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学百科网 >>所属分类 >> 传媒院校   

抗大

标签: 抗大简介 抗大校训 抗大意义及精神 抗大旧址 大学

顶[0] 发表评论(0) 编辑词条

抗大  

目录

[显示全部]

■简介编辑本段回目录

抗大


  抗大,全称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于1936年6月在陕北瓦窑堡成立,当时叫“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1937年国共双方确立了二次合作的方针,抗日红军大学迁往延安并更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毛泽东亲自为抗大制定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亲自为学员讲课。毛泽东曾用“愚公移山”的故事教育学员,要永远坚持革命,决不能中途妥协,还为学员毕业证书题词:“努力奋斗,再接再厉,光明就在前面”。当时,在延安经常举行各种军民集会,抗大的队伍来参加时,总要打出耀眼的抗大校旗导引师生们进入会场。

  “七·七事变”之后,抗日烽火蔓延开来,抗大也随部队深入敌后办学,将抗大的校旗插入了敌人的“心脏”。1941年6月1日,抗大总校在河北邢台举行了纪念抗大建校五周年成立大会,在会场高耸的旗杆上,飘扬着抗大校旗。朱德总司令题词:“号召千万青年走上革命战场,高举抗大的旗帜,插遍整个中国”。
  正如抗大校旗上所写的“团结、紧张、活泼、严肃”校训那样,抗大的生活充满了时代的气息,是当时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抗大办学10年间,共为民族解放战争培养了10余万名军政干部,他们在抗日的烽火中成长为栋梁之才。
  这面曾指引抗大学员在民族解放的道路上勤奋学习、英勇作战的校旗现成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珍贵文物,也成为永远鼓舞人们为祖国繁荣、民族复兴而顽强拼搏的一面旗帜。

  ■校训编辑本段回目录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

 

  ■抗大的意义及精神编辑本段回目录


  举世闻名的抗大,是国防大学的前身。

抗大

这面在抗日烽火中猎猎飘扬的光辉旗帜,

为中华民族夺取抗战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

历史性贡献。邓小平同志早在1941年就指出:

“抗大成为建设抗日军队的火车头”。今天,

重温抗大的峥嵘岁月,弘扬抗大光荣传统,对

于忠实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肩负的神圣使命,

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 抗大彰显的爱国主义传统是我们履行新使命的精神支柱
  抗大擎起了抗日救亡的一面大旗。在决定中国人民命运的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夕,以毛泽东为首的党中央高瞻远瞩,作出了创办抗日红军大学,大规模培养干部的战略决策。1936年6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不久,“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在陕北瓦窑堡成立。抗大的成立,春雷般唤醒了沉睡的中华大地,成为抗战烽火中凝聚抗战力量、鼓舞必胜信念的一面光辉旗帜,在全国人民心中升起了挽救民族危亡的胜利曙光。随着形势的发展,1937年1月,中央军委将“中国人民抗日红军大学”更名为“中国人民抗日军事政治大学”。
  “抗大,抗大,越抗越大。”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救亡运动高潮的推动下,一批又一批热血青年和爱国知识分子,满怀抗日救国的热忱,放弃优越的生活条件,不惜冒着生命危险,勇敢冲破日寇和国民党顽固派的层层封锁,千里迢迢来到抗大寻求抗日救国的真理,探索民族解放之道路。来自大江南北、长城内外的无数爱国志士和青年男女,身背简易行装,高唱抗日救亡歌曲,昼夜不停、川流不息地奔赴延安,走进抗大。从1937年7月到1939年6月,延安接纳的3万多名青年学生,一半以上进入抗大学习。国际友人柯棣华大夫看到此情此景,不由得赞叹:“奇迹,奇迹,这是20世纪中国的耶路撒冷!”
  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抗大成为锻造全民族抗日先锋的战斗堡垒。毛泽东指出:“抗大为什么全国闻名、全世界闻名,就是因为它比较其他的军事学校最革命最进步,最能为民族解放与社会解放而斗争”,而“抗大的革命与进步,是因为它的职员教员与课程是革命的进步的,又因为它的学生是革命的进步的”。事实正是如此,抗大成立不长时间,就把来自全国各地的知识青年和来自海外的爱国华侨青年,培养成为全心全意为民族解放和社会进步事业而英勇奋斗的抗日骨干。抗大不仅在中国,而且在国际上享有盛誉。史沫特莱、白求恩、柯棣华、马海德、米勒、艾黎等国际友人和世界学联代表团都慕名到抗大参观访问,许多人还要求抗大接受他们为名誉学员。
  抗大在抗战烽火中彰显的爱国主义光荣传统,是履行新世纪新阶段我军历史使命的强大精神支柱。胡主席站在时代和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军队要为党巩固执政地位提供重要的力量保证,为维护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提供坚强的安全保障,为维护国家利益提供有力的战略支撑,为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这给我军职能使命赋予了鲜明的时代内涵。面对新使命,我们要深入学习抗大坚定的爱国主义传统,永远高举爱国主义伟大旗帜,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为完成祖国统一大业作出应有的贡献;要深入学习抗大高举抗战旗帜、积极探索抗日救国真理和以挽救民族危亡为己任的责任意识,时刻关注党和国家的前途命运,始终维护国家和民族的根本利益,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要深入学习抗大敏锐洞察国际形势变化、果断作出战略决策的前瞻思维和战略思维,善于着眼国际战略格局、国家利益全局和军事战略大局,统筹和谋划好军队的改革与建设,努力建设与我国地位相称的军事力量。
  ◇ 抗大发挥的“大学校、大熔炉”作用是我们履行新使命的生动样板

抗大

  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因素。为夺取抗战胜利,抗大担负起了为民族解放战争造就大批抗战骨干的光荣使命。抗大第一期招收1065名学员,其中红军师、团以上干部38人,罗荣桓、罗瑞卿等既是学员又是领导干部。抗大第二期开学时,仅大学部就有14个队1300多名学员。1938年4月抗大第四期开学,学员猛增到5500多人,其中八路军、新四军和白区地下党派来的干部900多人。此后,抗大学员不断增加,开设了10余所分校。东至东海之滨,西至西北高原,到处飘扬着抗大的旗帜;大江南北,长城内外,到处回荡着抗大的歌声。
  抗大是名副其实的锻造战将的最高军政学府。毛泽东不仅亲自兼任抗大教育委员会主席,还经常为抗大授课,《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论持久战》等不朽的名篇就出自他在抗大的讲义。朱德总司令兼任抗大教员,并亲自为抗大授课。抗大办学10年,为八路军、新四军培养了10多万名德才兼备的优秀军政干部,为夺取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和可靠的人才保证。邓小平同志曾经赞扬抗大:“几万个革命青年,经过抗大火炉的锻炼,一批一批地输送到抗日战争的最前线,抗大的威力,已经在全国每个角落里显示出来。几万干部在各方面所起的作用,是不可估计的。”抗大培养的优秀军政干部中,一大批成为共和国名将。
  抗大这所“大学校、大熔炉”,是新世纪新阶段我们履行新使命的生动教材。我们要学习抗大办学育将的经验和做法,牢固树立“用战斗力标准牵引人才培养工程、用新使命要求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理念;学习抗大坚持“名将办校、名师治学”的优良传统,探索信息时代名师成长的特点规律,构建催生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名师方阵;学习抗大“打仗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的办学目标和办学风格,按照胡主席提出的“四个本领”、“三种素质”的要求,充实人才素质模型。要坚持把强化政治素质作为培养打赢人才的灵魂与核心,牢固树立高举旗帜、听党指挥的军魂意识,把学员锻造成让党中央、中央军委和胡主席放心,政治上永远合格的建军治军骨干。坚持把强化战略素质作为培养打赢人才的重点,依据新使命对军队职能任务的新拓展,进一步搞好顶层设计,调整课程设置,加大包括海洋、太空、电磁空间安全所需的新知识含量,大力加强相关新兴学科建设。坚持把强化科技素质作为培养打赢人才的基础,深刻把握世界新军事变革趋势和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特点,树立科学精神,提高科学素养,掌握科学方法,站在新科技革命前沿,熟练掌握现代科技特别是军事高科技知识,不断改善和优化知识结构,全方位提高科学文化素质。通过锻造大批担当履行新使命重任的新一代战将,不断扩大国防大学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抗大创立的正确教育方针和先进教学理念是我们履行新使命的珍贵资源
  抗大开辟了现代军事教育的新路。毛泽东亲自为抗大制定了“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艰苦朴素的工作作风,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的教育方针和“团结、紧张、严肃、活泼”的校训。在艰苦卓绝的抗战中,抗大创造出一整套具有中国气派的无产阶级教育理论,形成了崭新的校风和学风。抗大一扫千百年来旧的教育体系的流弊和陈规,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坚决废止党内一度盛行的教条主义学风,根据中国革命战争的实际情况,坚持从抗日战争的实际出发,坚持“教育为抗战服务”的总方针,实行“少而精”、“理论联系实际”、“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等教育原则,采取“启发式”、“研究式”、“实验式”、“教学相长”等新的教学方法,在接受实战检验、锻造打赢战将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功。这些对我们今天办学治校都有很好的启示借鉴作用。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这是抗大办学治校的灵魂。抗大始终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坚持用马列主义武装学员的头脑,坚持用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统一学员思想,使学员牢固树立远大理想和必胜信念。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这是抗大办学治校的特色。1936年7月,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到抗大参观访问后,在《西行漫记》中写道:“以窑洞为教室,石头砖块为桌椅,石灰泥土糊的墙为黑板,校舍完全不怕轰炸的这种‘高等学府’,全世界恐怕只有这么一家。”抗大就是这样一所驰名中外的“窑洞大学”。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这是抗大办学治校的优势。抗大坚持实战化教学,把典型战例充实到教学之中,使学员掌握人民战争思想特别是游击战战略战术。直接参战是抗大最好的军事课。抗大经常组织教员和学员直接上前线,在战火的洗礼中提高本领。抗大的办学条件虽然极端艰苦,但因为有了先进的教育理念,抗大能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里,把普通的百姓培养成能打仗的指挥员,把文弱的知识青年塑造成坚定的共产主义战士。
  新世纪新阶段,国防大学担负着培养能够担当履行新使命重任的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的任务,必须坚持和弘扬抗大的教育方针和办学风格,在继承抗大光荣传统的基础上,积极进行创新发展。在教育模式上,要树立新的军事教育理念,进一步拓展素质教育、创新教育、超前教育和开放教育的新路子,提高教育的联合水平,实现高级军事教育的综合集成,进一步实现由“陆战型”合同教育为主,向陆、海、空、二炮,司、政、后、装,军事、政治、经济、外交联合型综合教育模式转变。在育才模式上,要着力解决我军高中级干部高科技知识欠缺和联合作战指挥能力不够的问题,大力充实科学技术底蕴,加重联合作战指挥教学,提高研究式教学质量,强化实验模拟的作用。在课程模式上,要根据机械化信息化双重历史任务,瞄准世界新军事变革前沿,突出特色,着眼发展,改进课程设计,调整课程结构,进一步实现由传统课程体系向与双重历史任务相适应的新型课程体系转变。在组训模式上,要适应现代社会知识更新周期缩短、人才和知识需求多样的趋势,满足建设学习型社会、学习型军队日益增长的培训需求,拓宽渠道,创新方式,缩短周期,增加班次,进一步实现由相对单一固定的培训、轮训模式向灵活多样的组训模式转变。通过办学模式创新,进一步突出国防大学的办学特色,使最高军事学府在培养打赢人才上进一步提高层次,拓展功能。
  抗大培育的“抗大精神”是我们履行新使命的不竭动力
  抗大书写了伟大民族精神的新篇章。在浴血奋战的战斗岁月,抗大在培养造就数以万计优秀干部的同时,铸就了不朽的抗大精神,极大地鼓舞、激励着全国人民救亡图存的抗战热情和昂扬斗志。
  勇当民族先锋的爱国主义精神,这是抗大精神的核心。抗大是中华民族的抗日先锋队,抗大始终坚定地站在抗日战争的最前沿。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是抗大凝聚一切爱国力量,坚定抗战必胜信念,披荆斩棘夺取胜利的强大精神支柱。正如朱德总司令为纪念抗大创办五周年题词所写:“号召千万青年,走上革命战场,高举抗大旗帜,插遍整个中国”。抗大造就的抗日干部,都抱着坚定的政治信念,即一定要打倒日本帝国主义。为着民族解放,反对投降、抗战到底的坚定爱国主义信念,是建立全民族抗日统一战线、夺取抗战胜利的伟大政治基础,也是抗大精神的魂之所在。
  敢于夺取胜利的英勇战斗精神,这是抗大精神的精华。英勇战斗、敢于胜利是抗大学员最显著的品质。坚定的革命信念,再加上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使抗大的学员成为“文武双全”的干部,既会打军事的冲锋,又会打政治的冲锋,这是夺取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在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中,抗大学员是最勇敢的作战骨干。侵华日酋冈村宁次多次叫嚷:“消灭了抗大,就是消灭边区的一半”,“宁肯牺牲十个日本兵换一个抗大学员,牺牲五十个日本兵换一个抗大干部”,并多次进攻和偷袭抗大,但均以抗大的胜利而告终。
  不畏艰难困苦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这是抗大精神的特色。抗大没有教室、礼堂、桌椅,没有教学设备,更谈不上教学仪器,其困难程度在世界教育史是独一无二的,把大石洞改造成教室,在石壁上凿出大石板做黑板,桌椅讲台均用石头制作等。毛泽东风趣地说,抗大“过着石器时代的生活,学习着当代最先进的科学——马克思列宁主义”。并挥笔题词:“在共产党与红军面前,一切普通所谓困难是不存在的,最严重的困难也能克服,红军在世界上是无敌的。”抗大物质条件虽然极其艰苦,但抗大师生保持了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广泛开展文体活动,使抗大处处洋溢战斗歌声,处处呈现蓬勃活力。
  勇于牺牲自己一切的无私奉献精神,这是抗大精神的崇高风范。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党中央指示抗大第二期学员立即结束学习,奔赴抗日战争的各条战线。毛泽东亲临抗大送行,并在毕业证书上题词,要求毕业学员“勇敢、坚定、沉着,向斗争中学习,为民族解放事业,随时准备牺牲自己的一切”。抗大学员正是这样,坚决地为全国四万万五千万同胞英勇奋斗。这种伟大的牺牲奉献精神,是战胜一切敌人的强大动力。
  ◇ 抗大所锻造的抗大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在抗战烽火中所放射的璀璨光芒。历史将把抗大精神永远铭刻,抗大校歌将被人们永远传唱,抗大旗帜将在人民心中永远飘扬。抗大的光荣传统,永远是激励我们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强大动力。面对新世纪新阶段深刻变化的国际国内形势,我们要大力弘扬抗大的优良传统,加速培养大批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优秀将才,更好地肩负起我军新的历史使命。

抗大旧址编辑本段回目录

八分校
1941年 5月, 抗大八分校 在 安徽 东的 天长 境内建立。

地址:安徽天长市龙岗项目:

抗大

抗大


 抗大安徽旧址
抗大八分校旧址(安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抗大八分校旧址亟待保护位于安徽省天长市区以北30公里处的龙岗镇,是一片红色的土地。革命战争年代,刘少奇、陈毅、粟裕、方毅、邓子恢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曾在这里战斗生活过。1941年至1945年,因抗日形势需要,这里曾创办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第八分校,张云逸、罗炳辉任校长、副校长,共培养出3000多名抗日军政干部,当时被誉为“江北抗日军政干部的摇篮”。1994年6月,该旧址被滁州市列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可笔者近日慕名前去参观时发现,这里现存的10几处旧址大多已年久失修,随时都有倒塌的危险。希望此事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尽快加以维护和修缮(上图为政治部办公旧址墙残屋漏,院内杂草丛生)。曹基摄影报

一分校
1939年 2月, 抗大一分校 在 山西 东南的 故县 成立。校长 何长工 、副校长 周纯全 。 1940年 1月,迁至山东沂蒙山区。 1941年 与滨海师范合并改为 滨海建国学院 。 即现在的 临沂师范学院 。
二分校
1938年 12月, 抗大二分校 在 晋察冀 建立。后更名为 华北军政大学 ,即现在的 石家庄陆军指挥学院 。
三分校
抗大三分校 建立于 延安 , 许光达 任三分校校长。 1941年 12月,改为 延安军事学院 ,院长是 徐向前 。 三分校的俄文队则是北京外国语大学砄前身之一。
四分校
1940年 3月, 抗大四分校 在 豫皖苏 边区的 永城 成立。 前身是 新四军 游击支队随营学校。后曾改名为雪枫堛政大学、华中雪枫大学、华东军政大堦、第三高级步兵学校。 1952年 2月,改建为中国人民解放军 总高级步兵学校 ,即现在的 南京陆军指挥学院 。
五分校
1940 底, 抗日大五分校 在 江苏 盐城 地区成立。又叫 抗大华中总分校 。
六分校
1940年 , 抗大六分校 在 山西 武乡 成立。 1943年 结束。后在六分校基础上组建抗大太蠌大队,后扩建为 抗大太行分校 , 1945年 10月,抗大太行分校并入 晋冀鲁豫军政大学 。
七分校
1941年 7月, 抗大七分校 在 山西 兴县 成立。校长 彭绍辉 。后于 1943年 迁往 甘肃 庆阳 东华池。


 


 

 

 

 

 

摘录网址编辑本段回目录

附件列表


→如果您认为本词条还有待完善,请 编辑词条

上一篇胡百精 下一篇健康传播

词条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解决具体问题
(尤其在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0

收藏到:  

词条信息

08572249
08572249
秀才
词条创建者 发短消息   

相关词条