典型的中产阶级家庭,父亲是位牙医,母亲则是精神病学家。10 岁时他得到了第一台电脑,从此把大把时间都花在了电脑上,成为电脑神童。在就读于菲利普艾斯特高中时,他与好友达杰罗为当时最普及的MP3播放器Winamp编写了一个智能插件,它能根据用户的播放习惯不断进行自我调整,自动分析并创造出一个能迎合用户口味的音乐播放列表。他们将这个插件作为免费软件上传至互联网,很快,包括美国在线(AOL)和微软在内的各大公司纷纷打来电话,希望招募这两个年轻人并收购该作品,扎克伯格拒绝了年薪95 万美元的工作机会,而选择去哈佛大学上计算机科学专业,而达杰罗则进入了加州理工。

大学创业回目录


 

 

在新生第一年即将结束的时候,马克发现哈佛大学没有制作学生年鉴的惯例,于是自告奋勇向学校理事会提议制作一个在线版本,“但是学校总是用资料难以收集等等借口来推托,”马克回忆当年的情景时说,“我只是想向他们展示这件事情的可行性。”在哈佛大学读大二的第一周,扎克伯格忙于一个名为“Course Match”的互联网软件项目。这一项目的理念是帮助学生根据他人选课的情况来决定自己选什么课程。于是在正式跨入二年级的前一天,他侵入了哈佛的学生信息登记系统,获得    了所有在校本科生的资料,并迅速架设了名为Facemash的网站。这个网站随机展示两个学生的照片,让来访者判定哪一个更“漂亮”。在短短四个小时内,访问量达到450人次,22000张照片被点击。校方发现该网站后当即掐断了马克宿舍的网络连接。在遭受了校方和哈佛校报的轮番训斥后,马克向全校学生进行了公开道歉。但他并不觉得自己做错了什么,“我始终认为,信息就应该得以利用。”
扎克伯格于次年2月推出了Facebook(最初名称为thefacebook.com),当时这只是一个非常原始的网站。2005年8月23日,Facebook从AboutFace公司手中以20万美元购得facebook.com域名,自此从名字中把The去掉了。然而,使用Facebook很快就成为一种艺术。Facebook上的一项功能“动他一下(Poke)”非常易于使用。这一功能当时很流行,即使是在哈佛大学那些聪明的学生之间。“动他一下”是什么意思?这一操作暧昧的含义正是其吸引力所在。扎克伯格随后在网站上表示:“我们认为,提供一项没有特殊目的的功能会非常有趣。因此,你不必弄清其中含义,也不会从我们这得到解释。”

2004年2月4日,如今叱咤风云的社交网络Facebook在大学二年级生马克·扎克伯格的手中诞生了。当时它还只是一个仅面向哈佛在校生的小型网络,随后在同学达斯汀·莫斯可维茨的协助下,将Facebook推广至斯坦福、康纳尔、耶鲁和哥伦比亚等大学。不久之后,马克、达斯汀与另一些朋友在位于硅谷的帕鲁奥图(PaloAlto)租下了一间小屋作为办公室。

创立Facebook公司回目录


Facebook的名字是来自传统的纸质“花名册”,通常美国的大学和预科学校把这种印有学校社区所有成员的“花名册”发放给新入学或入职的学生和教职员,协助大家认识学校内其他成员。最初,Facebook的注册仅限于哈佛学院的学生,在随后的两个月内,注册扩展至波士顿地区的其他高校(如麻省理工学院)以及斯坦福大学、纽约大学、西北大学和所有的长春藤名校。第二年,很多其他学校也被邀请加入。最终,在全球范围内有一个大学后缀电子邮箱的人(如.edu, .ac.uk等)都可以注册。之后,在Facebook中也可以创建起高中和公司的社会化网络。而从2006年9月11日起,任何用户输入有效电邮地址都可申请。用户可以选择加入一个或以上网络,例如中学的、公司的、或地区。

在硅谷的这个夏天,马克·扎克伯格筹得了发展事业的第一桶金:网络支付系统贝宝(PayPal)的创始人之一彼得·泰尔(PeterThiel)向 Facebook注入了50万美元的资金。这使这群年轻人坚定了发展社交网络的信心,在这个暑假之后,没有人回到哈佛的课堂,而是选择集体辍学留在了帕鲁奥图。“有一次,比尔·盖茨来哈佛作演讲。他鼓励学生走出课堂,有梦想就要及时去实现。”哈佛的制度允许学生长期停学,比尔·盖茨正是最著名的辍学生之一。“他    开玩笑说,万一哪天微软倒闭了,那时再重回哈佛也不迟。”马克和他的朋友们明智地追随了盖茨的脚步。他们都在19 岁就开始创业,成立自己的公司,同样是出身中产家庭且教育良好,同样是哈佛大学的辍学生,同样年纪轻轻就赢得世人尊敬。

公司facebook的价值魔方回目录

雅虎曾正式开出了10亿美元的并购天价,但被当时年仅22岁的马克一口回绝:“我们既不打算卖掉公司,近期内也不打算IPO(初次公开募股)。”马克始终坚持公司的目标是寻求长期发展,不必分心兼顾别的事情。这番言论在当时招致了无数嘲笑,马克也被金融评论家批评得体无完肤——    幼稚、天真、缺乏经验、好高骛远。有人则把Facebook视为第二个Friendster,后者在拒绝Google的并购案后江河日下,Facebook恐也难逃此厄运。

  但命运女神似乎特别青睐于马克·扎克伯格,众口一词的唱衰预言丝毫没有阻挡Facebook的爆炸性发展势头。2007年10 月,经过数月的磋商之后,微软以二千四百万美元的价格购得了Facebook 1.6%的股份,这将Facebook的整体估值提升至150亿美元。 2009年4月,Facebook的全球注册用户数达到了2亿,发展势头锐不可当,在成立六周年的2010年2月4日宣布即将突破4亿。

facebook创意争议 6500万美元了事回目录

在马克·扎克伯格顺风顺水的六年历程中,有一个阴影却始终挥之不去:版权侵犯诉讼。当年哈佛的三个同学控告马克剽窃了他们开设社交网络的创意,据此要求接手Facebook所有的资产和经营权。这桩于现在看来纯属“树大招风”的控告,其实并非无中生有。原告三人指出,当时他们正策划建立一个名为 HarvardConnection(后改名为ConnectU)的校内社交网络,聘用了马克·扎克伯格来编写代码。马克接受这份工作后却迟迟没有开工,结果却抢先推出了theFacebook.com(若干时日后才改名为Facebook)。三名原告在2004年Facebook上线后数周便提出了诉讼,经过旷日持久的几场听证会后,最终在2008年与Facebook庭外和解,接受了Facebook价值六千五百万美元的赔偿金(其中二千万美元为现金,以及一百二十五万份的普通股股份)。

。若不是一次意外的个人相册被黑,外人恐怕也难以得见马克女友的真容:普丽希拉·陈(PriscillaChan),哈佛大学生物系07届毕业生。据哈佛校报的采访报道,马克与普丽希拉的爱情故事缘起于2005年的秋天,简单平实,却令闻者莞尔——当时马克回哈佛向校方正式告知他的退学意图,同时打算招募一些校友去Facebook工作。马克向正巧路过的普丽希拉也提出了邀请,普丽希拉当即点头同意,并将手里的彩虹橡皮糖分了几支给马克,二人一边吃糖果一边在校园中散步,一段持续至今的恋情就此开始了。

关于facebook的两本书回目录


大卫·柯克帕特里克(David Kirkpatrick)在新书《Facebook效应:接连世界公司的内幕》

 

 

 

 

 

 

 

 

 

 

 

 

 

 

 

参考资料回目录

词条信息

idzhang
超级管理员
版本创建者 发短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