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百科网 >>所属分类 >> 传播研究方法   

文献研究法

标签: 非接触性研究方法 文献回顾 内容分析

顶[0]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显示全部]

定义编辑本段回目录

文献研究法主要指搜集、鉴别、整理文献,并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形成对事实科学认识的方法。内容分析法通过对文献的定量分析,统计描述来实现对事实的科学认识。这两种方法有共同的对象,都不与文献中记载的人与事直接接触,因此,又称为非接触性研究方法。二者的区别是在分析的重点与分析的手段上有不同。

文献研究的作用编辑本段回目录

1. 了解以往的研究成果

2. 了解相关理论方法

3. 了解社会背景

文献的分类编辑本段回目录

按性质分

学术文献、非学术文献

按实物形态分

文字、图片、音频、网络资料等

按信息加工成分分

一级文献、二级文献、三级文献

文献研究的类型编辑本段回目录

文献回顾、内容分析

文献研究的阶段编辑本段回目录

1. 分析和准备

2. 收集和占有资料

3. 处理和加工使用

文研究的作用编辑本段回目录

文献研究可以明确课题的研究价值及同类课题的进行情况,不断给研究工作提价有用信息。科学是不分国界的,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发展,分工越来越细,就要求人们不论从事什么活动都应该进行合作,科研工作尤其如此。通过文献和信息收集与检索,及时了解同类课题的研究进展情况,调整本课题的研究方向、方法,促进课题的顺利进行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图书情报界有一个广为人知的故事:有一个美国轧纲厂的技术人员花了一万美元完成了一系列的实验,解决了一个技术难题。但事后一位图书馆的同事告诉他德国人早就解决了这个问题,从图书馆可免费得到全部相关的技术资料的复印件。

文献研究的过程编辑本段回目录

1、 对研究课题的主要概念提出一系列的问题,将这来问题分类以确定问题的性质。

2、 针对不同的问题选择相应的检索工具和检索途径。

3、 制定检索计划(如何检索?时间?人员?)

4、 按照既定的计划进行有目的的查找和检索,应用文献研究记录表记录检索过程和资料。

5、 对收集的资料进行研究讨论、整理加工、信息处理,归纳出初步的论点,确定需要进一步需要检索和收集的资料方向,重复前面的过程,直到资料足够丰富。

6、 对收集到的各种资料进行甄别、分类、进行深入加工整理,分析、研究形成课题观点或结论,并形成对课题观点能够充分进行论证的论据“资料链”。

7、 进一步讨论形成明确的课题观点,撰写课题论文。

文献研究应注意的问题编辑本段回目录

引用与剽窃


面对所收集各种文献资料如何正确使用他人资料呢?如果使用得当,既可使他人的研究成果得到继承和发扬,又能丰富和提高自己。相反,如果使用不当或者恶意使用他人的作品,就会有抄袭剽窃之嫌。

关于对他人作品的合理使用问题,我国《著作权法》第22条有明确规定,是指为了个人学习、研究、欣赏,或为了介绍、评论、说明、新闻报道、教学、科研、执行公务、陈列、保存版本、免费表演等目的,可以不经著作权人许可,不向其支付报酬而使用其作品。这种行为在理论上被称为合理使用。这种合理引用必须具备下列条件:1、所引用部分不能构成引用者作品的主要部分或实质部分;2、不得损害被引用作品著作权人的利益;3、应当标明作品的名称、出处、作者的姓名,否则容易被认为是抄袭、剽窃他人作品。这就进一步阐明了即使是合理引用也一定要适当,超过一定限度就会构成侵权。我国法律法规中对“适当引用”的量有过明确的界定,例如,由文化部1984年颁发的《图书期刊版权保护试行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中就作过较具体规定:“引用非诗词类作品不得超过2500字或被引用作品的1/10……;引用诗词类作品不得超过40行或全诗的1/4,但古诗词除外”。“凡引用一人或多人的作品,所引用的总量不得超过本人创作作品总量的1/10,但专题评论和古体诗词除外”。总之,对“适当引用”要掌握好分寸,一般来讲,对文学作品的引用必须简短,引文仅可摘录片断,不能整段摘抄。对造型艺术的引用,只要图片与作品的其余部分不可分割,脱离作品该图片就毫无用处或失去价值,这种图片的复制就是合法的。

注明参考文献

文中引用的标著,引号编号标在引用正文的右上角。文后注明参考文献的格式:作者、篇名、出版社、出版时间。

文献的搜集 编辑本段回目录

搜集文献的渠道


  搜集研究文献的渠道多种多样,文献的类别不同,其所需的搜集渠道也不尽相同。搜集教育科学研究文献的主要渠道有: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社会、科学、教育事业单位或机构,学术会议、个人交往和计算机互联网(internet)。

搜集文献的方式


  搜集研究文献的方式主要有两种:检索工具查找方式和参考文献查找方式。检索工具查找方式指利用现成(或已有)的检索工具查找文献资料。现成的工具可以分为手工检索工具和计算机检索工具两种。   手工检索工具主要有目录卡片、目录索引和文摘。   参考文献查找方式又称追溯查找方式,即根据作者文章和书后所列的参考文献目录去追踪查找有关文献。   积累文献是另外一种搜集文献的工作形式。每一个研究课题都需要汇集、积累一定的文献资料,而每一个课题的研究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新文献资料的积累过程。   首先,文献积累内容应努力做到的充实和丰富。其次,积累文献应该有明确的指向性。即与研究目标,或课题假设有关。第三,积累文献应该全面。所谓全面,要求研究者不仅搜集课题所涉及的各方面的文献,还应注意搜集由不同人或从不同角度对问题的同一方面做出记载、描述或评价的文献。不仅搜集相同观点的文献,还应搜集不同观点、甚至相反观点的文献。尤其需要防止研究者自己已有观点或假设对积累指向的影响,不要轻易否定或不自觉地忽视与自己观点相左的材料。

积累文献的一般过程


  一般情况下,积累文献可从先从那些就近的、容易找到的材料着手,再根据研究的需要,陆续寻找那些分散在各处、不易得到的资料。积累文献是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为了使整个过程进行得更有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分为若干阶段进行整理。每一阶段,把手头积累到的文献作一些初步的整理,分门别类,以提高下一阶段搜集文献的指向性和效率。此外,还可以使用现代教育情报系统的检索方法,在具有相应条件的环境中,快速查找、获取所需要的文献资料。积累文献,不只是在有了具体的研究任务以后,才需要做,更重要的是在平时经常注意积累和搜集各种文献资料,养成习惯,持之以恒。

积累文献的方式

  可以通过做卡片、写读书摘要、作笔记等方式,有重点的采集文献中与自己研究课题相关的部分。   常用的卡片有目录卡、内容提要卡、文摘卡三种形式。写读书摘记与读书笔记既是积累文献的方法,又在某种意义上是制作文献的方法。因为在读书摘记和笔记中渗透了更多的制作者的思维活动,它有时是第二手文献的构成部分,有时又是新的第一手文献的创造过程,在研究过程中形成的“半成品”。   读书摘记以摘记文献资料的主要观点为任务。因不受篇幅限制,它比卡片式的内容提要详细得多。研究者在读到一些较有价值的文献,或者读到一些在主要观点和总体结构上很有启发的资料时,就可采用读书摘记的方式,把其主要观点和结构的框架摘记下来。总的说来,摘记的重点在“摘记”,不在于“评价”。与摘记不同,读书笔记的重点在“评”。评论的方式有总评、分章节评和重点选评。写得好的读书笔记,即能提出新思想和新观点的读书笔记,本身就是一种科研成果。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放眼世界胸怀祖国 下一篇访谈法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收藏到:  

词条信息

郭玉2226
郭玉2226
书童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盛承龙2208
盛承龙2208
书童
最近编辑者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