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百科网 >> 中国新闻周刊北京奥运会经典报道 >> 历史版本

历史版本1 :中国新闻周刊北京奥运会经典报道 返回词条

《中国新闻周刊》《中国新闻周刊》

《中国新闻周刊》
中文名: 《中国新闻周刊》
英文名: China Newsweek
类别: 周刊
语种: 中文
主办单位: 中国新闻社
主编: 《中国新闻周刊》杂志社
创刊时间: 2000年1月1日
出版周期: 一周一刊
国内刊号: CN 11-5313/G2
国际刊号: ISSN 1673-1735
邮发代号: 2-837
《中国新闻周刊》 - 刊物简介

《中国新闻周刊》2010年11月15日 总第492期
创刊于1999年9月、2000年1月1日正式出版发行的《中国新闻周刊》由中国新闻社主办,定位于新闻时政杂志,以国内、国际重大新闻报道为主,旨在构建中国权威时政传媒,与进步中国同步。
“富有深度、涉猎广泛,重点挖掘新闻背景和内涵”。作为当下有影响力的时政杂志,《中国新闻周刊》既有新闻权威性,又富有知识和趣味性,以提供国内、国际重大新闻为主,注重挖掘独家新闻,作深入分析报道。内容涵盖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体育、时尚、娱乐等领域。每周一出版。强调独立调查的原则,贡献有影响的原创报道,被公认为中国新锐权威的时政周刊。现在,新闻周刊是国内唯一能确定到达中央高层的市场化运作的新闻期刊,是国内唯一能够进入全国人大、政协“两会”的杂志,是国内唯一一份外国驻华及中国驻外大部分使领馆订阅的杂志。发行超过150个城市。
该杂志是中国国际航空公司、法国航空公司和美国联合航空公司以及德国汉莎航空公司公务舱指定阅读刊物。

参考资料:

http://baike.baidu.com/view/375001.htm

目录

[显示全部]

郭晶晶稳定 自我突破回目录

《中国新闻周刊》文章:郭晶晶稳定 自我突破
2008-08-25 14:16:54 来源: 中国新闻网(北京)   网友评论 0 条 进入论坛

8月17日,中国选手郭晶晶在北京奥运会女子3米板跳水决赛中获得金牌。图为郭晶晶出水后冲凉。     中新社发 杜洋 摄8月17日,中国选手郭晶晶在北京奥运会女子3米板跳水决赛中获得金牌。图为郭晶晶出水后冲凉。 中新社发 杜洋 摄

8月17日晚上的女子3米板跳水决赛有12名选手参加,然而郭晶晶却淡定地将“水立方”变成了她一个人表演的舞台。在成功克服女子3米板上的“皇冠动作”(107B)之后,她的稳定发挥使裁判给出了一个空前的总分——415.35分,从而以近乎完美的稳定发挥傲视群芳。

伏明霞退役后,郭晶晶正是用她的稳定表现不断加固着中国女子跳水队“梦之队”的称号。从2001年起,她连续参加4届世锦赛,个人独得8枚金牌;世界杯和雅典奥运会中优异表现更是让她完成了女子三米板单人、双人的“大满贯”。人们逐渐意识到,所谓的“后伏明霞时代”正在不知不觉中一步步地迈向“郭晶晶时代”。

北京奥运会上收获的两枚金牌使郭晶晶成为继美国人麦克科米克、德国名将克拉默及高敏、伏明霞之后,第五位在奥运会上卫冕女子3米板冠军的选手。此外,她以两届奥运会4金2银的成绩超越伏明霞的4金1银,成为中国女子跳水“第一人”。

(本文来源:中国新闻网 )
源自:http://2008.163.com/08/0825/14/4K6SGCK2007425U5.html

马术 ,北京奥运之轻回目录


《中国新闻周刊》文章:马术,北京奥运之轻

资料图片:2006年全国马术(三项赛)精英赛。 中新社发 刘建民 摄资料图片:2006年全国马术(三项赛)精英赛。 中新社发 刘建民 摄


2007-01-15 09:11:55 中新网 【大 中 小】 发表评论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声明:刊用《中国新闻周刊》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天价的费用、赞助马主的缺位、马术人才的匮乏??

  一切都在阻拦着中国马术进入北京奥运的脚步

  ★ 文/陈园园

  在奥运会的28个项目中,马术是惟一一个中国人从未参加过的项目。

  按照国家马术联合会的惯例,中国作为2008奥运会的东道主,可以获得6个直接参赛的名额。中国选手只要达到一定的达标资格,无需参加资格赛,就可持外卡直接进入奥运会。这对中国的马术选手来说,是进入奥运会的最佳机会。

  可惜的是,直至今日,中国还尚无一人获得2008奥运的参赛资格,也无一匹奥运会级别的马。

  骑手张滨的马术生涯

  2006年11月底,一直在德国训练的马术选手张滨,临时接到了参加亚运会的通知,匆忙来到了亚运会赛场上。

  上场不到1分钟,这位十运会冠军就因马两次拒跳而自动退赛。在此之前,他的队友李振强也遭遇同样的命运。

  张滨和李振强,是此次代表中国参加多哈亚运会马术比赛的仅有的两名选手,由于尚未加入世界动物组织,即中国的疫情通报、动物检疫都没有真正纳入国际的圈子里,所以中国买的马匹很少有机会出国参赛。到达多哈后,他们临时向卡塔尔马术协会借了两匹马,尽管每天从早上8点到晚上5点都泡在马房里,和马亲近熟悉。但3天毕竟太短了。

  “正常情况下,人与马之间建立信任至少需要四五个月以上,达到配合默契可能需要数年。”张滨说。如果骑的是主办方提供的生马,一般很难取得好成绩。

  与其他项目在多哈席卷金牌的气势相比,中国马术仓促交上了一张空白的中考答卷。

  亚运会后,张滨回到上海赛马场,一边训练,一边继续寻找赞助商和马主。李振强也回到广东,打理自己的马术俱乐部。离奥运会越来越近,两人的焦虑日胜一日:“就算现在能找到赞助,找到马主,还来得及吗?”

  如大多数马术选手一样,张滨也是半道出家,之前,他已经拿到了3个现代五项的全运会冠军,在上海小有名气。

  1997年,八运会以后,25岁的张滨已到了退役的年龄,但他不愿从此离开运动场。1998年,和恩师徐根发的一次偶然谈话之后,张滨决定将人生转向马术赛场。

  2002年,一直伴随张滨的主力马去世,经朋友介绍,在上海市体育局的资助下,张滨开始到德国训练。在德国的4年,最难得的是他感受到了一种纯正的马术氛围和文化。

  他在德国的教练是1988年汉城奥运会马术个人铜牌获得者哈森霍克,张滨每天就在他的马场上训练、生活。

  国外的专业马房里,节奏很快,压力也很大。“有时候,冬天的早晨6点多就要起床,一直到晚上很晚才能收工。”为了节省费用,张滨尽量争取一些勤工助学的机会。除了每天训练,他还在马场做一些马房的工作,喂马,给马做清洁,各种工作都做过。

  偶尔有机会,他去看一看比较大型的比赛。但多数时间都呆在马场,“印象里,没什么机会穿便服,每天都是一身工作装。”

  刚到德国时,张滨没有自己的马,训练和比赛用的都是从马场租来的马。一年之后,张滨在德国和自己现在的主力马Lobito一见钟情,“我一眼就看出它是我想要的。看Lobito的眼睛就知道它多聪明。”

  说到Lobito,张滨的话一下子多起来。经过3年磨合,骑手和马之间达到了很高的信赖程度。“它很相信我,我带它去的地方,要求它做的动作,它都会很愿意。”

  只要有时间,张滨都会和马呆在一起,陪它一起玩,带它散步,弄好吃的给它。“我那个马什么都吃,只要我嘴巴在动,他就想来尝一尝。”每次张滨一出现在马房,馋嘴的Lobito就赶紧把嘴凑过来,浑身上下搜一遍,直到发现好吃的便自顾自地大嚼起来。

  Lobito也没有辜负主人的喜爱,去年十运会,它和张滨配合完美,圆了主人的马术冠军梦。赛后张滨将标志着冠军的红色绸带系在Lobito的缰绳上,深情地亲吻了它。在张滨看来,马已经是他身体的一部分了。

  中国与国际马术标准的距离

  张滨告诉记者,目前国内的骑手想去国外学习技术,大多要依靠各省体育部门的资助。由于在国外训练的费用相对较高,据张滨所知,除了自费出国的黄祖平外,就新疆省队曾把几个骑手送到欧洲。而能像黄祖平一样,找到自己的赞助商,几乎是每个骑手的梦想。

  “资金”成了横亘在中国马术选手面前一道亟待逾越的障碍。张滨曾感叹:“训练经费个人都好出,重点是买马的钱太多了。”

  中国马术协会秘书长成庆向记者介绍说,参加国际大赛对马匹级别要求很严,每匹马的身价都以百万计,动辄上千万元人民币,优良种马在国际上的拍卖价高达千万美金。像张滨的Lobito,就是级别不够,根本没有资格参加亚运会,更别说奥运会了。

  马的身价主要由它的血统、调教时间和参赛经验而定。中国有悠久的骑马传统,但中国古代的“马文化”与现代意义上的马术文化是完全不同质的。在中国,长期以来,马是做牲口使用的,更看重马匹是否能够吃苦耐劳,背得更多、走得更远。而在国外,尤其是欧洲,看重的是马的表演性,长得好看,跳得高,步伐漂亮的马最受追捧。育种方向不同,培育出来的马在外形、运动能力方面截然不同。“这就是为什么在国内买一匹普通马只要一万多块,而买一匹英国纯血马则要花上百万元。”国家现代五项、马术训练中心负责人郝高赞说。

  而平时的饲养费对于普通选手也是不小的压力:香港赛马会的每匹赛马平均每个月的生活费要3万元,想在欧洲马术俱乐部里养一匹马,仅每月的饲料费就需要7千元左右。

  因此,如今在马术圈里的巨擘还多是各国的巨富或者首脑人物。其中最著名的是英国女王伊莉莎白二世的外孙女扎拉·菲利普斯,她在2006年8月的世界马术大赛上拔得头筹,并当选英国年度体育人物。

  而本届多哈亚运会上,耐力赛选手中就有来自西亚诸国的7个王子和两个公主,代表马来西亚参赛的则是亲王的女儿和儿子。其他的选手也多是富家子弟:在场地障碍赛中夺得第二和第四名的“姐妹花”陈少乔和陈少曼都未满18岁,她们的爸爸是台湾富豪、国巨电子董事长陈泰铭。

  “让马术运动平民化”,这是国际马术联合会在1921年成立时提出的口号。但经过80余年的发展,天价的买马费、养马费、运输费和检疫费,仍然使普通人望而却步。

  马术是所有奥运项目中最难的

  关于奥运会的达标资格,国际马联也有着严格的界定。

  据中国马术协会秘书长成庆介绍,国际马联每年会根据比赛的难度和奖金额度,将所有的大型赛事划分为三星、四星和五星级。“要求骑手在一个三星级的比赛中,第一轮的罚分必须为0分,或者两场比赛只能罚4分。”而2007年举行的几百场国际三星级以上比赛中,仅有几十场标注了是可以记作奥运资格赛成绩的比赛。尽可能多地参加这样的达标赛,并且稳定发挥,是中国马术选手进驻2008奥运的最后机会。但国际马术比赛一般都是邀请制,比赛方会选择邀请一些国际顶级的骑手参加,以提高电视转播的收视率。中国骑手要想报名参加高水平的大赛非常困难。

  再一个问题就是“马”了。“即使现在能找到这样的马,也要打一些很高级别的比赛,有个相互熟悉的过程。时间已经很紧了。”张滨说。

  马术在国外也被当作提升企业形象的一种途径。“索爱、大众、奥迪都有自己的马术队,韩国国家队是三星集团赞助的。”但在中国,无论是个人还是企业赞助,马主都是空缺的,这使得马术的发展举步维艰。

  有人曾为中国马术算过这样一笔账:中国选手要想参加北京奥运会,每人最少需要1500万元投资,6位骑手所需要的投资总额近亿元。这在中国目前训练体制下看,无异于天方夜谭。

  “马术可以说是所有项目中最难的。”谈到2008年奥运会的备战,中国马协秘书长成庆对记者说:“我们曾把骑手送到德国去训练,每个选手每月的训练费用近10万,太贵了。我们现在是积极鼓励选手出去(训练),但基本上都是自费。”

  李振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同样表示了忧虑:“关于2008马术的备战,(目前国家)并没有明确的计划,也没有拨款和准确方向。”39岁的李振强,曾经在釜山亚运会夺得场地障碍赛个人第六名,这也是迄今为止,中国马术在国际赛场上的最好成绩。

  从目前的情况看,2002年自费到德国训练的黄祖平,今年已经确定能够参加20到30次可记作奥运资格赛成绩的星级赛事,应该是离2008奥运最近的人。但他仍然面临无马可骑的困境。一直在英国参赛的中英混血儿华天,也将是代表中国参加2008奥运会马术比赛的希望之星,17岁的他是迄今为止,惟一一位代表中国参加过国际马术三项赛的骑手。 ★

源自:http://news.china.com/zh_cn/news100/11038989/20070115/13877800.html


 

奥运主火炬手的文化深意回目录

《中国新闻周刊》文章:奥运主火炬手的文化深意

--------------------------------------------------------------------------------

【打印本稿】 【进入论坛】 【推荐朋友】 【关闭窗口】 2007年07月03日 09:58


陈园园


2007年6月23日,北京奥运会的火炬手选拔计划正式发布。将通过选拔主体系统推荐和社会公开报名的形式产生21880名火炬手和5000名护跑手。即日起到2007年底,北京奥组委完成火炬手、护跑手资格认定。这大大超过了之前悉尼奥运会保持的13300名火炬手的纪录。

这一天,不但开启了旷日持久的“海选”浪潮,也点燃了关于奥运主火炬手的“终极幻想”。

奥运开幕式的“最高机密”

当天的发布会上,明知没有答案,还是有记者忍不住抛出了有关主火炬手的问题,“谁来点燃主火炬塔是每届奥运会的悬念,我想我们要留在最后一刻。”北京奥组委火炬中心主任张明的回答一点也不意外。

主火炬手的人选向来是奥运会开幕式上最令人期待的悬念,也是奥运会组织者保守的“最高机密”。

为了防止主火炬手的身份提前外泄,有些奥运会的组委会甚至特地制作一些假的机密备忘录,来迷惑企图窃密者。

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组委会主席罗姆尼事后就坦白,为了保密,他们曾经制作过一些写着非正确人选的机密备忘录,故意在办公室里流传。直到开幕前几天,关于主火炬手人选的传言至少还有五个版本。NBA犹他爵士队的两员老将马龙、斯托克顿,以及战胜了癌症的“环法王”阿姆斯特朗都曾是大热人选。

但是谁也没有想到,在2月8日盐湖城冬奥会开幕式上,点燃主火炬台的并不是某一个著名运动员,而是一个集体——1980年第13届冬奥会冰球冠军得主美国队的20名球员,这也开了集体点燃奥运火炬的先河。众人大跌眼镜,却让主办方颇为得意。其实,直到开幕式前,知道最终火炬手人选的也不过包括罗姆尼在内的五大首脑人物。

主办方为了增加悬念,也会故意制造一些意外。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主火炬手人选也同样扑朔迷离:悉尼奥运会200米跑冠军、希腊人肯特里斯,希腊三届奥运会举重金牌得主迪玛斯,希腊足球队队长、本届欧锦赛最佳球员扎戈拉基斯一一进入公众的视野,惟独没有想到亚特兰大奥运会帆船金牌得主尼科拉奥斯·卡拉马纳基斯,会擎起这最后一棒。

火炬手背后的精神表达

充满变数的主火炬手人选,在普通人看来,很摸不着头脑。在奥林匹克专家看来:“每一届都有自己的意图和设想。但无论怎么选,都是和特定的文化理念相契合的。”

北京体育大学博导郝勤教授告诉记者:“火炬仪式在颁奖仪式、开闭幕式等奥林匹克的整个仪式体系中是不可或缺的,它象征着文明之火,世代相传的意味,同时结合本国的历史和文化。”“国际奥委会对此一直非常重视。”

“从现在起,火炬手接受了火炬,也接受了传递奥林匹克圣火的神圣使命。”早在1912年,“现代奥林匹克之父”顾拜旦,就曾经这样表述过火炬手的作用。

在圣火从希腊奥林匹亚传递到举办城市的过程中,火炬手不仅肩负着传递圣火、传播奥林匹克精神的使命。还要以自己的人生故事和高举圣火的形象激励和鼓舞整个世界。

主火炬手高擎火炬跑进场内,并完成点燃的动作,正是这一系列奥林匹克仪式的最强音,具有极强的象征意味。所以,每一届奥运会组委会都会在主火炬手的人选上慎重考量。

郝勤介绍,之前历届的主火炬手人选,基本符合三条基本的标准:体现奥林匹克精神、道德上没有污点;在竞技运动实践中具有代表性;在主办国中挑选,代表主办国的风貌。“同时还要代表那届奥运会的主题和它想要彰显的意义。”

在这方面给人印象最深的,是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的主火炬手——拳王穆罕默德·阿里。这位身患帕金森病的昔日拳王用颤抖着的双手点燃主火炬台的瞬间,成为奥林匹克历史上的经典。拥有众多超级体育巨星的美国最终选择了阿里,后来被证明是非常具有深意的抉择。人类顽强坚韧的精神在阿里身上得到了集中体现,而且组委会选择了拳击,这个长期被视为对人有伤害的项目,确实令人在意外之余,有些惊喜。

4年之后的悉尼奥运会,组委会最终选择了在亚特兰大奥运会上只获得奖牌的原住民运动员凯茜·弗里曼来点燃主火炬塔。这和悉尼奥运会始终的理念——“突出土著文化”也是完美契合的。“这样的选择具有文化上的象征意味,代表了澳洲白人与土著居民之间的和解。表达了尊重土著人权利,重视土著人发展,也象征着国内的种族和谐”。

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主火炬手——希腊男子帆板运动员尼科拉奥斯·卡克拉马纳基斯,对许多人来说相当陌生。“雅典奥运会开幕时主题就是传承古希腊文明,开拓海洋文化,以及大陆和岛屿间的紧密联系,体现友谊和交流。”在希腊没有很著名运动员的情况下,选择了一个帆板运动员,与其海洋文化的主题非常统一。

与之类似,1968年墨西哥城奥运会最终选择西班牙航海家的后裔恩里克塔·巴西里欧来点燃主火炬,也是其火炬接力主题,“新大陆”的必然选择——“南美大陆大都是移民,对他们来说,海洋有特殊的意义。”

本次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的主题是“和谐之旅”。除了传播奥林匹克精神外,“传播建设和谐世界的理想”也是题中应有之意。与之前几届“社区英雄”“点燃心中的圣火”“传递圣火,联结世界”的主题比起来,“和谐之旅”的主题,更富有中国式的深意。

北京奥运会火炬手选拔办法公布的第二天,许多网站都挂上了关于2008年主火炬手人选的调查。两位上海男人刘翔和姚明,意料之中地成为了大家追捧的对象。刘翔略高出姚明,但两人都占到了三分之一强。此外,首枚金牌得主许海峰,以及张怡宁、鲍春来都榜上有名。

去年多哈亚运会的旗手,就颇有些让人意外。之前,被媒体视为“准旗手”的刘翔和易建联,最后都一一“出局”。反倒是一直站在林丹身后的鲍春来,凭借其阳光、健康的形象成为“终极悬念”的答案。

北京奥运能否在这个“终极猜想”上带给世界一些惊喜,答案只有在2008年8月8日的“鸟巢”揭晓了。


来源:中国新闻网
相关新闻

·四川火炬手报名踊跃:90岁老人梦想当火炬手 ·李素丽"举"起奥运火炬 并报名参加火炬手选拔...
·北京奥运火炬手全部通过组织推荐 名额不能转让 ·展示长寿岛特点海南百岁老人有望当火炬手

(源自: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0707/03/t20070703_12038323.shtml)

蹦床 "横空出世"的奥运金牌回目录

 

 8月18日,中国选手何雯娜在北京奥运会女子蹦床比赛中夺得冠军,加拿大选手科伯恩和乌兹别克斯坦选手基尔科分列二三位。中新社发 王昊(北京) 摄 8月18日,中国选手何雯娜在北京奥运会女子蹦床比赛中夺得冠军,加拿大选手科伯恩和乌兹别克斯坦选手基尔科分列二三位。中新社发 王昊(北京) 摄

 版权声明:凡标注有“cnsphoto”字样的图片版权均属中国新闻网,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使用。

  中国竞技体育的历史中,恐怕没有任何项目的发展速度能与蹦床相提并论。这个绝大多数中国人还很陌生的项目,组建国家队仅十年,便在奥运会上包揽全部两枚男女项金牌

  ★ 本刊记者/陈晓舒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很意外,我没有想过会站在奥运会的奖台上,更没想过会拿金牌,感觉很不可思议,到现在还像做梦似的。”这是8月19日凌晨一点,19岁的何雯娜取得金牌的当夜在自己日志上的第一句话。

  8月18日晚,国家体育馆。女子蹦床决赛正在进行,资格赛排名第一的何雯娜最后一个出场,热身运动时,突然有人冲她大喊:“黄珊汕加油!”何雯娜感觉很尴尬,师姐黄珊汕是这届奥运会的夺金焦点,但在资格赛中因为失误无缘决赛。教练看出了何雯娜的尴尬,拍手说:“好,你可以放开比了,反正别人连你是谁都不知道。”

  这是何雯娜蹦床生涯的第九个年头。中国蹦床史的第十年。在世界蹦床舞台上,中国队也是初生牛犊,北京奥运会之前,蹦床成为奥运正式项目已两届,中国最好成绩是在雅典奥运会获得铜牌。

  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蹦床还是个陌生的体育项目。

  半路“蹦”出来的奥运项目

  1995年的一天,爱蹦爱跳的何雯娜被幼儿园老师领出来交给一个陌生人。陌生人左右端详这个6岁的小女孩,捏捏她的骨骼,还让她压压腿。何雯娜听话地照做了。没过几日,这个陌生人拜访了何雯娜的父母,表明想将何雯娜送进体校练习体操。

  何雯娜的母亲赖秀红想的是:“进体校的话可以锻炼身体,还能读重点小学。”就这样,何雯娜被送进福建龙岩市体校,启蒙教练曹家红就是相中她的那个“陌生人”。

  在龙岩市体校训练了两年之后,1997年,何雯娜进入福建省体工队,开始主攻体操。这个时候,何雯娜还不知道什么叫“蹦床”。对于大多数中国人来说,“蹦床”一词还极为陌生,它更多的是用来辅助体操、技巧和跳水等项目的训练。

  而在西方国家,蹦床运动风靡已久。二战期间,美国军方利用蹦床训练飞行员和领航员的定位技能,带动了美国的“蹦床热”,成为各大学校的流行运动。1947年得克萨斯州举行首届全美蹦床表演赛,1948年就被列为美国国内正式比赛。

  紧接着,欧洲各国也流行起蹦床运动。1964年,第一届世界蹦床锦标赛在英国举办,蹦床进入竞技比赛的行列。

  这项运动经过近五十年的发展,1997年,国际奥委会将蹦床的网上男子单人和女子单人列入了2000年奥运会的正式比赛项目。

  这一年,中国还没有一个蹦床运动员。

  为了能够参与奥运会,原国家体委(现改名为国家体育总局)赶紧补课,1997年11月份紧急下发了《国家体育运动委员会关于在我国开展蹦床运动的通知》,要求有条件的省市成立蹦床队。

  次年元月,在成都进行了首期全国蹦床运动大集训,全国各地有56名运动员参加。原国家体委对蹦床训练已经迫不及待。3月份,在天津又进行了第二期大集训。

  现任国家蹦床队主教练胡星刚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这类竞技运动从低水平到高水平的发展,需要从幼儿时期开始培养,女子要花费五六年时间,男子七八年才能达到一定水平。从1998年开始,各地业余体校已经专门为蹦床选苗,但目前都还未成年。一开始的摸索阶段,绝大多数是转项运动员。”

  显然,这个项目的发展需要已经等不及从零开始培养蹦床苗子,能够马上利用起来的是经过体操和技巧一些同类项目训练的转项运动员。

  黄珊汕就是1998年3月份福建蹦床队组建后第一批蹦床运动员,她从体操转项训练蹦床。何雯娜则是1999年的第二批转项运动员。

  受益举国体制“潜优势项目”进步神速

  中国蹦床水平为了快马加鞭赶超欧美,除了频繁的大集训,原国家体委还开设裁判员教练员学习班,学习国际蹦床竞赛规则和蹦床基础训练的方法手段,并组织蹦床技术考察小组远赴澳大利亚悉尼取经,观摩第20届世界蹦床锦标赛。

  不到一年,1998年11月在福州市举办了首届全国蹦床冠军赛。这次比赛,参赛的蹦床运动员已经是刚组队时的双倍,达到108名。次月,中国便派出四名选手,开始出征国际蹦床大赛。

  1999年,已从体操转练两人技巧的何雯娜转项到蹦床。一直陪伴何雯娜的助理教练马军阳告诉《中国新闻周刊》:“当时她的搭档受伤了,她膝盖有伤病困扰,肘关节也不是特别好,就选择了练蹦床。”这一年,何雯娜10岁,马军阳15岁。

  此后,两人不管是训练还是生活,都绑在一起。何雯娜称马军阳为“马姐”,何雯娜说自己是个“不太自信的人”,她开玩笑地自嘲:“总被队友损,害我现在总觉得说什么好像都是错的,彻底没信心了”。平常时,马军阳总是陪伴在她身边鼓励她,也总能找准何雯娜的“脉门”。“她一松懈,我就拿逛街、买东西来诱惑她。”马军阳说。

  何雯娜刚刚开始蹦床生涯,比她早一年接触蹦床运动的师姐黄珊汕已经开始频频参加世界大赛,在中国首次参加世界蹦床年龄组锦标赛,就夺得了13~14岁年龄组的亚军。

  2001年的第九届全运会,黄珊汕成为福建省夺金主力队员,何雯娜被交流到浙江省。“当时,全国蹦床主力选手都在福建队,其他单位会过来交换,何雯娜练得比较晚(没经验,也没成绩),其他省看不上她,唯独浙江省看中了她。”马军阳说。

  那一届全运会,何雯娜取得了个人项目的第八名,次年与师姐黄珊汕一起被输送到了刚成立的国家队。

  错过了悉尼奥运会,使得体育总局下更大力气发展蹦床项目。2002年将其列为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潜优势项目,年底成立了蹦床国家队,在天津设立国家集训中心,全力以赴备战2004年尤其是2008年奥运会。

  胡星刚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蹦床运动的发展受益于举国体制。“虽然起步比较晚,但我们国家有举国机制,体操、跳水、技巧,同类项目的水平比较高,因此我们也进入得比较快点。”

  2003年在德国举行的世界蹦床锦标赛,黄珊汕和穆勇锋各获得男女一张雅典奥运会入场券。2004年雅典奥运会,黄珊汕取得了铜牌,成为中国蹦床“一姐”。同门师妹何雯娜这一年却不这么顺利。

  “从2003年开始何雯娜就很坎坷,技术非常不稳定。”马军阳说。迫使国家队放弃何雯娜的是国家出访澳大利亚之前,何雯娜没有任何征兆地消失,不想再练蹦床,跑到广东去找男朋友。又是马军阳出面,劝说何雯娜的男朋友鼓励何雯娜坚持训练,才使得何雯娜回归福建省蹦床队。

  十年“蹦”到奥运金牌

  黄珊汕2004年取得雅典奥运会铜牌后,顺理成章成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蹦床项目的夺金热门。为了增强她的竞争力,教练卓贤麟在黄珊汕原先14.2的难度系数的基础上,提升到14.7的难度系数,这也是“蹦床运动最伟大的运动员”——俄罗斯选手卡拉瓦耶娃的难度系数。

  紧跟难度而上的是体能的配合,黄珊汕的身体素质原本就不好,体能训练经常练到哭。黄珊汕在奥运前接受《青年报》记者采访时说:“每次训练哭时,卓贤麟教练怕自己不忍心,每次都让体能教练盯着我,结果,每次都是有三个人盯着我,然后我在那里伤心地边哭边练。”

  也正是这样高强度的训练,黄珊汕每年都有奖牌入账,中国国家蹦床队开始跻身世界前列。马军阳说:“2004年雅典之后就开始准备北京奥运会,从那时候明确2008年的目标是誓夺金。”

  “誓夺金牌”四个大字也贴在了蹦床训练馆的墙上。2007年,和何雯娜一起在福建的马军阳接到了一纸调令:“为积极备战2008奥运会和今年在加拿大魁北克市举行的第25届世界蹦床锦标赛,经国家体育总局体操运动管理中心研究,选调福建省体技中心蹦床队教练员马军阳、运动员何雯娜于2007年7月10日至11月10日赴北京国家蹦床队集训。”

  就这样,何雯娜又开始了国家队的训练,师从胡星刚。整个蹦床队后备团队有五六十名选手,庞大的优秀队员,使得中国蹦床队在2007年的世锦赛拿到了满额四张奥运入场券。胡星刚说:“谁优秀用谁,选择更有可能去争夺奖牌的选手。集训时选择了十几个最好的,层层筛选,奥运前留了五个一直在观察。”留用的男女各五人中个个具备夺牌实力。

  2008年8月17日,决赛前夜,胡星刚又一遍对自己的爱徒何雯娜说:“你跟别人没有办法比,因为别人毕竟有名气,平时训练就比你好,只要你能参加,能进决赛就是成功了。”何雯娜知道,胡星刚这么做是为了减轻她的压力,激发她的斗志。

  这个漂亮女孩在获胜后感慨:“有时候觉得‘奥运’两个字就是压力。”

  2008年8月18日,北京奥运会女子蹦床决赛,何雯娜带着膝盖伤痛走上弹力床。随着弹跳,她展开双臂飞向空中,前空翻、后空翻、侧空翻……一系列动作既高又飘,团身、屈体、直体,姿态优美,最后空翻稳稳落在网上。

  总分37.80分,何雯娜取得了中国短短十年蹦床史上的第一枚奥运金牌。她说:“这块金牌不能让我妈再放月饼盒里了,以前的奖牌都是随便放在月饼盒里。这次拿了金牌,要放到包里好好收着。”

  第二天,她的队友、19岁的陆春龙和董栋又分取奥运会男子蹦床一、三名。

  国家蹦床队主教练胡星刚说,这个“奇迹”是举国体制训练的结果,他希望蹦床队“能继续续写辉煌”。 ★

源自:http://news.sina.com.cn/c/2008-09-09/143514425112s.shtml

相关图片回目录


  
  

11

词条信息

李海娇
秀才
版本创建者 发短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