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百科网 >>所属分类 >> 媒介史   

休斯与电报

标签: 休斯与电报 媒介史

顶[0] 发表评论(1) 编辑词条
目录

休斯与电报编辑本段回目录

 
电报简介
电报起源


 

电报(Telegraph)是通信业务的一种,是最早使用电进行通信的方法。它利用电流(有线)或  早年收发电报模拟电磁波(无线)作载体,通过编码和相应的电处理技术实现人类远距离传输与交换信息的通信方式。   电报大大加快了消息的流通,是工业社会的其中一项重要发明。早期的电报只能在陆地上通讯,后来使用了海底电缆,开展了越洋服务。到了二十世纪初,开始使用无线电拍发电报,电报业务基本上已能抵达地球上大部份地区。电报主要是用作传递文字讯息,使用电报技术用作传送图片称为传真。

休斯与印字电报机

1844年5月24日,莫尔斯建成了美国第一条从华盛顿到巴尔的摩的电报线,全长60公里,同日举行了电报线路启用仪式。也是在这一天,莫尔斯在美国国会议事厅的一间屋子里拍发了世界上第一封电报。嘀嘀嗒嗒的电报声,瞬间就把信息传到几十公里之外,自此,人类通信事业开始进入一个崭新的新时代。

第一台电报机是1837年由惠特斯通和库克发明的五针式电报机。1838年美国人莫尔斯首创有线电报,他利用点、线的不同混合来表示不同的字母。这就是著名的莫尔斯电码,它简单、不易混淆,成为国际通用的电码。1855年,戴维·休斯成功地设计了一台印字电报机,19世纪70年代,多路电报技术已经出现。为了国际间的通信联系,1858年铺设了第一条跨越大西洋的海底电报电缆,长1850英里。当时的巨轮“大东”号不能用作班船,却非常适合运载巨大的绳圈和附属设备,20世纪20时代,传真电报问世。第一张传真照片于1924年6月9日从克利夫兰通过电报发射到纽约。今天,传真电报在世界商业往来中依然是使用最多的书面电讯技术。

链接

世界上的文字种类繁多,书写也不一样。为了能把书面消息迅速地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个地方,人们想了一个办法,就是双方事先约好,用符号来表示字符,这就是“电码”。电码相当于电报机的“语言”。能将电码记录在纸上的机器,叫“印码电报机”;能将电码自动翻译成字符后在印在纸上的机器,叫“印字电报机”。无论印码电报机,还是印字电报机,都可以用“有线”或“无线”来传递。电报最早是用两根线通报。1853年,大地导电的实验取得了成功,打那以后,电报线路就改用一根了。

印字电报作用

要制造印字电报机,必须采用“均匀电码”,让每个字符都由数量相等的电脉冲组成。在电传机中,通常是将一组电码均匀地分成五等分,所用也叫“五单位电码”。利用五单位电码均匀排列的电码,不论发送哪个字母或阿拉伯数字,都要依次送出五个电流脉冲,只是脉冲的组合彼此不同罢了。
那么,电传机是怎样发出五单位电码,对方又是如何把收到的电流脉冲印出字符来的呢?因为电传机的结构比较复杂,大小零件数以千计,这里只简单地谈谈它的大致工作过程。电传打字机主要由发报、收报和印字、凿孔几个部分组成。发报盘上的每个环分别通过一组发报接点(相当于一只电键)连到电池上。收报盘上的每个金属环,连接一只电磁铁线圈。线圈另一端连在一起后接地,利用大地近电流构成了一个闭合回路。收、发报盘上,都有一个受马达带动、作圆周旋转的金属旋臂。旋臂都是向反时针方向旋转的,每转一周,便与五个金属环依次接触一次。发送旋臂旋转过程中,遇到发报盘上哪组发报接点闭合,便由哪个金属环送出电流脉冲。收报盘上各电磁铁的工作状况,完全受发报盘控制。当发报盘送来的电流脉冲通过哪个电磁铁线圈,哪个电磁铁便吸动,从而带动了一系列机械动作,像一名打字员那样,最后在纸上打印出字来。
一部电传机,既装有发报盘,又装有收报盘。因此,它既能发报也能收报。发报时,在自己的电传机上还可以印出字来,能够留底,便于校对。用电传机通电报,摆脱了人工译码,收报和印字都是自动化的,所以它的通报效率很高,每分钟发报速度可达80个汉字,比人工电报机几乎快四、五倍。收报和印字的速度,每分钟高达400个字符。用电传打字机传送以拼音字母组合起来的文字,是最理想的,打出的电报不需要翻译就可看懂,真是省力又省时。

附件列表


您所在的用户组无法下载或查看附件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美国发行人协会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收藏到:  

词条信息

吕妍27
吕妍27
书童
最近编辑者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