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百科网 >> 听,北京的声音,2008秒 >> 历史版本

历史版本1 :听,北京的声音,2008秒 返回词条

听,北京的声音,2008秒

专辑封面专辑封面


 

目录

[显示全部]

简介回目录

《听,北京的声音2008秒》大型音响纪念光盘,整张CD分八个部分,从《北京晨韵》、《北京的脚步》、《鸽哨•校园》、《激情广场》、《午后•雷雨》、《黄昏•古韵•闲情》、《北京夜色》到《奥运来了》,以时间作为轴线表现出普通北京人一天的生活,京剧、琴书、鸽哨、暮鼓晨钟等北京传统文化的代表声音都按照整体篇章的节奏有机串联起来,胡同游三轮车队叮当作响的铃声,王府井夜市上吆喝大王的叫卖声以及景山公园千人大合唱等,从不同角度,传递出北京人不同的生活状态。

制作团队回目录

授权:北京奥组委会

制作: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台

总策划:苏京平

光盘导演:张蓉

参与制作:著名音乐制作人小柯、电影导演贾樟柯、乐评人金兆钧等

 

苏京平苏京平

发行时间回目录

2005.07.13

曲目内容回目录

1.楔子

2.第一幕:北京晨韵

3.第二幕:北京的脚步

4.第三幕:鸽哨•校园

5.第四幕:激情广场

6.第五幕:午后•雷雨

7.第六幕:黄昏•古韵•闲情

8.第七幕:北京夜色

9.第八幕:奥运来了

 

CD背面CD背面

在线播放回目录

暂无

在线介绍回目录

下载地址回目录

创作背景回目录

北京的声音名片

2005年07月13日 00:01:57
本报记者 冯玥

  请闭上眼睛,2008秒

,试着想一想,围绕和伴随在你生活中的,都是什么样的声音?哪些声音带给你愉悦平静,哪些声音让你心浮气躁?儿时记忆中那些让你留恋的声音,是不是有的已经无处追寻?如果让你用纯粹的音响为所居住的城市设计一张“声音名片”,你会使用怎样的声音?如果,给你33分28秒,完全用“声音”来描绘首都北京,你认为哪些声音最具有代表性?
  听听看,在这张名为《听,北京的声音,2008秒》的CD光盘里选择的音响,是否能引起你的共鸣?透过那些声音所“听”到的,和平时“看”到的北京是不是有所不同?声音背后,展示的其实是怎样的人和生活?
  “现实中感受到的声音,比我们设想的要丰富得多”
  “唧-啾,唧-啾啾,唧-啾,唧-啾啾……”鸟儿悠然自得地鸣唱应和。有人走出,“当”搪瓷盘被放在地上,自来水落在盆里激起一串“叮叮咚咚”。一扇院门被“吱扭”地推开。广播里“滴-滴-滴-答―――北京时间6点整”的声音传来。“遛弯呐您”,“上班去啊”北京话随意亲切地打着招呼。“咚-咚-咚”有人在晨练跑步,“乒-乓-乒-乓”乒乓球来回跳跃。“叮铃铃铃”一辆自行车清脆的铃声由远而近。远处有人在哼唱西皮二黄。“布谷-布谷”的鸟叫。
  好像是镜头一转,悠然宁静古朴转入了热火朝天匆匆忙忙。自行车流,“轰轰轰”的汽车马达,公共汽车车门开关,售票员“稍等一会儿,上车跟紧了”“抬脚、抬脚”的声音。
  在这样的静与动之间,北京的一天开始了……
  这是第一幕《北京晨韵》。
  作为这张CD的总策划,北京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台“人生热线”主持人苏京平说,几位主创人员查资料、拜访民俗专家、组织听众讨论。从最初的设想到最后的方案,“前后十易其稿都不止”。
  一个版本是:清早一个住在胡同里的老北京,遛早,调弦,练嗓子。放鸽子、鸽哨飞扬。然后借一只鸽子的眼睛,看北京今天的生活。它飞过校园,聆听孩子们的读书声、欢笑声;它飞过一家正在办喜事的院落,飞过奥运工地,最后落在一处赛场,裁判的哨声,沸腾的人群。
  “我们设想用鸽哨声音作为线索,串起各种其他音响。”苏京平说,可惜,这个想法从技术角度讲,制作起来太困难了。需要把一个话筒带在鸽子身上,这样才可能录下起飞、降落,盘旋和羽翅扇动的各种现实音响,而且还要解决空中气流造成的声音干扰,目前这一切还做不到。
  “除非,”他笑,“可以像法国电影《鸟的迁徙》那样,制造出简易飞行器,录音人员随着鸟一起飞。”
  另外一个想法,找一位现实中有名有姓的人,小时候曾在北京生活,后来远赴海外,现在回来访故。故事从去机场接这位客人的出租车司机开始……“北京的出租车司机能侃不是出了名的吗?可以让他一路介绍。”寻访以前住过的老院子,大槐树,邻居,串起天安门广场的风筝声、王府井小吃街的叫卖声,天坛回音壁……
  这个主意的麻烦是,一时找不到一个这样的人,而如果找人来扮演,又担心总难避免表演痕迹。
  还有一个想法,用北京琴书的韵律,编词来唱,不要解说词。然而,这张CD又是北京奥组委授权,要作为礼物赠送给世界各地的朋友,中文唱词的理解和翻译是一个问题。
  以“豆汁”为主题的时间不够用;以八套“广播体操”为主题的,涉及版权问题,而且北京味不够浓;以“自行车”为主题的,和奥运的关系又不够紧密……
  几轮创意、讨论、否定之后,著名录音师陶经(《孩子王》《霸王别姬》《英雄》《十面埋伏》等电影录音师)的一句话让他们茅塞顿开:“先甭考虑要做成什么样,先出去录。”
  “果然,现实中感受到的声音,比我们设想的要丰富得多。”苏京平说。
  于是,他们采录到的声音素材,几乎是五花八门无所不包。大钟寺的钟、鼓楼的鼓、什刹海夜晚的桨声,锻炼身体的登山、跑步、打拳、踢毽、扭秧歌、抖空竹、跳国标、游泳、健身等等;王府井、大栅栏、秀水街、潘家园的各种吆喝声;书报亭里“晚报,晚报,北京晚报”的叫卖;机场、火车站、出租车、地铁、城铁、公交车上各种脚步、售票、到站报名报时声;天坛故宫雍和宫北海等名胜古迹的解说、脚步声;婴儿出生、婚礼、放风筝、逗蛐蛐等各种市井民风……
  “总共是100多个小时。”光盘导演张蓉说,经过筛选,去掉音质不理想的,再加上有些重新补录,可供选择的素材有30多小时。
  “它是北京的情趣……不知多少次把人们的目光引向遥空”
  “在北京,不论是风和日丽的春天,阵雨初霁的盛夏,碧空如洗的清秋,天寒欲雪的冬日,都可以听到从空中传来央央琅琅之音。它时宏时细,忽远忽近,亦低亦昂,倏疾倏徐,悠扬回荡,恍若钧天妙乐,使人心旷神怡。它是北京的情趣,不知多少次把人们从梦中唤醒,不知多少次把人们的目光引向遥空,又不知多少次给大人和儿童带来了喜悦。”
  王世襄在所著的《北京鸽哨》一书中,曾经这样深情地描述。
  为了录鸽哨的声音,张蓉他们却是大费周折。最先想到的是找信鸽协会,后来才知道“露了多大一怯”。
  “以前,我们从来不知道小小的鸽哨里,有那么多学问和讲究。”出生于70年代的张蓉,和这个年纪的很多人一样,只是偶尔在城市的上空听过鸽哨的声音而已,甚至此前也从来没见过真正的鸽哨,更谈不上了解。
  唐鲁孙曾撰文:“养鸽子名堂很多,他们不叫养鸽子,而叫盘鸽子。24只叫一拨儿,要盘最少两拨儿,飞起来成行列队才壮观好看……盘鸽子的每天早晚两次,必须把鸽子赶上天去围着自己屋子绕,越飞越高名为打盘。鸽子如果不这样训练,脑满肠肥,就成废物了。放鸽子之前,先分拨儿,24只一拨儿,要分拨儿放上去打盘,每拨儿要选几只特别健壮的雄鸽,在尾部绑上‘壶卢’,又叫哨子。壶卢有大小之分,哨子有三联、五联、十三星、十一眼、双鬼连环、众星捧月之别,在天空翩翩,五音交奏,响彻云霄,真可以悦耳陶情。”
  信鸽比的是速度,而只有会盘旋飞的观赏鸽身上,才佩带鸽哨。观赏鸽是中国传统物种,花色品种繁多,同一品种,头、嘴、眼睛、眼皮、颜色、羽毛闪光等又有许多讲究。据说早在3300年前,商代就开始有饲养历史。但是近年城市里的平房越来越少,饲养观赏鸽的人也越来越少。“文革”期间,不少珍稀品种的观赏鸽都灭绝了。到1990年左右,观赏鸽已经从以前400多个品种,下降到了现在的100种左右。
  一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王世襄老人曾提到《东方时空》的片头:“升国旗,多么庄严,接着是壮丽山河、长城。随后从老远飞过来鸽子,等飞近一看,嘿,怎么是美国食用鸽!”
  又要有合适的鸽子,又要能带鸽哨飞,又要保证录音效果的环境,找全了,在现在的北京还真是不太容易。
  经人介绍,张蓉和录音师先是来到了家住东城区的王奉诚老人家里。王老60来岁,是个“玩家”,喜欢鸟,喜欢电器,自己做各种开关。他家的鸽子养在房顶,离马路也比较近,录音环境不好,而且数量太少。
  一番打听之后,他们又找到了在宋庆龄故居做义工的郑永祯。郑师傅酷爱鸽子,退休以后主动来这里养鸽子。他的两个弟弟则喜欢做鸽哨,让哥哥试飞。
  说明来意后,郑师傅表示,行,但是你们要等一段时间。因为这里附近住着一位官员,平时嫌鸽哨扰民,不让带鸽哨,鸽子需要训练。而且鸽哨讲究搭配,高音低音怎么配起来才和谐悦耳,也要多试。
  过了半个多月,郑师傅来电话说:你们来吧。
  清晨,位于后海北沿的宋庆龄故居,一片静谧,正是录音的好环境。录制过程里,通过耳机听到的声音,让张蓉和录音师兴奋不已,禁不住互相挑起了眉毛和大拇指。
  这就是第三幕《鸽哨―――校园》里那一段宁静清平的鸽哨声的由来。
  鸽子“咕噜-咕噜”的低吟,“啪啦-啪啦”翅膀煽动,起飞,纯净悠扬的鸽哨响起,接以校园里孩子们的嬉笑声和稚气的读书声:“北京是我国的首都,是一座美丽的城市。北京有许多又宽又长的柏油马路,大路两旁,绿树成阴……”
  现在,郑永祯在帮着王世襄养鸽子,他们希望,能尽量保存和恢复一些观赏鸽的品种。至少,在2008年奥运会上,能放飞中国特有的观赏鸽,而不是美国肉鸽。希望到那时,北京的天空里,依然还能回旋起鸽哨的声音。
  “我屏住呼吸,生怕漏掉一秒钟”
  做这张CD盘之初,主创人员就确立了要让“声音说话”的原则。
  到电台工作27年以来,应该说苏京平一直是和“声音”打交道。可是他觉得,以前自己对“音响”和“广播”的理解,有不少局限。
  长期以来,在电台节目中,说起声音,基本就是人的说话声。涉及到音响的,主要就是录音报道―――在现实的音响环境中,进行有关人物和事件的报道,主要还是以人的讲述和采访为主,必要时加入音响制作、旁白、解说。
  10多年前,苏京平接触到一位奥地利广播记者。交谈中,苏京平问他:“你认为什么是最好的广播节目?”对方回答:“文字难以记录,或者完全记录不了的。”
  “当时不明白,怎么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呢?”后来,他逐渐了解到,上世纪60年代后,随着录音技术的发展,有一种新的广播节目形式出现,这就是“广播特写”。
  比如,由荷兰国家广播电台制作的一则名为《赶马》的报道。情节非常简单,两个男人赶着一群马,渡过一条湍急的河流,来到马市。但节目中的音响十分丰富:两个男人的吆喝声,鸟鸣声,马的喘息声,马蹄踏在河滩鹅卵石发出的嗒嗒声,马蹄打滑的声音,河水声……而这些音响传递着丰富的信息,组合在一起,就在听者脑海里构成了一幅幅生动的图画。
  广播特写强调以原生态的现实音响为主,展现声音的魅力,让声音本身具有的颜色、温度、明暗、感情等,自己来讲故事。
  再比如,一个名叫《欧洲的钟声》的节目。制作者不遗余力,在欧洲各国采集钟声,希望用钟声来讲述欧洲200多年来的历史。几十分钟的节目,基本就是钟声和由钟声转化出的各种音响,来表现战争与和平的主题。他们通过技术手段,把钟声变形为炮弹爆炸的声音,变成火车疾驰、航天器飞向太空的声音,变成城市里的各种声音。语言解释总共就是20来句话,即使听不懂,也影响不大。
  其实,广播最大的魅力正在于激发听众的想像力。美国作家斯坦?弗雷伯格为了说明广播调动想像力,曾经在节目中虚构了一个只存在于听众头脑中的、世界上最大的冰淇淋―――把密执安湖舀干,灌上巧克力糖浆,接着冰淇淋像雪崩一样直冲下来,还要浇上奶油。最后,加拿大皇家空军在奶油冰淇淋顶上放置一棵巨大的野樱桃树……“好吧,”弗雷伯格说:“在电视上试试吧!”
  苏京平说,对音响的重新认识,完全颠覆了以前我们对广播的理解。“音响,和语言一样,是完全可以独立运用和表达的。那种感觉,有点像作曲家。”
  在自己制作的节目中,苏京平也有意尝试这种方法。
  1994年,苏京平参加了一个走黄河全程的采访。途中,他在每个阶段都注意录下黄河的水声。回来后,他把全长5464公里的黄河,集合成一个5分46秒4的“黄河音响景观”,在节目里放给听众听。
  “放的时候很紧张,”他说,“广播都是按秒算的,这一下5分多钟,全是水声,哗啦啦啦,听众能听到什么呢?会有什么反应?”
  没想到,反馈的电话非常多,都觉得很新颖,纷纷来谈自己想到了什么。一位听众说:“我屏住呼吸,生怕漏掉一秒钟。以前从来没有这种感觉。”
  对声音的感悟和体会,并非盲人的专利。只是很多时候,我们都在犯着“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错误。一般情况下,视觉冲击力、语言、逻辑思维很容易掩盖我们对单纯声音的感悟能力。苏京平觉得,“当这种冰山下的潜能被激发出来时,你会进入一种非常神奇的境界,甚至是进入一种更高的思维形式。”
  遗憾的是,我国的广播节目,在这方面的探索,还非常有限。
  现在过于强调广播的低成本,不花钱。有一个创意、主持人,加一段时间,就可以开播。“但是不是所有的广播都是这样,或者,广播只能这样呢?”苏京平他们希望通过这张CD,做一些尝试。
  “看他们脸上的表情,那种陶醉和开心,让人感动”
  号称京城第一大票房的“集贤成韵”,已经有近30年历史了。94岁高龄的钱亚东老人,每到周一晚上7点,都会准时在自家小院门口,恭候大家。有人曾说,和城墙、胡同一样,曲艺是老北京的精气。张艺谋电影《有话好好说》中,关学曾老先生的一曲北京琴书,曾经让不少年轻观众印象深刻。然而,包括北京琴书在内的不少曲种,在生活中都难得听闻。曲艺不同于京剧的流派纷呈,很多都是单此一脉,一旦失传这一曲种就断了。原有的几十种老北京曲艺,现在还在唱的最多不过十几种。
  来钱老爷子这里的,大都是曲艺爱好者。北京琴书、单弦牌子曲、京韵大鼓、梅花大鼓、西河大鼓、乐亭大鼓、京东大鼓……你来一段,我来一段。票友们在一起切磋唱工,讨论唱词,聊聊曲坛轶事。
  担心话筒录音机的出现,也许会让参加聚会的人不自然,“我们想录他们最原汁原味见面打招呼聊天的情景。”张蓉和录音师事先打听清楚了,平时聚会时,屋子里的人怎么坐,在哪儿唱,院子里的桌子怎么摆放。录音那天下午,他们提前来到小院,进门就把钱老客厅里的吊扇给拆了。
  “呵呵,我们把话筒绑在吊扇上,用胶把电线粘好,再把吊扇装回去,录音机放在偏屋里,人就离开了。”张蓉说。
  等他们再回来时,小院里正唱得热闹。
  带月亮门的小宅院,悠悠的弦板声,尤其是看到座中还有一些和自己岁数差不多的年轻人,张蓉自己很感慨:“那种感觉就是大家一起玩。有人唱,有人和,有人伴奏,很放松,大家一起给你鼓掌。”她说,其实中国民间的好多东西,都是这么玩出来的。
  “日常生活中,我们的感受大都是纷乱,匆匆忙忙叮铃咣啷,难得体会到这种简单纯粹的快乐和满足感。”
  与“集贤成韵”悠然自得的气氛不同,还有一处让她印象深刻的是景山的“激情广场”。
  景山,北京中轴线上的制高点。每逢假日,都汇聚起成百上千普通百姓,大家随心所欲,引吭高歌。歌声此起彼
  伏,排山倒海,人们把这里叫做“激情广场”。
  “那个地方太好玩了!”一年后,再说起来,她还兴奋不已。
  一个周六的早晨,他们一大早就到了景山。刚开始,还只是晨练的人,不一会儿,开始有人唱歌了。渐渐地,歌声越来越多。
  “一路走过去,这边一堆人,那边一堆人,上面亭子里还有好几百人。这边吹口琴,那边是个民乐队,这里唱英文歌,那里唱革命歌曲,再那边还有专唱蒙古族歌的……有个侯老师,教发声,几百人一起跟着唱‘咪依依―――玛啊啊―――’太壮观了!”
  来这里唱歌的人,不少家住得很远,他们中午也不回家,自己带点吃的,下午接着唱。那里好像有种神奇的气场和感染力,每一个人都很投入,互相鼓舞,为彼此喝彩。
  “看他们脸上的表情,那种陶醉和开心,让人感动。在他们的歌声里,你也能感觉到这种情绪,虽然他们的歌声未必专业或完美。”张蓉自己并不是北京人,读大学之后留在这里工作,她周围的朋友也大都如此。对这个城市,她总有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而这次制作CD的过程,她觉得自己对这个城市和生活在这里的人,有了不一样的认识。
  “以前看到的,好像只是大桥的上面、高楼的外观、马路的中央。如果你有机会仔细看看大桥底下马路背后时,你会发现好多有意思的人和事。他们的生活和我们平时接触的,可能完全不一样,不是只有你这个样子才是生活。”
  苏京平则是地道的老北京。谈及最初策划时的想法,他说,听光盘的无非两种人,到过北京的,和没到过北京的。对于那些熟悉这里的人,“希望这些声音能让他们觉得心有戚戚,因为这才是北京心跳的声音。”而对那些从未到过北京的人,他希望,听了以后能有种向往,原来北京有这么多好听的动静啊。
  “从声音上讲,原来的秀水再也没有了”
  采访中,我有意识地问了不少身边的朋友:说起“北京的声音”,最先想到的是什么?
  得票最多的回答是:汽车声,或者工地声。
  这大概就是现实吧?研究京味文化的民俗学家徐城北在听了这张CD后,指出采用的那段京剧《霸王别姬》,唱功实在是太一般了。有意思的是,他立即接着说:“不过现实如此,现在北京大多数演出,就是这个水平。”
  主创人员说,最让他们在制作中费神的,是《北京的脚步》这一幕。这一幕意在表现当代的北京节奏。
  奥运工地的工哨、搅拌车和电钻的轰鸣,上班族匆忙的脚步,电脑键盘的敲击,此起彼伏以及转接中的电话铃声,还有火车进站、机场广播、飞机起飞……可能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声音,但是这些工业的声音、汽车的声音,机械的声音,更多时候是一种噪音。“不好听,而且彼此之间很难找到关系,没有主题音响,没法表现。”这很让张蓉这个导演犯难。
  最后妥协的办法是,和别的章节音响为主、音乐只是辅助铺垫的做法不同,这一幕以音乐作主体。在著名音乐人小柯专门谱写的一段节奏强劲、现代感十足的曲子中,把这些音响作为元素,穿插其间。
  声音,一方面反映现实,另一方面,也可作为历史民俗档案留存。
  比如,现代人已经很难想像,旧时,老北京卖冰糖葫芦的吆喝声,各城区都有所不同。东南城前三门包括前门、崇文门(哈德门)、宣武门(顺治门)一带,原来是穷人区,多数人家没有院子,用不着拉长音费大力气吆喝,所以吆喝起来的特点是“干、艮、倔、臧”。而天安门以西以及西城区一带,这里富人多,家里多半是套院,太太小姐们住在三层院子的最里层,一听到卖冰糖葫芦的吆喝,会使唤下人去买,造成这一带的吆喝悠扬悦耳,韵味十足。
  在这张CD的采访制作过程中,正好赶上老秀水街的拆迁。
  秀水街里的侃价声,大概可以看做是老北京吆喝文化式微之后,新出现的替代吧。一个卖货的小姑娘,可能能讲英语俄语日语韩国话好多种语言,同时掺杂的是老外们操着世界各地口音的中国话。还有那种熙熙攘攘,热热闹闹的环境音响,都别具特色。
  “我们录到的是秀水最后一声叫卖。”张蓉和苏京平这么说。
  “怎么讲?秀水市场不是还在吗?”
  “从声音上讲,原来的秀水再也没有了。”
  他们告诉我,过去的秀水街,是一条狭长的露天走廊,声音不易扩散,回响效果强,一个话筒就可以采集到360度的音响。这和现在大商厦型的新秀水市场所制造的声音感觉,完全不一样。
  “整个北京都很难再找到那样热火朝天的音响了。”苏京平说。
  有的声音,美妙和复杂到人无法驾驭,无法表现。比如大钟寺的钟声。
  张蓉清楚地记得,他们凌晨3点就出发了。因为从技术上讲,声音录的时候必须干净,后期可以往里面加东西,但是如果录的时候不干净,后期是去不掉的。那是5月份,早上5点多的时候,鸟就已经叽叽喳喳叫个不停,到了6点钟,城市噪音一下就全起来了。“人耳朵听着可能还不觉得,但拿话筒试音的时候,特别明显。”她说。
  到那儿的时候,天刚刚亮。钟很大,话筒放在哪里合适?放在钟里面、外面,还是屋子外面,都有不同的效果。钟唇和钟身发出的声音也不一样。以人耳来听,是要钟声传出一段距离去才好听,但总不能到马路边上去录啊。吊着的钟槌撞击时,总有铁锁链摩擦的声音。没办法,只能把钟槌卸下来,几个人抱着直接去撞钟,但是又发现力度难以掌握,出来的声音也不一样……
  还有一次,在景山周围的胡同里,张蓉他们等着录一队三轮车经过时车上“叮当-叮当”的铜铃声。时间还没到,这时正是下午,胡同里非常安静,一只小猫“喵喵”叫着。有人踢蹋着拖鞋走过。风吹过树叶。
  “那种感觉实在太好了!”他们很想把这些声音记录下来,但是办不到。“站在树下听到的风声,录出来就像白噪声(电视机信号不好时的雪花噪音)。”
  总有一些美,是无法复制和模拟的,我们只能在现实中体会,消失了,就再也没有。声音,亦如此。
  对外,北京总算有了一张“声音名片”;对内呢?北京的居民们在生活中,能够亲耳听到这些让人“心有戚戚”的声音吗?能听多久?
 

北京声音记录者

新京报  

受访者:

 

苏京平苏京平


  

 

 

 

 

 

 

 

苏京平,60岁,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主持人,《听,北京的声音,2008秒》总策划
采访时间:
2010年11月15日下午
采访地点:
北京人民广播电台节目制作中心

 

岳春生岳春生

 

 

 

 

 

 

 

 

 

岳春生在录制北京街头下棋的声音。他从2003年起开始录北京的各种声音,并自配解说。

受访者:

 

张杰张杰


 

 

 

 

 

 

 

 

  张杰,30岁,首都博物馆陈列设计部副主任
  采访时间:
  2010年11月11日下午 采访地点:首都博物馆

 如果说上一期北京地理采访的三位声音工作者是致力于改造北京的城市声音环境,那么在本期报道中,记者走访的3位为北京声音付出努力的人则是北京各种声音的记录者和研究者,他们或是专业的播音工作者,或是寻常的退休北京老人,或是北京文化的研究者,但他们共同的特点是热爱北京,并寄希望于通过声音记录、传达北京独有的地域特点与文化。

  2008秒北京声音为奥运献礼

  你当时怎么想到要录制“北京的声音”?

  苏京平:北京申奥成功后,我们想让广播也给2008献上一份厚礼。对我们来说,这份礼物莫过于打造一张有特色的北京声音名片,让不了解北京的朋友根据声音名片提供的信息在北京寻找它们。于是从2004年起,我们录制了CD《听,北京的声音,2008秒》,历时一年左右,共录了100多个小时的声音,最后浓缩成2008秒,以一天的时间为线索,分《北京晨韵》、《北京的脚步》、《鸽哨 校园》、《激情广场》、《午后 雷雨》、《黄昏 古韵 闲情》、《北京夜色》、《奥运来了》八个部分。这张CD最后由奥组委作为国礼送给了外国友人。 

  在这之前你有制作类似声音作品的经验吗?

  苏京平:国际上把这种声音制作叫做“广播特写”,我本人对音响非常感兴趣。我曾录下黄河全程5464公里的声音,把它浓缩成5分46秒4的“黄河音响微缩景观”,在广播中播出,有观众打来电话说他听时屏住了呼吸,生怕漏掉一秒钟。这些给我提供了经验。北京有各种各样的声音来源,这也为录制北京声音提供了可能。人们掌握信息大约只有三成来自听觉,要想做出有特色的北京声音得下大工夫。 

  听说你还请来一些盲人和外国人提建议?

  苏京平:对,盲人朋友是电台最忠实的听众,他们对声音非常敏感。我问盲人朋友,什么声音最能代表北京。有的说胡同吆喝,有的说走过不同地面的脚步声,有的说鸽哨,说了百十种。后来我录了鸽哨先给他们听,好多人听了说不对,鸽哨并不是简单的嗡嗡声,它们是有高低音搭配的,有交响乐的效果。鸽子低飞时还有扇动翅膀的声音,鸽子腾飞前还有咕咕叫声,飞起时呼啦散开、在空中盘旋也有声音,它们还飞到不同场所,各种声音糅合,声音之间是有联系的。

  我们还请了些外国人到后海等地体验,讲述不同的声音感悟。他们建议我们做胡同和四合院和戏曲的声音。本来我们还做了一段有关豆汁的声音,外国人说全世界都没有这么难喝的东西,他们喝时发出难以接受的声音,还有的开怀大笑。后来他们说,北京很多东西都是这个味,开始难喝,但越喝越有味儿。可惜因时间原因,这个声音没有采用。 

  录音方案是怎么确定的?

  苏京平:我们征求了专业录音师等在内的很多人的意见,设想过十多个方案,比如把录音设备放到鸽子翅膀上,以鸽子一天的旅行为线索,等于在空中给北京城做一次扫描。但以现有设备条件还不能完成。我们还想过以八套广播体操、或自行车为主题等,但都因种种原因舍弃。平时采访录音的方式是完不成这次工作的。 

  这张CD不只是记录现实声音,在后期也下了工夫?

  苏京平:在具体录制时,我们发现有些声音不管怎么录,都不如在现场好听,比如景山公园唱歌的人,有唱草原歌曲的,有唱陕北风的,有唱俄罗斯歌曲的,和谐之中有冲突,要想表现这些,就要有艺术加工。像在《北京夜色》中把摇滚乐的节拍和京剧锣鼓点形成一个节奏,在《鸽哨 校园》中把鸽哨声和孩子们的朗读声编排成一个旋律,表现出两种声音、两种文化由冲突到和谐,表达出自由、开放的心境。

  我们期望组合出来的音响带有主观色彩,可以表达出命运感、社会性、生活化、人情味儿、时代特色和广播特色,这时音响也就变成了语言,排列起来就组成了句子和章节,有了叙事能力。我们当初想做纯音响,不带人声,全凭听者感受,但后来想到,有人会以为这是北京消失了的声音,所以最后还是加上了解说。 

  你认为北京的声音与其他城市有什么不同?

  苏京平:北京的声音有它的地域文化特点:古朴、自然,充满京味儿,也就是人情味儿。北京人说话嘴皮子都很放松,在天子脚下,北京人都爱称爷,拉板车的都叫板爷。北京人还把干事叫玩儿,玩儿得好的就成了玩儿家。这种京味儿特点是皇家、大院和民间的融合。 

  你认为最具代表性的北京声音是什么?

  苏京平:鸽哨。鸽哨声不只北京有,但北京的最有特点。鸽子掠过故宫、景山、昆明湖、胡同时的感觉都不一样。养鸽子是北京文化的体现,鸽哨声紧密联系着皇宫、大院、胡同和玩鸽子的人。

  自制一个城市声音仓库

  受访者:岳春生,68岁,退休教师、北京声音收集者

  采访时间:2010年11月14日下午 采访地点:岳春生住所

  你为什么会想录下各种声音?

  岳春生:我2002年退休,2003年我老伴得重病住院,我陪床时想把老伴的声音录下来。我儿子给我买了台录音机,说是叫采访机。我就用它录下了老伴和我说话的声音,这些声音也是她最后的声音。当时还是非典时期,我老伴儿住的医院是收治非典病人的重点医院,我还录了许多非典时期的声音。后来我就开始记录各种北京声音。 

  你一般都录制什么内容?

  岳春生:我总共用了四个录音机,录了235盘磁带,录音大约长三万分钟。我录的内容主要包括三方面:个人和亲情的声音、社会的声音、自然的声音。

  个人和亲情的声音主要包括和亲人聊天的声音,我参加演出、体育比赛等活动的声音,像曲艺、话剧、舞蹈、音乐等。我还录过一些很珍贵的声音,如马季的单口相声,这是很少见的。北京奥运会之前的“好运北京”系列赛我几乎都去了。有一次我去五棵松体育馆看比赛,坐在最后一排边录音边解说,就像现场直播一样。保安还以为我拿的是对讲机呢,就一直盯着我。比赛结束了,我又对着录音机说话,这个保安还站在我后面不走,我就说,我这是在录音呢。

  有关社会的声音内容几乎无所不有,有地铁、公交声,市井嘈杂声,电视、电台声音。我家前面是一所学校,学校大喇叭发出的声音、学生走过我家窗前说老师的悄悄话我也录了下来,但主要还是叫卖声。

  我从非典之后开始录叫卖声,现在很少有人关注新的叫卖声。据我统计,现在新的叫卖声有七八十种,有些老的叫卖声还以新面貌出现。我录叫卖声有时也做解说,比如介绍一下叫卖人的年龄、动作、用具,记得以前南锣鼓巷有个自由市场,早市上叫卖的人很多,我遇到了一个卖拔罐的南方人,就跟着他录音。我当时对着录音机小声说这人什么样,听口音是哪儿的人。谁知他听见了,就对我说,你别报了,我马上就走。他以为我是城管呢。

  我录的所有声音就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城市声音仓库。 

  你对叫卖声这么关注,那你认为新旧叫卖声有哪些异同?

  岳春生:首先新叫卖声对旧的是有继承的,像吆喝“磨剪子咧抢菜刀”从旋律到内容都没什么变化,吆喝时还使用以前的震惊闺。现在的叫卖也继承了以前的宗旨和精神:便民服务,送货上门。

  不同就是叫卖的内容和形式发生了变化:过去吆喝都是收碎玻璃、收牙膏皮、修雨伞,现在成了收家用电器、修热水器,叫卖的内容更丰富;过去的叫卖京味儿十足,现在的叫卖则是九腔十八调,京腔已经很少了;过去老北京叫卖有“固话形式”,现在则很随意,没有固定腔调了。而且现在许多叫卖的都是早晨气足,中午差些,到晚上基本是凑合了;现在的叫卖用电喇叭的多,用响器的很少了。 

  要是遇到别人不让你录怎么办呢?

  岳春生:我录音的方式有很多,遇到不让录的就用隐蔽式的:我双手抱在胸前,拿录音机的手藏在腋下。有时还要略施小计:有的剧院不让带录音设备,我就把录音机放在兜里,他们会以为是手机或收音机,蒙混过关;有施小恩小惠的:比如有卖酱豆腐的不让录,我就说买你点酱豆腐让录不,他就说买东西成;有跟踪录音的,像胡同里有卖东西的吆喝,我就一直跟着他录音,看看他通过胡同要吆喝多少声。 

  记录北京声音有什么意义?

  岳春生:声音的本质是生命,关注声音就是关注人。现在的胡同已经没有以前的韵味了,过去胡同里从早到晚声音不断,充满人情味。声音的变化折射出人际关系的变化。

  我认为录音有趣、又有用,通过录音我也交了很多朋友,同时我也给人们留存了一些声音资料。随着录音的积累,我也开始对声音尤其是叫卖声产生了思考,这涉及到文化、风俗、政治、经济等领域,我也因此看了很多书,如广告史、经济史、戏曲史等。 

  你觉得最具代表性的北京声音是什么?

  岳春生:老北京的要属叫卖声,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卖小金鱼的,他们会喊“哎——大、小——卖小金鱼嘞”,有的还会加一句“蛤蟆骨朵大鲜螺丝嘞”,非常有京韵味儿。其次是卖豆汁的叫卖声。而新北京最有代表性的是京胡,用京胡演奏西皮、二黄时就能让人想到紫禁城和灰砖灰瓦的胡同。

  去博物馆体验都市发声

  首博的首个北京声音展览都 展览了哪些声音?

  张杰:2006年5月1日起,首博进行了一个名为《都市发声:北京的声音》的声音展览。这应该也是第一个在中国博物馆界展出的声音装置。这是2005年由英国大使馆文化教育处组织策划的,他们邀请了一些现代艺术家用声音装置来记录北京、上海、广州、重庆等中国城市的声音,最后在各地的文化机构展示。但首博并没有参与录音,录制北京声音的是三位外国现代艺术家,他们从2005年秋天开始录音,录制过程中也有一些北京市民参与。

  我认为展出的录音可以归为公园、寺庙、交通、街巷等几大类,包括景山公园老年合唱团的声音、寺庙里的佛教音乐、京剧、北京站报时等。 

  你怎么评价这些北京的声音?

  张杰:从效果来说,都是很真实的现场声音,表现出了北京的地域特色,如他们录了电报大楼播放的“东方红”这样很有政治性的声音,他们录的有些声音如一号线地铁报站时会说首末车时间,现在已经没了。 

  这种声音的展览是怎样展出的,参观的观众多吗?

  张杰:当时这项展览是在首博地下一层的竹林庭院进行的,我们把mp3和音响组合的发声装置放置到竹林中,循环播放声音。当时来看展览的人很多,以家庭为主,很多都是老人带着小孩来看,像抖空竹的声音、鸽哨的声音很多小孩都不知道,老人就会给他们讲解。那是公共空间,不需要买票。 

  有报道说首博计划用3年收集各类北京声音,最终举办一个北京声音展。这个计划完成了吗?

  张杰:2006年收集北京声音的计划只是一个构想,最终没能完全实现。而展览由于时间和场地原因也没能举行。其实,从2007年到2009年我们承担了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北京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对首批48项非遗进行保护方法的调查和研究。这48项非遗包括民间音乐、传统戏剧、曲艺等九大类,涉及到声音收集的有表演类和花会类,表演类有京剧、昆曲等,花会类有妙峰山金顶花会、昌平的花钹大鼓等。

  我们用DV同时采集影音资料。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是生活中的东西,所以有些拍摄很随机,比如他们正在练功时去拍,还会随机加些采访,这都不是事先策划好的。当然,有些内容也得找机会拍,比如昌平小汤山镇后牛坊村的花钹大鼓是在延庆龙舟节时拍的。目前影音数据库建设正在进行,暂存于首都博物馆内网的非遗板块。 

  今年首博在北京声音方面有展出吗?

  张杰:2010年6月12日,是我国第五个文化遗产日,我们和文化部共同主办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成果展,很多非遗展板上都有发声装置,拿着播放器点一下展板上的标志,播放器就会发出声音。在北京展区中,我们从《都市发声:北京的声音》中挑选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关的19种声音做成了一个北京声音系列,时长约20分钟,观众可以用耳机来听这些北京的声音。 

  你认为最具代表性的北京声音是什么?

  张杰:从传统生活味道上讲应该是鸽哨和吆喝声,从现代生活味道上讲应该是电报大楼报时的声音。

  本版采写 本报记者 孔悦 本版摄影 本报记者 尹亚飞

广播之友:《听北京的声音2008秒》

主持人:各位收音机前的听众朋友大家好,欢迎您收听今天的广播之友节目,我是刘迎,要说起咱们的北京城我相信收音机前的大部分人都能说上几天几夜,因为咱们就生活在北京,北京的山北京的水,北京的胡同那是再熟悉不过的地方了,但是要让您换个角度说北京,说说北京的声音,北京的声音在您的脑子里又会有哪些呢?我们北京电台新闻广播用了将近两年的时间干了一件大事,录制了一盘时长2008秒的CD《听北京的声音2008秒》,这盘CD中汇集了很多最能代表北京的声音,用这些充满感情自然动听的声音来讲述北京的历史北京的变迁北京的发展,今天有让我们换个角度来了解北京,您在今天的节目中不但能听到一些精彩的片断,同时这些光盘的主创人员也会给我们讲述一些录制背后的故事。那这之后呢是体育广播副台长要和听众朋友就节目设置上的一些问题交换意见。

  经过两年的精心筹划制作,由北京奥组委授权,北京电台广播制作的听北京的声音大型音响纪念光盘在国际奥林匹克日到来之际正式推出了,在本周三,广播举行了光盘的赏听会既首发仪式。

  “开启纪念光盘,共同走向北京的声音,倒计时3、2、1”。

  整张CD包括8个部分,大家现在听到的是第一部北京清运,用清脆的车铃声展示清晨的北京。第二幕北京的脚步,热火朝天的奥运场馆,用音响勾勒出北京繁忙、坚实而欢畅的脚步。第三幕是歌唱校园,第四幕是激情广场、第五幕是午后雷雨,第六幕是黄昏,第七幕是北京夜色,这五幕力图用音响勾勒出一副现代北京城的素描,第八幕是最后一幕是奥运来了,用不同的语言传递一个共同的声音,更快、更高、更强,表现北京对世界文化的开放姿态,升温人文奥运的主题。

  主持人:北京奥组委新闻宣传部副部长表示,奥组委将把这盘制作精美的纪念光盘作为指定礼品送给国际友人。在赏听会上这张光盘还得到了与会专家的一致肯定,著名民俗学家表示听完这张光盘他感到了一种由衷的震撼。著名电视录音师说他在唱片中看到了广播人的智慧。这张获得了各位业内专家一致肯定的光盘也是浸透了参与这次创作的各位主创人员的心血,我们今天请来了这张光盘的主要创作者,光盘的总策划新闻广播的主持人。

  嘉宾:各位好,听北京的声音听我们的声音。
  主持人:总导演新闻广播的张溶。
  嘉宾:大家好我是张溶。
  主持人:张溶您统计过没有这张CD上边收入了多少种声音?
  嘉宾:这个太难统计,我只能说我录了多少,我大概录了有一个小时的声音,从中间甄选出了2008秒。
  主持人:我知道苏老师是改了这个稿子有十几稿?
  嘉宾:我至少改了11期稿,在我以前虽然也搞过大型文化策划,像这种的策划还只是第一次。
  
  主持人:确实在发布会上李杰台长也谈起了新闻广播为什么投入这么大的人力、物力、财力、精力去做这样一件事,我们先听听李杰台长她是怎么说的?

  嘉宾:2008年一天天的临近了我们希望为2008的北京奥运会做一些事情,这个反映原生态的光盘表达北京这个城市特别独特,特别有魅力。它值得我们这样去做,而且它的这种内涵足以让我们有更多的事情好做。北京应该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它,去认识它,应该让全世界的目光都投向到北京。

  主持人:从刚才李杰台长的这段录音中我们也能够了解到作为新闻广播台领导,她投入这样一件事的一些真实的想法,据我了解这样的想法产生由于北京电台策划中心的一个无意的说法。

  嘉宾:对,他们就提议说你们做一个2008秒的节目,当这个概念一出现了以后,我们就突然有了想象力,其实这就像火柴擦了一下子,点燃了。

  主持人:这个提出来了,但是具体怎么去实施的呢?

  嘉宾:当我们自己给自己提出这样一个难题的时候,就突然发现其实我们是把自己给架在那了,因为我们没有任何可以借鉴的前车之鉴。

  主持人:你们最初一步做的是什么工作?

  嘉宾:收集资料、研讨,我们请了一些声音方面的专家来座谈,我们请了外国人,盲人,不同年龄、性别、职业的人,分组做讨论。我们有很多想法、构思,但是发现你想象中的声音和实际中录到的声音和听到的声音是两回事。所以我们讨论过很多次之后我们决定先出去录,录回来后再来听,再重新调整。这是需要寻找,需要发现。

  主持人:在寻找的时候有一些灵感产生。

  嘉宾:对,因为我们一开始反复的跟大家交流的是我们不是在传统的录音报道,我们这都市是什么呢?我们最初只是罗列北京的声音,后来我们又在分析,不停的讨论,这到底是一个广播节目还是一张CD?因为广播节目和CD有非常大的区别,广播节目是一次性收听的结果,但是CD是一个反复收听的结果。我们把他这个东西定义为音响CD,我们这张CD的主旨并不完全是说我要印证北京现在现有的所有的东西,而是说想通过这种载体,向别人展现北京所有的东西,给那些没有来过北京或者渴望来北京的人展现出新的天地。

  主持人:所以说咱们这方面投入也挺大的,请了录音师还有音乐的创作人?

  嘉宾:我们的定位就是要求我们用最好的音响质量,要高精尖的技术尽可能完美的把它体现出来。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因为广播和影视相比,广播其实是一个语言音乐音响,但是这张CD不是音乐它是音响CD,那么音响需要给人在听觉上构成一种空间感和造型感,所以我们这次请了电影的录音师。

  主持人:也就是说咱们整个CD的所有音响的录制并不是咱们广播人所惯用的采访机了?

  嘉宾:对,我们灌制的现场和拍摄电影现场是一样的。

  主持人:确实这是一张非常值得听的北京的声音名片。

  嘉宾:无论你在北京生活过还是你没有在北京生活过,你可以随着那一种丰富的音响调动起你过去生活的经历,也许你会畅想一些什么,他有一种独到的东西,它会让你感觉到北京人的情感,北京人的这种品格转化成为一种文化的品格,你可以看到这一切。

  主持人:听众朋友,为配合这张光盘的推出,北京新闻广播在6月22号开始到7月17号在每周三、四、五下午16:25分到16:40分的文明之光与奥运同行节目中和每周六日的21:10到22:00的听北京的声音特别节目中会以光盘的内容为线索讲述光盘中采集的每一段声音背后的故事,同时新闻广播还将在节目中继续向广大听众征集那些听众认为最能代表北京的声音。这张光盘将在7月13号以全国同步直播的方式正式推出,到时候我们在一起用一种新的方式来感受北京。

  接下来我们一起关注近期我们的听众对我们电台的反映,近期郭建和赵景生两位听众对体育广播的节目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建议,郭建朋友认为体育广播普及赛场常识迫在眉睫,他的来信是这么写的:不久前在北京举办的国际水平的台球比赛,我一连看了三场转播,但是惭愧的说从始至终我都是迷迷胡胡的观战,没看出啥门道,只是凑个热闹,据我了解就是那些花钱去现场观看比赛的观众当中也有相当一部分人是外行,他们在不该叫好的时候胡乱叫好,在不该鼓掌的时候胡乱鼓掌,造成的影响很不好。由此我有一个想法,体育广播的“奔向2008北京奥运倒计时”栏目应该开设一档赛场课堂节目,向听众宣传普及奥运会上各个比赛项目的常识,从现在起为把北京市民培养成内行观众文明观众尽一份力。

  赵景生朋友建议体育广播开辟赛场礼仪内容,他还给了很多具体的建议。针对听众朋友的这些要求,体育广播副台长是这样说的:

  副台长:首先感谢听众对体育广播的关注,应该说体育广播从今年调整节目以来,按照市场的需求,按照听众的需求,做了许多的调整,像我们最近就把10:30乐坊改造成了赛场辞典,这个周一到周五每天在10:30播出,这个节目就是专门为体育爱好者专门设计的知识服务类的节目。另外像关于赛场文明礼仪的内容的涉及,我们在2008节目里,但是可能是随时做的一些节目比较多,行程系列的现在看来做的可能还不太到位,我们会慢慢加强它的力度。有可能我们会设立栏目形成系列,那它在节目中的比例会再加大一些。

  主持人:好了听众朋友,现在北京的听评月正在开展当中,我们非常欢迎您也把对北京电台的意见、建议写下来告诉我们。

 



影响力回目录

《听,北京的声音,2008秒》音响光盘昨晚成功首播7.1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www.bjradio.com.cn
2005-7-15 16:34:57
北京新闻广播7•13特别节目——“《听,北京的声音,2008秒》音响光盘”昨晚成功首播
由北京新闻广播制作的“《听,北京的声音,2008秒》音响光盘”在昨晚九点到十一点的节目中进行了全球同步首播。这次特别节目北京新闻广播在外语广播和技术中心的大力支持下,成功联系到福建人民广播电台、广东电台卫星广播等十三家省级台,以及纽约中国广播网、加拿大华侨之声电台、澳大利亚3CW中文电台等几家境外媒体。节目在听众引起了强烈反响,不断有听众发来热情洋溢的短信:“用北京的声音来联系全世界的友情.这是北京伟大!也是中国的伟大!我为北京而自豪!为中国而自豪! ”“中国人的热情,中国人对生活,对生命的热爱,中国北京独特的情致,独具的韵味.听,北京的声音.听,中国的交响! ”“好创意好制作”“将如此多的平凡的声音元素组合在一起,如织锦帛,听者迷醉,如聆交响”。
自北京新闻广播制作的“《听,北京的声音,2008秒》音响光盘” 6月22日问世以来,引起各界广泛关注。新华社、中国新闻社、北京日报、北京晚报、北京青年报、北京娱乐信报等媒体在第一时间对这张光盘的推出给予了报道,《人民日报》以《让世界倾听——北京的声音》为题进行了重点报道,《北京广播电视报》先后两次分别以一个半版和一个整版对光盘制作的台前幕后做了详尽的报道。中国青年报的《冰点》栏目则用了整整一版对这张光盘内在的人文意义进行了深入探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的《娱乐新干线》、栏目也都对主创人员进行了专访。中央电视台的《社会记录》栏目在看到相关报道后更是主动与我们取得联系,专门制作了一期特别节目《把耳朵叫醒》,北京电视台对外节目部对昨晚的节目进行了全程拍摄。同时,新浪网、搜狐网、TOM网、中国网、中国新闻网、网易、北京网等多家网络媒体也对此事给予了广泛关注。

评价回目录

《听,北京的声音,2008秒》中的缺憾
“第六幕,黄昏、古韵、闲情。北京的黄昏妩媚而多姿,一群传统戏剧的爱好者,在北京一个普通的四合院里,开始了每星期一次的聚会。悠扬的琴书飘扬在青砖灰瓦间,和着三弦儿、铃鼓、胡琴引得阵阵击掌叫好,那颤悠悠的调门儿……”
这是《听,北京的声音,2008秒》中的一段解说词。个人以为,其中有几处不准确之处湮没了其中的文化内涵。
首先,在解说词中混淆了戏剧和曲艺。可能在一般人眼中,戏曲和曲艺似乎是一回事,可实际上,戏曲是归在戏剧门类里的,而曲艺则是单独的一个艺术门类。简而言之两者的区别,在戏剧之中,表演者是以剧中人的身份出现的;而在曲艺之中,表演者是以第三人(讲故事人)的身份出现的,在情节需要的时候,表演者可以模拟人物,但也一定要跳出人物。换句话说,戏剧是演故事,而曲艺是讲故事。将这两者混淆实属不应该。
从后面辑录的章学楷先生的单弦《陈州放粮》片段来看,那段音响应该是在曲艺票房中采录的,而非解说词中所说的“戏剧爱好者”的聚会。
第二、“爱好者”一词似乎不是很准确,如果改成“票友”则更能体现出其中的文化内涵。据我所知,他们的音响应该是采自“集贤承韵”子弟八角鼓票房的。“集贤承韵”是目前北京最有名曲艺票房之一。“票房”一词就产生于清乾隆年间的北京,是八角鼓子弟票友的专利,最初是专唱“岔曲”的,由皇帝颁发“龙票”,上至王公大臣、下至普通的八旗子弟,都可以在同一间票房里面过排演唱,这些人称作“票友”。“票房”“票友”的称呼被戏曲界拿过去则是后来的事情了。
第三、“琴书”一词使用有误。这个词在这里我没有太弄明白指的是什么,可能有两方面的理解:一个狭义的专指“北京琴书”,二是广义的称呼。
“北京琴书”虽然冠以“北京”的称呼,虽然演唱是也讲北京话,可那并不是北京土生土长的曲种。北京的曲艺大致有三种来源。一种是来自乡村(主要是河北),到北京后在唱词和语音方面进行改良,京韵大鼓、北京琴书等属于此类,它们并不是北京的地方曲种;第二种是来自北京城民间的小调,这一部分后来多半被单弦吸纳在内,基本上没有单独的流传;再一种是来自八角鼓票房之中,岔曲、单弦、北板大鼓等属于此类,这一类才是北京的地方特产。由于八旗子弟普遍受过良好的教育,所以这一类也是文化含量最高的。也就是说,真正体现北京特色的是岔曲单弦,而不是北京琴书。
倘若是广义的一“琴书”一词指代票房中的声音,则更讲不出道理了,琴书不生于票房,在票房中也很少有人演唱琴书。
解说词中“琴书”一词,不准确又缺少内涵,倘若改成“曲调”“乐曲”就没有这些争议了。
第四、“铃鼓”的称呼错误。在票房中,演唱岔曲、单弦的人手持的乐器叫做八角鼓,而绝对不是铃鼓。
八角鼓是满族的传统乐器,八角鼓由铜制成,呈正八边形,单面蒙蟒皮。侧面有八面鼓墙,其中七面上开小窗,各安放两面小铜镲和一个小铜片,剩余的一面鼓墙上面有一个小铜柱,下垫三块铜片。底下有两条穗子。正八边形象征八旗,单面蒙蟒皮象征内外蒙古(鼓),铜柱称作“独把干戈”,七面鼓墙上的二十一个铜片,加上“独把干戈”下面垫的三个铜片,共二十四枚,象征满、蒙、汉八旗二十四“固山”,两条穗子象征“麦秀双穗丰收年景”。看似简单的一个手持乐器都有这么多的含义在里面。
铃鼓则是西北维吾尔等少数民族的传统乐器,因鼓上面有一圈铃铛而得名,跟北京票房里使用的八角鼓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最后就是“胡琴”的问题。其实子弟票房中的伴奏是很少使用胡琴的,即便用也要使用四胡。而在光盘英文版中却说成了“二胡”,有待斟酌。
其实我承认,新闻广播的这张光盘制作得非常成功,瑕不掩瑜。我只是希望如果在成品前对解说词句再斟酌一下,尽可能的避免这些问题,那么它就更加完美了。

词条信息

罗希2110
秀才
版本创建者 发短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