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百科网 >>所属分类 >> 经典影像   

浪潮

标签: 浪潮 丹尼斯.甘塞尔

顶[0] 发表评论(1) 编辑词条

目录

[显示全部]

视频链接编辑本段回目录

影片概述编辑本段回目录

片名:浪潮 
浪潮

片长:101 min / Germany:110 min  

上映日期:2008年1月18日 美国  
对白语言:德语   

颜色:彩色   

分级:(德国)12   

发行公司:Alliance...

导演:丹尼斯.甘塞尔  

编剧:丹尼斯·甘塞尔 Dennis Gansel ....writer   

           Todd Strasser ....novel   

            Peter Thorwarth ....writer

主演:约根·沃格尔 Jürgen Vogel ....Rainer Wenger   

           马克思·雷迈特 Max Riemelt ....Marco    

           詹妮弗·李奇 Jennifer Ulrich ....Karo

导演介绍

丹尼斯·甘塞尔 Dennis Gansel

       丹尼斯·甘赛尔(Dennis Gansel)生于1973年 ,德国汉诺威,1996年拍摄的第一支短片《错误的旅程》(The Wrong Trip)曾在德国短片电影节上获奖,长片处女作是2000年的电视电影《魅影》,这部小说改编的悬疑警匪片获得了好评以及许多奖项的肯定。2001年他执导了青春性喜剧《Girls on top》,并发掘后来多次同他合作的马克思·雷麦特。有了这些铺垫,丹尼斯·甘赛尔执导了构思许久的《英雄教育》一片。
  甘赛尔从小就对希特勒很好奇,听遍爷爷年轻时在希特勒军校所遭遇的事情,丹尼斯便一直梦想着揭开这个军校的神秘面纱,这也成为丹尼斯拍摄《英雄教育》的最大动力。本片国际影坛备受好评,不但一举夺下纽约汉普敦国际电影节观众票选最佳影片和意大利维亚雷吉欧影展的最佳影片,他本人也获得了德国权威奖项巴伐利亚的最佳导演奖和德国电影奖的最佳剧本奖。2008年他的新作《浪潮》改编自Todd Strasser的小说,同样和希特勒脱不了干系,将独裁政治和教育制度联系在了一起。影片在美国圣丹斯电影节展映时受到好评,此后又获德国电影奖多项提名。甘赛尔的这两部作品也都是由马克思·雷麦特出演。

纪录片内容编辑本段回目录

       本片根据德国小说家托德·斯特拉瑟同名作品改编,他常常将儿童题材和现代社会制度的思考联系起来,其2000年作品《给孩子一支枪》反映的就是美国中学枪杀事件,《挥手礼》则通过学校这个团体的变故展现现代文明社会离开过去的法西斯主义其实也就不过几步之遥。在一个现代文明下的民主社会中创建一个如同法西斯般集独裁、专制、极权主义于一身的社会组织需要多久?把一群习惯了自由乃至散漫的中学生改造成冷酷而狂热的新纳粹主义者需要多久?答案是——7天。是的,你没有听错。《浪潮》这部没有任何厉鬼魔怪的“惊悚片”揭示的就是这样一个事实。在这部影片中,惟一的神秘之物就是人。

           新学期伊始,学校举办了一个以“国家体制”为主题的活动周。富有才华而又精力充沛的体育老师赖纳?文格尔(Rainer Wenger,由Jürgen Vogel 饰)本来已经选定了“无政府主义”的课程,没想到却被同事捷足先登;他只好无奈接受了“独裁政治”的教学任务。课堂上,学生们表现出不屑,一致认为纳粹德国不可能在现代社会重现。面对着这些大部分只为修学分而出勤的学生们,他心血来潮,决定组织一次活动,让学生们体验一下真实的独裁政治。于是,“浪潮”诞生了。被激发了兴趣的学生们商定了 Die Welle统一的标志【即右图中的红色浪头】、服装【白衬衫】与手势【即“挥手礼”,右手在胸前做波涛状 】                                                     

 

 

 

 

而文格尔老师则要求学生们必须严肃地尊称自己为“文格尔先生”。当堂,他便令学生们起立集体用力踏步,将楼下的“无政府主义”课堂搅得不得安宁。短暂的磨合后,大家都适应于并爱上了它。   于是,兴奋的学生们或粘贴、或涂鸦,让“浪潮”的标志一夜之间出现在全城的每一个角落,一名格外狂热的学生为此甚至不顾生命危险徒手爬上了一栋尚在建的大楼顶端,在圆形屋顶上喷涂上一个巨大的标志——次日,这座楼上的标志便登上了报纸头条;他还从网上购买了仿真枪,以威吓那些因认为“浪潮‘帮’”侵占了自己地盘而前来挑衅的小混混;他甚至整夜整夜坐在Wenger的家门外,称自己要保卫领袖文格尔先生……   

      “浪潮”不断发展壮大。学生们甚至自发占据了学校的某运动场地,不准非“浪潮”成员进入。渐渐地,一些学生,以及Wenger的硕士妻子,感觉到事情有点不太对劲。他们劝他立即停止这场闹剧,然而此时他也已沉浸在巨大的权力欲与成就感中无法自拔。他曾因自己与妻子间悬殊的学历差距而自卑,然而在“浪潮”中他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满足。那些觉悟的学生们想方设法试图阻止活动的继续,却被同学视为叛徒而遭到孤立甚至报复。   终于,妻子的决然离去以及第六天一场水球比赛上学生们的大打出手,让文格尔惊觉事态的失控。于是,他在第七天将“浪潮”的所有成员召集到礼堂,点明一周以来他们所作所为之恐怖,意图就此结束课程。然而晚了。那名狂热的孤儿学生因此幻灭而精神崩溃,开枪射杀了一名同学后饮弹自尽。影片的最后,文格尔被警察带走,而觉醒的学生们相拥而泣……   

        本片根据真实事件改编,并荣获2008年德国电影杰出剧情片和最佳男配角奖(Frederick Lau)。

 
 
 
 
 
 
 
 

纪录片评价编辑本段回目录

        导演丹尼斯·甘赛尔(Dennis Gansel)对纳粹精神的探讨始于2004年的《英雄教育》(Napola),而在去年备受好评的《浪潮》(Die Welle)中,这种试图进行反思的痕迹仍一脉相承:一个并非科班出身、渴望得到同僚承认的年轻中学教师,一群饱受家庭问题困扰、精神空虚的学生,共同参与了一场叫做“浪潮”的教学实验,试图模拟独裁制度的产生和发展,而这种探索最终发为展成了一场难以遏制的群体性疯狂,造成了无法挽回的破坏。
       甘赛尔对Todd Strasser的原著小说进行了为数不多的改动,而其中之一就是把原著中的高中足球队改为了水球队,这个小改动很明显是为了契合“浪潮”这个概念,似乎暗含了一定的符号学意味。但是接下来,无论是晃动的手提摄影、纪录片形式的跟拍、大量的自然光运用还是故事情节上的低调处理,都使本片向着现实主义的方向发展——不可否认的是,以现实风格讲述一个有反思、警示作用的故事,显然更具真实感,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和对观众的启示也会更加有力。但遗憾地说,决定本片无法成为一部经典的原因,也正在于它的现实风格。
影片的开始用了一定的篇幅来表现当今社会的青少年问题(酗酒、暴力、毒品以及性等),交代了人物关系,同时为人物的行动和事件的发展作下铺垫,使得浪潮运动的发展和人物的行为有足够的动机以及合理性。从故事整体上看,可以说这部分是必不可少的。但相应地,过多人物背景上的交代、青少年问题上的表现和顺带进行的社会批判,使得这个原本应当在探讨独裁起源和人类群体心理方向上走得更远的故事看上去就像一个反映社会问题的普通校园题材电影——年轻人在生活目的上的空虚、与家庭的龃龉和荷尔蒙的过量分泌导致了一群高中学生表面上的群体性疯狂,而这与纳粹独裁时期建立在民族荣誉和社会意识形态基础上的集体无意识显然是大相径庭。
如上所述,选择高中生这样一个群体作为故事中行动主体的另一个缺陷就是,学生这个群体并无普遍性。设想我们看到的是一群三教九流式的人物组成的群体——从大学教授到学校门口卖烤白薯的,那么这样一个涵盖了各种社会角色、各阶层的群体,其行为在社会学意义上就具有足够的普遍性。但是当我们看到一群高中生组织起来,用幼稚的宣传手段和校园恶霸式的盲目排外来宣示群体的存在时,这种表现力上的薄弱就令人遗憾了。
而真正在深度上对这部影片进行了毁灭性打击的,正是看似悲剧性的结尾。在“浪潮”组织的全体成员大会上,当马尔科和赖纳合演的“处决”把戏将看似疯狂的学生从狂热中惊醒时,这部影片对群体性疯狂浅尝辄止的探讨就已经结束了。而最后,疯疯癫癫的蒂姆先开枪射杀同学又自杀的整个过程,恰好衬托了其他学生理性的回归,使我们恍然大悟:原来这部电影讲的是一个实验性课堂活动导致严重教学事故的故事。
       应该说在“集体无意识”和“独裁产生”两个问题上,导演进行了一些思考,但是这种思考在对现实的妥协中最终流于肤浅。这里所谓的“现实”包括两方面:一是《浪潮》的故事原型,美国加州帕洛阿尔托市克柏莱(Palo Alto Cubberley)高中发生的真实历史事件;另一个是人物行为的合理性——毕竟,要一群高中生将自己朝夕相处的同学处以极刑,即使是笔者小伤这种既变态又热爱狗血的影迷也会觉得做作。
当然,即便是本片有些浪费创意的嫌疑,这种反集体主义的题材对于观众,尤其是从小生活在集体主义思想熏陶之下的中国观众来说,必定会产生不小的震撼。回答问题要起立,对师长不可直呼其名,上课听讲坐姿端正,如果没有类似《浪潮》中的对比,任何正常的中国学生都不会怀疑这些要求的合理性,更不会由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联想到诸如文革、六四学潮一类的重大事件。而对于西方观众,个人自由过大所带来的个体的孤独感、无力感,以及对群体归属感的渴望,也会在这部影片面前产生一定的共鸣并且得到警示。
       一个世纪之前,一个叫做古斯塔夫.勒庞的法国天才心理学家曾经对群体心理作过极其精辟的描述,但是在最为著名的作品《乌合之众》里,他恰恰忽略了对群体形成这个关键过程的解释。联系这部影片,在小伤看来,群体的形成犹如水滴的凝聚,有了一个作为发起点的凝结核就会迅速地累积并不断发展壮大。而想到近年来在滥觞于东德、俄罗斯等地的名不副实的“新纳粹”思潮,对比那些统一地一袭黑衣的光头白人和北京街头将自己打扮成广告牌一样显眼的各色男女,我们不禁感叹,个人主义的西方人向往群体力量,而集体主义的东方人向往个性自由——这种个人存在方式上的另类“围城”,多少也是一个可以供人类聊以自嘲的黑幕。

纪录片影响力编辑本段回目录

       上文提到,《浪潮》是根据真实事件改变的。事实确实如此。公元1967年4月,美国加州Palo Alto Cubberley高中的一位历史教师Ron Jones在讲授关于纳粹德国的内容时被学生的问题问倒:“为什么德国人声称,对于屠杀犹太人不知情?为什么无论农民、银行雇员、教师还是医生 都声称,他们并不知道集中营里发生的惨剧?”   下课后,他仍不断思考着这个问题。为让学生切实理解法西斯主义,他开始了一项大胆的试验——成立“第三浪潮(The Third Wave)”。这就是电影《浪潮》中“浪潮”组织的原型,而他的学生们就是“第三浪潮”的成员。同样,他要求学生们说话前必须叫他“Jones先生”,设计了组织内统一的手势,并且以各种形式向学生们强调纪律与团结的重要性。很快,学生们都成为“第三浪潮”的忠实成员,并坚定地以Jones老师为组织的领袖。   第三天,Jones暗中委派3名学生作为“督察”,向他报告那些不遵守“第三浪潮”规定的人以及组织的批评者和反对者;但是接下来竟有20余人毫无保留地向他告发自己的朋友(只是因为他们说了关于“第三浪潮”的笑话),甚至是对“第三浪潮”表示怀疑的父母。这时,Jones感到了事态的严重失控。于是第四天,以组织将在全国范围内被正式宣布成立的名义,他命令学生们次日到礼堂集合。终于在第五天,他在礼堂内设法使学生们从狂热的“第三浪潮”中醒悟过来,而学生们也最终真正明白了法西斯主义的可怕力量。而这期间,参加“第三浪潮”的学生人数已由30人(一说20人)左右增至200余人,其中后加入者大都逃掉了自己所本应参加的课程。

参考资料编辑本段回目录

附件列表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让•雷诺阿 下一篇栗宪庭电影资料馆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收藏到:  

词条信息

张琰6112
张琰6112
书童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李泽园6113
李泽园6113
书童
最近编辑者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