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百科网 >>所属分类 >> 传播学理论   

内容分析的长处与局限

标签: 内容分析法的长处与局限

顶[0]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目录

[显示全部]

内容分析法介绍编辑本段回目录

传播学对其观点编辑本段回目录


  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于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的描述的研究方法。其实质是对传播内容所含信息量及其变化的分析,即由表征的有意义的词句推断出准确意义的过程。内容分析的过程是层层推理的过程。
  内容分析的种类可归纳为:实用语义分析,语义分析和符号载体分析。
  内容分析的研究模式有推理模式和比较模式两类。
 

图书馆学情报学观点编辑本段回目录

  内容分析法是一种对文献内容作客观系统的定量分析的专门方法,其目的是弄清或测验文献中本质性的事实和趋势,揭示文献所含有的隐性情报内容,对事物发展作情报预测。它实际上是一种半定量研究方法,其基本做法是把媒介上的文字、非量化的有交流价值的信息转化为定量的数据,建立有意义的类目分解交流内容,并以此来分析信息的某些特征。
  内容分析法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a.较为客观的研究方法。内容分析是一种规范的方法,对类目定义和操作规则十分明确与全面,它要求研究者根据预先设定的计划按步骤进行,研究者主观态度不太容易影响研究的结果;不同的研究者或同一研究者在不同时间里重复这个过程都应得到相同的结论,如果出现不同,就要考虑研究过程有什么问题。b.结构化研究。内容分析法目标明确,对分析过程高度控制,所有的参与者按照事先安排的方法程序操作执行,结构化的最大优点是结果便于量化与统计分析,便于用计算机模拟与处理相关数据。c.非接触研究。内容分析不以人为对象而以事物为对象,研究者与被研究事物之间没有任何互动,被研究的事物也不会对研究者做出反应,研究者主观态度不易干扰研究对象,这种非接触性研究较接触研究的效度高。d.定量与定性结合。这是内容分析法最根本的优点,它以定性研究为前提,找出能反映文献内容的一定本质的量的特征,并将它转化为定量的数据。但定量数据只不过把定性分析已经确定的关系性质转化成数学语言,不管数据多么完美无缺,仅是对事物现象方面的认识,不能取代定性研究。因此这种优点能够达到对文献内容所反映“质”的更深刻、更精确、更全面的认识,得出科学、完整、符合事实的结论,获得一般从定性分析中难以找到的联系和规律。e.揭示文献的隐性内容。内容分析可以揭示文献内容的本质,查明几年来某专题的客观事实和变化趋势,追溯学术发展的轨迹,描述学术发展的历程;依据标准鉴别文献内容的优劣。其次,揭示宣传的技巧、策略,衡量文献内容的可读性,发现作者的个人风格,分辨不同时期的文献体裁类型特征,反映个人与团体的态度、兴趣,获取政治、军事和经济情报;揭示大众关注的焦点等等。

内容分析法的特点编辑本段回目录


  1、客观性——必须有非常明确、固定的客观规则,使同一素材在被不同的研究者分析时得出的结论相同;
  2、系统性——讯息内容或类型必须有一以贯之的取舍标准,以防研究者在选取材料时偏向于选择支持自己观点的材料;
  3、普遍性——将讯息属性与传播者以及受传者的特性联系起来进行分析以获得具有科学价值和理论意义的结果,而非对现象的描述性结果。
  请问:内容分析是定量研究,涉及到抽样,分析的结果要推广到总体,是否要检验?如何检验?
  教育学观点:
  一、内容分析法的概念
  内容分析法是一种主要以各种文献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方法。早期的内容分析法源于社会科学借用自然科学研究的方法,进行历史文献内容的量化分析。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内容分析法既是一种主要的文献资料分析方法,又是一种独立、完整的科学研究方法。
  内容分析法的一般过程包括:建立研究目标和确定总体与分析单位,依据测量和量化的原则,设计能将分析单元的资料内容分解为一系列项目的分析维度(或类别系统),再按照分析维度严格地抽取有代表性的资料样本(抽取样本),把样本转化成分析类目的数据形式,最后对数据进行信度检验及统计推论。两种方法的主要差别是:内容分析法将非定量的文献材料转化为定量的数据,并依据这些数据对文献内容做出定量分析和做出关于事实的判断和推论。而且,它对组成文献的因素与结构的分析更为细致和程序化。
  二、内容分析法的特征
  内容分析法具有对于明显的传播内容,进行客观而有系统的分析,并加以量化描述的基本特征。内容分析法可以借助计算机进行数据的分析处理,为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处理研究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
  三、内容分析法的应用
  内容分析法的适用范围比较广泛。就研究材料的性质而言,它可适于任何形态的材料,即它既可适用于文字记录形态类型的材料,又可以适用于非文字记录形态类型的材料(如广播与演讲录音、电视节目、动作与姿态的录像等);就研究材料的来源而言,它既可以对用于其它目的的许多现有材料(如学生教科书、日记、作业)进行分析,也可以为某一特定的研究目的而专门收集有关材料(如访谈记录、观察记录、句子完成测验等),然后再进行评判分析;就分析的侧重点讲,它既可以着重于材料的内容,也可以着重于材料的结构,或对两者都予以分析。
  在前瞻性的教育科研中,内容分析法可以用于对教育及教育研究的趋势预测。在教育史的研究中,内容分析法能对文献的文字风格做出定量分析,从而帮助鉴别文献的真伪。在对现实教育问题的研究中,内容分析法同样能发挥作用,例如,可以用它来分析教材的结构,对教材编制的合理性做出定量、定性的分析,也可以用它来分析学生的作业,对学生的错误种类做出定量的描述;还可以用它来分析教师、学生或其它人的各种作品、语言、动作、姿势,对教师、学生等的个人风格、个性特征做出判断。
  内容分析法的适用范围虽然较广,但适于其的内容一般应具有能重复操作、被人的感观体验、意义明显、可以直接理解等特征。通常对不具备这样特点的、潜在、深层的内容不适于采用内容分析进行研究,否则难保证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
 

内容分析法的一般过程编辑本段回目录

  内容分析法的一般过程包括建立研究目标、确定研究总体和选择分析单位、设计分析维度体系、抽样和量化分析材料、进行评判记录和分析推论六部分。
  1. 研究目标
  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内容分析法可用于多种研究目标的研究工作。主要的类型有:
  ·趋势分析。
  ·现状分析。
  ·比较分析
  ·意向分析
  除上述几种目标类型外,内容分析法还可以用于其它目标的研究。
  分析单位是指在内容分析法中描述或解释研究对象时,所使用的最小、最基本单位。当分析单位比较大时,常常需要选择一些与其有关的中、小层次的分析单位来加以描述、说明和解释。选择分析单位与具体的研究目标、研究总体密切相关,并以它们作为确定和选择的基础。
  2. 设计分析维度及体系
  分析的维度,又称分析的类目,是根据研究需要而设计的将资料内容进行分类的项目和标准。设计分析维度、类别有两种基本方法,一是采用现成的分析维度系统,二是研究者根据研究目标自行设计。第一种方法:先让两人根据同一标准,独立编录同样用途的维度、类别,然后计算两者之间的信度,并据此共同讨论标准,再进行编录,直到对分析维度系统有基本一致的理解为止。最后,还需要让两者用该系统编录几个新的材料,并计算评分者的信度,如果结果满意,则可用此编录其余的材料。第二种方法:首先熟悉、分析有关材料,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初步的分析维度,然后对其进行试用,了解其可行性、适用性与合理性,之后再进行修订、试用,直至发展出客观性较强的分析维度为止。分析维度必须有明确的操作定义。
  设计分析维度过程基本原则:
  ·分类必须完全、彻底、能适合于所有分析材料,使所有分析单位都可归入相应的类别,不能出现无处可归的现象。
  ·在分类中,应当使用同一个分类标准,即只能从众多属性中选取一个作为分类依据。
  · 分类的层次必须明确,逐级展开,不能越级和出现层次混淆的现象。
  ·分析类别(维度)必须在进行具体评判记录前事先确定。
  ·在设计分析维度时应考虑如何对内容分析结果进行定量分析,即考虑到使结果适合数据处理的问题。
  3.抽取分析材料(抽样)
  抽样工作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界定总体,二是从总体中抽取有代表性的样本。内容分析法常用的三种抽样方式是:
  ·来源取样
  ·日期抽样
  ·分析单位取样
  4.量化处理
  量化处理是把样本从形式上转化为数据化形式的过程,包括作评判记录和进行信度分析两部分内容。
  评判记录是根据已确定的分析维度(类目)和分析单位对样本中的信息作分类记录,登记下每一个分析单位中分析维度(类目)是否存在和出现的频率。要做好评判记录工作,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按照分析维度(类目)用量化方式记录研究对象在各分析维度(类目)的量化数据(例如,有、无、数字形式、百分比)。
  第二,采用事先设计好的易于统计分析的评判记录表记录。先把每一分析维度的情况逐一登记下来,然后再做出总计。
  第三,相同分析维度的评判必须有两个以上的评判员分别做出记录,以便进行信度检验。评判记录的结果必须是数字形式。
  第四,在根据类目出现频数进行判断记录时,不要忽略基数。
  5.信度分析
  内容分析法的信度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研究者按照相同的分析维度,对同一材料进行评判结果的一致性程度,它是保证内容分析结果可靠性、客观性的重要指标。
  内容分析法的信度分析的基本过程是:
  ·对评判者进行培训;
  ·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评判者,按照相同的分析维度,对同一材料独立进行评判分析;
  ·对他们各自的评判结果使用信度公式进行信度系数计算;
  ·根据评判与计算结果修订分析维度(即评判系统)或对评判者进行培训;
  ·重复评判过程,直到取得可接受的信度为止。
  计算内容分析信度的公式为:
  平均相互同意度是指两个评判者之间相互同意的程度,计算公式为:
  n为评判人数量,M为两者都完全同意的类目数,N1为第一评判者分析的类目数,N2为第二评判者分析的类目数。
  6.统计处理
  对评比判结果(所获得数据)进行统计处理。描述各分析维度(类目)特征及相互关系,并根据研究目标进行比较,得出关于研究对象的趋势或特征、或异同点等方面的结论。

内容分析法的长处与局限编辑本段回目录


 

.长处1 时间及金钱上相当经济。相较于调查法而言内容分析法可说是很适合大学生的一种方式,因为不需要特殊装备,也不用大批幕僚人员。2 内容分析法也比较具有可行性,特别是对一个初次做研究的研究者而言。如果要使用实验法或田野调查法或许就要面临反复试误的过程。3 内容分析法很适宜研究长期的事物。撷取一连续时间的资料进行研究,相较之下,田野调查法就难以长时持    续。4  内容分析法的优点是「定性」。由于研究的对象均已形成,因此不会对其产生干扰。5   研究的对象是已经记录在案的讯息,所以能真实地表现信息的特征。 不受环境干扰6 所需的费用低 缺点1 内容分析法限于对象是已形成的资料,没有纪录的就无法成为研究的对象。2内容分析法也有信度与效度的缺点。内容分析法的提出 编辑本段回目录


1952年美学者贝雷尔森在《内容分析:传播研究的一种工具》中:“内容分析是一种对于传播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的描述的研究方法。”在1984年出版的《国际社会学百科全书》:"内容分析法是文献研究的一种类型,是对印刷文字,影片,广播,电视等传播媒介中显性内容进行客观,系统和定量描述的一项研究技术。" 

 

 

教育学观点编辑本段回目录

内容分析法是一种主要以各种文献为研究对象的研究方法。早期的内容分析法源于社会科学借用自然科学研究的方法,进行历史文献内容的量化分析。在教育科学研究中,内容分析法既是一种主要的文献资料分析方法,又是一种独立、完整的科学研究方法。

内容来源编辑本段回目录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问卷调查法提问设计的步骤 下一篇湖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收藏到:  

词条信息

08572112甘露
08572112甘露
书童
最近编辑者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