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百科网 >>所属分类 >> 传媒书籍   

书籍的历史

标签: 书籍的历史 费雷德里克·巴比耶 摘录 特色

顶[0]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显示全部]

概述编辑本段回目录

  本书系法国著名学者弗雪德里克·巴比耶的重要著作。
  在当今网络时代,书籍的外在形态与肩负功能都面临重大变化,此时对书写与书籍的历史分析就具有了十分特殊的意义。
  本书上起上古文字产生,下达电子媒体普及的当代,追溯了人类书籍的起源,介绍了以法国为重点的世界各地书籍的产生和不断发展的过程,并预示了当代图书业的最新发展趋势。全书以大量第一手资料揭示了书籍对人类文明进程的推动作用,通过书的内容和形式的发展变化,展示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

出版社编辑本段回目录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编辑本段回目录

2005-01

价格编辑本段回目录

35元

页数编辑本段回目录

【资料暂无】

作者编辑本段回目录

       费雷德里克·巴比耶 曾就读于法国国立文献学院,是历史学博士和社会科学国家博士,法国科学研究中心科研指导教授,也是法国高等实验研究学院教授,法国信息科学和国书馆高等学校图书史教授,著有十多部著作和大量有关印刷品历史的论文,他在阿尔芒·科林出版社出版的书有《法国历史参考文献》、《财政和政策:福德王朝》、与卡特琳·贝尔托·拉费尼尔合著《媒介史:从狄德罗到国际互联网》。

作者照片

【暂无】

评价编辑本段回目录

本书对书写书籍的历史分析有着十分特殊的意义

购买链接编辑本段回目录

参考资料编辑本段回目录

百度百科 维基百科

书籍目录编辑本段回目录

引言
1词源
2定义
3书籍的历史
4前景
第一部分手稿时代
第一章文字的发明与古代书籍
1文字是如何出现和发展的?
2古代:卷轴时代
3罗马帝国时代的书籍制作与发行
4图书馆
第二章从中世纪初期到加洛林王朝时期
1册子本革命
2早期基督教会与书籍
3修道制度
4加洛林王朝复兴
5书籍的式样和阅读的实践活动
6在地中海东部
第三章书的开始
1大背景:从加洛林王朝的崩溃到腾飞
2书的式样
313到14世纪
第二部分谷登堡的革命
第四章谷登堡之前的图书时代
1图书关系总类
2图书领域的活动和宗教感
3手抄业复兴
第五章谷登堡格印刷术的发明
1约翰·根费雷希,又名谷登堡
2技术
3应用
4印刷术征服了世界
第六章形式、内容、实践:16世纪最初十年
第七章文化和政治:书和人文主义
……
第三部分旧制度时期的书刊业

书籍摘录编辑本段回目录

2.3远东的印刷术
  我们知道书籍的印刷传统在远东出现远早于西方,其文字系统、整体的政治文化背景,以及使用的技术与谷登堡时期完全不同,这就是木版印刷术,它于7世纪末被用于第一批图像的印刷,9世纪它被应用于所有种类的文章(挂历、各种各样的条约、文学作品和佛教或儒教的文章)的印刷上。今日保留的最古老的中国木版印刷品是《金刚经》(868)。这项技术大大提高了效率,因为它在必要时可以同时印刷几万本书的印刷品,直到移动活字的发明,文章可以分为一定数量的标准化活字的原则才开始实施。用来制造活字的材料首先由黏土构成,它的耐用性不强,不利于印刷机的工作。王祯对其进行了第二阶段改进:人们将活字刻在小木块上,并且将它们放在绕轴旋转的分隔开的格子里(13世纪末)。印刷的过程通过磨压完成。
  朝鲜至少自8世纪起开始了解木版印刷术。直至13世纪起,金属板才代替了木板,在15世纪,第一次将金属用于制造活字。同样地,自8世纪起,木版印刷术传播到了日本。刚开始被用于印刷关于佛教文章的简短评论。问题是,为什么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没有得到深度发展。我们很自然地注意到贝特朗·吉耶论证中的两点:一项新技术的成功是由其市场保证,然而,在中国,从长远角度来看,那些能够拓宽书市的条件并没有被集中利用,只有扩大书市才能维持生产的机械化。官僚主义和中国社会凝固的特点阻挡了书籍体系的发展。然而,在中国书还是有市场的:官方版本由钦定的印刷局印刷,出现了大批富有的珍本爱好者和收藏家,而且中国的图书市场在出现危机之前,于十五六世纪已达到其鼎盛时期——人们并不确切地了解其衰退的原因。
  日本的发展就大不相同,16世纪,人们引进了朝鲜的印刷技术,而西方传教士引进了活字并且用拉丁文和日文进行印刷(音译或者不音译)。17世纪,当基督教被禁止时,人们又重新采用朝鲜的技术,后又改用木版印刷术:印刷量是很大的,以至明治时期(1868—1912)印刷坊已无法满足顾客的需求量,并且金属活字和西方的活版印刷被再次引进,它们在1890年被人们完全地接受。
  4.1.2《百科全书》:一个典型
  旧制度下启蒙时代标志性的,同时也是销售最好的书,当属狄德罗和达朗贝尔的《百科全书》。起初这一计划并不算宏大:勒布勒东,巴黎最主要的书商之一,打算让人翻译E.钱伯斯的《百科全书》。因此,他找到了狄德罗,后者曾为他译过书。狄德罗所计划的完全是另一维度上的事,是对知识的思辨的、彻底的、展望的总结之壮举。这一做法使通过代数、分类学、符号构建一种“秩序的总的科学”变得可行。《百科全书》对所取得的知识和经验作了汇报,是“已有的进步之总结,未来的进步之保证”(D.莫尔奈语),包括在社会政治的组织方面——这就是它潜在的颠覆性和它的出版过程的复杂之所在。
  后者很好地表明了启蒙时期法国出版业的主要特征。首先,通过勒布勒东其人,可以了解巴黎图书业的兴盛,他有能力资助一本对开2.5万页的11卷插图本出版。勒布勒东死后留给了巴黎一笔巨额财富——150万册的书。书籍的物质形式属于典型的启蒙时期:在不同字体的标题页后,长行的《开场白》给出了条目的系统框架,条目按字母顺序排成两栏,依照同样的安排,开头是词源,然后是所属的知识类别。如该条目过长则分成数段。由于出版时间长,文字部分的分册由版画部分补充完整,这些版画按所属大类的字母排序[agricuhure(农业)、aiguiller(引导)、amidonnier(上浆业)等等]。两个系列的主题使人们可以找到所寻主题的插图(例如,“制木鞋工人”列在“农业与乡村经济”中)。总共约有3500幅配有图注的画。这一举措的成功本身解释了“周边出版业”的盗版活动提早到来:在吕克斯(1’758)、里窝那(1770)、日内瓦(1771)、日内瓦与纳沙泰尔(1777)、洛桑和伯尔尼(1778)都有盗版。尽管价格昂贵,原版还是印了4225册,但随之而来的盗版使30年间2.5册书流传于世。按其高层次来说,启蒙时期的图书业依然是国际化的。
  3.4电子书
  尽管表面看来先进,与传统图书体系比较,电子书这类传播媒介的竞争力可能相对逊色。帕罗—阿尔托(Xerox)和哈佛(麻省理工学院)实验室曾致力于发明一本电子书,现已开始商业化。它看上去就像电视屏幕,或者就像一本普通书,只不过它的书页是一些没有任何字符的塑料。读者使用磁盘、芯片或通过电信网络发送数据或程序,根据个人需要处理屏幕或书页上的文章:小型化技术使一张面积仅有2.5平方厘米的磁盘可容纳340兆相当于300本普通图书的信息量。最早的样品仅仅是把文章纵向排列在屏幕上,但是它也带来了不少运用方面的改进(更改字体、查询字典、查找单词的出现次数、查看任何一页上的注释等等都变得可能)。
  主要的问题在于电子墨水的发明,为此,科学家们沿着两条不同的道路探索着。这种墨水由极小的滚珠或胶囊组成,每一粒对应于一种像素:Xerox的方案中,球面为双色,在磁场的作用下转动,然后根据位置的不同,贴在白的一侧或黑的一侧。在麻省理工学院的方案中,滚珠限制住两种不同颜色的颗粒,黑色(碳)或白色(二氧化钛)。电流通过,使颜色颠倒,黑的在上面或白的在上面,这样便使其结构稳定下来。字迹的清晰度取决于光的反射,这大大节省了能量的使用。后一种方法的优势更多,它不要求滚珠是绝对圆的(既然胶囊自己不会旋转),而且可以使用更丰富的色彩,这项技术使电子书接近普通书的特点:纸张的厚度仅80微米,重量也与普通纸差不多,问题解决得十分完美。
  电子书的使用前景是可喜的:人们可以根据需要处理文章,利用微处理器,可以十分方便地存储并使用大量文章,如果有必要的话也包括图片。广告软件和信息处理软件使对文章的多项处理成为可能:寻找段落、分析、选择存储段落、将文章转移至电脑等。但是说到众多的可能性,最丰富的还是体现在个人使用过程中:创立数据集,保存书或文章中的某些章节(例如关于某个专题),甚至包括他自己的文章。关于这种技术的最后一点优势:电子书直接针对多媒体,不仅有文章、图片和声音,而且60赫兹的显示频(每秒钟更新60次)为它开启了生动的图画和录像的领域。但是,信息载体变化中难免会遗漏一些东西:并非所有的书都能被转移成电子书形式,因此我们必须十分巧妙、统筹兼顾地利用不同的信息载体或传播媒介(纸、磁带、压缩碟、电子书……)。
  出版领域的危机比我们所能描绘的复杂得多:全球性方便了不同政治地理间的相互影响,并引发了主导语言(尤其是英语)和被主导语言之间的问题。相反,对一致性、共同遗产和名胜古迹的思索不时摧毁建立在民族意识上的社会关系,这种现象是不利于民族性的。起步较晚的国家得迎接现代化,原本的落后使这些国家的形势雪上加霜:据统计1998年葡萄牙有编辑1200人,出版图书9200种(平均印刷2700种样本),其中6300种新书,并拥有一个由集中的组织机构和传统的图书馆组成的发行网。

书籍特色编辑本段回目录

      本书系法国著名学者费雷德里克·巴比耶的重要著作。在当今网络时代,书籍的外在形态与肩负功能都面临重大变化,此时对书写与书籍的历史分析就具有了十分特殊的意义。本书上起上古文字产生,下达电子媒体普及的当代,追溯了人类书籍的起源,介绍了以法国为重点的世界各地书籍的产生和不断发展的过程并预示了当代图书业的最新发展趋势。全书以大最第一手资料揭示了书籍对人类文明进程的推动作用,通过书的内容和形式的发展变化,展示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历史。

电子书下载网址编辑本段回目录

附件列表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老妈蹄花 下一篇晚安,好运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收藏到:  

词条信息

侯露露6120
侯露露6120
书童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褚胜楠6121
褚胜楠6121
书童
最近编辑者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