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百科网 >>所属分类 >> 传播研究方法   

问题的顺序

标签: 传播学研究方法 问卷调查 问题的顺序

顶[0]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问题的顺序编辑本段回目录

  问卷通常是由一系列的问题汇编而成的。而每个问题的排列次序是研究者必须重视的。由于问题的排列次序不同,也会使问卷的质量和效果不同。

       问卷中的问题应遵循一定的排列次序,问题的排列次序会影响被调查者的兴趣、情绪,进而影响其合作积极性。所以一份好的问卷应对问题的排列作出精心的设计。
  

问卷确定问题顺序的一般方法编辑本段回目录

       一般而言,问卷的开头部分应安排比较容易的问题,这样可以给被调查者一种轻松、愉快的感觉,以便于他们继续答下去。通常问卷的头几个问题可采用开放式问题,旨在使应答者多多讲话,多发表意见,使应答者感到十分自在,不受拘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见解。当应答者话题多,其与调查者之间的陌生距离自然缩短。不过要留意,最初安排的封闭式问题必须较易回答,不可具有高敏感性如困窘性问题,否则一开始就被拒绝回答的话,以后的问题就难继续了,因此问题应是容易回答且具有趣味性,旨在提高应答者的兴趣,如个人背景资料就可放在开头;中间部分最好安排一些核心问题,即调查者需要掌握的资料,这一部分是问卷的核心部分,应该妥善安排;结尾部分安排开放式问题,同时要遵循要先问行为 ,再问态度、意见、看法的原则。
  还有一点就是注意问题的逻辑顺序,有逻辑顺序的问题一定要按逻辑顺序排列,即使打破上述规则。这实际上就是一个灵活机动的原则 

       问卷中问题的顺序一般按下列规则排列:

      (1)容易回答的问题放前面,较难回答的问题放稍后,困窘性问题放后面,个人资料的事实性问题放卷尾。

      (2)封闭式问题放前面,自由式问题放后面。由于自由式问题往往需要时间来考虑答案和语言的组织,放在前面会引起应答者的厌烦情绪。

      (3)要注意问题的逻辑顺序,按时间顺序、类别顺序等合理排列。

问卷中问题的顺序的安排原则编辑本段回目录

      一、问题的顺序应由易到难

       排在问卷前面的问题应该相对容易,否则就将对回答者构成威胁或产生心理障碍,影响回答者正常答题。一般来讲,第一道问题应是回答者无需多作考虑的问题。

      二、对回答后面问题具有启发作用或奠基作用的问题可安排在前面

       有些问题可能会引起调查对象对另外一些问题的联想、回忆或作知识迁移,通过回答这些问题可以启发或帮助调查对象对其他问题的回答。当然这类问题应该放在问卷的前面。

      三、问题的排列应具有逻辑性

       人的思维是按一定的逻辑顺序进行的,调查对象在做问卷时也不例外。为了切合人们思维的逻辑性,在设计问卷特别是排列问题的先后次序时,我们必须考虑到问卷问题结构的内在逻辑性。不能跳跃性过大或颠倒重复。

      四、努力避免回答定势

       为了符合被试的思维逻辑,要求问题与问题之间不要跳跃性过大,这只是问题排列应注意的一个方面,这里面也潜伏着危机,就是当我们考虑到有必要给问题以一个适当的逻辑次序的时候,就有可能产生一种回答定势。所谓“回答定势”就是不管问题的内容或正确的答案是什么而只以某种特定的方式来回答问题的倾向。例如我们前面列举的以社会赞许为标准来回答问题就是一种“回答定势”,在这种情形中,回答者考虑的是怎样回答才会得到社会承认而不是考虑自己对这个问题的真正看法是什么。当然这种定势可通过措辞技巧加以克服。另外的主要由问题的次序引起的回答定势是以一种十分单调的方式提问或者问题答案的排列过分具有规律性。如A、B、C、D、E5种答案,若连续5道题(甚至3道题)都宜选择A的话。对此,调查者就应随意地安排问题或答案顺序,尽管这样做有可能打断回答者的思路,但能避免回答定势带来的副作用,也是值得的。

      五、按照回答的需要安排度量项目

       在一份问卷中包含若干量度标准相同(如同意与不同意、是与否、赞同与反对等)的问题是常见的。是将它们编在一起还是将其分开,各有支持者。主张将同类量度的问题编在一起,这可以不必重复每个问题的答案种类。而主张将其分散排列的主要理由之一就是调查对象有可能从集中排列的问题中找到一种回答模式,或去猜测调查者的意图,然后再投其所好。

      六、将检查可靠性的成对问题分开

       有时候研究者为了检查调查对象回答的可靠性,常常有意安排一些成对问题,如先问“您认为不送处于义务教育学龄的儿童入学是违法的吗?”继之又问“您认为不送处于义务教育学龄的儿童入学是合法的吗?”这种问题安排得好,确实可以检查出回答者回答问题的可靠性。然而,若将成对问题安排在一起,会很容易被调查对象识破。因此,要尽力避免。并且至少有三条理由来说明不能让回答者识破我们的安排:其一,若让回答者识破意图,他们就会故意使自己的回答前后一致,从而破坏了巧设问题的目的;其二,回答者若识破意图,有可能花大量时间去检查自己的答案,从而有可能中断答题;其三,回答者若识破意图,有可能将这理解为调查者玩弄的欺骗伎俩,并觉得这将与研究者宣称的回答无所谓对错的观点相矛盾,甚至拒绝与研究者合作。

      七、敏感性问题和开放型问题宜放在问卷的后面

       敏感性问题放在前面有可能引发回答者的敌对情绪,导致拒绝合作。而开放型问题则需要花费回答者大量时间去思考,这样便有可能使回答者望而生畏,中止答题。因此,宜将这两种问题置于问卷末尾。

      八、使问题活泼多样

       为了保持调查者对回答问题的强烈兴趣,在问卷尤其是费时较多的冗长问卷中使问题形式多样化是有益的。当然,这样做带来的副作用是有时可能使问卷更难回答。

      九、决定是否使用“漏斗技术”进行排列

       国外一些社会学家主张采用一种称做漏斗技术(funnel Technique)的方法来排列调查问卷的问题顺序。依据这种技术,在问卷设计中,先要问范围广的问题,再问范围窄的问题;先问一般的问题,再问具体的问题;先问开放型问题,再问封闭型问题。这样就像漏斗一样,越来越细、越来越窄。这种技术的优点是,由于先问的是一些非威胁性问题(甚至是不相干的问题),从而使调查对象感到无拘无束。通过这种技术还可以使调查者了解问卷中各种问题对于具体的调查对象来源是否适宜,从而避免问一些不宜问的问题。不过,这些先问的问题也应是易答的,否则漏斗技术也难行得通。但一般还是认为先问一些易于回答的封闭型问题然后再问敏感性和开放型问题更为合适一些。总之,无论怎样安排问题的次序,都须以不令回答者感到拘束为原则。这也是最基本的原则。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如何确定样本规模 下一篇观察法的步骤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收藏到:  

词条信息

徐婷珺2216
徐婷珺2216
书童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张馨月2217
张馨月2217
书童
最近编辑者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